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700000003

第3章 老二英雄(1)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发“5·16通知”,正式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金城大学、铁道学院、工业大学、民族学院等一批大专院校,学生们开始停课闹革命,纷纷成立各种红卫兵组织,走上街头,到处刷写标语,散发传单,呼喊口号,把多年宁静的大学校园,转瞬间变成动荡不安的“文革”战场。平淡生活中的市民百姓,已预感到社会要有大的变动。各中学虽未停课,但一些天性好奇的学生在下课之后,也纷纷走上街头,四处探看,对那些传单标语,尤感新奇,逐张细读,相互讨论,总觉兴奋。

皮越自北京来到金城,每有空闲,就四处走动,发现金城虽是省会城市,也就相当于北京一个区大小,且没什么名胜古迹。五泉山中几所寺庙,白塔山上一座小塔,都是穷乡僻壤的点缀之景,实在没什么可看可玩的。只有黄河上一架铁桥,五拱相连,锈迹斑斑,却是古色古香,让人联想久远。在黄河边抛石子入水,也是一大乐趣。皮越时常想,北京哪里都好,就缺一条大河,若能把这条黄河引到北京,绕城一周,那是何等气派,何等风光。想到此,便信口念道:“他日我若为青帝,敢教黄河绕京流。”念毕,自觉颇有深意,寻了一片平整沙地,用手指在沙上写出来,又欣赏了一回。复寻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在河边已住了一年,我心不死,来日必有作为。”又在沙滩上写下“我到黄河不死心”七个大字,再发下一个宏愿:无论将来社会怎样发展,必须回北京去工作和生活,绝对不能在金城长住下去。

7月初,中学也完全停课了。学校里有人建立红卫兵组织,皮越对此没什么兴趣。此时他已15周岁了,虽然个子高大,但仍然童心未泯,完全不知道“文化大革命”要干什么,对停课闹革命倒是举双手赞成,就是不知道什么叫革命,应当去革谁的命。

8月18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成了红卫兵小将们的最大愿望。

当天晚上,几个同学来找皮越,央求他带大家去北京大串联。皮越的父母都表示反对,让看看情况再说,先别急着行动。

8月底,皮越再也不能等待,带着弟弟,留张条子在家,从金城扒上火车。车上学生多得不可计数,犹如沙丁鱼罐头一样,密密麻麻地拥挤排列。皮越带着小弟,多数时间趴在车座下,熬过一天两夜,终于到了北京。大伯在北京市政府工作,家住台基厂。皮越领着小弟,也不用搭车,道路没什么变化。虽然离开此地才一年,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亲切感,让他心情舒畅,只用二十分钟就走到大伯家。伯父和伯母见了两个侄儿,高兴极了,腾出一间房,安排侄儿们住下。

第二天中午,伯父说打电话告诉了远在金城的父母,两个侄儿已到北京。

下午,皮越和小弟皮海,到百万庄建设部家属院去看分别了一年多的小伙伴们。一下子聚集了六七个人,大伙乐极了,在一块儿疯了个够。北京的孩子们哪里听到过大西北和金城的那些新鲜事!什么牛肉面、烤羊肉串、羊杂碎汤、干拌面、甜胚子、热冬果,这些地方小吃听得小伙伴们直流口水;对皮越就住在黄河边,随时能在中国第一大河边上甩石子尽情地打水漂玩儿,更是十分羡慕。乱哄哄聊到深夜,大伙还是兴致勃勃,直到伯父找到百万庄来,才把兄弟二人接回去。

一连在北京跑了三天,皮越对北京渐渐失望了。坐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台阶上,数不尽的红卫兵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过来,在广场上四处朝圣一样地激动和欢呼,为他们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北京而庆幸、而自豪。北京城里每一条街道上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他们无非来办三件事:一、到北大、清华、北师大、北航等院校看大字报,取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经验;二、到故宫、长城、北海、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去游玩,浏览首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三、等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完成了这三件事,红卫兵们将自由结伴,免费地涌向想去的一切有铁路线通达的任何地方。

