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4000000020

第20章 蜉蝣半生命理断语”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活着干嘛呢?这是一个难题。

人常常用得失之心这个词。

人害怕失去,是先要拥有。

如果生无可恋,自然死不足惜。

人对死后的未知充满不解,不解就是恐惧。

然则人都是要死的。

早早晚晚几十年而已。

前人面对死亡的必然。

探索了宗教,哲学。

然则前人都证明仙道无凭。

后人经历了这种觉悟。

多活二三十年,少活二三十年,其实也没有本质区别。

霍金说过: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就这样的体会,尘世喧哗,不过过眼云烟,是非得失,其实也没有意义的浮云。

生死众生浮云,这个肉身不过一个臭皮囊。

火车站流浪的打工汉,相对来说,画图也好,码字业好,都是相对轻松的工作,若能拿出打工的态度。

命运多坎坷带来的生命无常之感。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到处行走的人。

生命无常,只在一念之间。

艰难的生活才是世界的现实,能有半瓶子水的知识已经是一种幸运。

若能以种地搬砖的态度码字画图,何愁做不出成绩。

人有千万种,但人性却是一样的。无趣的很。熟悉人性,在哪里都可以游刃有余,不熟悉人性,在哪里都是举步维艰。说什么“好人”,“坏人”,人都是一样的人性,同样的人,可以爱,可以憎,无非远近利害取舍罢了,这样的认识下,也就对人的喜憎无可无不可,都是无聊的过眼云烟。人无法选择环境,只能适者生存。跟真正的智慧和事业比起来,这些“聪明”不过是无聊的喧哗,可是又无法避免。

萧索是非,红尘枷锁,未免有些厌倦,我欲乘风归去,又恐虚处不受力。

若能清静自在,先安心研究十年学问。

古代读书人科举,或许是因为,人总需要一个攀登的目的,虽然混仕途也是一种庸俗,但总比老死田间好玩。

什么也好,人有个攀登的目标,活着就有意义,倒不全是为了功利。或者文学,或者AI。

活着会觉得相对有干劲。有精气神。很简单的事情。

生死无常,红尘枷锁,我最想做的事情却是放下世俗包袱,专心求知,博一博永生的阶梯。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深以为然,尤其某些利益相关的人群里,你怎么做都是徒劳的,你越抱侥幸心理,最后越倒霉,经验告诉我,不能相信一切看上去美好的假象,徒乱人心。不如敬而远之,老老实实种自己的地最实在,饿不死。除此之外的喧哗,其实都是噪音。

不得长生,终是蝼蚁。

一般来说,我再健康的活三十年,还是有很大可能的,若我能专注三十年于学问,结合时代科学的进步,起码有一成的几率博一博永生的阶梯了。本小利大,划算。

“唯天下之至拙可胜天下之巧。“”大道至纯唯一。“

全身心的做自己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无悔的人生吧。

======

一个熟练的CAD画图工,可以拿3500,如果3D画的好,大概可以翻番,小市民的生活也就差不多了,朝九晚五,一周上班五天,简单清静,业余码字。

其他的做前端或者后端也能有差不多的收入,或者更高,现阶段混个饭吃,对技术宅来说,还是不难的。反正网上资料辣么多,比搬砖容易多了。

你玩的好,大可以去一个方向研究下去,研究VR画图,或者微软专家什么的,反正考这些也不需要什么资格,只要你玩的好,去应聘HR多半也给你几个任务,看你能不能做出来,不太看文凭。

