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回答说:“没跟咱家老人说是真的,谁说俺没跟刘隽说呀?人家刘隽不愿意嫁给你俺有啥办法呀?她不同意俺跟老人们说有啥用啊!你那么多歪歪心眼儿,她白天黑夜的跟你在一块这么久,你都没能把她弄到手怨谁呀?当初占了俺的便宜,还跟冯丽娟弄得都有了,你那能耐都跑到哪里去了?”
韩杨摇了摇头笑着说:“人和人不一样啊!她不乐意我总不能强迫她呀,不过这次我跟二妈说过我的想法了。”
文娟关心的说:“是咋说的?”
“我就说想跟刘隽一起过日子呀!跟她一块把小石头儿养大成人,二妈也没有反对,只是说让我们俩自己看着办。”韩杨回答说。
文娟问道:“那你刚才不还说看上立娴了吗?立娴那边咋办呀?”
“啥咋办呀?”
“你跟人家睡过就算完事啦?”
“啥睡过就完事啦?你好像啥都知道似的,立娴跟你这么说的吗?”韩杨怪笑的说道。
“刚才俺问你,你们俩有没有在一起过?是你自己说的有,这么一会儿就不承认了?”文娟解释道。
韩杨强词夺理的说:“我带她一起去过灵寿县,一去就是好几天,你问我们俩有没有在一起过,我当然说有了,要是说没有在一起你相信吗?”
文娟笑着说:“那是当然了,要不说你心眼子多呢!你是不是早就跟刘隽生米做成熟饭啦?要不你敢把这么大的公司交给她管理呢?”
韩杨反驳说:“姐,你咋老是往这方面想呢?开始我还想把公司交给……,算啦!我不跟你说啦。你们要是看着刘隽不行,过一阶段咱再说好吗?反正将来咱公司真发展起来了,都够你们忙的,到那时候闹不好你的会计室就不叫会计室了,就得改名叫财务部呢!”
文娟关心的说:“别老跟俺打岔,你也老大不小了,早就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应该有个准母儿了,姐还不是替你着急呀!”
韩杨嬉皮笑脸的小声说:“姐,这种事又不像是在市场上买东西,放心吧!我向你们保证,三年之内一定把媳妇娶回家来。”
文娟白了他一眼说:“去去去,不理你了,姐可提醒你啊!你不许跟身边的女人们瞎胡来呀!现在公司大了,可不比从前的养猪场就那么几个人,人多眼杂,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出点事说啥的都有,到时候你名声扫地就没法收场了。”
韩杨有意狡辩说:“我又不强迫谁做啥,能出啥事呀?像你们这样的有夫之妇我也不想做第三者,跟单身女**往过密谁又能说啥?”
文娟红着脸着急的说:“你别得意忘形啊!冯丽娟难道也是单身女性吗?你仔细想一想,现在咱住上了大高楼,吃、喝、玩啥都不愁,村里的还有外村的都抢着到咱这里来打工,别忘了你当初是咋吃苦受罪的,下着雨你一个人开着拉机出去送饲料,姐偷偷的跟在你后面送了你好几里地,回来的路上全身都让雨水淋透了,赶回猪场时差点没有你冻死,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很不能把你抱在怀里大哭一场,那年要不是咱家出了事,你早就上大学去了,何至于让你一个人遭这么大的罪呀!那时候俺心里就想,只要你死心塌地的为咱这个家,俺也豁出去了,你啥要求俺都答应你,即便是跟你做了那些怕人的事俺都没有后悔。后来,养殖场慢慢的发展起来了,你又在老家办工厂搞养殖,俺知道你做啥事都心里有数,但是你心里想啥俺猜不透,就是怕咱这个家哪天散伙了……。”
韩杨听完了她说的话,声音嘶哑地说:“姐,我真心感谢你对我这些年的包容和宽恕,我向天起誓!不管我的事业做多大,我一定会把二爸二妈当亲爹新娘一样对待,咱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永远也不会散伙的。”
文娟心里清楚,因为韩杨之前与她和冯丽娟有过那种男女之事,现在正在青春旺盛时期,事业也正飞黄腾达,身边的女人众多,一旦误入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听了韩杨的保证,心中所有的担心就像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又忙碌了三天,鸡场的工作终于顺利的结束了,秦淑霞打电话催促韩杨,说春节马上就到了,抓紧时间把账目结清,韩杨赶紧带上刘金明和陈媛媛赶往明星公司。秦淑霞看到韩杨为她带过来的蔬菜很高兴,问道:“韩杨,这些蔬菜让你们这么一包装倒像是礼品一样了,你们是对外销售呀还是对内做福利呀?”
