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的僧人们经过了一个冬季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向城内送粮的任务,他们在寺中稍作了一下休息后,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大殿内的香火,依然是青烟辽绕,每天的诵经打破了周围的寂静,让那神台上的神仙,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通往寺院的山路上,一辆马车飞驰在山路上,车夫的鞭稍声回荡在山谷里,发出了啪、啪的响声,扬起的尘土遮盖了道路两边的树木。
车辆很快来到了,寺院的山门前停了下来,从车蓬里走下了一位官家打扮的人,这时,有寺院的僧人迎了上来,接待了这位客人。
原来,这人就是衙门里的师爷华福,他在车前和这位僧人说了几句后,僧人转身向寺内去了,华福对蓬内喊道:“夫人,到了,下车吧”。只见从车蓬里传出了王迎花的声音,她今天是一身皂衣打扮,也没有了好往日的妖艳。
王迎花在车上,手打吊帘,向四周围望了一下,便在丈夫的参扶下,脚踏着车登,从车上慢慢地下来。王迎花在地上站稳后,看着眼前的寺院,感到了静安寺的雄伟和壮观,这是她平生头一次见这么大的寺院。因为,在过去,她只是在村头上的土地庙烧香叩头,这次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么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寺院,怎能让她不震惊跟好奇呢。
王迎花站在那里,观看完了周围的一切景物后,她开口向丈夫问道:“这是静安寺吗?”。华福看到夫人那种惊呀的表情,他笑着回答道:“是,夫人,这就是我们要进香的地方”。
俩人正在这里说着话,华福见从山门里走出了刚才那位僧人,他就对夫人说:“好了,我们进去吧”。说完,俩人在僧人的引领下,向寺院里走去。
它们来到了大殿,由静尘法师接待了他们,华福跟夫人上完香后,又向寺院捐了二十两纹银。静尘留两人在寺院里,稍歇了一阵后,他带二人观看了寺院中的建筑风格。回到客房后,静尘按排了一顿素斋,等二人用过后,华福便辞了静尘,回到了城里。
自从华福带夫人王迎花去了趟静安寺,回来后,在家中休息了一日,便回衙应差了。
他回到了衙门,见自己的桌子上,又堆放着不少公文。华福坐下来赶紧处理,等他处理完这些公文后,他稍作了一下休息,便起身又来到了老爷李铭扬的书房。
他向李铭扬凑报了,外面对风凰山强盗的一些传言,李铭扬听完了他的讲述后,坐在那里没有吱声,只是默默地思考和分析着其中的真伪。
其实,李铭扬当初留下这俩个人,只是为了能尽快结案,所以,没有将这俩名犯人列入在案,今天他听见华福重提这件事情,这无形中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如果现在重提此案,那么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搞不好连自己的这顶乌纱都保不住。因为,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过去,稍有不慎,就会有人在背后下刀子,所以,他当初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捞回自己的名誉,才有可能在将来东山再起。
可是,今天得到了这样的凑报,这件事传出去,上司多少会有一点耳闻,很可能会派人下来暗访,到那时,一切都会浮出水面,自己可就什么都完了。
李铭扬思考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尽快解决此事,以防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他抬头看了看师爷,微笑着向他问道:“这件事能有多少人知道”。华福回答道:“回老爷,小人调查完后,没对任何人讲过”。
李铭扬见师爷还没有将这件事情向外面讲,他暂时放下心来,但是,李铭扬必竟是官场上过来的人,比起华福来,心眼不知多了有多少倍。他坐在那里向华福问道:“你看这件事将如何处理,寺院可是一个官家管不着的地方”。
其实,华福站在那里也看到了李铭扬左右为难,所以,他今天来找老爷。是想看老爷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华福听见李铭扬的问话,他装作思考问题,等了一会,才向李铭扬说道:“我看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办,如果拿人,让上面知道了,对老爷是很不利,不拿吧,将来要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也对老爷不利,哎,这事情还真不好说”。
李铭扬见师爷对这件事情,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就没有再向师爷问下去,他对华福说:“这件事情,你先不要对任何人讲,等老爷我闲下来的时候,再对这件事情做出处理”。
华福听完了老爷的吩咐,便退出了李铭扬的书房。
几天后,李铭扬将华福叫到了自己的书房,向他寻问了风凰山逃匪的事情,华福又从新做了祥细地回答。李铭扬听完了师爷的讲述,最后,他决定对这俩名逃犯进行抓捕。
李铭扬的这一决定让师爷感到惊呀,因为,他对这件事情也仔细想过,老爷不会为了漏网的两条小鱼而失去面子,今天,李铭扬突然决定抓捕这俩个人,这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李铭扬见华福楞在了那里,他知道师爷被自己的这一决定给震往了,所以,他对于师爷的这一表情,并不感到惊呀。李铭扬提高了声音对师爷问道:“师爷,你怎么了,我刚才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华福在惊呀中听到了李铭扬的问话,知道自己刚才的失态,赶紧回答道:“没什么,老爷,小人刚才想,如果抓人会不会对老他不利呀”。
李铭扬见华福的话语中,他笑了笑说道:“这没什么,只要是为朝廷出力,自己的那点得失,又算的了什么,今天叫你来,也就是想合实一下情况,也考虑让你去办理这件事情,因为,你对这件事情的经过都十分清楚,由你来办理这件事情也比较合适。你现在将你的想法再跟我谈一下,看有没有老爷我想不到的地方”。
华福见李铭扬以经动了抓人之心,他也只能顺水推舟向李铭扬说道:“老爷,我看在抓捕中的问题,还得好好研究一下,虽然,人现在寺院,可要动起手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可不可以来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华福说完,他停下了自己的话语,看了一下李铭扬,李铭扬知道师爷有了新的主意,他点头让师爷讲下去。
华福见李铭扬让自己讲下去,于是,他又对李铭扬说道:“我们不能去寺院强行抓人,寺院必仅是佛门清静之地,强行抓人,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能采取别的办法,选一个合适的时候,在寺院外拿人,那是最好的办法”。
李铭扬听完了华福的主意,他高兴的频频点头,称赞这个办法好,他在一边鼓历师爷讲下去。
华福接着说道:“我们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将俩人调出寺外,然后,密密关进大牢,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了确此事”。
李铭扬听到这里他拍手叫好,并且兴奋地说:“那你讲一讲,如何将二人调出寺外,又在什么地方抓捕这俩个人呢?”。
华福见李铭扬赞同自己的想法,他咽咽口水又说道:“寺院的僧人们经常在后山打柴,每天的人数也不多,就是那七八个人,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的僧人,小人曾让人去观察过,这俩个人有时也在其中,我们可在这些人经常去的地方等候,只要见到这俩个人,那就大功告成了”。华福说完,他洋洋得意地搓了搓两只手掌。
李铭扬听完了师爷的全盘计划后,感到非常满意,他对华福好好地夸奖了一番,并且,让华福赶快准备,同时,他又向师爷面受了自己的想法。
华福听明白了李铭扬的意思后,回到了自己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