这成千上万的红卫兵们住在北京、吃在北京,一批走了,一批又来,北京城怎么接待,皮越是想不清楚的。但是他自己,一个从北京随父亲下调到大西北的中学生,已经感到厌倦、感到烦躁了。他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宽大的台阶上,下意识地抓紧了小弟皮海的手,弟弟才十一岁,绝对不能让他走失了。他太小,走失了就会出现意外。他对小弟千叮咛、万嘱咐,只要一上车,或身边人一多,他就会抓牢小弟,担心他会在一刹那间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北京还是老样子,这一年多就没有什么变化,在金城时魂牵梦绕的故乡,如今变成了红卫兵们集聚的天堂。皮越不想在北京待了,他想往上海跑一趟,看看这个号称中国最大的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伯父伯母把兄弟二人送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又给了三十元钱。三十元钱,是皮越有生以来拿到手里最大数目的一笔钱。六张五元的新票捏在手中,迎风摇动,哗哗做响,恰似秋风乍起,荡起胸中一派豪情。稍加思忖,他把钱分成两份,在火车上的小厕所里,兄弟二人把钱藏在身上最隐秘的地方——只要不被搜身,钱就绝不会丢掉。

北京车站的人实在太多了。戴草绿色军帽的红卫兵们,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进京的列车上涌下来。红卫兵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毛主席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每天从几十列火车上涌下来的红卫兵们、坐几百辆汽车进京的红卫兵们、用两条腿长征走进北京的红卫兵们,就会挤住在北京,克服一切困难,压制住一切欲望,坚定地等待毛主席的接见。如果毛主席一个月不接见红卫兵,就会有两百万到三百万红卫兵长驻在北京城里。他们等待着,吃着、喝着,逼得北京城放下一切工作,集中全力来维持红卫兵们的衣食住行。谁要在这时候要求离开北京,他就会立刻领到一张车票,到达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

在这红卫兵人潮不间断地、连续地向北京涌去的时刻,北京去上海的车基本是半空的。平时六人对坐的两张长椅上,兄弟俩人各躺一张。那份空闲、那份轻松、那种无拘无束的心情,那种对陌生的大上海的神秘的渴望,甜美地、轻灵地戏弄着两颗年轻的心。半夜了,车轮碾压钢轨那极富节奏的钢铁碰撞声,还像美妙的音乐一样,让兄弟俩在一片鼾声中陶醉不已。

列车驰进上海站,还没停稳,已经有无数的人在外面敲打车窗,示意帮忙。皮越和皮海看列车员走远,就合力向上拉开了一扇窗户。十几只手高举着,送进来一个人。这个人力大无比,动作迅捷,连续打开了十几扇窗户,人潮从窗户里蜂拥而入,一眨眼工夫,车厢里已经是人满为患,几乎寸步难行了。几经拼命似的推挤搏斗,喊哑了嗓子,兄弟二人终于被热心的红卫兵们分别从窗子里扔下了车——真扔,也真有人帮忙接住。小弟的黄书包挤丢了,简单的随身用品全没了。钻出人群,挤出车站,兄弟俩喘口气,正想找人询问坐什么车到南京路上去时,一股红卫兵人潮骤然出现,脚步声和口号声叠加成一片连绵不绝的声浪——躲无可躲,藏无可藏,身不由己,兄弟二人又被拥回到了火车站里。上海的红卫兵竟然比北京的还多,也表现得更加热情高涨。皮越带小弟冲进了上海到湘潭的列车上,这里人比较少,居然还找到两个座位。也罢,那就先去韶山瞻仰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从湘潭下了火车,又是人山人海,红卫兵们疯狂地冲上车来,抢占好一点的位置,安顿弱小,维持短暂时空里小小的势力范围。兄弟俩长了经验,专走人少的地方。出了车站,撒腿就跑,五十米开外,正有去韶山的汽车,兄弟俩爬上去站稳,恰好人满。一路上峰峦扑面而来,山清水秀,溪水潺潺,铺天盖地的繁盛草木,浩阔无际,天涯染绿,托起一派朗朗晴空。兄弟二人陶醉于无边的绿野苍翠之中,讶然于甘肃和湖南在绿色植被上的天然差异。

韶山的路太窄了,红卫兵们手举着红宝书前来瞻仰这孕育了伟大领袖的神圣山乡,赞颂这红太阳升起的圣地。路上全是人,拥挤着进去,再拥挤着出来。茫茫人海里,传来极为清脆的“老二”叫声,皮越举目张望,三米开外,一个穿一身绿军装、戴一顶草绿色军帽的女红卫兵在向他招手。皮越定睛细看,此人竟是鲁菲!在这距金城万里之遥的韶山,四只手握在一起,鲁菲一脸羞红,漫山绿色衬托,分外的明丽动人。与鲁菲同行的五个人在长沙蒸发了三个,到韶山时另两人又缈如黄鹤;她手中无钱,正自惊惶间,“老二”竟从人潮中现形显身,由不得双手将他擒住,两行清泪,潸然而落。“老二”不明就里,心神惶惶然,一时间大受感动,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正要开口剖白时,猛回头,小弟已不在身边!这一惊非同小可,恰如三魂走失了两魄,站在原地,四处张望,希望小弟能回到自己身边。

