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500000007

第7章 吴哥寺/柬埔寨

吴哥寺又称“吴哥窟”。建于12世纪上半叶。吴哥寺雕刻为吴哥第二型(11世纪—12世纪)的艺术风格。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吴哥城(故城)南,是柬埔寨著名佛教古迹。

柬埔寨是东南亚的文明古国,大约5世纪起开始信仰佛教,并建立扶南国,首都在今天的吴哥。境内众多寺庙是历代的统治者不断兴修形成的。至9世纪,吴哥已变成了寺庙林立的“佛国中心”。

802年,高棉国王硏耶跋摩二世重建高棉王朝,定都吴哥,被称为“吴哥王朝”,至1432年吴哥王朝灭亡,前后六百多年。这一段时间是柬埔寨历史上最光辉的时期,也是柬埔寨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

吴哥寺周长5.6公里,建筑的整体平面呈“回”字形,主殿建在215米×180米的三层台阶上,有六个入口,上面有回廊环绕,廊壁内侧装饰有浅浮雕。第二层台基比第一层高出7米,绕台基也有回廊和不连贯的浅浮雕,主要是佛龛雕像。第三层台基是正方形,每边长75米,台基中心是一座距地面高65米的大塔,四周各一座稍矮几米的塔。

吴哥寺共由十六座相连的佛塔组成,每座石塔上都布满着雕刻。中央最大的一座镏金圆塔距台基高约45米,内有4米高的大佛一尊(现已不存)。两层台基的周围又有五十一座石塔。这五十一座石塔,几乎每一座石塔的四面都雕凿着一个巨大的菩萨面形浮雕,面呈微笑,嘴角微翘,双目紧闭,面容慈祥,给人以一种神秘感。这种宽面厚唇的笑容,美术史上称之为“吴哥的微笑”。

吴哥寺的回廊浮雕可算是这一辉煌建筑的另一最高艺术体现。第一层台基回廊内壁,是高2米、长800米的连续浮雕带,题材选自印度教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呵婆罗多》中的故事,比如毗瑟奴变乌龟顶山出宝、娶妻拿长生不老药的故事,毗瑟奴与妖魔战斗的故事,神猴助战的故事等,都极富想象力,充满了浪漫精神,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技巧也十分娴熟。

表现人间生活的题材,尤其是歌颂阇耶跋摩二世的内容,也是吴哥窟回廊浮雕的重要方面。其中一幅表现阇耶跋摩二世亲自带领众兵,征服掸族的战斗场面,下边横卧着掸人的尸体,国王率众兵奋勇向前冲锋。有一幅表现水战的浮雕画面,受伤的战士卧在船尾,被鳄鱼咬住身子,水下是双方阵亡的战士。

石塔四边凿造佛面,象征佛陀注视四方八界,给人间送去慈爱与威严。在两层平台的栏板上也布满了浮雕,题材一般都为现实生活,但其中也搀杂着其他各种形象。

从建筑角度看,吴哥寺也是完美而举世罕见的。它的建筑材料全为不同类别的石质材料,多为几吨重的方块石,没有使用灰浆黏合,仅靠自身重量与形状吻合而建成,方正牢固,至今没有变形倾斜,这必须是靠丰富的建筑经验和精确的计算才能达到的。

吴哥寺不仅规模宏大,比例也十分协调,对称法则与透视原理运用得相当巧妙,给人以高耸威严、稳定庄重之感。尤其中心高台上的宝塔,远望轮廓清晰、大方挺拔;近观精美细致,令人惊叹。

见仁见智

吴哥艺术的规模及其灿烂辉煌的程度,不仅是柬埔寨人的骄傲,也是整个东方人的骄傲。从建筑角度讲,它是任何一座西方建筑无法比拟的,它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以及所谓“世界七大奇观”的其他建筑相媲美而毫不逊色,即使与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比,除了规模之外,仅以艺术而论也是超越了的,因为长城仅是建筑,且以规模征服人,吴哥艺术是建筑与雕刻的综合体,有着更纯正的审美价值。

(范梦《东方美术史》)