新潮一些,可以学学大数据,云端,物联网之类,热的很,网易里大把课程。

要说销售或者其他复杂的什么的也能混,但实在不想去强颜欢笑。凶神恶煞,咱也不像,做不来。

时代进步了,人就多了一些选择,不会被局限在一个环境。

反正蜉蝣的想法是,在保住基本盘的同时,发展码字,在码字的同时,不要忘记发展基本盘的能力,未必要打工,但需要打工的时候可以混的下去。

这些计算一下,做在都市丛林里的寄生虫,混下去还是不难的。希望对各位码字的虫虫们有帮助。

=====

关于文学的感悟,其实很简单。

那些能称为经典文学的,基本都是有政治寓意的,国内的不说,历代的炸药奖文学,无非变着法子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宣扬西方价值观,所以想写一本经典文学,不是你写得好就可以的,像余华,二月河,路遥,写得东西都是有时代背景的需要的。天朝人才济济,那么多混文字饭的,未必没有文笔不比他们差的,但机缘巧合,就是出不了名。畅销书榜上的都是金庸,古龙,东野圭吾,村上春树,斯蒂芬·金,JK罗琳这些,不是奇幻就是恐怖,要么是言情,脑洞齐飞,流行元素,多半是大热IP,影视改编,近年流行的网文大热IP,也是同理。

所以左宗棠说,向来文以人名,少有人以文名,你看看图书馆里历代历代的文集数不胜数,不乏活着的时候得名儒,写得东西也不乏经典,但就是没人看,读者能看完李白杜甫,就已经吃饱了,吃不下别的。你出了名,像曾国藩的家书之类枯燥的文字都有人研究。不出名,写得再好也没人看。

网文么,大家看得是开心热闹。类比一下,就是周星星的电影,脑洞加搞笑,这才是读者需要的现实,也别指望写经典,也别指望作大婶,几率等同彩票,不是写得好就可以的。对于年轻的作家来说,文学圈和娱乐圈交杂,三头两头搞事,甚至自己最后真的混娱乐圈去了。但知名度等于IP流量,就等于稿费。

人的脑洞大同小异,用思维导图可以描述,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其实也差不多。但戏法人人会,变法各不同,走个场子,混口饭吃,其实倒也简单,你一本正经说个故事,读者未必有耐心听,大婶多的是,倒是你段子说的溜,读者就能听得有趣。就跟芒果台出名的只会是谢娜,而不会是播音新闻里一本正经的女主播。周星星其实是拍严肃正剧出道的,但一直不红,走了无厘头路线后,才不再扑街。如果没记错的话,周星星出道第一部不是跑龙套的戏,是他的伯乐李修贤作主角的《江湖最后一个大佬》,仿的是当时很热的《英雄本色》,周星星在里面演得差不多是小马哥的角色,忠诚,严肃又无趣,虽然拍得很认真,但却是看的很无趣。

很赤裸裸的现实。

当然虽然是说段子,但也要把段子说成个有头有尾,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是码字的功力所在。文学之美,本身有自己莫名的意境,是一种可以享受创作过程的艺术。就如王小波的文字,现在看来,就是占了个新奇有趣罢了。

文字能写的自己开心,别人看的有趣,也就够本了。

常言道,高处不胜寒,爬得高,摔得狠。尤其某些心机DOG扎推的对方,学院,机关,娱乐圈,写手圈,整天斗心机。冷暖人自知,相当大概率会更加的倒霉。还是简简单单玩玩小码字,吃饱喝足把妹,过自己自在的小日子,还能玩玩知识树,挺不错的了。

少林寺的和尚武功为什么高?因为他们不用理会世俗心无旁系的练功。我去和尚庙考察过,做和尚也要做法事赚钱,也有江湖,所以还不如自己在家码字画图看书,清静自在,出家在家,其实在于心境,不在一个形式,我即如来,此为真佛。

《红顶商人胡雪岩》里写道:“钱谷师爷的本事不在算盘上,在于能了解情况,善于应付几种人,第一种是书办,世代相传,每人手里有一本底册,哪家有多少田?该纳粮多少?

