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严肃的说:“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此话当真?”
韩杨肯定的说:“绝无戏言!如果此事能够顺理成章的办下来的话,咱们可以签订文字合同。”
李静爽快地说:“就按你说的办,工厂生产许可证和一切证明材料都有乡政府帮助办理,其它的手续和生产投资你回去按着计划安排就是了,保证秋后耽搁不了你的正常生产。”
韩杨高兴的说:“姐,那咱就一言为定,回去我就准备种甜菜了!”
李静说:“对啦,春节你们厂送过来的过节福利的款还没算呢!待会儿去会计室把帐结了。”
韩杨解释说:“姐,这点帐不算啥,有你在这里当乡长,给乡里的领导们做点福利还不是应该的嘛,又不是行贿受贿,只要咱能办到的事你尽管吩咐一声就行。”
李静强调说:“你的心意我理解,公私两码事,乡政府的账面上经常摆着私人企业的账单让人解释不清,今天你过来了,正好结算一下,怎么算我不干涉,当初他们送过来时可能有个交代,你就别给姐添麻烦了。”
韩杨回答说:“好,只要是姐说的话我都听,我这就过去算账,按半价算可以吗?”
李静笑着说:“这就对了嘛!怎么算我不干涉,只要跟会计室的工作人员有个交代就行,以后在公共场合千万别提咱们俩人的关系,要不以后姐也帮不了你啦!明白姐的意思吗?”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腹部。
韩杨心领神会,完全明白他这些话的含义,点头称是去了会计室。
回韩孝子村的路上,韩杨打电话给辛月明,把自己的想法和跟李静商量建糖厂的事情做了详细的汇报,辛月明高兴地说:“你小子胃口不小啊!你有没有考虑到两三年之后的问题,咱自己的地不能种的时候,生产原料到哪里去整啊?”
韩杨很有自信地说:“老爹!这个你老尽管放心,这一带的老百姓对种植甜菜很有经验,以前就种过,产量高收益大,因为这两年没有收购商了才停止种植的,今年咱自己先种上,明年咱再扩大种植面积,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辛月明问道:“你计划什么时候建厂投产?”
韩杨回答说:“这倒不忙,最早在甜菜收获之前建设完工就行,如果资金周转有问题的话,我想先把果品厂的扩建放一放再说,咋样?”
辛月明听他的意思,这个糖厂是非建不可,犹豫了半天才说:“这样吧,这两天我抽时间过去一趟,见面后再说行吗?”
辛月明知道韩杨做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具体情况还不太了解,只好先用缓兵之计把他稳住,等把事情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次日上午,辛月明赶到了韩孝子村,看到原来的山坡地已经平整的大变了模样,心中自然高兴。韩杨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和想法实地讲解了一番,辛月明微笑着点头说道:“看来你是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经历,你说把大棚里的葡萄苗移植到这里来,那么将军营那边呢?我看为了方便管理还不如直接种上果树苗呢!”
韩杨笑着说:“老爹!你经常教导我眼光要往远处看,咱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才把这块山坡地整理出来,要为长远的利益发展,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果树,春花秋实已成自然规律,夏季遍地是宝却无人问津,我大棚里采集的新葡萄品种正好补上这个空档,如果管理得当的话,整个夏秋季都是采摘果实的好时节。对于咱果品厂来说,有地方上这么多果农,生产线上也不差这点原料,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生命活力的必然趋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不全都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只要我们创造者有好的产品和花样百出的销售方式,任何人也抵挡不住咱的诱惑。”
辛月明觉得他越来越成熟了,心里非常高兴,但表面还是装模作样的说:“你小子今天给老子上课来了,看来这个投资项目是不干不可啦?”
