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思考,码字,养生,敲代码,生命像一张白描的轮廓,我的生活就是用画笔一天天一点点的填满这些空白。对生活全部的期待就是盖着毯子在夕阳下安靜地看书,热闹暄哗,都与我无关,身心疲惫,心如止水。
蜉蝣的烦恼并不是一个人的烦恼,蜉蝣的踟蹰也不是一个人的踟蹰,蜉蝣的问题更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我所见的,记录的时代,时代里的每一个人的思索,挣扎,徘徊.现实的问题,现实的解脱,想来,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这首诗说的是美人,但却是出自《五灯会元》卷二十的禅诗,作者是法演禅师,后来还流传到日本,成为武田信玄的辞世诗。
人生不过数十年的旅行,到头来也是一场空,折腾来折腾去,又有什么意义?徒然浪费生命.
理论上人的身体就像一辆车,开得路程越多就越可能散架,所以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行走在死亡的道路,所谓的养身,仅仅是维护,推迟散架时间的到来,若到了七老八十,还能眼明手快走的动,我就心满意足了.
以这样的心境看待生命的旅程,难免就有了无可无不可的豁达.我的环境太差了,不适合成家立业,红尘喧嚣,也搞不清楚真假,总之无欲则刚,日子该怎么过还是得怎么过.就当自己出家了吧,人生转眼数十年,到头来其实都一样.
理论上时间足够的话,一切都可以经营,可惜,我再也没有时间.当然真码字或敲代码出点成绩,也就不是问题了,不过毕竟概率不大.
人看小说总有一些期待.GET到什么爽点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像丫丫的爽点看多了也就麻木,要么看大王饶命,难道我是神之类的生活搞笑,要么看太阳的距离,永不解密,北平的门,覆汉之类的硬科幻,政经,历史。其他的有新鲜脑洞可以看看,否则没什么能看的,像标准化的玄幻文,大神写的也不大看,何况新人.
就跟衣服一样,来来去去无非这些款式,无非材料好些,制作精良一些,标新立异容易搏眼球,太过离经叛道又没人看.今天的离经叛道,就是明天的陈词滥调,所以潮流不断在变,大概能写一个标准化的文章就像做一件标准的衣服,只是技术活,也许能赚点钱,但广义上说,却只是无数同款脑洞里的一个,其实没有意义.
所以码字能写一本成功的就相当难,想一辈子写不完脑洞几乎不可能,所以可以作为爱好玩票,但做为全职,还是要找一个传统的工作.
每一种风格都迎合不同的客户群,同样的历史剧,港剧,英剧,美剧,日剧,央视剧,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就像不同的菜系味道一样,全都混在一起,反而不好吃.比如港片的风格就是师奶剧,各种神仙帝王都是欢喜冤家的斗嘴玩,屋里头电影就是这种风格的极致.
小说有一个大概的公式,X to Y ,X 泛指金手指,Y泛指世界设定,金手指包括但不限于诸天万界各种宝物,职业,能力,世界设定包括各种现成的故事世界,以及各种不断出现的流派世界设定,比如美漫题材火了后,从塞亚人到变形金刚,从葫芦娃到巫师,都去那旅游玩,理论上,这样的搭配是无穷无尽,永远写不完的,但广义的说,主体的小说套路,又是大同小异的一个内核,那就是网游的核心,打怪升级.当然就跟相声一个,同样一套词,不同的人说出来笑果完全不同,这其中的分别,就是功力所在。再好的故事,小学生的文笔写出来,也是索然无味。
小说的欲望其实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秦皇汉武都告诉我们了,江山,美人,长生,十本书有八本书永生不死,剩下的是因为设定里没有超自然力,看得多了,读者反而麻木了,所以布尔吹破天的没人看,生活诙谐流的宠物啦,美食之类的小家碧玉反而逆潮流火热.小说说来说去,无非恩怨,是非,爱恨,情仇,看多了,其实相当无聊.
所以迎合新人读者的小说还是多数,因为网络小说的客户对象相对低龄,而读者人阅历多了后,反而更乐意啃一些正统的文学,历史,科幻.就像战略游戏,一开始简单难度虐电脑很爽,但地图熟了,就索然无味,最终都要去挑战地狱难度.读书也是如此.我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觉得一辈子也看不完书架上的书,然则日子久了,却感觉其实书本分门别类,也就是那么回事,就如基督山伯爵里神父说的读书法子,人类只要有序的阅读有限的书籍,就能掌握大多知识的脉络.形成一种广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
我读书的框架,是以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知识为基础,在以网文阅读为扩展,再扩展为我书架上的书,然后是无限的知识世界,来自各种源头.