一位法国人在其著作中谈到吴哥寺时说:“赞颂佛祖的精神史诗体现在动物身上和香气四溢的森林间,那里硕果累累,百鸟齐鸣。这些装饰性雕刻艺术同样通过妇女的慵懒与妩媚展现出来,这些妇人有的在虔诚祈祷,有的在轻歌曼舞,把丰富的梦幻点缀在神的迷醉的酣眠中。”

古代高棉艺术产生了令人惊叹的圆雕像,让人联想起埃及艺术,有一种庄严和平衡的感觉。著名的“吴哥的微笑”使雕像脸部增添光彩。这种微笑不但在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脸上,而且在更为亚洲化的脸上出现:凤眼、柳眉、樱桃嘴。创造妖魔鬼怪的想象,也使吴哥艺术与中国艺术相关联。

对古代高棉人来说,“平衡只能通过在普通社会生活中的闪光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它们在这种社会生活条件之外寻找平衡,在巨大的和谐内部寻找平衡。在这种和谐里,生和死昏昏然不知根源与结局,它们把相等的威力混合起来,除却其自身而外不知其他的界限,他们就这样让生命消耗在生活中直至死亡的来临,随后又让死亡在它的腐朽中使生命之花重开”。

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古代高棉人以建筑与雕刻为主体的吴哥艺术,其规模和灿烂辉煌的程度,完全可以与世界上任何著名建筑雕刻群媲美而毫不逊色。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主要内容分为“汉字文化”、“书法与篆刻”两个章节。
  •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热门推荐
  • 异乱次元

    异乱次元

    这只是一个高中生上课时无聊的幻想。一不小心,居然就穿越到了游戏里?看着别人拼命修炼,自己这样开挂,哎呀,真是不好意思……
  • 这里无人

    这里无人

    这是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这里却有着致命般的吸引!
  • 天荒极界之水月镜花

    天荒极界之水月镜花

    每一场爱恨离愁都是一场虚幻的迷蒙,都是水月镜花的遗憾。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段岁月的悲歌。
  • 青囊残卷

    青囊残卷

    一副古老的青囊一卷泛黄的残卷在那年……在那月……在那日……被我打开了……
  • 穿越之缠丝为蛊

    穿越之缠丝为蛊

    夫妻同穿古代,各得桃花数朵。你有正妃有宠侍;我有竹马,还有一个阴魂不散的腹黑毒舌国舅爷。又要忙保命、忙宫斗、忙复仇,又要对付各自情敌,这日子没法过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剑之剑神

    鬼剑之剑神

    为了生存我可以放弃一切,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实力是不行的。但是命运?我从来不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是死...我也不惧!树叶的一生...不就是为了归根吗?
  • 血族秘史:王后是杀手

    血族秘史:王后是杀手

    “我顾千珏对天发誓,家族之仇,不共戴天!”她从屈辱和蹂躏中带着仇恨浴血重生,成为杀手界的“恶魔”血蔷薇。他是高高在上的王者,却为了她煞费苦心。“听说要想让一个女人臣服于你,就要让她先爱上你。”然而,先动情的却是他?“女人,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是吗?本姑娘恕不奉陪!”他们之间,究竟谁才是谁的劫?
  • 烟雨清浅弋平生

    烟雨清浅弋平生

    海外归国冷面女总裁余乔,现就任于国际投资巨鳄摩纳(MONA)中国区执行CEO。冷艳的外表,超高的智商,神秘的背景……是否万年冰山也会被绕指柔情破冰融化?是否恩怨情仇能冰释于险恶江湖?——且看余总如何玩转风云诡谲的商战,又如何游走于灯红酒绿男女情场,片叶不沾身!到底谁人能最终俘获佳人芳心?请期待二楼兰茗新作——《写给无与伦比的你》!
  • 至言

    至言

    仙人,超脱凡俗,唯谈真吾,是为仙谈。圣人,驾御天地,断论一方,是为圣论。神人,摈弃万象,大话乱界,是为神话。至人,心向大同,微言大义,是为至言!
  • 初遇的那天

    初遇的那天

    学霸女主夏可乐遇上学渣男主安沁泽,没错男主有点颜值,老师就让可乐负责沁泽的学习,当知识天才遇上运动天才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那就看看笨沫沫的小说咯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