韩杨忙上歉意地说:“老爹!你老人家这么说到让我这做儿子的无地自容了,在你老人家面前哪里有我指手画脚的份儿,我只不过是跟你老人家如实的汇报一下实际情况而已,企业是咱自己的,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措施还是你老人家拍板才行。”
辛月明问道:“你在电话里说准备招收一些残疾人入厂是怎么回事?”韩杨解释说:“是这样的,老爹!这么一大片山地在咱手里一旦产出效益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到时候有人眼红了就不一定会想到咱投了多大的资本才干出来的啦,建了糖厂首先照顾的是残疾人,还可以办个减免税的福利厂,有国家法律做保护,风吹不动雷打不摇,谁也不会拿咱咋样。”
辛月明高兴的笑着说:“好小子!真有你的,果品厂的扩建计划不变,糖厂照建不误,你有本事就全都是出来吧,我全力支持你,有时间你跟海营计划计划,我听你们的准信儿。今天中午叫上你二哥,再把水江喊上,咱爷儿几个坐一坐。”
中午在县城吃饭的时候,韩杨当着辛月明的面保举了韩金轩做农田管理人员,辛月明欣然同意,并叮嘱他马上走马上任,尽快组织人员投入生产劳动。吃过午饭就返回省城去了。
晚上,韩杨接到李静打来的电话,让他明天到乡政府办理相关的办厂手续。
第二天,韩杨开车来到回马岭乡正赶上赶大集,路上的人熙熙攘攘,从集市到乡政府三四里地的路程,足足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眼看就要到达乡政府的大门口了,路中间一个趴在地上前行的残疾人挡在车前,韩杨下车想问个究竟,旁边有人告诉他说:“这是个乞丐,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每集都来乞讨,听别人说他是个骗子到处骗钱。”
韩杨看到他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很是可怜,问他是哪里人,怎么来到这里的?乞丐一句话都不说,只是用乞求的目光瞅着他,韩杨因为着急到乡政府办事,掏出一百块钱给他,让他不要再路中间,告诉他这样太危险。
在乡政府办理申请手续和个证明材料时,听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闲谈之中说起集上有靠乞讨诈骗的假乞丐,谁都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每个集都来。
韩杨好奇的问道:“这怎么知道是假乞丐呢?”
有个三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善良的提醒韩杨说:“大兄弟,你不是咱本地人呀?你是没见着那些乞丐装得可像那么回事了,打扮得又脏又破的可怜相,有的装聋作哑,有的装瘫装瘸,专门骗心慈善良的人们,你要是赶上了可千万别上当呀!”
韩杨听了莫名其妙,感觉到自己好像被人捉弄了一番,各种手续办完了还要拿到乡里审批,他来到乡长办公室,把所有的资料拿给李静审阅,李静看完之后说:“乡里备的这些资料差不多了,往上面一级比一级难办,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听到结果,明天就把你跟乡里的合作申请递交上去,我亲自跑跑或许还能快一点。”
对于李静支持的态度,韩杨表示万分的感谢,李静送他下楼准备赶回韩孝子村时却遇到了麻烦事。停车的时候,为了出车方便,车头朝外,车位似乎顶在后面的栏杆上。此时一辆面包车横放在车头前,相距车头不过三十公分,面包车的主人不知去向,他围着面包车转了一圈也找不到任何的联系方式。
过了一会而,从旁边过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对韩杨说:“哥们,车提不出来了吧?”
韩杨客气地说:“不知道是谁把车停在这里,也没留下个电话号码,哥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车吗?”
另一个年轻人说:“知道又咋样?这个社会是没有白付出的,只要有钱咱就有办法把车挪开。”
李静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年轻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助人为乐这也是社会公德的好风气,你们既然知道是谁的车告知个电话号码还要收费,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韩杨心里本来就不高兴,但还是强打笑颜的说:“哥们!你想要多少?”
两个年轻人非常得意地说:“六六大顺,就给六百吧。”
李静大声说:“你们这不是敲诈勒索吗?别理他们,跟我回楼上去。”
两个年轻人嚣张地说:“你不就是个破乡长吗,咱们都是本地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一个外乡人跟你有何干系?有能耐就等着吧,到时候一千都没人理你们了。”
李静让保安调出监控查看发现,原来在韩杨把车停好之后,一辆面包车随即跟了上来,好像有意堵在那里的,车上下来三个年轻人,其中就有这两个。李静看过录像非常生气,保安过去找两个年轻人理论,让他们把车让开,几句话不和就动手厮打在一起,李静和韩杨赶紧跑过去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