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这种活儿好像总是要一个人在夜黑风高的晚上才能做的。
一个星期,算是差不多休息好了,该补的觉都补上来了,剩下的,还有腿上摔过的伤(回来时在火车站进站口来了一次深刻的告别),最近出门,路人总是会不经意间盯着我的腿看一眼,看着看着,就化脓了。每个夏天,都是我的美腿的一次劫难,像小孩一样,总是带着伤和疼过完半个夏天,可是我并没有蹦蹦跳跳啊!
此次出行依然一个人,习惯了也喜欢上这种不带一丝情绪的独自行走,看陌生的风景,体会陌生的风土人情。总有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因为期待偶遇才要一个人出去的。其实偶遇让人觉得美好,在于“偶”,并不在于“遇”。之所以每一次远行都有故事,是因为从未期待。朋友们总是对我在旅途中发生的故事更感兴趣,而不是风景,人就是这样,视觉的吸引力有时候显得很逊色。
时间很赶,所以来回都是夜行,你不能体会大半夜一个人在陌生的小火车站转车一等两三个小时的心情,怕黑,怕太安静,怕人太少,唯一敢去的地方是车站旁边尚且营业的KFC。一大早到了目的地黄山,交通很不方便,从武汉到黄山没有直达火车,以为到黄山火车站了就好了,没想到车站到景区的班车居然不是按时发车,而是塞的塞不下了才走,还没有专用车票。算了,不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整个旅途的心情,挤就挤吧!
一两个小时的功夫,终于在中午之前到了鼎鼎有名的黄山,略激动。山上雾大,看不到太多风景,但是爬山的感觉还是在的,所以尽管有点小遗憾,但也不至于失落。越往上爬雾越大,视线范围越来越小,全身上下都是湿乎乎的,感觉到丝丝凉意,这真是如履仙境啊!在雾中前行的人们,就那样永无止境地爬着,黄山归来不看山,根本看不到山啊。哪哪儿都是人,很壮观,各种表情,各种方言,各种感慨,越往上,看到越多的倦容。尽管不是第一次登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总是无法言表的激动和开心,并且每一次都不一样。路上碰到很多挑山工,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才知道他们的艰难,他们的工资不高,却那么累,看见他们挑着沉沉的担子哼着山歌举步维艰地缓缓移动着,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下山时人潮拥挤,根本由不得自己,四点开始下山,九点才坐上去山脚下的景区公交车。
果不其然有奇遇,其实他并不喜欢爬山,是在半路上看到我一个人,很惊讶,一路尾随,我并不知道,快到山顶他突然开口跟我讲话,并不是所谓搭讪,只是站在我旁边感慨一两句,我不由得瞥了他一眼。白色衬衣,厚厚的镜片,个子不高,看起来很绅士的样子,他总是微笑着。
第二天,兴致勃勃地准备坐车去宏村看看最古朴的徽派建筑,居然被告知每天只有三班车,车票已经全部售完,无奈之下选择了——黑车。尽管身边多了他,有些尴尬,更想一个人,但他执意想和我一起,也罢,一起看看,心旷神怡的感觉,久违的轻松与惬意。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喜欢青瓦白墙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建筑,百看不厌,居民的生活很闲适,慢节奏中透露着现代人的小资情调。来到这里,脑海中立马出现江南小镇的影子,有点类似,不过没有江南特有的温柔。村子里有很多巷子,小路边上都是小沟沟,有水流淌,清冽而清脆,偶尔有居民在边上洗东西。宏村的夜没有很安静倒也不吵闹,刚刚好,在宏村最浪漫的回忆该是那家记不起名字的咖啡馆了吧!面对一个半生不熟的人,我们谈起了人生、文学、生活,咖啡馆坐落在一条很深的巷子里,装修简约不简单,很有文化气息,有一些书,像是私人的宅院,里面有一个庭院,种有一些花花草草,老板在外屋和别人谈事情(乍一听好像是文人之间该有的对话)。从咖啡馆出来,小村庄已经变得十分宁静,我在后来的日子里很少再感受到那种宁静和祥和。
和他终究也没有续写更多故事,但我仍感激,感激那个欣赏我的他,心疼我的他,感激那个认为我的出现在他生命中是奇迹的他,那个与我擦肩而过后久久无法释怀的他,感激那个并没有什么文学天赋却为我写过很多诗的他,感激那个从我的世界路过的他。
回程是一个很仓促的过程。但无论怎样,终归是一次美好的行走,一个人,一座城,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方言,认识陌生的人,体会陌生的风土人情,写着陌生的故事。双脚在大地上行走的同时,心也在感知那些陌生的东西。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