都记载在这本册子上,为不传之秘。第二种是“特殊人物”,他们所纳的粮,都有专门名称,做过官的绅士人家的“衿米”,举人、秀才、监生是“料米”,这两种米不能多收,该多少就多少,否则便有麻烦。再有一种名为“讼米”,专好无事生非打官司的讼棍所纳的粮,也要当心。总而言这一名话,刁恶霸道,不易对付的那班“特殊人物”,必须敷衍,分量不足,米色粗劣,亦得照收不误。甚至虚给“粮串”——纳粮的凭证,买得个安静二字。

有人占便宜,当然有人吃亏,各种剥削耗费,加上县大老爷自己的好处,统统都出在良善小民头上,这叫做“浮收”,最“黑”的地方,“浮收”到正额的一半以上,该纳一石米的,起码要纳一石五斗。于是有所谓“包户”,他们或者与官吏有勾结,或者能挟制官吏,小户如托他们“包缴”,比自己到粮柜上去缴纳,便宜得多。“

但凡为官为商,世事通达皆学问,这中间的知识,不比读一个博士简单,同样的,小说家写小说,如果不能通达世事,读者就觉得你写的太嫩,不好看。

文学作为一门手艺,无论是经典文学还是网络小说,都是可以研究,模仿,批量制造的,再复杂的设定数据和文笔细节,经过分析后,也属于可以模仿的技巧性操作,无非用心罢了。所以古来文人无数,成名的极少,大多数人都是中游,却也泯然众人,要真的学会一门手艺,也是要下苦功的。混饭吃的人多了,大家能吃的就相对少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但总的莱说,生活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众生在太平盛世,度过平凡的一生,也是庶民的幸福。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大概可以作为我前半生的命理断语。”人苟活半世,除了文字什么也没有,但反过来说,若连文字也没有,岂不是更加悲哀?有点文字,至少可以解乏。相对于现实生活枯燥的模板,无限想象和诗意的文学世界要有趣的多,某种意义上,玩文字,其实就是和文字谈恋爱,不玩文字,总有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的感觉。文学其实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的思维模式,写不写下来,你都在这么活着。

行走在街上,到处是路人,既不想撕,也不想坐下来喝酒,打人沧桑的不会觉得开心,被打也麻木的不会觉得害怕。都是很无聊的事情。路上,小孩,老人,行走的落寞,这就是人生的真相,文字写了,只不过因为我想写,其他的得失,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一时间心念萧索,只是高兴不高兴,生活都要按部就班的过下去,就如小说,有了大纲,就要按部就班的写下去,哪怕自己有时候写的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但自己开的坑,怎么也不能太监了。当人有个任务做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虚度光阴,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码字和医生律师一样,讲究名头,名头大了,做什么都容易。一般的工作无非是做机器零件。体制内混资历混学历混档案。市场经济里却是只看你的实际能力。你能力积累够了,就能像《猎场》里一样被猎头猎。《曾国藩家书》里说,凡人做事,以得人为第一要务,某种意义上,事业就是用人才搭建的积木。员工在企业经济链里找位置,无数的企业在经济链里寻找位置。这样构建的复杂结构,就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经济生物圈。太祖说:“实践出真知。”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理解生活的话,倒也变得简单。

生活就是小说,写成工业党,文抄公,电子重生,硅谷大帝或者金融崛起,都是一种可能。

烈日暴晒的下午,街上少有行人,只剩下电风扇的声音。

如同香港老片里的探长时代的茶餐厅感觉。

人生忧患读书时。

其实在这个小城里享受一个凡人的简单,其实并不是很难。

只是,实在是感觉无聊。

就这么挂点,未免有些不甘心。

=======

在看美国史学大家写得《洪业,大清开国史》,相对简单明了。

我除了熟悉三国,水浒的时代背景外,主要关注晚明之后的历史。明末,晚清,民国,抗战。

还下了一本《晚明大变局》。

大概资料看多了,再熟悉一下《大明升职记》《晚明》之类比较干货的网文,至少资料上,自己码字不会有问题。

如三国题材,实在太熟了,倒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古人说,读经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知。这里的经,大概可以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来代替。

