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400000048

第48章 “掺沙子”前后(1)

省城办展散记

一九七一年夏秋之际,我被抽调参加筹备甘肃省工农业生产新成就展览会的工作。

那是一次规模空前旨在宣传所谓“文革”成就的举动。以地区为单位,各县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在省博物馆完成设计、制作、布展的全部工作。

靖远县去了不少人。带队的是工交科靳生科长,还有位负责具体事务的罗文魁。美工抽调了五六位,工交系统有张成仁、李自强和我。李耀星也去了,他是农牧系统从学校借出来的。

我们吃住在博物馆对面的友谊饭店。听人家说,那里已经没有了当年接待苏联专家时的豪华尊贵气派。但对于我这个临时工来说,无论住和吃都感觉突然进了天堂一样。尤其精彩的是所有精美的菜肴既看不见也吃不出葱蒜味,只觉得很可口。

自小不吃葱蒜的我,无疑是享福了。作为重要调味品,肯定是放了的。这里的厨师经过烹调,让对于葱蒜味十分敏感的我,居然能接受整体菜肴的口味,几十年里我再也没有碰见过第二次。

现在还记得有一种小肉丸子非常好吃,每顿上桌都最先吃光。成仁见我速度缓慢,让我选细些的筷子,夹起小丸子来又稳又准。我如法去做果然奏效。

我先是画了一幅宣传画,然后又参加写版面的工作,工作并不重。将近四十天的时间里经了一些事情,长了不少见识。

记在这里的是几件印象比较深的事。

高友林是浙江美院毕业的油画家,分在玉门工作。他那次为展览会门口画了一幅大宣传画,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

很大一块白纸裱好的牌子立在博物馆大厅门口左边墙旁,高友林用底纹笔在上面画水粉画。那种娴熟的绘画技巧,一下子便吸引了我。

由于底子薄,缺少基本训练,正为分给我的一幅宣传画犯愁。有如此高水平的示范,实在是太难得了。我在起小草图的那一段,天天抽空到门口看高友林画画。

他用大底纹笔画完了前景的半身工农形象,一男一女,造型准确生动,色彩明丽干净。背景厂区、田野的处理轻松自如,色彩效果既有水彩的轻灵,又有油画的厚重。尤其是那种自由的挥洒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我之见,全展览馆无论现场创作,还是送上来的成品,画面感觉无有能出其右者。

髙友林的大画快完成时,大门右边立起了另一幅大牌,作画的是陈延。他是西安美院毕业的,应该说也画得不错。但和高友林相比,无论技巧和画面感觉都显得略逊一筹。

因为我天天看高友林画画,引起他的注意,彼此有过简单的交谈。他约我去他在博物馆的住处,记得我和成仁一起去过他那里。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一个性格平和的南方人。

高友林的画不但深受同行看好,也为其他工作人员所称道。大画画完后挂在门口左边大墙上。那天,老罗一回到宾馆就双手在胸前边比画边说:“成仁、宰北,你们看人家高友林画的女农民,一对乳房悬碌碌的,简直活了。”他那夸张的动作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以后见到高友林与李宝峰合作署名的国画在报刊上屡有发表’想必他们很熟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因给出版社画连环画认识了宝峰先生,九十年代后关系渐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但一直也没问过他们之间的关系。

“文革”后,我从杭州出版的画刊上见到他的作品,知道高友林已回浙江,在母校任教。

一九六四年暑假,在陕西师大工作的四哥探亲返校时,顺路将我的国画处女作《枣园丰收》送到甘肃省文联。

开学前,我收到版画家晓岗的来信。他在儈中说:“从带来的作品看到,你虽没有专门学过美术,但也有一定的基础,还是能创作出一些画来的。”并说:“给你写这封信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我们今后可以多联系,交个朋友,彼此批评帮助,共同进步。因此需要你将自己的情况详细向我介绍一下,增强我们彼此的了解,如果帮助的对象自己也不清楚,那是不恰当的。我想你一定会正确地理解这种要求的。”并在信的最后写道“若有可能近日来兰修改作品,我可负责接待你。”

他的信让我很激动,真想立即去兰州改画。但已到开学时间,一个代课教师,谈不到请假画画一说。我给晓岗先生写了回信,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国庆前我收到他由西安寄来的信。信里说:“关于你的《枣园丰收》一画,本来我想抽时间为你修改一下,实在抽不出空,后来经大家研究可以参加甘肃美展,临走时画已经裱了。”他正在西安筹备西北五省美展。

