第三章如此父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洋的生活中很突兀的就多出了一个人,一个高大威武的男人。
他的个子真的很高,比周围的人都高,赵洋站在他的跟前,要很用力的仰起脖子才能看到他的脸,他的胸怀真的很宽阔,比赵洋看到过的所有人都宽阔。
赵洋有时会暗暗地比量,看看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长到这么的高大威武,但是每一次都让他很泄气,差距很大啊。
赵洋依旧还记得这个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的场景。
那天自己依旧和奶奶一起卖馄饨,起早了,太阳刚升起就困了,打着哈欠,然后就被奶奶赶着去小车里面,一会儿就睡着了。
再然后,醒来的时候就回到家里了。天都还没黑,奶奶就回家了。这样的好天气,奶奶从来没这么做过呢。
赵洋依旧记得,那天他是被一阵哭泣声吵醒了,从小车里爬起来就看到一个很大的男人跪在奶奶的身前抱着奶奶的腿痛哭流涕。
真的,一瞬间,赵洋有些鄙视那个男人,这么大了还哭鼻子,比隔壁的小花那个爱哭鬼还爱哭,真是还不如自己呢,自己从不哭鼻子。
想起哭鼻子,抓抓脑袋,赵洋忽然有些疑惑。有时候赵洋也想哭鼻子,因为他经常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哭鼻子,但是他自己却从来不知道哭鼻子是什么感觉。
有时候,他也会感到委屈,感到难受,经常有小孩子喊他野孩子,以前还有比他大的小孩打过他,他也想哭,可是每次他快要哭出来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已经又不想哭了。
好像突然之间他又不委屈不难过了。自己哭不了,于是赵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他喜欢看别人哭,然后在心里一边不停的鄙视那些哭的,一边对他们的哭像点评。
就好像眼前的这个男人,哭的时候,眼泪虽然很多,可是嘴巴不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张的很大,声音不够响亮,只会低声的哼哼,这样是换不来大人们的奖励的。还有鼻子太干净了,其他的小朋友哭的狠了的时候都会有很长很长的鼻涕的。还有肩膀,其他小朋友哭的时候肩膀都是一抽一抽的,哭的越狠抽的越厉害,可是这个男人肩膀都好久才抽一下,一看就知道他哭的一点都不厉害。
赵洋撇了撇嘴,在心里再次鄙视了下这个男人,不会哭还哭,骗不到奖励的,真丢人。
只是转眼间才注意到,奶奶居然也在默默地流泪。只是先前就听到这男人哭,没注意到,这人居然抱着奶奶的腿不松手,还把奶奶弄哭了,这是在欺负我奶奶。
赵洋很愤怒,小胳膊小腿攀着小车边上就跳了下去,伸手拿过一个奶奶卖馄饨的瓷碗,腾腾腾的就冲着那个男人冲了过去,二人都没注意的间隙,赵洋冲到男人跟前,抬手就把瓷碗砸在了男人脑袋上:“坏蛋,放开我奶奶!”
瓷碗砸在男人脑袋上没碎,咕噜噜的又滚落在地上,土质松软,又滚着圈儿跑了老远。
正沉浸在悲伤中哭泣的二人一下子都停了下来。
赵奶奶“哎呦”一声俯身就要看看儿子脑袋怎么样了。
至于那个被砸了的男人,只是一只手捂着脑袋抬眼愣愣的看着面前的小人儿,眼睛瞪的老大,犹不能相信第一次跟这个儿子见面就被儿子在脑袋上来了这么一记。
男人睁大了双眼,脸上有乱七八糟的泪痕。
赵洋拿着小短指指着赵大军:“你个坏蛋,放开我奶奶!”
赵奶奶掰开儿子的手,仔细的看了看,还好,只是有点红,没见血,放下心来。看了看气呼呼的赵洋又看看兀自发愣的赵大军,赵奶奶笑了,一只手使劲的拍打着赵大军的肩膀,笑弯了腰。
“哈哈哈,哎呦,我的乖孙儿,打得好!打得好!笑死我了!”
奶奶的夸奖给了赵洋勇气,腾腾腾的跑过去捡起滚远了的瓷碗再次来到赵大军面前高高的举起,操着稚嫩的童音对着赵大军大喊:“坏蛋,放开我奶奶!”