现在是全民写网络小说的时代,尤其是历史,文学,经济,政治,法律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份有现实里实践的机会,或许博士硕士未必有空写小说,但只怕专业的本科专科生大多有过写小说以不负生平所学的想法,再加上各种职业岗位的实践认知。所以各种经济,历史,政治,产业,法律,方方面面的相对专业的知识,都能在小说里看到,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就可以深入了解学习.所以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再复杂,几年经验下来也会自然而然的积累出来。生理心理都是如此,所谓久病成良医。
人有了这种认知,无非具备了常识,看着灯红柳绿的市井不再茫然,虽然做不成什么事,但做什么都不能缺少常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鱼儿上钩,追赶利益是人的天性.码字也不例外,难免有种种急功近利,走火入魔。
说到底.读者看书,对新鲜感的好奇是重要心理,实在是因为现实太过乏味无趣,武侠的没录没落,也是因为过度消费了新鲜感罢了。但读者觉得神功秘籍不再神奇,武侠就难免没落,但其实玄幻飞天,本质上也只是武侠的那些套路.
闲来写写自己觉得老白还能有点兴趣看的脑洞与搞笑,能赚点买辣条和薯片的零花钱,就心满意足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客观的说人都是差不多的.
找个差不多的人就能过差不多的日子.
有没有其实也不重要.
只是人在世间最后孤身一人,难免寂寞.
生活其实很简单,我有耐心和时间慢慢积累技能树,然后用技能树在这个太平盛世做一个相对简单的废宅.既没有悬念,也没有惊喜,好在也没有风险.理论上,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理性的分析和逻辑,任何困难都可以解决,说到底这个世界,也只是一团逻辑数据的实践和具现罢了.困难的大小,不过和它解决方法的技术型难度成正比的参数罢了.理论上,有足够的时间,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加法,人能算到无穷大的数字.
这把年纪再学习难免有些迟了,但总好过虚度光阴,什么都不作,老了徒然悲切,五年之后多少也能混个小康,虽然发不了财做大神,但至少可以混个保底安享晚年.老夫行走在这个城市的食物链里,至少能有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就比什么都强.安享晚年,悠悠大道,都要建立这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五年学习基础之上.满大街都是无能而喧闹的老头,真不想自己沦为这种境地.日子本来就不好过,楼下这些不懂事的老头还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一把年纪不修身养性,戾气满腹,杂欲丛生,但也是生存的无奈.大概知识分子普遍害怕沦为重体力劳动者的江湖的那种恐惧.
围棋是天道,战略游戏是围棋的复杂化,可以加强人的大局感.无论个人的知识结构,职业规划,还是企业的战略,乃至国家的博弈,都是一场棋盘,当然后面那些无关P民的事情,还有的棋可以下,余生就还有的走.虽然最终都是尘埃落定,没有本质区别,但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修行到了极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家在家,本无区别,万法归一,尽在一心,不假文字,按部就班,心平气和,不紧不慢地走着自己人生的旅程,即所谓禅.
堪破色相其实很简单.
美女丑女,不都是一团肉吗
一块猪肉,好看还是难看,又有什么本质意义,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说到底,只看外表的人,确实相当肤浅
说到底脑门的肉和屁股的肉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文化的意思形态,也就是所谓色相
勘破色相,可以心如止水,不为五色所动,得大清静大解脱
一种欲望对应一种心理需求.既是痴也是执,说到底也是镜花水月的心理障碍.认知到内心和世界的真实,就自然会觉悟,这就是佛法的智慧
所谓相由心生.烦恼痛苦都是文化意识形态里的概念,就如下棋,你把棋盘掀了,自然也就无所谓输赢是非了
风花雪月残,大梦方觉醒
大脑可塑性很强。强迫自己接受简单虚无,大脑就形成了虚无。
眼睛不过接受不同波长的辐射,你看到的只是大脑的影像,并不是世界的真实,所谓真实,并不是虚无,而是你所感觉的,仅仅是一种设定,这是事实本身也就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使是色,色即使空。
风花雪月终究会残的,就如梦终究会醒的。
所以书山书海,说来说去也无非就是那些陈年旧事的意识形态,色相红尘,也只是转眼而过的梦幻,人老来作伴,更多的是寻求共同语言的交流和相性吧,虽然一个人也能生活,但不可测的可能太多.
有了这样的觉悟,大概老了,陈茶,旧书,丑妻.老狗,夕阳斜照,安享晚年.
年轻时所谓的爱情,无非就是荷尔蒙.
年级大了,荷尔蒙消退了,欲望也就少了.
一个人看看书,喝喝茶,修身养性,日子过得也不错.
道教出家的前辈高人,也不过如此,别有一种舒坦.
不过张三丰的无根树里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凡事中庸,顺其自然,即近乎道.