资料看多了,至少可以码字,扯起蛋来,倒有点像那么回事。

玄幻小说像泼墨山水,随心所欲,而历史小说,则像是下象棋,棋子和规则都是固有的,看你怎么演绎。

市井有金x梅,有四大谴责小说,有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有王溯的痞子,有王跃文的官场,各种传统文学的营养吸收丰满,再配合历史背景,一本书的框架也就出来了。无非用心罢了。大概这是网文发展的趋势。就如一堆食材,你给加上YY的味精,就能烧成网文。技术细节,一本《军地两用人才手册》足够了,然则这些东西虽然简单有趣,多半没用。

其实比如天则论坛,就是现在进行时的历史著作,说是经济讨论,其实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前人说,文史哲不分家,历史是大略,哲学是脉络,而文学是细节。

山外有山,就技术含量来说,哲学大于历史大于文学大于网文大于扑街网文。但是可读性可能反过来,我就经常去起点翻一些新手写的脑洞大开,但文字白的像小学生的小说看。

人生苦短,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比如网文,能写好的就不多。我也想做认真的学问,无奈别的实在不懂,网文倒至少看懂了一点。无可奈何,人总要混饭吃先。据说真正的文学训练要像背英语红宝书一样背汉语辞典。人在某个领域混迹的久,多少总是能了解一二行情。

作为完美主义的偏执狂,总想做到最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帝肯给我多少时间去折腾。

看晚明历史,复社和东林很有意思。

江南子弟多才俊,自古江南就是科举大省,自晚明以来,纳入以西班牙为中心的白银全球贸易体系,又是资本主义萌芽,那个年代,能读书的,都是小有资产,然后最初因为爱好文学而结成一个个地方小团体,然后为了对抗皇帝派来的太监收税,而有“苏州五义士‘之类集体抗税的事件,借助科举“面试”的主观性,最后这个名为复社,自称小东林的组织,最多在一次科举里六分之一名额都是他们的,师生,故旧,乡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强大的代表江南有钱人的利益团体。上能科举,中在地方有人脉,下有资产的这种人,专业名词叫士绅。

这种士绅政治,一直延续到清代,所以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藩一介布衣,振臂一呼,就能组织数万大军。至辛亥时事实上的主要力量之一-立宪派,也是这些人。

如果把科举比作给网站投稿的话,其实和现在草创的各地网络作协很像,都是取决于考官=编辑的主观选择,借助于传统作协的连接,知名的写手甚至能混进两会。当然主要是借重知名写手的影响力远大于经济实力。

蝙蝠侠说,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说到底都是政治行为,而政治行为说到底就是利益博弈。

天地之间,芸芸众生,谁能比谁高明,不管是打工还是码字,埋头苦干,其实效率不高。酒店里老板跟老外谈好一单生意,打工的要忙一辈子,这就是经济模式。

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了陈嘉映的语言哲学,唐浩明的《张之洞》,胡适的《我的信仰》,若干二战记录,大概人的意识行态被文化包围,短暂的数十年生命别说堪破,连看个囫囵都不容易,估计是走不出去了,就如复社那么多才子,也走不出四书五经,礼教心学,这是时代的束缚。任何文化,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网文也是如此,看得多了,就被洗脑了,也就下笔如有神了。然则其实没什么用。犹如一个人走不出的梦境。只不过不这样思考,也没别的思维模版。只是这个小城里能做的事情都相当无聊,码字已经是相对比较有趣的选择了。没得选。

可惜人脑子和时间都有限,不然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游戏。

常言道,做一行恨一行,做演员为了人气强颜欢笑不断做秀搞笑,做写手天天更新一天不敢断,都不容易,没有灵感却被写作任务逼迫,这种感觉会让人抓狂,但这是工作,哪谈得上喜欢不喜欢。生活里吃喝拉撒睡,哪怕天仙在一起久了也会无聊,美感多半无知错觉的距离制造,但生活就是如此,人和人需要互相照顾,哪谈得上喜欢不喜欢。

技术宅的收入区间,少则3K,最多也就10K,吃不饱饿不死,大多数人生活的模板就是如此罢了。这所谓的上限,以画图为例子,只怕2D,3D,手绘,光照,都要全会,如果还要突破,就只有走设计知识树,或者自己接活了。如果不出意外,这辈子也就这点出息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其实相当的乏味无聊。

