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看着自己在山沟里建的养殖场非常有成就感,满心欢喜的对韩金龙说:“大哥!你们在这山里喂猪喂鸡确实有些辛苦,好好干吧!辛苦是不会让你们白受的,照这样干下去,咱公司里两个工人也拿不到你们一个人的工资数。不过防疫这方面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这里与外界有这么好的天然屏障隔离着,进出往来的人一定要进行消毒措施。”
韩金龙得意地说:“这事儿你尽管放心,生人一个都进不来,就是拉鸡蛋的车都在山坡下停着,不管每天产多少鸡蛋,都是俺们大家挑着给人家送过去,要不你二哥说俺们这里叫啥……啊……世外桃源,哈哈哈……。”
韩杨解释说:“当初我选择这里做养殖场的时候,就是看到它僻静的环境,虽然是荒山野岭,但山沟里的水是天然的无污染,现在唯一的缺陷就是电力设备还没能完好的解决,要不了多久,等果品厂扩建和前面的山地整理完工之后,马上就把电给你们引进来。”
韩金龙问道:“你不还说要建淀粉厂吗?”
韩杨笑了笑说:“大哥!淀粉厂要建,饲料厂也要建,今年的投资任务太大了,我一时缓不过手来,如果下半年经营形势允许的话再说。”
韩金龙又问道:“听说今年你在将军营建了一个大型的食品加工厂,是真的嘛?”
韩杨回答说:“啥大型食品加工厂呀,主要就是农产品精加工之类的,我来的时候还在建设当中,这次过来准备让二哥的亲家过去看看,王守业大哥的酱制品做得不错,厂房和场地都有了,让他过去看看还缺少啥?”
“你说的是酱菜王呀?他家酱制品的手艺可是祖传的,你跟他商量好了么?听说他的脾气可斜着呢!”韩金龙说道。
韩杨说:“我年前看望他的时候跟他说过我的想法,当时他也挺愿意支持我的,前一阵子长兴打电话跟我说他也愿意去,我考虑应该没啥问题,这两天我跟你把这些账本捋落清楚了,等五哥回来我去看看他身体恢复的咋样了,如果没啥问题的话顺便接他去将军营。”
晚上,哥俩都回到韩孝子村,吃饭的时候,二哥韩金轩突然对韩杨问道:“兄弟!你们那块山坡地花费了这么大平整出来,天气转暖了,计划种啥?”
韩杨回答说:“咱有果品厂,计划种果树,几年就能跟西山媲美了。”
韩金轩又问道:“听说你在将军营建了个食品加工厂,咱这里有个果品厂,种果树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前两年树苗小的时候占不住地,没计划再种点啥吗?”
韩杨懵懂的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到现在还不知种啥合算,还没考虑成熟呢,二哥,你们有啥高见说说看看?”
韩金轩非常自信地说:“根据咱这里的气候环境和土质结构来说,只要你们能把山坡地上的野草野菜控制住,如果种植甜菜一定能大丰收。”
韩杨眼前一亮,兴奋地说:“种啥?甜菜?”
韩金轩说:“对呀,种甜菜,前些年云庄为外地一个糖厂种甜菜,咱村有的人就在那块山坡地上种过,产量非常高,就是不知道现在是啥价钱,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俺看这玩意儿可以种。你们搞果树种植前两年种上先见不到效益,种甜菜既不不耽误树苗的生长,还能增加额外的收入。”
韩杨沾沾自喜地说:“这个办法不错,明天你跟我过去看看那些地,咱好好的合计合计,如果能行的话,二哥,你就干脆带着咱村的剩余劳动力种植管理这块山坡地的啦,我到乡里县里跑跑看能不能办个生产许可证,咱自己建一个糖厂不就完了吗,每年光咱自己就需要大量的白糖,估计食品加工厂建成投产以后需求量更大,再说甜菜渣和叶子还可以当做饲料喂猪,二哥,你这个提议还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妙招。”
韩金轩胸有成竹地说:“地就不需要再看了,俺心里有数,你只要拿定主意种啥就行,建糖厂的事俺不懂,反正在咱这里种甜菜一点问题都没有,保证让你大丰收。”
韩金龙也说:“是呀,那年他们种的甜菜都五六斤一个,产量可高着呢!如果再建个糖厂还能解决大部分饲料问题。”
当天夜里韩杨一宿没睡好,第二天来到山坡地上转了一圈,直接就去了回马岭乡政府,李静亲自迎接他到办公室门外,韩杨见她面容憔悴,担心的问道:“姐,咋看你无精打采的,身体不舒服吗?”
