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9500000001

第1章 言谈内里险露端倪,话锋之外暗藏杀机

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大肆入侵中原内地,胡汉相交频繁,连带贸易、佛教、礼仪、衣服装束一再交融,政局动荡、百姓离苦却阻挡不了日渐繁盛的儒、道融合,这一时期,清谈尤为盛行,自诩肚中有墨的清贫学子,高高在上的士族公子都把清谈引为盛事!

清谈俨然成为了战乱中的桃花源!

幽州距胡地颇近,清谈比之洛阳等地逊色不少,可在座各位公子只顾吃吃喝喝,聊哪家坊里的女子貌美,说哪家公子学问好,尽是些互相吹捧之辈,实在有污清谈之名。好在这等磨人事不过一个时辰便散去。

闲杂人等退去后,这一地残局看起来也分外可爱。

在座稚君、安景二人心安理得饮尽杯中残酒。

皂色常衣下仆面露难色:“安公子。”欲言又止。清谈散去已半个时辰,狼藉收拾泰半,二人竟无挪动之意,若非安景乃士族公子,真活脱脱一介骗吃骗喝之徒。

“莫慌,这便走。”安景晃晃悠悠直立,伸手欲搀稚君。

稚君由得他胡闹,借力起身,笑道:“还不快走?”

哈哈一笑,安景弯腰告饶,却见他眼若晨星、唇似春色,哪里又有醉意?安景身形比稚君消瘦几分,白玉石的腰带上还悬吊着象征安氏士族身份的玉佩。俏皮眨眨双眼,方跟着稚君去了。

径自扯下一根树条,纵声高歌。安景胸壑中豪情万千,自胡人挥师中原,士族利益受到重创,士族子弟往往痛恨匈奴、鲜卑之辈。

“愿戎马一生,投效皇帝!”稚君和道。稚君外着白狐毛裘,内里拢着对襟的青黛袄子,脚踩皂色厚棉鞋,都是旧时装扮,却也抵不住他眼中神采飞扬,开口的刹那真就跟上阵杀敌的将军似的,骁勇善战,抵御胡人万千!

一句话引得安景沉默,不自觉垂面低沉道:“谁的皇帝?前朝旧事不过昨日,一腔热血流诸江河。”

“归家之期渐近,安景你可动身了。”稚君避不接话,敛去意气飞扬,沉声说起伤怀之事。

安景乃世家门阀中的公子,以游学之名告了家中父兄,这才追随稚君一路到了幽州地界。

“两年之期,果真太短。”安景洒脱掷出手中树条,不自觉停下脚步,侧脸看着群山峻岭,稚君也不多加催促。

他越与稚君相交,越深觉稚君不同凡俗,一身建安风骨竟是比士族弟子还多几分雅好慷慨。

稚君抿唇不吭声,依他胡言乱语。

“若素宣来日穷苦,望稚君切莫拒之门外。”安景字素宣,说到动情处,自是免不了红了眼眶,提袖来回擦拭几许。

偏生有人搅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得稚君大义,不知可否详叙?”

此人汉话说得不甚流利,颇有鲜卑口音,想来是鲜卑六支之一。

声如洪钟,形如垒石,来人笑着现身,紧身皮裘,圆领上粗糙缝制红色狐毛,典型的鲜卑人。

除却汉胡相交之地,汉人与胡人几乎呈现两种态势——敌对以及老死不相往来。

幽州距胡地近,经常可以见得胡人,谈不上友好,也说不上死敌。

怪模怪样作了揖,壮汉咧嘴憨笑:“我只代为传话,稚君莫怪。”

他也知道一些汉人规矩,来前曾被耳提面命需好生与稚君相商,动不得粗。

“请讲。”稚君笑眯眯摊开双手,安景索性扭头不看。

“季氏翩翩佳公子,掌有财帛赛神仙。”汉子拗口背出一句俗语,安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汉子小心打量一阵,小声道:“果真面无异色。”

“浑说些什么知头不知尾的话!”安景冷笑,这市井小孩子的小曲儿也配在他们面前提?

