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64500000074

第74章 74.代王即位

74.代王即位

吕雉自思连续数年以来,匈奴袭狄道,掳人民,皆为刘恒出兵击退,若不念其功劳,强行催逼,恐生变故,只好暂且隐忍,遂许其所请。

此后一向无事,吕太皇太后八年三月中旬,少府报近日渭水常溢,数害居民,请朝廷设坛祭祀。吕雉从之,乃亲至渭水祭天。随即,吕雉病体渐沉,成日依床度日,自知不能再起,乃唤吕产、吕禄入嘱道:“高祖已定天下,与大臣相约道:‘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为王,大臣多不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必将生变。今吕产为相国,管领南军;吕禄为上将,管领北军。汝二人必据重兵护卫长乐、未央二宫,慎勿为我送丧。汝二人若出,长安必为他人所有。”吕产问道:“不如趁太皇太后未崩,先招群臣杀之,如何?”吕雉摇首道:“群臣所惧者,唯我也。今我重病,群臣多已设防,杀之不易,徒激其反也,宜先固守,方好徐徐图之。为今之计:兵权不交,大权不失;兵权若交,万事皆休。谨记我言,勿为人所制!”吕产、吕禄唯唯受教。又封赏诸中宦者令丞皆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又过了数日,吕雉于辛巳日病死于未央宫,遣诏赐各诸侯王千金,将、相、列侯下至郎吏各有差,大赦天下。令审食其为太傅,立吕禄幼女为皇后。吕产引南军在内护丧,吕禄引北军在外巡行,防备甚是严密。到了吕雉下葬时,二人嘱咐吕荣护灵柩出葬,与高祖合葬于长陵,而自己遵照遗嘱,不去送葬,各率南北两军守在城中。更着吕更始为长乐宫卫尉,保卫宫廷,丝毫不敢放松。

陈平闻吕雉病死,乃唤周勃至府内密议道:“吕太皇太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妄为天下,你我力不能止。今闻其病死,必使诸吕行篡乱之举。吾等为高皇功臣,安可坐视。”周勃道:“诸吕权重,你我势单力薄,如何行事?”陈平谓周勃道:“此时吕氏内忧外患,若不趁机速除,待彼根基安稳,撼之难也。”周勃拍案怒道:“可惜我身为太尉,居然不能入军中掌兵!”陈平道:“我有一计,使将军主事。”周勃问道:“计安出?”

陈平道:“朱虚侯刘章素有大志,其兄齐王刘襄今已发兵向长安而来,欲诛灭吕氏余孽,而朝廷已经令灌婴统兵三十万前去迎战。今可使刘章使人亲往齐地,告其兄吾辈欲图诛诸吕之事,请其罢兵。并使使者飞报灌婴,嘱其亦收兵还朝。如此则长安之外围,诸吕已然无法控制,心中难免恐慌。京城之内,南北二军,虽然为吕氏把持,但人心向汉,只需太尉振臂一呼,自会万众相应。我知道北军之中,乃是襄平侯纪通为符节,乃父纪成,当年代高祖受焚,英勇壮烈,实乃真丈夫,此子必定忠于汉室,太尉速速派遣心腹告之,说以利害,使其假传皇帝之令,令太尉接辖北军。”

周勃依计而行,齐王刘襄与灌婴两军遂罢兵,表面对峙,暗中互通消息,只待周勃之令。周勃大喜,与陈平一道径入北军,兵不血刃,北军尽属之,乃令击鼓聚将,皆至辕门听令。诸将皆至,周勃乃至军前,朗声道:“今诸吕用事,专权肄横,欺凌霸世,无父无君。诸公日食汉禄,不可不思报效主恩。然刘、吕之争,势若水火,诸吕强盛,汉室倾危。需得众公明示扶却,方可共计大事。”乃行令军中道:“为吕氏者袒右肩,为刘氏者袒左肩。”及视军中,皆袒左肓而为刘氏。周勃大喜道:“事可济也。”

