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墨亲王府果然来了辆马车,驾车的人正是白天送邀请函的那个小厮,另外还带来了两名丫鬟。她们帮我换衣梳妆,弄了好一会了,一切妥当之后天色已经暗下。
我呆呆地望着镜中人,面上粉黛薄施而俏,眉画远岱而灵;一身鹅黄色长裙,长及曳地,细腰以云带约束,青丝几缕浅浅倌起于头顶,其余散落及腰,发髻上只别了两朵杏色珠花,上面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对称着垂于耳旁,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映得面若芙蓉,清丽脱俗。
“玉小姐,天色不早了,咱们快走吧。”小厮在门外催促道。
我醒过神,又回眸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这才匆匆跟着他们离开。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马车忽然一颤,停了下来,外面驾车的小厮唤道:“已到王府,玉小姐请下车罢。”
我在心中长叹一声,不疾不徐地应声下车,刚走进了王府大门,便见我那已是侧妃娘娘的二姐乌髻高挽,盛装着身,袅袅婷婷地迎上来,嫣嫣笑道:“妹妹可算来了,教我们好等,还当路上出了什么状况,刚要差人去问呢。”
我看着她嘴边的笑意,背后便禁不住发寒,当下欠身道:“民女来迟,还请娘娘责罚。”
二姐却挽起我的手,亲亲密密地拉着我朝里面走去,一面走一面笑道:“妹妹不必紧张,戏才刚开始唱,不算太迟。”
二姐就这样牵着我走了一会,琴瑟丝竹声越来越近,听起来像是西厢记的戏文。
一直走到看台下,那是一个半圆形的两层建筑,戏台子就搭在楼底,台上两个戏子同台,对着戏文却是崔莺莺和张生的初识场景。
楼下早有丫鬟笑吟吟过来,引着我们上楼去。此时的看台上已坐了些人,除了站着的下人,便是几个穿着华贵的女子,想必都是墨亲王的王妃和侧妃们。而唯一端坐其中的男子正是墨亲王,他一袭墨色锦袍着身,目不斜视地观望着戏台,偶尔端起香茗轻啜,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许是听见动静,众人齐齐侧目过来,见了我,目光似乎都变得不太友好,只有墨亲王淡淡笑道:“还好是赶上了,快上来吧。”
我走过去对其盈盈一拜,柔声道:“民女见过王爷,王爷万福金安。”
“免礼。”墨亲王快速扫了一眼我的装扮,眼神却带着些惊艳与不确定,然后莞尔道:“人说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没想到多日未见,本王竟险些认不出你了。”
我自知今日是由着二姐拨去的丫鬟们特意的打扮过,与平日的素朴不可同日而语,于是便转头看向二姐说道:“是娘娘替民女考虑周全,墨亲王府不比外面寒舍,穿着自是要整齐得体。”
二姐闻言,神情稍显一怔,但很快又恢复如常,随即附和着笑了笑。
紧接着墨亲王赐了座,我便没有过多去在意二姐面上的异色,只与她面向戏台默默坐下,一旁的丫鬟见状立即奉上茶水与瓜子。之后,再没有人说话,充实耳畔的全是咿咿呀呀的戏曲声。
被压抑的气氛包围,总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我坚持听了一会儿,不禁好奇的转头去看。墨亲王的王妃和侧妃们之间甚少交谈,就是说话,也拽着衣袖,凑在耳边地低语;有的则意兴阑珊地嗑瓜子喝茶,心思似乎都不在戏台上。偶尔会有人察觉到,回视我两眼,目光毫不友善,更甚是高高在上的味道。
我只装做不知,迅速低了头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