汉子狠瞪过去,精光四射,太阳穴突出,好一个外家功夫的好手!却是要事在身,没空与不相干的人费口舌,只得按捺下性子,接道:“安公子不知市井之言自然是对的,稚君通达便是。”

“你且知会传话之人,就说我晓得了。”稚君客气侧身略弓腰,以示尊重。此人打扮并非门客,也非下仆,自是要以礼待之。

汉子往北走了几步,说道:“安公子腰间短匕还是取下的好,免得伤人伤己。”几个纵越,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安景气急败坏指着汉子离开的方向:“瞧瞧!一介莽夫都打趣我!”

稚君伸手一抄抢过对方短匕,说道:“他仅是好心人,何苦?”

安景沉默,状若鹌鹑,与稚君远算不得交心,只知他交友甚广却从不深交,其余一概不知,可谓深不可测,可相交,不可相托。

心头涌上难受之意,他痛恨胡人,偏稚君与胡人交情甚笃,思及此,如鲠在喉。

“他不过代人传话,一介绿林好汉,莫不比我等更古直潇洒?”

始终意难平,安景深吸气,惨然道:“原觉着稚君深晓胡汉不可共立,哪知是素宣走了眼。”

士族中分为三派,一派主不可共立,一派主分地而治,另一派则保持中立。

两年游学之期已末,同安景再见之日遥遥无期,再者他的身份处于政权中心,太过敏感,话只需说三分便罢。

“仗剑江湖有何不妥?”稚君反问,倒把安景问通了窍。

绿林中人不过问官府诸事,若刚那汉子乃绿林好汉,倒真与普通胡人不同。

不由恼丧:“我竟错失与他相交之机!”心中烦闷暂且不表。

汉子回得幽州城中,马不停蹄去了一处宅院,自侧门入,直进书房,门房下仆无一阻拦。

书房内空无一人,汉子急得又撩帘子又翻墨宝。

此间主人待汉子火急火燎才肯现身。

汉子胡乱扒一口水吃,说道:“话已经传了。你这人情我可两清了!”

原来这胡人曾受得一些恩惠,自小受教无功不受禄,死活应下一个人情,今日传话,便了了这债。

绛色常衣男子作揖:“多谢。”

“以后汉人的事儿,莫来寻我。”汉子重重搁下白瓷碗,径自掀帘离去。

男子宽眉浓眼,鼻梁高挺,俨然又是一名胡人。

季氏翩翩佳公子,掌有财帛赛神仙——坊间物议沸然的民谣一度惹来多方窥测,近十年,季姓男子死伤无数,少有存活者皆隐姓埋名。

稚君乃是表字,豫州季笙,掌有前朝财帛,持一卷金帛簿,载得前朝财物所藏之地。

稚君广交好友却从未深涉,无非所求平安,长年游学只为避祸,今日得一言提醒,更需速速离去。

为不拖累安景,稚君当即辞去,好在安景归家之期已近,只以为稚君有要事,并不多加追问便分道扬镳,走了一路才品出不对来。

稚君一早便知安景归家之期,清谈虽不尽人意,也没提分开之言,唯一变数则是那传话胡人,自他离去,稚君就古怪了起来。

“季氏翩翩佳公子,掌有财帛赛神仙,这里面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安景实是想不透彻,杵在驿馆门口冥思苦想。

安家下仆一早候着,一行三人迎站出来,点头哈腰道:“三公子,老爷吩咐安宁三人来迎。”

“季氏翩翩佳公子,掌有财帛赛神仙,你可听过?”

安宁缩腰摆手,惊恐之色顿现:“公子可使不得,这等污耳的市井之言听不得!”

安景笑骂:“父亲又不会责罚于你,你倒比我还小心。”

原来安宁属安家家生子,赐姓为安,自小便伺候在安景内院,行洒扫之责,偶有一次入了安景法眼,提至里屋做了贴身小厮,身份一跃成为一等下仆,众人巴结自是不说。

“公子真使不得!”