两个小时过去,皮越与鲁菲牵着手,四处寻找,看遍了故居、农民夜校旧址、旧居陈列馆,直寻到暮色苍茫,天光散尽,哪里有小弟半点踪影。

这一夜,他俩宿在韶山冲红卫兵接待站里。人实在太多了,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里,木板搭成的两排通铺上,睡着三十多名红卫兵小将。没有铺盖,室内闷热,大家只能平躺在床板上,离地半尺,聊阻潮气。鲁菲和皮越挤在一起,多少天的劳累,失散了伙伴后的惊惧,邂逅“老二”带来的平安感,交织在心头——太累了,鲁菲很快沉沉睡去。

小弟在哪里呢?应该还在韶山,他很聪明,不会走远。皮越决定要在韶山找到小弟。木板床硌得他后背疼,就向右边侧过身子,惊骇地看到了鲁菲左侧的身体和一张酣睡的脸。两个少年人的身体紧挨在一起,体温相互传递着一种令人震颤的热量。少女沉睡着,秀目紧闭,双唇微合,鼻翼翕动着,呼出的气息扑落在皮越的脸上,升腾起一缕淡淡的清香。他轻轻地嗅了又嗅,感受到沁透心脾的抚慰。

鲁菲的右臂慢慢地搭上了皮越的腰,温柔的小手引起了他腰部一阵搔痒,他想移开她的手,竟又诱发了周身痉挛般的激烈颤抖,那种无形无骸的、发自年轻人心灵深处的、完全不能自已的冲动,像闪电一般照亮了他的灵魂——某种暗藏的潜意识苏醒了,像春风化解了冻土,催发出万物的生机,刹那间蓬蓬勃勃地滋蔓起来,让他享受到一种轻灵欲仙的醉意——他想有一个动作,表达一下朦胧的意愿。

查房的人来了,手电筒的光芒从一排排年轻人的脸上照过去,门又轻轻地关上了。皮越睁开眼,再看鲁菲时,月光已倾泻过来,她的鼻子在嘴上留下了浓浓的暗影,光亮平滑的额头上辉耀着皎洁的月光。在韶山冲的木板床上,鲁菲那朴素无华的少女的秀丽面容,深深地打动了皮越的心,开启了他平生未曾体验到的另一种情感。这种情感里包容了整个的鲁菲,也深深地沉陷了自己。将来会怎样,他不知道,他只是想让这长夜漫漫、幻梦绵绵永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第二天,鲁菲陪皮越在小小的韶山冲里寻找了一天,没有小弟的踪影。

第三天,微明时下起了大雨,一直泼洒到天黑才停,漫山的红土承受了雨水的浸泡,下泄的水流染成了褐红色,皮越和鲁菲恍然明白了为什么党旗、国旗都是红色的主调——在红色的土地上诞生的红色共产党人,从高举旗帜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把故乡的土色浸润在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之中了。

晚上,受连绵的大雨阻隔,没有人到韶山来,这里大多数的红卫兵也都走了,韶山极难得地安静下来。皮越和鲁菲把所有的接待站都找遍了,可以肯定地说,小弟已经自己离开了韶山。

半夜时分,天放晴了,皮越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分析小弟能去哪里——那时“文革”运动如火如荼,宵小之人,藏身匿迹,避之犹恐不及,十一岁的孩子是安全的,应该没有什么人身危险。鲁菲尽量安慰着他,乐意陪伴他寻找小弟,哪怕走到天涯海角,直到找着人为止。

第四天,只能走了,必须离开韶山。

到了长沙,他俩去游览了毛主席曾求学过的湖南第一师范,游览了爱晚亭、岳麓书院,又在湘江著名的橘子洲头大声地诵念了毛主席的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和鲁菲在一起,皮越兴奋莫名。在学校时的挑衅已经因戴上晦冠而相互扯平,谁也没有什么怨言。在韶山不期而遇,鲁菲丢弃了五个伙伴,而他也走失了小弟,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正可以纵情畅游祖国的万里河山;也许还能培育起一种能经历人生各种考验的另一种情谊来,那可是他十六岁的心灵中虽然不能颖悟透彻、却也心领神会的一种极纯洁、极美好的情谊啊!