李静淡然一笑,低声说:“没什么,就是身体有些反应。”
韩杨不解,愣头愣脑的问道:“啥身体反应这么厉害?”
李静白了他一眼,羞红了脸说:“一看你就是个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俺快要做母亲了!”
韩杨一听,顿开茅塞,急忙笑着说:“你要做母亲了?恭喜你呀!姐!”
李静焦虑地说:“俺不知道这话该怎么说,心里总是觉得忐忑不安。”
“为啥?这不是好事吗?”
“你还有脸说,还不是让你冤家害的吗。”
韩杨恍然大悟,试探着说:“姐,难道这孩子是我的?”
李静揣测着说:“俺担心的就是这事儿,不过这可不一定,顺其自然吧,反正俺也这么大岁数了,能怀上这个孩子也不容易,不管咋样俺都想把他生下来。”
韩杨真诚地说:“姐,当初都怪我一时冲动,假如影响到你的家庭和事业罪在我身,我会承担全部责任,不管你咋选择我都支持,反正我是单身一个,如果你愿意屈身下嫁的话,我也非常愿意接受……。”
李静突然嬉笑着说:“你想的倒美,谁说这孩子就一定是你的啦,只不过正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要不是阴差阳错的有那天晚上的事,俺才不考虑这么多呢!当初俺自身也有错误,这方面俺只是有点怀疑,再说自从俺怀孕以来,全家人待俺都挺好的,事情到不了你想的那么糟,俺就是担心要是真的有误,心里怪对不起俺家那口子的。”
韩杨直截了当地说:“姐,你自己不知道是啥时候有的吗?”
李静扯开话题说:“好啦!别说这些啦,这件事情已经这样了,只有你知我知就足够了,说吧,今天过来有啥事?”
韩杨如实的说了自己开发山坡地和想建个糖厂的初步想法。
李静开始犹豫不决,后来经过三思之后毅然决然的说:“你们的征地范围已经不小了,韩孝子村再也没有搁置的荒地了,这件事儿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召开乡党委会议决定才行。”
韩杨笑着说:“姐,你理解错误了,建厂场地在原来的范围之内就可以,我今天过来是跟你商量一下,咱们回马岭乡残疾青年的问题,我今年两边都在搞扩建,迈的步子太大了,资金方面有些紧张,建这个糖厂是想招些有残疾能干活的青壮劳力,国家有文件规定,对这样的福利工厂可以减免每年的税收。”
李静故意逗着他说:“你原来是想挖社会主义墙角逃避税收呀?”
韩杨解释说:“报告,领导!不能偏面的看待问题,这个事情是我昨天刚刚萌生的念头,对咱回马岭乡来说应该是件好事,等工厂建成之后,我保证百分之五十的职工名额都照顾到有残疾的人头上。”
李静认真的说:“能照顾的范围有多大?优惠条件是什么?”
韩杨回答说:“能照顾四五十人吧,跟正常人工资待遇一样。”
李静又问道:“你今天找我来商量这事,先决条件是什么?”
韩杨焦虑地说:“姐,这事要是办下来的话应该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吧?我也知道这事不太好办,必须申请到市里才能批示下来,建糖厂必须得有生产原料,可生产原料必须春种秋收,如果你这里不支持的话,我挤破脑袋瓜子也没有用啊,等到秋后生产许可证拿不下来,上千亩的甜菜收获下来就是几千吨呀,不生产糖又有啥用途啊!”
李静微笑着说:“我逗你玩呢!如果你真有这个想法我一定支持你,你们在韩孝子建果品厂既为咱果农解决了最怵头的销售难题,还帮助咱乡里解决了几百号人的就业问题,现在又想帮助咱乡里的残疾人生活自助,这是件好事呀!回头我让乡团委书记统计一下咱乡里有多少残疾人数,对性别年龄有要求吗?”
韩杨认真的说:“当然有,性别可以不限,年龄必须是在十六周岁以上六十周岁以下,最好能具备一些简单的操作能力。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咱可以有乡政府监督,按月发放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