安宁苦巴巴退几步,公子出了什么岔子,老爷舍不得责罚公子,打发他才是正经。

“你若不说,我打发了你去外院做三等下仆伺候鱼池子去!”

安宁不过是家生子,打杀都不用报备官府,士族骨血内的趾高气昂在此时的安景身上一览无余。

安宁犹自挣扎,支吾着不肯说个明白:“这句话流传了有些年头。何处方始并不可考,只晓得跟前朝秘宝脱不了干系。”

安景自然懂他话未吐完,只冷着脸说:“好啊,今日光糊弄我了!觉着我指不上旁人么?”安宁给他唬得一愣,这才和盘托出:“说是一位季姓之人得了前朝秘宝,可多财帛,其中富贵比天上神仙所持也不多让,近十年,官府抓了不少季氏人家,也杀了不少,竟是一个都不对!所以呐,只是市井流言,做不得数的!”

“前朝?可是惠帝那会儿?”

安宁摇头,小心四望说道:“听得是始皇帝那会儿的!”

——始皇帝,嬴政!

这可真是不得了,若只是市井流言为何独独来告知稚君,稚君一听得便要独自上路,稚君乃是表字,真名他还无从知晓,若稚君非季氏之子,那也是有了秘宝线索,果真稚君非常人也。

“公子,这话可不能叫老爷知道。”安宁心有惴惴。

“自然不会。”

稚君之事,他决意烂在肚中,谁也不吐露分毫。

“那便快些走!”安宁得这一句,心安笑道,“老太太天天念叨公子呢!”

“猴样!”安景笑骂,颇为期待与稚君再次相遇。

*****************

却说稚君一路下山,未多坐停留便去了幽州某处宅院,侧门入,穿过回廊,踏入正厅,首座之人赫然便是支使胡人带话之人。

“闻你传话,我便来了。”自顾坐下斟酒。

“多年不见,稚君又变了不少。”胡人模样的主人在脸上一抹便抓下一层人皮面具,五官轮廓分明是汉人!

“阿兄唤我阿笙即可。”稚君抬眼说道,自己躲这许多年,也从表兄眼前消失得干净,好在这些年表兄名气大,好打听,才又联系上,“倒是阿兄怎一副胡人装扮?”

“在胡地走动,自然还是胡人轻便些。”绛色常衣男子不欲多做解释,稚君也不多问,“你也莫唤我阿兄,我跟你,可一早断绝了关系。”

二人年幼时,便因市井流言,长辈断了来往,族谱都分作了两份,这层关系自然做不得数。

“是阿笙记岔了。”稚君面不改色,其实长辈断了来网,可没斩断孩子的情谊,两家住得近,拐个弯就是,两个孩子玩耍总凑一起,一如既往调皮捣蛋。

“金帛簿应传到你手里了罢?”男子直白问道。

金帛簿便是市井流言所指,万夫争抢的源头。男子使人传话想是情况已然脱出掌控,所以他放下了一切安排直接来见他。

“自然是。”

稚君双亲早在广搜季氏人家时便身死他乡,至今都未见得尸骨,至舞象之年便独讨生活,过得清贫潦倒,连私塾都不再去,再过两年,便以游学之名云游四方,想当时稚君未见尸首不肯丁忧之举引来多少责骂,人去楼空五六年还会提及季家人白养了忘恩负义不守孝道之子。

“我得了消息,胡人也晓得这事儿了,不少胡人开始打探季氏之子,你虽以表字云游多年,在豫州的痕迹还是有的。”毕竟稚君自小聪慧,任谁不夸奖,后来出了那档子事,虽人人避之不及,印象总是深刻的——豫州季氏独子季笙,下落不明。

“好在表字是后取的,鲜少人知晓。”男子感慨一二,在总角时,谁家孩子没个表字?偏生季家富贵懂礼,独子季笙却迟迟未曾取过表字,让大家伙儿很是诧异,现在想来,实在洞察先机,聪敏过人。

稚君皱眉说道:“怎今日却把这事翻出来了?”

