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庸缓缓把茶杯推向美京,等她缓过劲来,才继续说到:
“美京你从小就读过大夏典籍,汉初韩信这前车之鉴,你应该听说过,任何时候都会有冲突和分歧,一件事情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对不对?”
这点说得美京很认可,她毕竟从小就研读大夏典籍,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
“所以面对将来,主公所要面对的,河源家所要迎接的,是刀兵强敌平定之后的挑战,那一定是权力的争夺,争夺什么?表面上是争夺权力,底下争夺的是信仰和人心!”
美京听得很认真,她终于明白父亲这么喜欢元庸的原因了,元庸把父亲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看得深入,讲得浅出,也敢去尝试。
“我吉川元庸是个有脾气风骨的人,也只有道长大人这么有风骨的人,才瞧得上我,我之所以在主公麾下可以源源不断的发挥,还是因为性格相合,深受信赖的缘故。然而这个世上,有风骨者慢慢也会变得无根无骨,至于沽名钓誉,见风使舵是绝大多数。”
“这么考虑吧,弘文余党是不识时务之徒,迟早要被刮进畚箕里,但是把首恶去除了,余下的跟风者怎么办?难道一网打尽嘛?大海人大王不会那么做,他反而会勉励赦免,彰显自己泽被海内的威仪,来换得天下的服从。”
“到那个时候,道长主公这柄源氏之剑,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与其到时再封兵入鞘,不如趁早打算,因为到那时,潮流已经变了。”
“会变成大夏这种局面?”美京紧跟着元庸的思路,
“没错,武力凭依,最终反为武力所累,善泳者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刀枪入库,刃藏心中,才能迎接繁荣与发展的太平盛世。”
元庸停了一会,看到美京也开始轻微地摇起扇子来,心下思量,这对父女还真是亲生的。
眼见美京停下了扇子,看着他,“元庸请继续说吧,美京会好好思量你的话,也会替你保密。”
元庸心里很欣慰,美京是有见识的女子,外柔内刚,
“元庸只是大胆推测,从来都是明枪易躲,暗箭伤人,道长大人一定会帮大王平定天下的,但是一旦主公功高震主,到时候怎么办?难保大王没有疑心,更何况主公替大王平定了天下,一定会结下很多仇怨,那群弘文当势追捧弘文,大海人大王当政来舔屁股的小人,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弘文余党只是明枪,这群墙头草才是暗箭。”
“届时父亲该怎么做?义久该怎么办?”美京开始担忧起来,
“元庸还担心美京怎么办?”
美京又有了些欣慰,“快告诉我。”
元庸点点头,“河源家族无路可退,不能退为田舍翁,到时候一个小小无赖都能欺负上头,所以,要提前打磨好另外一柄河源之剑。”他指指美京,“这个希望,就在美京你的身上,你身上所寄载的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美京美目微睁,已被元庸彻底折服。
“信仰之力的养成,其实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不过二十年而已,像我这代人不在乎佛陀转世因果报应,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接触。一个人,只要从小有这种习惯的灌输,当他成年后,他肯定不会接受别的信仰,这就是信仰之力。我很担心等到义久大人当家作主的时候,河源家会被供奉佛陀的别家挤压到毫无生存之力,更不想看到天道神宫被别家所供奉。”元庸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美京,到了你出来帮助大人的时候了。你是义久大人同父的血亲,主公正是因为在乎你,所以很早就让你来这里,而你,也不负众望,成为四大神宫唯一的女神官,义久大人拥有武备实力,而你拥有信仰之力,你们共同撑起河源家的基业,再加上皇家的器重,河内源氏将代代辉煌延续。”元庸又端起茶碗,一碰嘴,才发现是空的。他也没在意,继续说了下去。
“你想想,现在天道神宫只有志纪还在源氏手里未曾乱局,各地的领民都在被佛教各种宗派蚕食分割,你将天道神宫团结一致,抵御佛教的侵占,再加上皇家的支持,将信仰之力牢牢控于河内源氏之手,黎民百姓信奉天道教义的越多,河源家就越稳固,这就是主公大人将来的退路。”
美京深深折服,两人对望了一眼,各自低头思考了起来。不久,美京便起身为元庸倒好茶水,元庸想接,一看美京是双手呈过来的,连忙双手接来。
“元庸,你已经有具体打算了嘛?”