陈平道:“北军方得,未必齐心,朱虚侯且监守军门,勿使大众生乱。如今吕产计谋未行,请太尉速发兵护卫皇宫,就势铲除吕产,然后挥军诛尽城中吕氏宗族。”刘章乃提剑上马,往监军门。时周勃年愈六十,已不似当年征战之勇矣。当下心怀犹豫,唯恐力不尚能胜诸吕,不敢轻言诛杀吕产。迁延半响,迟迟不敢发兵,陈平周勃二人计议权衡,最后周勃乃拨健卒一千余人与刘章,派刘章引着人马,直往未央宫而来。刘章血气方刚,气冲斗牛,风卷残云一般,直扑未央宫,迎着吕产,挥矛便刺,众侍卫见状四散逃串,吕产被杀,刘章枭其首及,趁势一路追杀,汉室旧臣纷纷响应,围攻吕氏诸王侯,一夜下来,城中诸吕王侯,无一幸免,数日之内,关内吕氏宗派,尽被诛之,关中遂定。

周勃欲令人奉酒食安慰少帝。刘章谏道:“此子乃吕氏以他人子弟伪立,非刘氏之后也!那皇后张氏,尚未成年,不能生产,为帝数年者,如何能是张氏亲生。况皇帝生子,何其大事,为何惠帝在世之时,朝中上下,无人有闻其有所子出。以故少帝非高皇之后也,请太尉废之。”周勃道:“吕氏方除,百废待兴。如今海内注目,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大事也,切不可轻置。只可待天下安定,灌将军西归,方可共议此事。”遂遣使发书急召灌婴回京议事。灌婴听过众人之议,开言道“既然如今天子非惠帝之子,废之理所应当,择立新君,非高皇帝之后不可。方今高皇诸子子于今见在者,仅有二位,以代王年纪为长,其次则为淮南王。代王其人,明理豁达,仁孝宽厚。况且立长者本顺礼制,代王又以仁孝闻于天下。古人云:‘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以故立代王最便。”众人闻之,皆称大善。刘章原本以为乃兄齐王刘襄有望被册立为帝,眼看众人异口同声赞成代王称帝,心中不平,遂道,“淮南王刘长如何?”

灌婴道:“刘长年少,母家又恶,亦不可立。为今之计,唯代王刘恒可立。”陈平见刘章面有不蕴之色,心中已知其意,顿时生出一计,笑道,“事关重大,不敢冒失,我久闻北平侯张苍,好读群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更兼深谙律历,其才亚于萧何。何不请其入朝,共议此事。”刘章知张苍乃是淮南王之相国,暗想此人定会力举淮南王,于是不再争执,周勃见此情形,别无良策,顺势道:“此公若来,必有高见。”急遣快马,飞往淮南招之。张苍得信,即辞淮南王刘长,入关与群臣相会。周勃问道:“诸吕已定,皇帝非刘氏亲子,众臣欲立新主,特请先生共议之。”张苍道:“众公既有迎代王入主之意,又何必再议?”周勃闻言略惊,问道:“先生既为淮南王之相,何言迎立代王,而不举淮南王?”张苍道:“淮南王力能扛鼎,好勇凶暴,非济世之主也。今海内无争,百姓待业,代王仁义,立之为人主,乃大势之趋也。”周勃深然其理,至此方知陈平识人之深。众人听到张苍所言,再无异议,周勃遂与群臣相盟约誓,共立刘恒为汉皇帝。乃背着少帝,暗使人往代都中来召代王。

使者未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诛杀诸吕之事已然传到代国晋阳,代王刘恒招左右聚会,询问吉凶。文武官吏,各言所见,有言喜者,有言悲者。正议间,有使者自关中来,呈上密书,乃是太尉周勃等朝中大臣,欲迎刘恒入主关中。刘恒阅书已毕,便问群臣意见,众人莫衷一是,刘恒匆匆退朝,诏令舅舅薄昭接回母亲薄姬共议此事。

薄姬亦不敢轻言行止,乃道:“此乃天下大事,何不招卜人占卦?”