“年年打仗,能不动心思么?”男子冷笑讥讽。

始皇帝敛财有术,身后坐拥财帛不计可数,至今未有外人能窥测究竟,八王战乱,胡汉冲突日益激烈,自是国库空虚,纵是坊间流言,也不得不抽调人手暗中探访。

士族也曾兴师动众找寻过印证流言真假,血流成河,几杀尽季氏之人还未得出结论,有人心灰意冷便将此事搁置。

“你那好友安景可信得?”男子认真询问,为了金帛簿两家近亲假意断绝关系,至今日,可出不得错。

“自然可信。”相识两年半,稚君一早把安景脾性摸得透彻。

男子轻笑道:“瞧你紧张样,你既言信,我怎会对他下手。”

原来男子以商为掩护,行绿林之事,在江湖上也算有头脸的人物。

稚君沉吟一二,说道:“表字不能用了,不若我去阿兄风月场做个小厮,混个出身。”

男子似笑非笑说道:“那可是奴籍,连商人都不如。”

“阿笙可不敢去官府那龙潭似的地方改籍呢。”稚君笑道,从今日起,稚君这个表字便石沉大海了。

“唤作阿笙也好,顺口。”

男子也不说应下,也不说不应,想想说:“呆两个月混个出身便动身踏入江湖罢,想来你身手退步得不厉害。”

俩人好一番叙旧,男子热情邀稚君住下,推辞不过,也只能随他去了客房。

多年不见,男子倒是待他极好,可待他睡下,又马上换了另一副脸孔,召来门客吩咐:“去将洛阳士族安家三公子除了。”

门客从不多问,仅听了便利落离去。

那日差人传话,碰巧这位三公子也在,就算一时想不透稚君与金帛簿的关系,事后告予任何人都将成为大麻烦。

门客粗莽,只一心在驿馆打听到三公子向南边去便马不停蹄去追,哪里懂得士族风流!安景独坐三刻钟马车便唤安宁来,雇上一艘轻快画舫,与三位美姬吟诗作对,得尽快活。至夜,同塌而眠,因守君子之义,不敢越矩分毫,顺河往南,也颇为自在。

一路追踪,门客竟是连安三公子的影子都未曾见过,不由惊诧:理应不会走漏消息才是。

门客满肚狐疑走入联络点,直走到柜台,问道:“我家稚子丢了,掌柜可曾见过?”

掌柜抬眼打量一番,谨慎接道:“可是洛阳李氏之子?”

“非也,”门客对这暗号实在叫苦不迭,文绉绉太过拗口,“是豫州……豫州笙哥儿!”话虽磕磕巴巴,掌柜却立马换了笑脸,真诚而朴实:“壮士里面请。”

掌柜引门客入暗们,掌灯问道:“壮士可是有事?”

“哎!别文绉绉的!主子吩咐寻得安三公子,如今俺跟丢了。”门客抑郁坐下,不住懊丧摆手,唉声叹气,好在在主子身边学会逢人只说三分话,半真半假。

“稍坐,我去打探一二。”掌柜也是懂行的,不多问才不招祸,说罢小心阖门出去。

“俺还没告诉是哪位安三公子!”门客一拍脑门,咋呼叫嚷。

他实则多虑,能称公子者必为士族之人,恰巧安氏士族并不多,显赫的更是凤毛麟角,洛阳安氏,只这一支称得上声名赫赫。其中安三公子也算有名——“旷达通理,风流潇洒”,这八字是士族大家中一致给的评价。

安三公子安景生母是农家女,虽作为庶子自幼长在主母身边,还是随了些亲母朴实的性子,不爱争抢,随遇而安,反倒和家中兄长相处极好。

安景好雅乐,喜清谈论述,不近政局权术,各家公子都愿与之交好,虽出身差些,为人却是顶好的,闻得归讯,洛阳与之亲近好友都纷纷备礼,欲上门拜访,更有甚者,于清晨便候在了城门口迎接。