“目前没有明确的方法,因为还没有得到美京大人的态度。”
美京说完,托着扇面靠唇沉思了起来。等她把扇子放下的时候,元庸耳朵里已经听到
“这是一个趋势,你我都不能逆势而为,我很高兴元庸你如此信任我,我估计你跟父亲,还没有说过这种话吧,以父亲的脾气,他当时真会把你踢下去,不过,事后也会把你抬上去,你替河源家考虑的这片苦心,美京心知肚明了。”美京略停一会,
“其实元庸不来跟我说,我也并非蒙在鼓里,我手下八位神使整日都忧心忡忡的,既扯掰其他神宫,又成日里排斥佛教信徒。我不想袖手旁观,我只怕自己能力不够,会让大家失望。既然争斗无法避免,我只有迎接挑战,你说得很对,不去经营现在,怎么能奢望将来。”
这毕竟是河源道长的亲生女儿,骨子里有那种荣耀的精神。元庸恭恭敬敬地伏身跪拜下去,
“只要美京大人不嫌弃,吉川元庸愿为道长大人和美京小姐,竭尽全力。”
美京拿扇子拍了一下元庸的头,“这种表忠心的誓言还不够到位,起码要说个鞠躬尽瘁,誓死效忠吧。”
元庸嘿嘿一笑,“我不会说,因为我不能死,我要是死了,谁替我报妻子女儿的仇呢?我不能让蕊儿去,她必须把柯丽儿的血脉延续下去,好好地活到老。我现在连个亲生骨肉都没有,只有千方百计保佑自己不要死。”
“你弟弟不行嘛?”
“为了良安我更要小心,我要是死了他肯定跟我一起去。”
美京点点头,“所以你着急娶阿清进门。”
元庸笑了,“第一是因为喜欢,不喜欢何必娶进来,第二才是生孩子,有了骨肉延续,我才好放心地去报仇。”
两人又同时沉默了,同时回味自己的话,又在回味对方的话,美京是确认了一个早就知道的消息,形容不出自己现在的心情,不那么想听到,但也没那么生气。
“元庸,你要报仇的事情,没那么容易,你可要克制忍耐,时时警醒。”
元庸点头,并不多言。
侍女过来禀告了时辰,两人才发现外面的冬日,已经蛮高蛮明亮了,和上次一样,元庸又骗到了美京一顿饭。
美京可能在吃饭的时候认真考虑了元庸的话,所以饭后,两人的话题变成了探讨,美京把志纪神宫的情况做了介绍,神籍在册有1300多人,包含八位神使,100多个侍从,河内、京畿、摄州、纪伊这几个区域是志纪宫掌握得比较牢靠的领域,播州、丹波以及四国淡路岛,十来年前起纷争的时候,美京还没有接任神官,现在这几处神社都是当地领主自立的神使,志纪有名义上的传播权,志纪神宫内恢复对这些领域的控制,一直有这种呼声。
伊势伊贺近江及以东区域,东海道以西,加贺以南都是原本伊势神宫的地盘,但是伊势如今神官生死不明,神宫迟迟未能造好,早已失去了威信,这里也是志纪可以发力的地点。
出云位于山****,它是历史渊源和掌控实力最强的神宫,山阴山阳九州以北控得很紧,势力在逐步渗透到整个九州。
唯有严岛神宫,是最特殊的,它的位置居于四国与本周之间的濑户海上,极其接近山阳道的陆地,但是它地理掌控的范围却在北陆和关东地区,很久以前严岛神宫内乱,神官避难到了关东传播,后经皇室同意,便在关东扎根下来,所以严岛管控的中枢在下野地区,神宫造在日光山上。只是世人习惯称为严岛神宫而已。
美京询问元庸,今后的重心该往哪里摆放?元庸想了一会,问美京能不能让他站起来迈迈步子,否则他想不出来,美京笑着拿扇子拍他头,跟他老爹一模一样。迈步帮助元庸快速进入了思考的节奏,果然不久之后,元庸便拿起笔墨,有模有样地写了下来:两段话,