刘恒犹不能定道,“占卜之术,非精于此道者,不可轻信也。”薄姬道,“若蒯通先生在此,定会立判吉凶。要不立即派人前往长沙国,或许会有一线希望寻到蒯通。”

代王沉思片刻道,“虽然希望渺茫,但一试何妨,舅舅马上委派精干之人,去办这件差事,同时再多拍细作,潜入京城,多方打探消息。”薄昭领命而去。

不料未等遣往长沙国的使者回报消息,蒯通居然不请自来了。代王和薄姬见到蒯通,惊喜异常,来不及寒暄,便将近日诸事一一道来,请蒯通决断。蒯通道,“既然娘娘深信占卜,就先卜之。”薄姬许之,卜之龟甲,其卦兆得大横。蒯通道:“大横乃变更之征,兆大王将为天王,如夏启之袭夏,光大先圣之基也。”刘恒道:“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复为王?”蒯通道:“此王非彼王也,乃天王也。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也。”刘恒尚在犹豫。蒯通道,“大王尚有何担忧?”薄昭道,“代国臣工,多言汉大臣大多是故高皇时大将,善习兵事,胸多谋诈,其心非甘永为臣下,特畏高帝、吕太皇太后之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也。故劝大王称疾勿往,以观其变。代王闻言,踟蹰难决。”蒯通听罢,仰天大笑道,“此腐儒之见尔。我举荐一人,以正视听如何?”

代王问是何人,蒯通道,“在下游荡四方,有幸结交三教九流诸色人等,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然术业各有专攻,大王若欲得宰辅之才,则当世无出其右者。此人虽年幼,但天资聪颖,以在下之见,其智术不亚于开国之留候张子房也。自吕太皇太后病危,天象常常有异,在下便有来代国之意,只是想先至长沙国看望故交利苍及星坠夫人,抵达长沙,终知星坠已逝,且利苍业已故去。本欲祭拜过其二人之陵墓,便赶赴代国,不期经由利郗结识此人,方知利苍将身后未尽之事,亦托付于他。在下与其相见恨晚,遂成忘年之交,此番前来代国,吾特意邀他与我结伴而行,以备急迫之时好襄助大王。如今大王疑虑重重,何不召此人剖析形势,再做定夺?”

代王道,“能得先生如此赞誉之人,定非凡品,然寡人尚且不知其姓字,烦劳先生告知。”

蒯通道,“此人名为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时,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游学与长沙国,利苍识之,甚为幸爱。谊虽年少,颇通诸家之书,在下以为谊今年方二十,但足可以为朝廷博士。大王今日之事,正可咨询与他?”

刘恒当即传诏贾谊,悉数告知眼下情形,贾谊等到刘恒和薄昭等一众人等陈述之后,正色言道,“以小生之见,大王不去,天下难安也。”

代王刘恒遂问:“贾公之见如何?”

贾谊道,“当今大汉基业,稳如磐石,其因有三也:先时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人人自以为可得天下之人,海内以万数计。然最终登天子之位者,乃刘氏也,故天下豪杰,已绝称雄天下之望,此其一矣;高皇封王子弟,地如犬牙相制,各处诸侯不能独盛,此所谓汉室固若盘石也,天下服其强,甘心俯首,此其二矣;汉初兴时,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基业不可动摇,此其三矣。即便以吕太皇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持一节入北军,振臂一声,士皆左袒,为刘氏而叛诸吕,终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可为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不为使,其党如何能专一乎?方今朝中内有朱虚侯、东牟侯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群臣如何敢有异心?而高皇之子独有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年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入主关中,此众望所归,望大王勿疑也。”刘恒闻言暗喜,对贾谊不由另眼相看,心中豁然开朗。贾谊接着说道,“大王既然打消疑虑,决心进京,自然不可轻忽,可先派遣亲信前往关中联络太尉,如此可保无虞。”

薄昭道:“大王勿忧,吾愿以身先往关中见太尉,若果如其言,大王再行不迟。”刘恒然之,随即遣行。

薄昭入到长安,来见周勃道:“太尉以身诛国贼,功盖世间,故代王先使下臣,具道皇子感激之意。然今天下,可立者甚众,如齐、楚、吴、淮阳诸王,或高皇兄弟、或高皇子侄,为何独奉吾之代王?”周勃坦然道:“当今天下为诸吕所乱,支离破碎,宗庙待兴。当世之势,立庸者易废,立贤者则兴。代王明理豁达,仁孝宽厚,世之真主也。况高皇之子健在者,以代王最长,从民顺天,审时度势,皆当进位为帝,以复兴汉室,光大祖上之基业。”薄昭问道:“朝中诸臣,皆如足下一心乎?”周勃遂唤丞相陈平、淮阳王相张苍等至,各自歃血,誓言非代王不可为帝。薄昭见众人心诚,乃归中都,还报刘恒道:“众臣可信矣,无可疑者。”刘恒大喜,笑谓贾谊道:“果如公言。”

