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个人分化出来的两个人格,却天差地别。
一个继承了原人格的理性的一面,显得冷静沉默寡言。另一个继承了感性的一面,显得情绪化情感流露明显。
“你在喜悦!”理性的人格依旧面无表情,“因为久违地你又伤到我了。不过你就没想过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虚招我会没算到,明明我以计算力见长,你不奇怪吗?”
对方一愣,作为继承感性一面的人格,他确实计算力确实比不过对方,这也是他之前被压制到这里苟延残喘的主因。
难道有什么阴谋?
“不好!”急忙转头看向远处的另一个战场。
相持不下的状况已经没有了,现在黑岩依旧长刀迅捷,风衣随着动作灵动飘舞着,整个人风姿飒爽。而saber却狼狈不已,早已没有了不列颠骑士王的雄风,裙甲破碎,头发散乱,只能勉强招架着。
“为什么?怎么会!”宛若疯子般大吼大叫,突然地好像想到了什么,转头狠狠地盯着张修凡,“是你!是你!你到底做了什么?!”
“saber,全名,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不列颠传说中的亚瑟王,saber这个称呼来自圣杯战争中的剑士职介。”理性的人格说到这里顿了顿,“想必你为了还原设定,除了外表,内在的设定只怕会更多吧。另外搭载的战斗程式也应该是最好的。”
“你什么意思?”另一边的人格竭嘶底里地吼道:“你是想说我的saber比不上你的黑岩?你这个没感情的怪物懂什么?!你给黑岩叠加再多重复的设定也比不上我精心调和的完美互补,完美再现的saber是最强的!”
看对方那快崩溃的样子,看来是打不下去了,沉默了一会,收刀望向另一边的战场。
“人物设定确实跟武器不一样,叠加再多的重复设定也不会变强,人物想要变强只能依靠更加繁杂更加关联紧密相互补足的设定。而且,相比我们这些没有战斗天赋的来说,她们更加厉害。”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感性的人格也平静了下来,情绪化之后总是显得起伏不定。
“可是啊!”一直平稳如水平线般的声调终于有了起伏,“即使再完美的还原,也终究是设定堆积起来的人偶罢了。”
似乎也被这感伤的氛围感染,感性的人格看着理性的人格,他总算发现了理性的变化。
“你有了感情?”
“……我们每次战斗造成的伤害虽然很快就能恢复,但是还是会被对方吞噬掉一部分。上一次战斗后我发生了一些变化,明白了一些事。”
这是承认了。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没有感情是不可能激活黑岩的。
这里是梦境,心想事成的地方,也是最反映内心的地方。
对于自己塑造的人物不是抱着希望她们是真实活着的想法,是无法真正让她们活动起来的。把她们当做一堆设定数据的话,她们就真的成了一堆死的设定数据。
“可是这也不对!”感性还是很疑惑,“为什么黑岩能拿到优势?!不同两个背景世界的人物战斗只会变得势均力敌,这是设定上的冲突,无法避免!”
“没什么不对。”理性摇了摇头,“saber的人物的塑造你并没有真的‘完美再现’啊。完美的黑岩对上不完美的saber,当然会胜利。”
“不可能,我的saber是完美的,无论是外表还是……”
“可是没有人格!”大声打断了对方的话。
理性现在的眼睛宛如火焰在里面熊熊燃烧,那刺目的光芒灼伤了感性,下意识地错开了视线。
人格,对于他们两个来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他们就是一个人的两个人格,分裂开来后为了重新融合才会争斗不休,胜利的一方会作为新人格的主导,失败的一方只能被吞噬消散。
一切的源头得从获得梦境完全掌控的时候说起。
十年前,一个名叫张修凡的少年,因为一次车祸,失去了双亲,八岁的他成为了孤儿。
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被噩梦折磨,每天都会梦见当时车祸的惨烈场景,父母那痛苦的表情,以及那萦绕鼻尖的血腥味。
这些东西一直缠绕困扰着他,直到他偶然中看到这么一句话。
恐惧只是因为无知。
当时那本偶然间在书店翻到的心理学书籍他还保存得好好的,不过解决噩梦的并不是书里面介绍的心理学,而是在对梦境的原理探索中发现的一种关于控制梦境的说法。
清明梦,也叫清醒梦。就是在梦中保持意识的清醒,从而控制梦境。
意外的简单,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虽然并没有完全按照那些书上以及网上说的那些步骤来做,只是想着要在梦里保持意识然后睡过去。
纯白的大地,纯白的天空,还有黑色的休闲服。
空旷而荒凉。
清理完噩梦后的世界单调而无趣。
当造物主是什么感觉?意念一动,山峰拔地而起,挥手间,海水喷涌。无所不能,心想事成。
相比梦境的一切,现实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感到不快。从此之后,这位名叫张修凡的少年患上了一种叫做睡眠症的奇怪症状。
渐渐地就这么过去了一年,长时间沉迷梦境,除了吃喝拉撒的时间之外都在梦境中度过,学业下滑是不用说的,收养他的舅舅虽然担心却无计可施。
直到一次求医途中再次遇到车祸,还好舅舅只是轻伤,很快就痊愈了。张修凡却是总算清醒了过来,不能再让亲人担心下去了。
普通人对于自己大脑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能用到。而没有利用到的那大部分一般都是潜意识占用着。
而梦境,就是潜意识活跃的地方。
梦境中的他无比强大,却有着极限,或者说是身为人类的极限。
人脑的计算力是有限的,维持太多的事物会导致空闲计算力被占用,直观的表现就是思维速度变慢。
嗯,简单来说就是在清醒前最好清理掉梦境里面的造物,要不会变笨的。
将梦境中潜意识跟主意识融合的状态带到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那个时候张修凡的主要目标。
明明大脑开发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科学家们的一大难题,却想不到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被解决了。
花了三年时间,在十二岁的时候,张修凡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