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对音乐有着那样执着、痴迷的爱。从小她就很认真地喜欢上了演唱艺术,也很自信自己的歌喉,对音乐敏感的天赋。
小学时,周彤的歌唱给老师和同学听——当同学们一次次地要求彤教他们演唱时,当老师带着惊喜的口吻称赞她时,彤感到了很大的满足。
刚刚踏入中学的门坎,周彤就听说有“校园十大歌星”评选,在心底存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小小的梦想——愿她也能成为一名小歌星。
周彤曾经是一个羞涩的女孩——只要是上讲台就会满脸涨红,虽然周彤自小就爱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虽然她有那样强烈的表现欲——但彤就是羞于在大庭广众前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
第一次参加“歌星”比赛,周彤就遇上了这样的情形:那还只是在班级的选拔赛上。彤并不是第一个报名参赛的,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文艺委员在她打响“第一炮”后,就让彤接第一“棒”,她大吃一惊,却不好忸怩,很“勇敢”地走向了讲台。当彤面向大家时,几十道目光很专注地射向她,彤的心猛地收紧,面颊刹那间热到了耳根……隔了好一会,我才亮开了嗓子:“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是周彤早已唱熟的李玲玉的《天竺少女》,心不断地怦怦地跳,到了高音部,声线差点上不去,彤匆忙间吸了口气,度过了难关。传来热烈的掌声,而她却顾不上这么多,迅速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捂住胸口,一个劲地默默对自己说:“要平静!要平静……”
这次的结果是周彤被推选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比赛,却因为自己不明了比赛时间,第一次的决逐她错过了。
第二年,是自由报名参赛。参赛前的一个晚上,周彤对着录音机练习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有人告诉我》,可是等到了舞台上,手持麦克风,面向“黑压压”的人群,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彤不但两腿发抖、声音发颤,而且歌词也错了一句——她当然名落孙山。
到了初三,参加歌星比赛,角逐“十佳”已成了周彤的夙愿。三年的学习生涯,彤已改变了许多,至少她不再怯场,并且参赛前的她受到许多同学的鼓励,平添了信心和力量。周彤从容镇定,虽然学校的录音机出了故障,本来要使用的卡拉OK伴奏带被取消,彤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出《我的未来不是梦》,也的的确确感受到——她的未来不是梦。许多同学向周彤道贺,甚至自己在食堂打饭时,一位炊事员还打趣我:“会唱歌的人不要吃辣椒。”满心欢喜以为愿望实现,却原来又成一场空,如过一场梦。
周彤不甘心!
当第四次的歌星比赛刚刚拉开帷幕,周彤就踊跃地报名,虽然未来不可预料,她也不一定会成功,却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跌倒再爬起,失败再来过。回顾过去,她不是每一次都进步了么?尽管只是一小步。
等了一个又一个星期,歌星比赛的通知还没有下来,周彤“备战”的状态松弛下来,比赛成了彤的计划中未来的事情——渐渐抛到了脑后。
直到一个傍晚,一位熟悉的在学生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周彤,明天就要比赛了,你准备唱什么歌?”她的友好提醒了彤——“明天?哦,我马上去准备。”彤匆匆地与她道别。
黄昏,教室里静悄悄的,周彤一个人在角落里练习,才又熟悉了那逐渐淡忘的曲调……
比赛那天下午是语文测验,而彤的心思却只在比赛上盘旋,脑海中仿佛有一面鼓在敲,即使是在上课,她也好象听到一个朦胧的声音:“寻遍山外山,找遍水中水,谁是你梦中的女孩?……”
于是,匆匆复匆匆,周彤步入了赛场。
欣赏着其他歌手的不同演唱风格,周彤没有想要去做比较,我她只是告诉自己她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周彤一手持话筒,一手牵着连接线,尽量松弛,视线缓缓略过观众席上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奇怪?彤竟会这样坦然,她禁不住为自己微笑。
熟悉、悠扬、清脆的旋律伴着山泉流水的叮咚声传过来,周彤将麦克风送到了唇前:“寻——遍——山外山,找——遍——水中水,谁是你梦中的女孩?……”掌声轰鸣,彤看到许多观众在热情地鼓掌。她心中洋溢着被鼓励的激情,继续唱……
“停一停。”评判老师挥手示意,周彤停下来,怎么另有一个声音仍在唱?原来没有把伴奏卡拉OK带上的原音抹掉,她自己沉浸了进去,竟没有觉察到。观众发出唏嘘,起了波动。
周彤并未觉得懊丧,仍然很有信心。
当旋律重又飘扬时,当只有彤的声音被麦克风传送时,又响起了那令人振奋的掌声,接着是很深的寂静,彤的心底有个声音在悄悄告诉自己:“你正走向成功,继续努力,别放松!”