主意已定,刘恒欣然请蒯通和贾谊一并前往关中,蒯通坚执不愿入京,嘱咐刘恒带领贾谊,凡事多与之计议而行,刘恒苦苦挽留不住,只好任由蒯通辞别,然后引着贾谊,薄昭和代国侍从卫队并往长安而来。行至高陵,贾谊道:“请大王止步,劳国舅先入城观之。”刘恒然之,扎住车马,令薄昭先往。薄昭行至渭桥,朝中众臣自丞相以下,闻代王驾到,皆在桥北相迎。见薄昭到,周勃当先答礼,问薄昭道:“代王可至?”薄昭见诸人皆朝服官帽,并无兵器,心中亦安,乃道:“公等且候着,代王即至也。”言毕,转辕还报。刘恒听后心喜,乘车驰至渭桥。群臣望见车杖,皆拜谒称臣。刘恒视之,乃太尉绛侯周勃、左丞相曲逆侯陈平、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淮阳王相北平侯张苍、朱虚侯刘章等五十余人。刘恒乃下车拜还其礼道:“公等皆社稷之臣,小王受不得如此大礼。”群臣三拜而起,贾谊扶刘恒起身。太尉周勃进道:“请大王摒退左右,臣有要事,需独与大王而言。”贾谊朗声道:“太尉若言公事,请公然言之;若言私事,王者不受私言。”周勃回身与陈平议道:“奉立之事,早晚必宣扬天下,何必隐讳,不如即将天子玺符呈上,就此拜代王为帝。”陈平及众臣并无异意。周勃乃捧定玺符,跪于车前奏道:“当今皇帝,非刘氏之后也,不能受群臣之拜。今请陛下受玺符登基,进为大汉皇帝。”群臣皆下拜。刘恒谢道:“如今耳目参杂,且至代国邸宫再议之。”周勃再三相劝,刘恒只是不从。周勃只得收回玺符,接着刘恒一行入城。

刘恒入住代邸,群臣相从而至,皆拜而复请。周勃拜道:“少帝刘弘等皆非惠帝亲子,不当祀奉宗庙。大王乃高皇之子,宜为高皇之嗣。愿大王即天子之位。”刘恒道:“奉高皇宗庙,重事也。寡人少德无才,不足以称宗庙。今楚王乃寡人叔父,最尊,更宜与诸公为计,寡人不敢当之。”群臣皆伏固请。刘恒往西乡之臣三让,往东乡之臣二让。右丞相陈平道:“臣等之举,非敢轻率,乃伏计已久矣。以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亦以为宜。故臣等为宗庙社稷为计,不敢妄忽。愿大王幸听臣等之请。臣等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刘恒推辞不过,乃道:“既宗室之将、相、王、列侯皆以为非寡人莫宜,寡人不敢辞!”遂应之。群臣大喜,乃奉上玺符,与新帝更衣,群臣依礼参拜。

周勃等见事已济,使人请老臣夏侯婴来迎文帝。夏侯婴为太仆,常赐奉皇帝左右,周勃等暗立皇帝之事,平日自是不敢与其相通,及群臣告之,夏侯婴道:“高皇亲子即位,乃天下大幸也。今少帝伪子,早欲去之。”遂入代邸来拜见皇帝。讲礼已毕,周勃谓夏侯婴道:“皇帝新立,当入居未央宫。然少帝尚在,请太仆亲往清之。”夏侯婴欣然应命。周勃与群臣奉皇帝銮驾预备起行。