“哈哈哈,哎呦,我的乖孙啊,哈哈哈!”看到这一幕,赵奶奶更乐了。
赵大军一手揉搓着脑袋,依旧没从被儿子差点开了瓢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这小子人不大,砸的还真疼。
看赵大军无动于衷,于是赵洋再不犹豫,手中的瓷碗又砸了下去。
“砰”一声,瓷碗结结实实的印在了赵大军的额头上。
“哎呦!”赵大军一声惨叫,仰身向后倒去,脑门上一个圆圆的红印清晰可见。
······
事后,赵奶奶费了好一番口水才让赵洋给赵大军道了歉,表面看着乖乖地,可是仔细听着毫无诚意的软软的“对不起”三个字,赵大军内心里五味掺杂。
赵大军依旧感到有些好笑,自己竟然被个四岁多的小屁孩两次砸了脑袋,而这个小屁孩还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却怎么也生不起气来。
憋了半天想摆出些父亲的威严来,只是末了还是忍不住乐了出来。
直到赵大军离开,无论赵奶奶怎么劝,赵大军怎么引诱,都未能让赵洋开口喊他“爸爸”,这让赵大军甚是遗憾。
赵大军走了,赵洋与奶奶的生活好了许多,赵洋也有了更多的零食和那种带画画的书可以看了。
奶奶也不用像以前那么的劳累了,只是却经常偷偷的望着赵洋的背影叹气。
打那以后,赵大军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每一次来都会给赵洋带来很多零食和玩具,只是每一次赵洋对带来的东西都是来者不拒,但是就是不开口叫“爸爸”让赵大军和赵奶奶苦恼不已。
再后来,赵大军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开始还会托别人给赵奶奶和赵洋带些东西,后来慢慢的就连东西也没有了。
时光荏苒,些许事儿在孩提的心头留不下太多的痕迹,赵大军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慢慢的赵洋也就忘记了有这么个总是引诱他叫他“爸爸”的人存在过了。
有赵大军留下的钱,祖孙俩的生活好了许多,奶奶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拼命的挣钱养活赵洋了,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脸上的笑容就已经几乎没有了。叹气几乎成了赵奶奶每天最频繁的动作。
今天街市上的人格外的多,步行的、骑摩托的,还有许多平时很少见的小汽车,又是一年开学日,附近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般拥挤。
人喊车鸣,今天的街市比以往逢年过节时候的开市更为热闹,只是这种热闹却只存在于德祥高中大门口到街市口的一段路。
一双双父母提着大包小包一边向着学校里走一边不停的在边上叮嘱着身旁的少男少女,父亲母亲不厌其烦的你一句我一句,不休不止,少男少女们,皱着眉头,带着淡淡的不耐烦,一边睁大眼睛新奇的打量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一边随口敷衍着。这样的一幕在德祥高中的大门口,今天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了。德祥高中的门卫们,站在校门口只是静静地看着,静静的等待着一位又一位学子走进梦想中的校园,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不同于那些好奇的新生们,赵洋对这里自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自己提着一个大大的包袱,一只手搀扶着奶奶,抬头望着德祥高中四个大字,赵洋心头也有莫名的激动。
太阳高挂,阳光明媚,有清风从校园里吹来,带动了许多人的头发随风飘散,同时也带来了一阵阵淡淡的花香。
赵洋转身向奶奶挥手告别,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帅气、开朗,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其他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望着佝偻着腰、拄着拐杖的奶奶,赵洋的心头有点发堵。转过身,背着大包袱,径直离开了。
赵奶奶拄着拐杖,在门口,扶着学校的大铁门,久久的凝望着赵洋的背影,不愿离去。眼睛里,是赵洋一直都看不懂的情怀。
开学报名,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可能很复杂,但是对于对这里十分熟悉的赵洋来说,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了。
别人需要一两个钟头甚至更久才能办好,赵洋只用了大半个钟头就办好了,要不是人多还要排队,赵洋会更快。
整个校园里,人山人海,有高二高三的老生,有高一的新生,更多的却是一对对大包小包的新生父母们。
赵洋独自背着大包,一手拎着学校统一发放的被褥,一手持着一张巴掌大的纸片,按着纸片上的黑字寻找自己的宿舍。
德祥中学是一所半封闭的学校,每个月只有最后一个星期周末才允许学生离校回家两天,无论哪里的学生都是要强制住校的。
爬了好久的楼梯,赵洋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宿舍,B栋408,赵洋舒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暗自庆幸,幸好只是四楼,给那些分在七楼的倒霉蛋们祈祷吧。
宿舍的门早已经打开了,赵洋信步走了进去。里面已经有三个高一新生到了,另外还有三对一边忙着给儿子整理床铺一边互相不停的寒暄的父母。
又一位儿子的新同学到来了,作为孩子的父母自然是要打个招呼的。赵洋一一微笑着很有礼貌的答应着,不长的功夫,赵洋就已经收拾好了床位,整整齐齐的。复又随便选了个柜子把一些零碎一股脑的都塞进去,拔掉钥匙,这个柜子从此就是他的了。
再次礼貌的和三对父母告别,赵洋转身离开了宿舍,闹腾腾的实在不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反正下午才要正式上课,倒不如先随便逛逛。
宿舍里三对父母眼看着赵洋的离开,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再看看自己依旧没心没肺的孩子,想要教训几句,但是有外人在旁边,终究不是个时候,只能强压下冲动,赶紧帮孩子整理好床铺。至于原来帮孩子处理下交际的事情,早已经抛到脑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