枯坐半柱香,掌柜欢天喜地推门而进:“打听到了,打听到了!”笑着喘口气接道:“安三公子坐的画舫,算算行程,还需三日方到洛阳城外。”

门客憨厚摸摸鼻尖,他竟把水路这码事忘诸脑后,一本正经胡诌:“此事乃机密,切勿透露他人知晓。”

掌柜深以为然地点头,道:“那壮士可是要歇息两日再动身?”摸不准门客究竟为何事寻安三公子,礼节性挽留一下,正中没去处的门客下怀。

“当然歇两日再上路。”

掌柜笑容满面道:“如此我便去安排一间上房。”

“备好酒!”门客豪迈起身说道,走路生风,确是高手。

“好咧!”开门做生意,自然笑脸迎人,何况对自己人,更是怠慢不得。江湖中人,谁都惹不得,乱世战祸,皇城脚下也不见得安全,皇权交替都成常事,寻常百姓生死更没谁在意,与人和气才是生存之道。

待门客酒足饭饱又去烟花巷逛足时辰方归。

着实不务正业。

谁知他千算万算,想着提前一日上路,画舫停靠时动手再好不过,竟还是晚了一步!直奔画舫去,一刀斩掉画舫垂帘,仅见得三名美姬瑟瑟发抖抱作一团,安景及下仆全然不见踪影。

“坏了!”

定是安景先一步到了洛阳城,若安景入了洛阳,那是士族权力中心,再想动手难如登天。

心急火燎赶去洛阳城门,正巧见着安景被一干好友拥入城中画面,手边又无弓箭,只能错失良机,暗悔不已。

“美色误事!误事啊!”门客不住捶胸,他是近几年才做了男子门客,男子自是看重他一身本领,颇为宽宥,他也争气,少有纰漏,独独只爱美人,这回因在烟花巷迷上一位美貌胡姬,才耽搁了正事。

安景还不知自己从鬼门关绕了一圈,正兴致勃勃拉着几位好友嘘寒问暖,生怕冷落了谁。

“安三郎果然风流倜傥!”

安景排行第三,在士族女子中也是博了好名声,姐姐妹妹都唤一声安三郎。

“姐姐可别取笑我,谁人不知在场诸位都比我风流几分?”

一句不落痕迹的恭维更惹来几位姐妹笑声,愈发不肯轻易放过他:“好一张尖牙利嘴,在外游学两年,也没托个书信,偏就我们一日日还巴巴的把人盼!”

“好姐姐,可饶过我,改明儿我到府上好好赔罪。”

“就给李姐姐赔罪,敢情我们这几位就是泥塑的人儿了!”另几位听了他那话,更是抓住不肯放。

“姑奶奶们,改日我一一拜访可好?”安景节节败退,“今日归家,还得先请安父兄,各位高抬贵手。”

几位女子掩唇道:“瞧这可怜见的样儿,叔叔伯伯看了保不准还说我们欺了他去,还不快散了,让安三郎跪地请安去?”

明明是饶恕之言,细品还琢磨出些讽刺意味,安景争不过,动动嘴唇,终了只能作揖告辞。

几位好友原地说会子话才各自散去,女子们更小心些,连牛车四侧也小心垂下帘幔,里面一应物什俱遮得严实,姐妹们上了车,吩咐御者驱车归家。

同类推荐
  • 侠行天下,阻者杀

    侠行天下,阻者杀

    他拥有人生之传奇,与兄弟奋战,与美女同行,拼下一片天下,江湖人人敬佩,最终……
  • 红红炭火清清水

    红红炭火清清水

    玉炉香,红烛泪,晓来闻莺别离殇,风萧瑟,钟鼓鸣,阴平古道愁断肠。这首词是描写肖蝶舞的,他不是女人,也不是个男人,他不是一个人,他是规则。江湖上的男人以做他的朋友为荣,江湖上的女人对他却谈之色变,江湖上的小人见到他也得退让三分,战事起,双方将领心中都会害怕他的到来,因为不知道他帮哪一边。
  • 仇经歌