小城里平淡的生活,玩玩艺术,修心,运动身体,养生,人生数十年,转眼就过了,虽然无趣,但和乱世末世比起来,已经是极大的幸福了把。

《凌霄一士随笔》记载清代刑部尚书潘祖荫和帝师翁同龢同为天阉:“潘祖荫有洁癖,不与其妻同寝处。顷阅陈庆溎《归里清谈》,则潘氏乃天阉也。据云:‘尚书天阉,与翁常熟同。一门生不知,初谒时,询问老师几位世兄,尚书曰:‘汝不知我天阉乎?’’同光间潘翁齐名,号为京朝清流宗主而竟复同为天阉,斯亦奇矣。”

当时的圣人,曾国藩据说天生治不了的蛇皮藓皮肤病,睡不安稳,多半会传染,又雅号,癞皮龙

可以这么说,很多成圣人的人,是因为只有圣人可以做,时间久了,佛法日深,修养日厚,哪怕身体健康了,也就真的习惯做圣人了。

就如潘祖荫毫不避言自己是天阉,心态还甚是幽默,只因为他深信自己的文章德行,足以传世,远超凡夫俗子的子嗣。

风花雪月,终究是要残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舍利子,照见五蕴皆空。

=======

我这种情况就像没有小瓶子的韩老魔,资质低下,在仿市里炼几个低级的丹药赚点手艺钱,年华老去,去日苦多,总的说,是长生无望了。

所谓智者,首先审势度势。比如作劳动密集产业,不必以前,做个小作坊就有单子,现在是品牌经济,就好比自己买衣服,虽然买不起国际大牌,可也是去森马,邦威,优衣库之类的物美价廉,偶尔买个正装也能去报喜鸟之类。大势如此,人力有时而穷。看清大势,大概就是经济学的智慧。

就好比码字,不说成神几率多低,要投入多少时间练习思考,就说各种人际龌龊,我也不会啊。小打小闹则不如画图打工,所以注定这一行我混不下去。

之所以还看书码字,无非无事可干,打发时间罢了。

就长期的发展来说,信息,AI,机器人制造这个路线可行性最高,然则也是最难得,单单一个基础的画图和代码就叫我欲死欲仙,可见要出头,可能比码字还难千百倍,但至少还有一点成功的机率。

大概人活着,总要有一点希望,不然和咸鱼有什么两样。

凡人唯一能享受的,只剩下了一点自在。

莫名的想起,死于舆论,最后穷困死于肾病,到死都是单身狗的写手司马。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认识到生命的残酷,这就是真实的成熟。司马而立早逝,亲戚或可悲,他人亦已歌,唯有文字留在人间,或如《一统三国》,今日读之,犹可佐酒。大概凡人皆有一死,文字虽无大用,但也好过春梦了无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总要找个可行性高的领域全身心的努力,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而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人活着,总难免三灾七难,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文学圈越来越像娱乐圈,码字有什么意义?就和人生一样,很难说有什么意义,但日子习惯了必须这么一天又一天地过,如此而已。

写手跳舞在知乎有一个评论司马的帖子,比较公允。司马其实就是爱吹布尔,爱出风头。他吹布尔,出风头,也就换点知名度稿费而已,他发帖扫黄只是为了出风头,而他动了别人饭碗,犯了众怒,说到底,也是利益问题。他也不算骗钱,最多算嘴炮诈捐而已,现在不很多明星也爆出诈捐吗?司马虽然有错,但错不至死,最后被赶出写手圈,那时候到处像轰轰轰一样逼人站队,未免可怕。所谓得理不饶人,就是如此吧。跳舞据说因为这件事看透了这个圈子,早早封笔。