随波而不逐流,同流而不合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一句话,大家都在抢地盘抢信徒抢民心,佛教各派也在抢,天道各宫也在夺,志纪神宫也要跟随这个潮流;我们用予民实惠的方法配合教义传播,不要把精力放在是非对错的争论里,就跟道长大人收服摄州一样,民心一聚,胜败自见分晓。然而美京,你在皇家和公卿面前,要去争这种是非,要让大王知道,志纪在替他收民心正王威。”
“第二句话,假于物,就是借势,天时、地理、人和、潮流、风评、正势、逆势、敌势,都是势,道长公的‘乐市乐座’令就是势,借了公卿门第的潮流,去把控民间的乐趣;我们可以借出云去压制佛教,也可以借佛教去压迫伊势,目的就是强大自己,所以这个阶段,先不分敌我,莫把我们的目的暴露得过早,耐心地助长我们的势成为格局。”
美京领悟得很快,“就是不已传教为目的,而用休养生息,予民实惠的方式去笼络。”她已经开始琢磨起来。元庸此时已经坐了下来,“其实歌舞姬就是很好的一步棋,就跟大夏的花魁姑娘们一样,里面一定能编出很多吸引人的玩法,我现在是苦于来扶余时间太短,了解太肤浅,怕提不出什么好主意。”
“元庸,了解扶余,关键在于了解京畿,这是这个国度的重心。”
元庸点头称是,若有所思,就在眼前,却分身乏术。美京看着他,她其实想说,“有机会,我带你一起去领略一下。”却又忍住了。
从志纪神宫出来之时,元庸并没有众人以为的那种志得意满,反而心事重重,如何把道长的武备之力与美京的信仰之力捏合起来,他没有任何借鉴之处,兵营和训练,他抄袭的邝自立,置业经商经营,他吃的过去老本,管御家臣,有道长、义久做榜样,各位家老和铁杆弟兄们都在帮他,家里,有阿清和良安帮他解除后顾之忧。
美京面前这个饼画得比天还大,他吉川元庸该如何一口一口吃下去呢?
而美京呢,她站在自己的阁窗前,看着元庸的队伍慢慢转过立花川,叹了口气才回到自己的茶几前,脚下的鞋非常舒服,良安缝了双层纳底,又保暖又美观,穿着感觉人也高了一些。她拿起几上那几双鞋,心里的喜悦缓缓流淌着,从小到大,她收过无数礼物,也送过无数礼物,贵重的礼物用价值凸显名贵,稀奇的礼物用独特标新立异。
这几双鞋,代表元庸对她的关怀。美京的确不喜欢穿拖鞋,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喜欢光着脚,赤着脚走来走去,她希望自己生病或者受伤,可以有正大光明的借口,去逃避各种纷纷杂杂的干扰。这个家伙真是心细如发。
她翻看着元庸的礼单,琳琅满目的品名使他的心意跃然纸上,他的眼神,又在自己的脑海里出现,那里面的含义,她怎么会读不出来?她一蹙眉,他便陪笑,她一启齿,他便敞怀,他在乎她的心情,在乎她的寒暖,在乎她的眼神,在乎她的将来。“唉,为什么有了藤原清,他还是不肯满足呢?”美京喃喃自语着,心中徒生遗憾。
第二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