也就是兼备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既不禁欲,也不纵欲,则可能是最接近自然之道的状态.
都市里人人都是匆匆过客,所谓社会关系大多是基于工作需要建立,然而又是转眼而忘,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维持太多不必要的联系,大多数人都会遗忘在时间里.
人在社会生存,要么主动会来事,要么就只有有硬技术本身,别人缺不了你这个角,自然饿不着.没有办法,为了生存都必须作好自己的角色.
城市里并没有太多的好位置留给路人,年轻人流浪的青春,能把握住一个方向努力,就已经好过天注定的芸芸众生.将欲远行,必负其重,码字也好,画图也好,就当我把高考荒废的功课补上吧,这把年纪,还能有一个事情努力一把,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七八十年前,这个星球上还各种战争饥荒,所以日更万字虽然苦逼,但生在太平盛世至少饿不着,稍微努力点,还能有空玩玩游戏,1942年河南大饥荒逃难时连观音土都没得吃的老乡眼里,这就是人道的天堂.
作为一个阅书无数的老司机,我尽量写自己觉得还算新鲜有趣的内容,老司机都觉得还算新鲜,那就还不算垃圾文字.其实第一个忠实的读者就是我自己,通过码字,其实也是完成我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正正经经干出点事情,大概也就不难找到一个靠谱的丑媳妇过日子,标准化的人生大事模板,也就完成了大半.人这辈子,不就这么回事罢了.其实男人找女人,女人也在找男人,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太阳照样升起,原本也并不复杂.
这个城市里,有牛排馆一群人给小孩过生日,也有一家子挤在地下室吃咸菜.如果追究生命的本质,无非是维持意识的一套维生系统而已,人类的脑子从空白到建立一套千奇百怪的思维系统,在生产活动里找到一个位置,大概就是如此.
很多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像各个角落,学校,小区里的老大,不是他们多有面子多牛鼻,而是MONEY的面子,就算不是直接的钱也是能换钱的间接好处,就像公园池里的锦鲤,扔一把面包屑,就有一堆过来.就像小区里各种退休半退休的无业游民,要不是怕坐牢,早就去抢钱了,虽然严格地说,各种寻衅滋事罪,都可以算得上,无奈自由心证没人管,于是就回到了战国乱世,暴民人多就牛鼻.你也不能管别人说什么,也不可能整天和这些人博弈,置身事外,是最理智的做法.
就像高考,有的人认真读书,有的人想法子作弊.但说得到,还是要认真考试的,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说到底,人还是要经营自己在生产体系里的位置,小聪明说到底是没什么出息的.虽然败事有余,却是成事不足.老实读书学习,把技术等级练高了,虽然做不了老板,但混个个人生活小康,却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做老板未必就是好事,劳心劳力还有风险,所以大多创业的都是相对工资不高的,因为取舍之下,机会成本的衡量结果.做小鲜肉的时候,混饭吃很容易,去做个销售员或者侍应生都能生活,可成了大叔后,如果不练两手真功夫,很容易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也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想有长期的饭碗,要么去做公务员,要么要有一技之长.在市场里博弈,有赌未为赢,终究不适合小市民.其实人类大多语言和行为,都是浪费生命的无意义的废话,包括我自己,但人就是难以超越七情八苦,如果堪破了,就是佛了。
穷究本质,人不过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罢了.有心思索,找了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的书看.人可以活得简单,也是一种幸福,可是人如果没有简单的环境,那穷究思维的根底,也有一种真实的沉淀.
码字也是一种思维的具现,和所有的创意劳动一样,可以采集大数据分析,可以思维导图分析,还可以团队合作群策群力,远比一个作家写手自己拍脑袋想高效.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凡人,想经营得知识树,就算做不了专业的工程师,至少可以做一个相对专业的普通从业者,最低也能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小城市企业里混个位置,至少可以安身立命,相对价值高一些,不大容易被FIRE.说起来,也没多大的野心.
人活一世,难免生老病死,三灾七难,少壮时不努力经营一二,总会有要还的时候,不管养生健身还是成家立业都是如此,任性是少爷们的游戏,我辈却是要承生命之重,难免有些暮气沉沉.
数十年转眼过,到最后多半还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可以活在历史里,也可以活在武侠里,也可以活在科幻里,有郭奉孝,有苏梦枕.岁月如歌,红尘下酒.
优游桑树下,一杯热土茶.借问树上客,明月曾几回.月光照我眼,眼中读聊斋.鬼狐脑中跑,红尘心外过.
太田道灌的辞世诗:“昨日まで、まくもうぞうを、入れおきし、へむなし袋、今破りてむ」“翻译成汉语大概是这样.“生时未惜命之珍贵,只可惜空空躯壳,不留得半点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