写手因为直接和稿费挂钩,又个个心机BOY,所以论坛上各种潜流涌动,你看上去云淡风轻,实则夹枪带刀,你看上无关的回复,谁也不知道背后是什么利益联系。你以为讲的是道理,谈的是感情,其实别人看的是屁股。因为和利益挂钩的事情,都是难免这样,有写手混论坛出头的,也有论坛里发帖,删帖,广告,变成一种经济的。论坛的斑竹就跟学生会的干部一样,不但把妹有心理加成,还有奖学金,赞助,有人请帮忙等实际利益,难怪那么多心机BOY在里面折腾。想来文坛也是大同小异,老一辈辛辛苦苦笔耕一辈子,终究是徒劳无功。也有作家描写文坛乱象的,比如贾平凹的《废都》。

古人早有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金庸以《鹿鼎记》封笔,道尽其中秘密,庖丁解牛,无间入小隙,这中间的规律,不是无形的道理,而是有形的人性。不明白这个,又怎么可能不碰的头破血流?说到底,把每一个置身于这种囚徒困境的,正是每一个人自己本身的人性。真是讽刺。

人写书,有的想文以载道,有的想赚钱,有的仅仅是觉得有趣好玩,但作为全民码字时代批量模仿制造的产物,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学,都很难再写出新意,所以某种意义上,也就失去写作的意义。且不说能不能写好作品,写出一本中规中矩没毛病的书,也很有可能淹没在书库里。

日子平淡而按部就班的流逝,这是大多数人必然的生活的结局。大多数人际之间的互动,也是吃饱了撑的毫无意义的行为。我不在意这个城市能给我什么,我在意的是这个城市让我失去的东西。在这个小城里苟且偷生聊度余生,是非得失,其实对我来说都毫无意义。码字的人千奇百怪,如写官场的《沧浪之水》写学院的《我的博士老公》,全都叫苦真黑,大概做一行恨一行是真理,最牛鼻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生存在这个城市,能干的事情都很无聊,连小说都书荒,未免活得无趣的很。单身都这么难受,再拖个丑八怪老婆和傻儿子,那不是苦逼成旧社会的老农了?想想都无趣。网上的学习资料虽然不靠铺,但一来算是能让我有新鲜感的干货,二来可以打发时间,三来总算微薄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辈子一眼看到头,也就这点出息了,虽然不至于绝望,可是也看不到希望。

虽然草民活着未必谈得上什么意义,但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再怎么挣扎,也无法突破生命本身的局限。“难销万古愁。”这才是莫名的难解的忧愁。

雨后散步在草地,我予世界无所求,世界予我无所得,天人合一的平静充实。

讲述民国女作家萧红生平的电影《黄金年代》里,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说:“萧红除了码字无事可干,除了她家的院子也无处可去。一个女青年,只能整个下午一个人一根接一根的抽烟,难以排解的愁闷。“萧红这时候还是扑街,后面的走红和鲁迅的提携很大关系,后来鲁迅去世,萧红还写了很多回忆鲁迅的文章,趁热度赚稿费。小道消息说,鲁迅先生喜欢当时萧红双马尾的女学生装扮。说起来,胡适和鲁迅虽然敌对,但在某些方面却是观点一致,比如反对包办婚姻。当然也有人说那是渣男行为。

大概我也是这样的,除了码字或者技能树,其实活着也是无事可干,连暗黑3或者魔兽都玩腻了。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忍耐。

说了萧红的生平,真是NOZUONODIE,她出生小地方小地主家庭,上了西式中学,从小文学修养很好,但被第一个男人包办婚姻,跑了,和投奔第二个男人表哥搞婚外情,婚外情当然没结果,然后又和第一个包办婚姻男人在一起,怀了孕,因为之前的行为男的家里不同意,两人私奔却无法谋生,在旅馆吃喝欠了很多钱,然后男的说自己回家拿钱,从此再无消息,有说渣男跑路,也有说乱世挂了,然后萧红写信求助当地报馆,大着肚子和报馆来接触她的第三个男人扑街写手萧军在一起,因为养不起孩子生下来送人后后夭折,萧军找机会帮萧红跑路,这也是萧红笔名的由来,两个扑街写手渐渐混出点名堂,能和鲁迅先生见上面说上话了,然后又有了第三个男人扑街写手萧军的孩子,怀孕的时候萧军劈腿家暴,然后萧红又打着肚子和第四个男人凡人闪婚,这时候她已经基本财务自由,但孩子生下来第四天萧红宣布孩子生病死了,然后萧红生了病,死前一个多月,是她的一个粉丝第五个男人照顾她。