可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杂念纠缠着他,让他失神,让他不能专注,让他不能一心一意地陪伴他那唯一珍视的女友。他知道、鲁菲也知道那是他对小弟去向不明的担忧。他是哥哥,比小弟大四岁,没有告诉父母,就把他带了出来。小弟信任他,依赖他;大伯信任他,同意他带小弟去上海。可是小弟眼下在哪里?他把小弟给弄没了,把十一岁的小弟给丢在韶山了。

屈指算来,七天过去了!小弟会像一个红卫兵一样去住接待站吗?他会去排队吃接待站的免费饭菜吗?人们会相信十一岁的孩子敢从家里跑出来参加革命大串联吗?他能申请拿到免费的火车票吗?十五元钱是不够从韶山返回到金城的!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他的脸色阴沉,他的心在隐隐作痛,一种负罪的内疚徘徊在心头。他无法预测小弟在哪里,是否陷入了困境,他不能想象父母看到他一个人回家的事实会怎样地惊愕、惶恐不安。

鲁菲病了。感冒发烧,又闹肚子,还有那少女的初潮也趁势涌出,让她自顾不暇,无从打理。鲁菲熬不住了,她哪里也不想去了,她要回家,她只想让妈妈守在身边。

自长沙而西安,自西安而金城,在小弟失散的第十天,皮越把鲁菲送回了家。当他垂头丧气地推开自己的家门时,母亲和小弟小妹都在家中。他询问小弟何时回来,可是小弟不说话,母亲不说话,小妹的眼里还含着泪。

一种不祥的预兆袭上心头,家里的零乱,也让他暗暗吃惊——十天前,父亲被专政了,不准回家。今天,两个小时前,专政小组来抄了第二次家。

犹如五雷压顶,皮越颓然坐在床沿上。沉默似乎使母亲一下子显得衰老了,弟妹都还太小,小妹眼里的泪水是抄家时饱受惊吓和精神压抑的结果。她只知道害怕,却不知道专政和抄家意味着什么。她才八岁,抹去了眼泪,靠在大哥腿上,一张幼稚的小脸,满怀渴望地盯着她的大哥——可是她的大哥,担忧小弟,呵护鲁菲,忘记了父母,也完全忘记了她,竟没有带一点东西送给分别了二十天的小妹妹。

同类推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本书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包括了爱情故事、冒险故事、幻想故事、伦理故事、骗子故事、寓言故事、教诲故事等。人物不但有神魔精灵,还有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商贾渔夫、裁缝僧人、奴隶婢女、艺人工匠等,这些故事和人物,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阿拉伯民族对美好事物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从《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一千零一夜(选译本)》卷帙浩繁的故事中精选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十一篇最著名的故事,以期读者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 王牌特卫1

    王牌特卫1

    龙阳武警支队金牌狙击手李建,在山南省武警搏击比赛中获得冠军,引起了中央特卫团的注意,成为一名特卫团的战士。国际风云变幻,能源紧张,R国总统普鲁斯偕同夫人多琳访问我国,R国的黑暗势力和I国、M国互相勾结,派出杀手,千里追杀普鲁斯总统。李建带领最新组建的警卫队,和三个国家的杀手,展开生死大搏击。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李建正式成为A首长十大贴身护卫中的一名,国飞船即将发售,敌对势力排除大量的间谍和特战队,潜伏进来,李建带领警卫人员,鱼线进入飞船发射区域,粉碎了J国潜伏进来的神风特战队企图绑架航宇集团总裁苏卫城的阴谋,干掉了M国贝雷帽约翰特战队的全体人员和恐怖的基因人,瓦解了沙漠中恐怖分子的基地。
  • 西夏的苍狼