韩杨笑着说:“二者均可,你老人家要是需要的话,我再让他们多送些过来,我这次过来就带了几箱,给你老留下两箱,剩下的我准备到张工的外祖家串个门。”
秦淑霞非常敏感的笑着说:“你小子又想出啥歪招来了?我可告诉你,不许在张明军身上打主意,如果让他给你帮忙倒是可以,究竟为啥要到他外祖家去呀?”
韩杨解释说:“是这样的,秦阿姨!我准备建个食品加工厂,凑巧张工外祖家就是搞这行当的,我正想跟你老人家请示一下,让张工陪我们过去拜访人家呢!”
秦淑霞回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什么问题呀!等你们把该算的账结清之后,让他陪你们去就是了,我还真不知道他外祖家还有这门手艺,还有,如果你们那里方便的话,跟明星公司拉450箱这样的蔬菜过来,按批发价格走怎么样?”
韩杨高兴地说:“我谢谢你老人家还来不及了,这有啥问题呀?你老人家说话办事就是有力度,今天下午就让他们送过来。”
秦淑霞笑着说:“你小子甭在我面前奉承了,你心里的小九九一看就清楚了,反正便宜也不出当家,运费我给你担着,还有什么要求吗?”
韩杨高兴的笑着说:“当然有啦!你老今年过春节不是要去安平吗,必须给晚辈一个做东的机会,哪怕到将军营一出一进都行。”
秦淑霞寻思了一下说:“这样吧,我不敢保证准到你那里,到时候看情况尽力而为吧!”
韩杨认真的说:“好!咱就这么说定啦!年三十上午我听你老人家的话咋样?”
秦淑霞笑着说:“行啊!老陈也是这么说的。”
陈媛媛和刘金明在财务室算完了账已近中午,秦淑霞叫来张明军作陪韩杨三人共进午餐,下午便去了张明军的父母家里。
张明军的母亲五十多岁的年纪,精神抖擞穿戴利落,说起话来着实一个畅快。
其实,张明军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也有一阶段没有回家了,母亲见儿子回来还带来了几位客人,高兴的把他们让进屋内,张明军对母亲说明了韩杨他们的来意,张母寻思了半天才说道:“你大舅恐怕去不了,你姥姥和你姥爷这么大年纪了,往后正是用人的时候,要去的话也就是你老姨还能行,正好刚刚退休几个月没事干,不过她那脾气有几个能受得了的。”
韩杨笑着说:“大娘!脾气大这不是毛病,只要技术好就行,只要她老人家愿意去,有啥要求我尽力答应她,你老人家对这方面的技术咋样?”
张母笑了笑说:“我在娘家的那些年正赶上运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结婚以后就在工厂里工作,几乎就没有接触食品这个行业,因为我们家有这个祖传的手艺,老父亲和我哥还有我老妹就进了食品厂,后来实行承包制度,我哥就包下了食品厂,老妹妹在厂里做技术员,开始那些年的效益还不错,听说这几年的形式不怎么好,投资改产又上了一些新设备,我哥大我妹妹九岁,我妹妹比我哥早退休一年,现在俩人都在家里,要不你们找找明军的老姨,看看她愿意去吗?”
张明军打电话跟老姨说明了情况,对方一口否决了。后来经过张明军婉转的说劝,老人答应跟韩杨先见个面。
几人开车赶到张明军的老姨家,老姨叫李淑琴,五十岁的年纪,四十岁的面容,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不胖不瘦的身材,皮肤保养的白暂油光,对韩杨他们的到来以礼相待,指着韩杨对张明军说:“军子,这就是你说的韩总吧?”
还没等张明军回话,韩杨赶紧自我介绍说:“老姨,我就是韩杨,今天上门打扰你老人家了!”
李淑琴一见韩杨一表人才,说话温和谦虚,原想回绝的话一下子没有了,立刻改变态度微笑着说:“哎!军子给我打电话,说是让我去食品厂工作,我心想,这刚在食品厂退了休,好不容易不让人管着了,又让我回去,我才不干呢!今天我看到你们都是年轻人,又是跟军子这么样的好兄弟的关系,我才答应与你们先见见面说说,究竟是是怎么回子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