萧红这么折腾,但文章却是写的极好,极有灵气,所以读者反而会觉得她是有个性的新时代独立女性。

大概爱屋及乌,就是如此。

更多的读者则是觉得小说好看就够了,作者的故事听听就算了,要喝牛奶何必计较奶牛长什么样子?

码字回归最初的起点,打发时间的有趣。自己玩的开心,说不定还能赚点小钱,何乐而不为。

就好比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校很难受,可是除了去学校,我也无路可去。城市里的人,能做的出路,无非作点小创业,可是不是品牌混不下去,混都混不下去,就更不可能变成品牌。到最后,也就是码字画图没有门槛,除此之外,实在是无事可干。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被称作经典,其实也是穷人的YY,哥哥少安作为一个农民被村长女儿喜欢,弟弟少安读了书,虽然是一个煤炭工人,却被作为市高官的女儿的同学喜欢,关键是市高官本人还很欣赏他。

都是YY而已。

作者也知道是YY,所以安排女主挂了,实在编不下去了。不然再发展下去,就是各种狗血剧情了。

弟弟少平能读书是全家支持,尤其是哥哥少安的付出,就算这样,弟弟少平也很辛苦,吃黑馍馍。

弟弟少平高中毕业,(那时候高中就两年)但是农村户口不包分配,去当煤炭工人至少也能混个工人户口。户口制把人局限在当地,去别的地方打工是要当盲流抓的。那个年代,能吃商品粮和地里掘食的是两个阶级,哪怕去国企里作苦力,至少也是旱涝保收。

当然现在户口基本没什么用,农村户口还能混个宅基地,没饭吃了至少可以自己种地,城市里下了岗就真的无奈了。前前首辅大笔一挥,千万人就苦逼了。

弟弟少平后来通过给报纸投稿出名,后来出书混成了个作者,大概地方作协之类给了他一个编制,吃上了作协这口锅里的饭,相对煤炭工人,也算翻身了,也算拿笔的小干部,难怪那个年代人们把文学看的那么重,就跟现在码字一样,生活的希望啊。

这本书小说既有生活现实,又有爽点YY,还符合当时宣传的主旋律,(反F4,农村承包责任制,高大上公仆,自强不息等)能红是有理由的。

写手里肄业的不少,五白里的番茄,五青里的猫腻,都是肄业生,大概除了码字也无路可走,脑洞太多,也静不下心来读书。虽然没有拿到文凭,但才学有长进,也不是全无收获,跟城市里无数无可奈何只能搬砖的辛苦人比,已经算是幸运。

与这滚滚红尘,庸俗世道,除了脑洞飞扬,其实也是难解春愁。码字本身,也是一种创作的快乐本身。

==========

人生就是这样

又无奈又残酷

人生全部的意义就是遇到再遇到

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忘掉

等上了年纪以后

再一个一个地使劲想

——徐天《美好生活》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文豪

    重生之文豪

    陈平穿越平行世界抵抗各种诱惑和威胁在这个世界用小说成为文豪
  • 娇妻你只属于我

    娇妻你只属于我

    刚刚恋爱一个星期。竟然喜当爹。女朋友怀孕了,孩子是谁的?不管你之前多风骚。如今只能属于我石敬轩一个人。
  • 破茧而出解开生命的枷锁

    破茧而出解开生命的枷锁

    本文作者丁原俠老師常以智慧妙用,助人去除潛藏在八識田中的執著,指導我們如何對境練心,反觀自照,徹底明白自己生命之障礙,看清自心的汙垢,引導我們回歸生命之根本,恢復自性本具之清淨。本書講述的重點是說明生命的真相,修行的方法與如何解開生命的障礙,將淺顯易懂、基礎的修學觀念結集成冊。主要是希望分享個人的生命經驗,幫助同學在修行上,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以了解因為自己的業力所形成的生命障礙,進而看破世間的虛妄與自我的執著,並願意調整自己,找出已扭曲且偏離正道的地方,而能真實的修行。
  • 梦觉清宵半