周彤的眼光更专注地看着观众们,从他们的眼中再次读出自信的自己。彤终于领会了包娜娜演唱的那首《掌声响起》的意境——与观众心灵的默契。
不知不觉,旋律渐低,我的声音渐小,一曲终了。
周彤朝幕后走去,“哗——”掌声又响起,我又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彤收住脚步,徐徐向观众鞠躬施礼!
退下场的时候,班上的文艺委员用一种欢快的语调对我说:“唱得可以。只是有一段过门,你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显得死了点。”那段长长的过门么?彤在不自觉地打着拍子,难道那个动作显得“死”么?也许——但她陶醉在音乐中,已不能动弹了。
那次初赛后,周彤常会碰见陌生的同学对我说:“你的歌唱得不错。”、“你的歌唱得很好。”……还有一些低年级的小妹妹们亲热地与我打招呼,要和我交朋友。偶尔身畔经过一群学生,听到他们议论:“这就是那天唱歌的女孩!”她有些欢喜,却不敢太相信,怕只怕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直到那天中午,无意中遇到那位音乐老师,连她也询问彤的名字,并告诉她:“我清楚地记得你进入决赛了。”彤才感觉到踏实。
因为某位听众的建议,周彤依然选择《东方女孩》参赛。
也许是太在意这次比赛的缘故,周彤练习了很长时间,很多次,竟有了倦意。
决赛的歌手都是高手,周彤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的歌曲,渐渐不安。
也许是紧张,也许确是那天音响不及初赛那么嘹亮,彤第一遍竟没有跟上节奏,她停下来要求重唱。
没有听到热烈的掌声,到高音段依然没有。“我失败了么?”彤的心颤抖了,定神看观众们的眼光,为什么那样无神,难道我的歌声不使人振奋么?彤的心往下沉,渐渐方寸乱了:观众不欢迎我?至少没有上次那么热烈了。
忽然,周彤看见音乐老师和某些同学在对我做手势,要她将麦克风靠近嘴唇,他们听不见我的声音么?彤情急。一个词从她嘴边唱漏,完了,她更没劲了,再看观众的眼神,哪里还有兴奋?我失败了,她在心底叹气——终于唱完了,彤很难过,在将麦克风递交的瞬间,彤依旧听到了掌声,但她知道那并不热烈。
歌星比赛决赛结束了,有几位观众找到周彤:“你开始唱得挺好的,怎么后来就渐渐变了?”
“我开始唱得好么?怎么没有掌声呢?”
“你不应该相信掌声,其实你唱得挺好的。”
哦,我怎么不知道呢?我怎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信心,我好想再来过。周彤深深地感到:有信心多么重要,与观众达成彼此的理解、默契多么重要!彤是多么后悔自己为了掌声而放弃呀!自信重要!自信重要!
这一次的歌星梦又如彩色的肥皂泡沫转瞬破灭了。
可是,周彤却有信心明年再来过,再续这不逝的梦。
“跌倒了不在意,要有勇气去爬起!……”听,她的心底在唱!……
第二年的艺术节,周彤和陈丽都参加了歌星比赛,周彤依旧没有取得比赛的名次,而陈丽首战告捷,荣登“校园十佳歌星”榜。周彤向陈丽学习了那首第一次就打动她的《同一首歌》,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她们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