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有些朦胧,好似在其上蒙了一片雾水,这种天气,让人昏昏欲睡。
神风镖行门前,一辆载货马车停当在镖行前的青石路上,马车上装了四五个箱子,箱口用铜锁锁住,其上贴了封条,车前右左立有两根木杆,上挂大旗,左边一根上书“神风镖行”,右边一根写了一个“杨”字,代表此次行镖,领头的乃是神风镖行总镖头杨易舟。
这是镖行规矩,好叫绿林好汉见旗,给几分薄面,放镖物过路。
一众伙计伫立于门前,约有三十来人,等候总镖头发话。
杨易舟换上了行镖衣裳,手持一杆红缨铁枪,枪头寒芒毕露,红缨随风飘动。
“兄弟们!今日杨某亲自走镖,镖内各大事宜,交由副总镖头张之彻打理。”
他说完来到张之彻身前,关心道:“贤弟,你身上毒素还没有完全祛除,此次路途又十分遥远,大哥担心你路上不支,你留在镖行,打理各项事务。”
“大哥!叶兄弟妙手回春!之彻的伤早就好得差不多了,可以和大哥一起出镖!”
杨易舟道:“贤弟勿需多言,这一路上路途遥远,贤弟还是多多修养几日。”
张之彻这才拱了拱手,道:“那好,小弟就在镖行等候大哥平安归来。“
杨易舟点了点头,站直了身子,对众兄弟拱手,尔后大声说道:“王二三!余老二!你二人各领三名兄弟一同走镖。“
说完,他看了一眼王二三,高声道:“王二三!”
“在。”
“你领三名兄弟,护于镖车左侧。”
“是!”
杨易舟将铁枪矗立在身侧,喊道:“余老二!”
“在。”
“你领三名兄弟,护于镖车右侧!”
“是!”
一众走镖的镖师到齐,按总镖头吩咐,站在各自的位置。
余老二看了一眼天色,对杨易舟道:“大哥!已经正午时分,怎的叶兄弟还不来?”
王二三嘿嘿道:“是不是他家的小娘子回来了,正在闺中......”
他话音未落,只见叶孤星潇洒带刀,从河对面用轻功飞了过来。
杨易舟和张之彻忙走上前,同叶孤星打招呼。
叶孤星拱手道:“杨大哥,小弟身无兵刃,方才在街边铁匠铺买了一柄刀,这才耽误了片刻。”他的刀被洛水仙借走,出镖不带兵器难免叫人笑话,便在铁匠铺买了一柄刀。
杨易舟道:“嗨,叶兄弟你何不早说,咋们镖行别的不多,就是兵器多,何必去铁匠铺买呢。”
张之彻插话道:“是啊,叶兄弟,来,我这柄金背大砍刀你拿去,爱怎么使就怎么使!”
叶孤星摆了摆手,谢道:“不必了,多谢张兄弟好意,我向来用惯了长刀,换作这金背大砍刀,小弟只怕用不趁手。”
张之彻大笑道:“哈哈,叶兄弟过谦了。”
杨易舟道:“时候不早了,出镖!”
张之彻端来一坛子陈年佳酿和一叠酒碗,给将要出镖的众人满上,当先一饮而尽,高声道:“祝愿总镖头马到成功!”
众人一饮而尽。
杨易舟高声说道:“我打头阵,叶贤弟在其后牵马,众位兄弟护于镖物两侧!出镖!”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苏州城外行去,马车上那面绣金边的“杨”字锦旗,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随风轻轻飘动。
行至城门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
“杨总镖头!”
只见一名白发老头领着数人走了过来,白发老头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其他几人手中亦是提着水果,馒头之类的吃食。
杨易舟停下脚步,对白发老人作揖,道:“何老先生!您怎么来了。”
镖车身后的余老二开口道:“总镖头,您哪次出镖,街坊邻里不来送你?就数何老先生送的次数最多。”
何老先生佝偻着身子,将一篮子鸡蛋塞给杨易舟,杨易舟推搪数次都被何老先生给塞了回来,杨易舟实在拗不过何老先生的热情,又怕伤到他,只得接下。
何老先生道:“杨总镖头,这是熟鸡蛋,在路上留着给伙计们打牙祭。”
另外几名街坊也是将手里的篮子放在了镖车上,七嘴八舌道:“是啊,杨总镖头,若不是你平时救济我们,我们只怕早就饿死在荒郊野外了!这些东西您就收下吧。”
“是啊,当年城内大水,若不是您召集众位兄弟相助,我们哪有今天的富裕日子。”
“还有西街大火的时候,若不是您,我和何老先生只怕早就葬身火海了。”
叶孤星见镖行的众位兄弟都是面露自豪,有说有笑地和街坊邻里们打着招呼。他心下佩服,想道:“杨大哥这样的人,应该就是三师弟常说的大侠了吧。”
杨易舟对街坊们行了一个大礼,道:“好,那杨某就多谢各位了。”
城里的来往的众人竟都停下脚步,目送神风镖行的队伍出城。
街坊邻居都是高声对着远去的队伍喊道:“祝总镖头马到成功!”
出了城,叶孤星不禁好奇问道:“杨大哥,他们为何都对你这般亲切善意?”
王二三插嘴道:“咋们总镖头啊,平日里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数次帮助城内的百姓渡过难关,这才有街坊邻里相送的情形。”
叶孤星对着杨易舟行了一礼:“杨大哥高义,小弟拜服。”
杨易舟托住叶孤星手臂,道:“贤弟太抬举老哥了。”
说罢,他将手中铁枪放在镖车上,冲众位镖师道:“兄弟们,此趟路途遥远,终点在凤阳府毫州,我等须得先从水路经镇江,尔后过江到仪真,此后,便不能走水路,只因这段水路水贼甚多,其中数人与我交恶,我等只得从来安经嘉山,再至怀远,经过龙九寨,此后至蒙城,便到毫州。”
说罢,他又道:“一路上,兄弟们多加小心。”
一行人来到渡口,将镖物搬上神风镖行特用的大船,又将专门押镖的马车也赶了上去,启程仪真。
从苏州到仪真这段水路,倒是没遇见多大的麻烦,只因杨易舟曾说他在方圆三州六府颇有名声。偶尔遇见几个不开眼的水贼,要么被镖行的众兄弟打走,要么杨易舟亲自出面讲礼,一些水贼倒也听过杨易舟的威名,不会不给面子,水路走完,算是有惊无险。
一路上,根本没有叶孤星出手的机会,倒让他觉得自己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