    仇经歌

    仇者路,是苦经,亦是悲歌。不同的人会走出天差地别的复仇路,你选哪条?
  • 横刀断水流

    横刀断水流

    且看我横刀断水流,策马狂奔五十里,饮尽碗中酒水,岂不快哉?大漠北望,子丘城中繁华更盛,待他日,一脚踏破城门,博得好去处。写这本书大概是因为少年的武侠情结,在钢铁铸造的森林里肆意挥洒书写心中快意江湖。说是写书,更恰当地是你我交流,谈我所想,听你所言。不是作家,是朋友。不是小说,是江湖。虽武侠已成旧梦,但仍时常夜回子丘。横刀断水流成了自己抒发情怀的方式,到现在我不奢求成绩好坏,我保证会坚持更下去,即使看的人只有我。会坚持到完本的。
  • 玉楼传奇

    玉楼传奇

    玉楼、陆天兰一代英豪,纠集众豪杰抗击外辱,保卫山河!
热门推荐
  • 墨宗圣战纪

    墨宗圣战纪

    三界修仙,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归于一统。历史关头,集体转劫。现代传人,应召穿越。蓦然发现,仙魔交战。异度空间,诸子修仙。千年之劫,如何来过?历劫重生,墨宗仙侠。
  • 亡灵之纵横修真

    亡灵之纵横修真

    东西方文明碰撞,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这里没有同情与怜悯,有的只是阴谋与狠辣!在这碰撞中,一位亡灵法师悄然跑到修真的国度,开始一段鸡飞狗跳之旅……
  • 良人却似梦

    良人却似梦

    文案: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兮。渡口相送,多年等候,良人却似梦……Ps:咳咳,第一次写文,肯定写得不好,有枯燥感,请见谅。
  • 生存与未来

    生存与未来

    是寻求外来因数的帮助?还是自己努力去改变?或许最后的选择是放弃,但在李秋的心中至始至终坚持着“我相信我自己的选择。”
  • 呆萌青梅:冤家竹马的暗恋

    呆萌青梅:冤家竹马的暗恋

    三岁初相见,他把她爷爷给她的唯一遗物给弄丢了,从此她和他成了一对冤家;十三岁初中,他打着“禁止早恋”的虚名,把向她表白的男生的情书全没收了;十九岁大学,终于他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可之后她却躲着他,终于某天某地某时某人觉得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开启追妻模式......
  • 都市修真小农民

    都市修真小农民

    李一飞在相亲的时候,被百合给打了,却意外的得到了特殊的能力,在都市中做了一个快乐的小农民!
  • 旋风少女之复仇

    旋风少女之复仇

    在百草和若白成功在一起后有一个女人横刀夺爱,百草该怎么办?
  • 奸臣的末世暴君

    奸臣的末世暴君

    一个宅男误点弹幕,竟然离奇穿越到史上最动乱的年代刘宋时期。面对官场的黑暗与危机他能否逆流而上?一面是看乱红尘唯有沙逝雪,一面又是醉卧疆场何以叹今宵。看美男和暴君如何一步步化解危机,迎难而上。最终达到顶峰的他们能否成长?也许飞逝的时光中一切都是尘埃罢了。
  • 穿越火线之末日战神

    穿越火线之末日战神

    我叫杨勇,是一名大学生,我是个穷屌丝,虽然长的不错但是家境贫寒,当末日来临,看我如何摸爬打滚。
  • 圣魂主宰

    圣魂主宰

    尘世之中,有群雄崛起,征战太清。乱世之内,有姻缘羁绊,福祸相依。到底光在何方?是杀戮,还是亲情。我,自封为天,便不信天,天若挡我,我便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