    西夏的苍狼

    黑将军是西部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传说,其英魂千年不散,一直眷顾西部。只是其精魂的载体,必须借苍狼之助,才能生起大力。本书讲的,就是黑将军及其后裔与苍狼的因缘。相传,苍狼是藏獒的祖先,它来自远古,兴于西夏,王气十足,神勇无比。那西夏苍狼扑向大宋士兵时,像降临的黑夜一样不可阻挡。本书中有一个歌手,一个女子。那歌手,一直在寻找他歌中的永恒。那女子,却在寻找苍狼。这两种寻找,在某一天相遇了。于是,西部历史和岭南文化,开始撞击出生命的传奇……黑喇嘛城堡山的神秘、黑寡子遭雷殛的魔幻、黑歌手寻觅后的超逸、东莞大杂院的世相百态,在本书中皆有精彩展现。
  • 上市

    上市

    从北京的上地,到中国证监会,两地直线距离不足16公里,李明和他的公司,走过这16公里的物理距离,却足足用了3年,乃至更长时间。为上市,李明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抢占先机,机关算尽,铺设陷阱。一边无数次地做着发财梦,一边提心吊胆地讨生活,既蠢蠢欲动,又瞻前顾后。无数中小企业家以为上市可以一夜暴富,腰缠万贯,然而,巨大利益背后的风险又有着怎样的爱恩情仇,勾心斗角,步步算计,血雨腥风……
  • 公路上的鬼

    公路上的鬼

    除了一些喜欢宅的鬼魅喜欢呆在电梯、医院、殡仪馆里,还有一些爱逛街的游魂,他们穿梭在公路上,找寻能邂逅的有缘人……
热门推荐
  • 菁漪斋魂颂

    菁漪斋魂颂

    滴落的不是眼泪,是美好的回忆。当它们打在世界何处,代表着属于它们的旅途,重新开始了……
  • 元稹集

    元稹集

    元稹在其《叙诗寄乐天书》中,将他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律讽、艳诗等十体。其所重者在古讽、乐讽。实际上其主要成就在乐府诗、艳体诗。故本集所选亦侧重艳体诗、乐府诗。对于元稹文,选了《乐府古题序》、《白氏长庆集序》。传奇则选了《莺莺传》。为解评、阅读方便起见,“新题乐府序”随诗编排,《莺莺传》作为“传奇”排在诗文后,“两序”作为“文”排在“传奇”之前。
  • 青春守护甜心

    青春守护甜心

    十六岁的成人礼,代表着逝去的青春,逝去的回忆。
  • 中国上古史说

    中国上古史说

    一部描写从地球诞生到人类出现,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进入到有史的夏、商、西周,中国上古的历史是如何演变而来,上古人是如何把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逐步发展起来的的小说。一部中国上古史的简明教科书。(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蜀山仙侣传:仙侣奇缘

    蜀山仙侣传:仙侣奇缘

    若我恶,能换回这世间的太平,那么,这所有的恶便由我一人来承担;若我败,能换回那一霎的团聚欢欣,那么,纵败无遗;若我亡,能换回你倾城一笑,纵使人鬼殊途,便也会合睫安息。这世间,有善有恶,自始纠缠不清。天上,地下,人间,仙界,却无一能说清和制止任何事的发生;道存心中,道为天地,道,就在这字句之间。
  • 90后叛逆的日子里

    90后叛逆的日子里

    白条小学本是一名好学生,可是上到初中后,开始有了别的想法。抽烟,喝酒,打架,甚至于以后的混社会。认识了一群人,一帮好兄弟,开始了自己的未来之路,我享受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让我永远难忘的过程。
  • 血狮佣兵团

    血狮佣兵团

    一位对冒险和探索狂热的商业巨头,偶然获得了一个魔盒,竟意外穿越到异世界,他从魔兽森林走出,创建了血狮佣兵团,带领着一群人,探索这未知而又神奇的世界。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锁金瓯

    锁金瓯

    这是一个严师欺压门下唯一女学生多年,一朝被反虐的故事。慕容琤道:“你选婿怎么那么多要求?胖的不要,老的不要,那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她很认真地考虑了下,“要看合不合眼缘,太年轻的处世不老到,为人轻浮又不好。”他敛尽了笑意,哦了声,“要入你的法眼果然不易,那么我呢?我这样的可行?”
  • 风行飘渺

    风行飘渺

    一个突然崛起的家族,注定会因为底蕴不足而没落。林家,突然崛起的大家族,因先祖的陨落和另四大家族的挤兑而渐渐没落。事隔千年,林家厌倦了家族之间的尔虞我诈,选择了龟缩在一座小城里!虽然势力不大,但生活确实很安逸!但是这种安逸却不长久,林家灭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林家会怎么办?是灭族?还是崛起?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