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中秋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中秋节是幸福和团圆的象征。
天空中,月光如注。美丽俊俏的嫦娥仙子,一条白色的面纱装点着那副清新而华贵的面容,玉面素装,显得格外的皎洁,娇艳而不失庄重。抬眼遥望,依稀能够看见几颗星陪伴着嫦娥仙子巡视着太平盛世的中秋之夜。
寒清静静地走在街上,欣赏着月色,尽享着中秋之夜的温馨。虽然天色不算太晚,可街上已经趋于平静。即使玩耍的孩子也很少见到,也许是中秋的凉爽让他们留在了家里;也许是秋收的劳累使他们懒得出门;也许是中秋月饼的香甜让他们聚到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不一会儿,寒清转到了村外的公路上。
寂静的夜晚,寒清独自一人坐在公路的便道上,静静地欣赏着中秋之月。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的灯光和马达声像是对清新、宁静的一种调节。也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望着明亮的月光,浏览着天上的星,寒清的心情显得特别的轻松。不知不觉中他把注意力落到了西边那颗明亮而微红的星上。这颗星乍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因为注意,才显得可人。
星,仍然是那颗星,但是她若即若离忽隐忽现,像是调皮的小姑娘在和你捉迷藏;又像是昏冥中怨妇依稀可见的指路灯塔。在这浪漫而赋有情调的清静之夜,细细品味着那可人的明星,使得寒清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清新感和舒畅感。
那星渐渐地变大,越来越近,越变越大,走到近前变成了人形。但见她:
黑黝黝的脸上挂着一双脉脉含情的大眼。微笑中透露着一种温柔,一种甜蜜。脑后的那条马尾辫这时也显得风采夺人,小巧而又苗条的身姿在皎洁的月光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娇艳迷人。
望着来人,寒清笑了。他笑得是那样的甜,那样的美,那样的心旷神怡,整个脸上都笑成一朵花。当寒清正要上前拉住她的手,亲昵地叫一声“书晓”的时候,一束亮光遮住了他的视线·····
一辆拉货的大卡车驶了过去。
眼前一片漆黑,书晓也不见了。
一阵秋风掠过,凉凉的寒意把寒清从幻境中叫了回来。这时,寒清才觉得单薄的衣衫让他有些发冷。
于是,寒清离开了公路,向家的方向走去。
月挂树梢,乾坤郎朗。如此的月色,如此的美景,白白地流失岂不可惜。
寒清走在街上,看到街边的几个小卖部还亮着灯,并且还能够依稀看到街头行人。
天还不算太晚,不知两个老人睡了没有。寒清这样想。也就身不由己地向爷爷家走去。
寒清走进爷爷的家门,屋里的灯没有亮——他们依然在院子里乘凉。
寒清的爹也在这里。
寒清的爹在外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平时很少回家。据他说,这次也是特地请假回来过中秋节的。
“天这么凉了,你们还在外面坐着呢?”寒清看着爹也在,又说道,“你也在啊?爹。”
“啊”寒清爹只是轻轻地应了一下,便接着说,“怎么这么晚了有过来啦?”
“噢,我串门玩了一会儿,顺便拐弯过来看看。正巧你们也都没睡呢。”寒清一边说着,一边自己找了地方坐下。
“不是又有啥事吧!这么晚才过来?”爷爷问道。
“没事,没事。”月光下,寒清看了看爹,怏怏地说。
“你爹今天下午才到家的,现在你又这么晚才过来······”
“没事,真的没事,爷爷。”寒清急忙接过话茬。
“好啦,孩子说没事就没事呗,来,寒清,刚上完供的月饼,吃个吧,图个顺心,图个吉利。”奶奶接过了话茬,随手在桌子上拿了个月饼递给寒清。
寒清细细品味月饼。
“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正跟你爷爷说呢,”寒清爹慢慢地说,“给你爷爷买烟酒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是娘买好让我送来的呀!”寒清听爹这么一说,先是心里一惊,为了不使双方老人和解的目的泡汤,也希望爹能够理解他,帮帮他,故而仍然坚持道。
理解和默契不仅仅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更重要的是彼此间的思维方式和方向。不同人的思维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寒清爹总以为寒清毕竟是个孩子,孩子就应该严加管教,而且大人管教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他又怎能明白寒清的一片苦心呢?
“你娘什么时候买东西啦?小小年纪学会撒谎了。来历不明的钱咱们不能花。”寒清爹稍带怒气地提高了嗓门说道。
寒清本来想通过中秋节缓和一下家里的关系,没想到让爹这么搅和,没办法,只得老实交代了。
“上次学校去的时候,从家里拿了几块,到这儿奶奶又给了几块,领了双份的伙食费。”寒清稍停了一下,嘘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情,接着说,“这两个星期我没有吃菜,把这几块钱省了下来。想在中秋节给大家一个惊喜,咳,没想到······”
寒清爹是个公认的老实人,可是挺要面子。别看他在自己的老人面前不敢多说话,对于寒清,他倒是要摆一摆做爹的谱。听寒清这么一说,便一本正经地说:
“你上学花的钱还少吗?你娘起五更,睡半夜,拉巴你们姊妹几个。吃的,花的,用的,哪样缺少你的啦?上学不好好上学,净想歪点子。别觉着学了几个就自己什么都行。以后只管上你的学就是了。要不然,干脆回家帮你娘干点活,咱家也算是添个劳力。”
寒清听了爹的这番话,心里充满了委屈——自己费力不讨好,还要挨一通数落。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爷爷的身上,希望能从爷爷那里得到点安慰。
有时候,事情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大人的思维是很奇怪的,本来看似简单的事情,经他们一说也就变得特别复杂,甚至会走向很难理解的极端。单凭从书本上学来的那点东西或者说是听别人教化的知识,去理解生活,理解社会,只能是到处碰壁。因为那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一种教化别人的说教词。在这些东西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或称技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是社会知识,一般很难从书本上得到。
爷爷没有说话,只是抽烟。
望着爷爷烟蒂上的火光,一闪一闪地,节奏极强而有时又持续时间很长,寒清嗅出了一股极不协调的气味。
其实,抽烟就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修养。通过对抽烟人造型的观察,可以了解到许多内在的东西。就抽烟而言,有的人抽的是品牌,是档次;有的人抽的是品味和质量;有的人则是嗜好,是习惯;更有些人抽的是风度,是气质。不仅如此,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时候抽烟的造型语言还可以反映出他当时的心情变化。一般说来,内心急躁之人多是狂吞饱食式的猛抽,节奏感极强而持续时间较短,并且烟蒂也留得比较长;郁闷压抑之人,烟火极勤而且时间长,烟蒂短;悠闲之人则是喷云吐雾式的,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一般的消遣之人则是比较随和,能适可而止·····抽烟有助于思考;抽烟能够消愁解闷(这指的是心理上而非是生理)。抽烟也可以烘托气氛,利于交际,同时也是一种礼节。但是,抽烟有害于身心健康。
停留一会儿,爷爷终于开口说话了。
“寒清,我一向都是疼你,护着你的,没有想到你也会来这么一手。你说你图个啥?现在你爹把这事说破了,大家心里也都有个数。如果这事没人说,你小子将来不定会给我们捅多大的漏子呢!有你花的,有你吃的,管不了的事要尽量少插嘴。你孩子小,不懂事,瞎搅和啥?”
说到这里,爷爷也不再说了,只是抽烟。
寒清本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真是又委屈又困惑。
月儿不再像刚才那么明亮,天也变得有些凉意。一切都进入了昏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