    梦觉清宵半

    不定贴一些短篇。时光流逝,唯有记忆永存。
  • 游走的爱

    游走的爱

    年轻的郭跃进、肖桂琴夫妻俩,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被迫将自己刚出生的第二个女孩儿送出。小女孩儿被抱养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聋哑女人和一个近六十岁的男人老黄头组成的家庭。十几年后,老黄头出了车祸,肇事者逃之夭夭。老邻居刘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找机会含泪跟孩子黄玉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在刘妈多次的劝促下,刘妈带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亲生母亲肖桂琴的家。然而,此时,亲生父母已离婚。就在孩子黄玉初中快要毕业时,她迫于压力被迫辍学,继而离家外出打工。郭跃进的公司好了两年后,由于它的管理不善,最终倒闭,而自己因被告偷漏税而当啷入狱。女孩儿瑾在为他生有一个女孩儿后,离他而去。长大成人的黄玉在滨城纺织工厂结识了来自宜城的小伙姜浩志,两人相恋、结婚。黄玉由于做事认真,业务精干,被提拔为业务厂长。几年过后,黄玉和姐姐将从狱中出来亲生父亲郭跃进接回了家,幸福的生活就这样重新开始了。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花依旧盛开

    易烊千玺——花依旧盛开

    第二部hhh——当他发现与自己婚期将至的女子并不是自己所爱之人,恼羞成怒的他会选择当面揭穿或是逃婚?与梦中的女孩再次相见却是另一番场景,他们能否苦尽甘来,修成正果?
  • 乱世悦兮

    乱世悦兮

    陈悦兮,她是陈府弃女,在此乱世成为了流匪首领的女人,意外与其云雨,放下的尊严她日后会一一拾起,无论命运的齿轮将她带往何方,她都要站在食物链的上层,豪气大笑三声,悦兮!悦兮!悦兮!
  • 逆袭吧女配君

    逆袭吧女配君

    我只是一个满身横肉的肥妞,最大的爱好就是看那些唯美浪漫幸福的小说来填补我缺爱的小心灵!小说里的女主各个光环加身,就连女配除了脑残的大脑就是家室身材长相一流,我只有在心中默默牛泪~让我到小说里帮女配逆袭!?系统大大你在逗我玩么!我可以申请炮灰的角色么.......从校园小清新到病娇欧巴,系统大大求放过啊!~~TAT没错!我就是文案无能,只能卖个蠢!只求一看!!
  • 梦想之舞

    梦想之舞

    一部只值五分的小说:青春是什么样的呢?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想每个人幻想中的青春各有各的不同,却拥有相同的美好,只是到最后大多数人才发现——妈的,青春什么都没有。原来这才是青春啊!
  • 山村遗集

    山村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身凡心

    仙身凡心

    当你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力量重新开始的时候,你是会激动、还是兴奋、还是平静的接受,亦或是...恐惧。但是他真的只想满足一下自己作为人的最后一丝念想,哪怕恐惧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越史略

    越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千金的霸道男友

    腹黑千金的霸道男友

    因为母亲的离开,让14岁的她受到了伤害,一改过去的乖巧,因为自己提出,去了美国,三年后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幽蓝汐,回家之后父亲有了新的爱人,而且还多了个妹妹她会接受她们吗?她的母亲为什么会离开她呢?更多好看的内容请收藏哦
  • 何故落凡尘真我

    何故落凡尘真我

    资质平庸但仍能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一切的阻力,为情。为亲,为兄,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