夏侯婴引着五百甲士直入未央宫。执戟见是太仆,自然未加阻拦,遂径至少帝寝宫,夏侯婴令甲士持械居外,自带剑入宫。少帝刘弘见之大惊,慌问何事。夏侯婴道:“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为天下之主。”两边近卫闻之,皆拨剑在手,宫外侍卫亦手执戈戟,欲入宫来保圣驾。夏侯婴亦不拨剑,转出宫门与众人道:“今吕氏已除,大臣已新立代王为帝。今此子乃吕氏羽翼,非惠帝亲子也。众等常居宫中,岂能不知。”言毕,举手示意众人弃兵离去。众人闻之,悉数去了。夏侯婴招车仗至,请少帝登车。少帝坐于车中,颤栗问道:“太仆欲将我安置何处?”夏侯婴道:“出宫就舍而已。”乃令部下奉车而出,安置于少府府内使自留守在宫中,然后往代邸迎奉天子法驾。

周勃乃拜请皇帝入宫。时天色将暗,皇帝移步登车,一行三十六乘,直往未央宫而来。周勃招呼人马,随后护驾。皇帝车仗先至,时皇宫侍卫换班,有十数谒者方至,不知何事,乃持戟护住端门,谓文帝道:“天子在也,足下为何者而入?”皇帝惊疑,急令人飞告周勃。周勃已闻,催马奔来,厉声喝道:“少帝非刘氏,已为群臣所废,此乃皇帝也!汝等速避,休要扰了圣驾。”谒者见到太尉,自知唐突,皆弃械而去。周勃下马拜于法驾前道:“卫士不知事,故惊圣驾,臣该万死。”皇帝道:“太尉请起,此非公之罪也。”周勃三拜起身,即奉皇帝即住未央宫。天色已晚,皇帝拜薄昭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贾谊为郎中令,行殿中。既毕,掌灯设朝,还坐前殿,群臣皆至阶下候旨。于是皇帝连夜下诏书道:“前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罪。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大饮五日。”群臣三呼万岁,通宵欢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辛亥日,刘恒正式即皇帝之位,拜谒高祖之庙已毕,大封群臣:以右丞相陈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余者亦拟功定爵。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皇帝降诏道:“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擅矫遣灌婴将军率兵击齐,欲代刘氏。灌婴留荥阳不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纪通持节承诏入北军,皆营立大功。益封太尉周勃万户,赐金五千斤;增丞相陈平、将军灌婴食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纪通、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壬子日,封母亲薄氏为皇太后,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加封舅舅薄昭为轵侯,并遣之往代国迎接薄太后入京,京城臣工,至此方知此前传言薄太后已经晏驾,乃是谣传。

同类推荐
  • 冷魅王爷的神女王妃

    冷魅王爷的神女王妃

    她,是23世纪最恐怖的杀手之王,一朝沦废柴郡主,是巧合,还是必然?他,冷酷腹黑,却唯独对她百依百顺,却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本文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开始的时候会有几朵白莲花,不过活不过10章。女主冷酷无情,不小白,不玛丽苏。潇潇/清音还是个六年级的学生,平时比较忙,更新会比较慢,希望各位书友多多包涵。不弃文,但本潇各种不靠谱,拖延症晚期+懒癌晚期,求大家理解【卖萌ing】此坑已废,准备重写,只有公告
  • 《天帝重生》

    《天帝重生》

    天界天帝龙战天在争夺天地第一功法龙傲九天时被其他九位大帝打破肉身,重生在下界。
  • 漫漫余生只等一人

    漫漫余生只等一人

    她出生那一年,被星官定为天命煞星,女皇将她一身修为废除。年仅三岁的皇子看在眼里。十五岁那年,她的修为回来了,她与他被称为艳世精才,两人惺惺相惜,无奈隔阂在这。两人的命运,又将如何?
  • 夕阳下玫瑰花

    夕阳下玫瑰花

    在一次踏青中,王舒瑶意外滑落山崖,醒来发现自己进入另外一个生命空间。修仙得道这是蟒蛇一族最大的荣誉,季明宇如愿以偿,陪她一起修炼的王舒瑶被赐予长生不老,但王舒瑶选择放弃长生不老。
  • 入骨宠爱:娘子求抱抱

    入骨宠爱:娘子求抱抱

    她是国家特种部队里最锋利的一把刀,最出色也是最年轻的少将!在一次任务中,被黑手党联手设计,中弹身亡!本以为必死无疑,却魂穿到一个没有出现在历史上的朝代!异世重生,她该吃吃,该喝喝,拜了个牛掰的师傅,招惹了一个危险的人!不就是不小心看到他洗澡吗?至于追着她不放吗!没办法,只好跑路喽!于是,“你给本君站住!那是倌院!你想要红杏出墙吗!”“……”不跑?难道要站在原地等着被他吃抹干净么!痴情王者遇上感情白痴的她,注定追妻之路遥遥无期啊!“魔如何,神又如何!若这天下容不下你,灭了这天下又何妨!”新开坑,女主腹黑搞笑,男主闷骚毒舌,强强联手,绝对宠爱!欢迎入坑,不喜勿骂人!
热门推荐
  • 八封绝域

    八封绝域

    九泉之下,地府之上,其荒芜空间裂缝有一绝域,生灵尽无,鬼魔不生,宇宙洪荒难以抵达,却徒生异物,封镇八方。千百年间,无数人前扑后继,白白殒命。千年之后,又走出一人,得各方觊觎......
  • 人脉

    人脉

    《人脉》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一条“铁律”:20%的人掌控着80%的经济命脉;20%的人脉带来80%的价值;20%的产品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20%的患者消耗了80%的医疗资源……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20法则”,《人脉》中一令人震撼的规则同时也映射出了人脉交往的秘诀:抓住关键性的20%。
  • 盛宠青梅:傲娇竹马太撩人

    盛宠青梅:傲娇竹马太撩人

    第一次见面,苏唯误打误撞夺走莫祁铭的“初吻”,事后,还砸吧砸吧嘴,歪着脑袋“木木,你的嘴巴好好吃哦…”莫祁铭满头黑线。“唯唯要对我铭负责哦”周玥诱拐这呆萌小只。“嗯”苏唯呆萌的点了点头。从此两人的纠葛纷纷扰扰,无法剪断。遇见,就是注定。“唯唯,你不是说要做我女朋友吗?”莫祁铭把苏唯圈在怀里,邪魅的笑着。“不要…唔”话说的一半便被密密麻麻的吻所掩盖。禽兽!十六岁,少年一声不响的离开。少女悲伤而倔强的叫嚣“莫祁铭,你还欠我一个十六岁的礼物,我要你用一辈子来还!”
  • 混沌无垠

    混沌无垠

    刚刚求婚成功的女友突然消失了,亲朋好友不记得她也就罢了,可就连自己都几乎忘记了她的存在。且看主角在追寻之中如何打破一个个世界的壁障,探索世界的真实。————————本书日更,绝不太监,求点击推荐收藏。
  • 慕蝶歌

    慕蝶歌

    因为父辈的恩怨,娘亲死了,爹爹失踪,小蝶和妹妹成了孤儿。娘亲嘱托,小小年纪的她带着妹妹到灵山拜师学艺。“娘亲虽在临终前说过不要为她报仇,可这仇我一定要报。”她立下誓言,前方又会有什么等待着她们呢?
  • 想说,有你真好

    想说,有你真好

    16岁,在最美的年纪,怀揣着所有的美好与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16岁,感谢上帝,让我遇见了你、你、你;16岁,我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并为之歇斯底里!有时候,生命中有太多的偶然,在这花一样的年纪我如此庆幸地邂逅爱情、友情……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说,谢谢我的生命里有你!
  • 一生得不到的你

    一生得不到的你

    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情感越专一的人到最后会因为面临着无法选择的感情而被唾弃
  • 观物篇

    观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神陨落之晨曦

    诸神陨落之晨曦

    诸神的黄昏即将来临,各大主神之间恩怨一触即发。人界海盗世家式微之际,少年横空出世。习得神秘技艺,驾驭黑羽龙雕,拯救苍生,挽救世界!
  • 龙魔奇谈

    龙魔奇谈

    广目天王手中的‘螭龙’和‘东海龙宫’的‘龙公主’居然来到了人间!‘幽冥九魔’也投胎转世来到了人间!这些人啊凑到一起究竟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新手新书!多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