我的处女作参加了国庆期间在兰州举办的甘肃省美展,这对我鼓励很大。我更庆幸自己有了晓岗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

后来,我的三件木刻习作又参加了甘肃省业余美展。晓岗先生在一九六五年三月份写给我的信中鼓励道:“上次工农兵业余美展上展出了你的木刻,总的看来,是有进步的。望你继续努力,在把本身工作做好的前提下,搞一些业余创作。”

因为高中时与宁里先生的接触,我早就喜欢上了木刻。晓岗是著名版画家,作为他联系帮助的业余作者,我想在木刻创作上下一番工夫。

我打算暑期去兰州拜会这位在信中指导和帮助我的画家,并把这个想法写信告诉了他。

六月底我收到晓岗由高台写给我的信。他在高台搞社教,正在为烈士陵园纪念堂绘制革命历史画,可能要到八月中旬才能回兰州。

他在信中说:“你打算暑假来兰,是否能在我回去后,否则我们不一定能见上面的。当然,我是非常欢迎你能来兰州,见到你我是非常高兴的。我们可以很好地谈谈心,因为我们都是信上联系,未见过面,互相之间都不是最了解的,希望我们在一起好好谈谈……”

并在信中鼓励我:“创作当然不是那样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这里有苦但也有甜,不从事创作的人一般是不能享受这一欢乐。只要我们方向对头,冲破困难就是胜利。不管是创作或基本练习都是同样的。”

我是八月下旬到兰州的,他仍然没从高台回来。我和陈洪坤一起去省文联,陈伯希先生接待了我,将《枣园丰收》退还给我,肯定了我的画生活气息浓厚,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那一次,我们还看了陈岩画国画,肖弟刻木刻。

肖弟和陈洪坤很熟,他指着正在刻制的一块板子说:“现在的木刻越刻越大,你们也要搞大的,这样有气势。”他那块板子很大,是个横幅的,上边有个裕固族少女。

那次去文联虽然颇多收获,却没能见到晓岗先生,感到十分遗憾。

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失去联系,一晃就是六年过去了。

在兰州住着搞展览,时间又长,我便决心去寻找拜会晓岗先生。

终于打听到文联在一只船,晓岗就住在那里。

记得是个星期天,我找到了位于兰州饭店附近的一只船,找到了文联占用的一栋老式灰砖二层楼,样子好像是过去的一家公馆。

晓岗不在,住在楼上的吣立正在屋里画油画的年轻人’问了我同晓岗的关系,并写下我的名字。还给我指了晓岗的房间,告诉我晚上一般都在,让我晚上再来。

吃过晚饭,我又来到一只船。白天见的那位年轻人说晓岗回来过,有事又出去了,留下话让我等他。

年轻人把我让进他的房间里,经过交谈,知道了他是常书鸿的小儿子。

晚上十点左右,晓岗先生总算回来了。他个子不高,比他曾寄给我摄于高台的一张小照片感觉要矮一些。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却如同兄弟一样谈了很多。那时,大家刚刚从“文革”初期的苦难里过来,我专程来看他,他很高兴,特别热情。

天太晚了,我起身告辞,要回七里河。他说家属不在,就他一个人,一张很大的双人床,诚恳地留我住他那儿,天亮再回博物馆。

那天晚上,我与晓岗先生同榻而眠,一时难以睡着,想了很多。想到“文革”前自己刚刚开始的创作学习,晓岗先生通过书信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想到许多艺术家“文革”初期的不幸遭遇,也想到自己的坎坷人生和渺茫前途……

我在心里给自己说:无论境遇如何,我都会坚持对于绘画艺术的学习,永远不放弃。

李耀星是乌兰小学的民办代课老师。他能写能画,又长于各种手工制作,是县城里有名的巧人。农业系统缺少美术人才,耀星是他们借出来搞展览的,同时借调的还有师范学校的张光伦老师。

耀星和我一样,家庭负担重,收入少,生活一直很困难。到兰州搞展览,为节省伙食费,还背了些干馍和炒面。加之不修边幅,衣着随意邋遢,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定西地区五六个县来了不少美工,难免有几位趾高气扬者,对他甚至还露出些鄙夷的眼神来。

农业展馆需要制作一个比较大的沙盘,各县来的美工写字画画的人多,能搞模型沙盘的却寥寥无几。最终,李耀星承担了这项任务。

制作沙盘是件既需要技术又十分辛苦的差事。在和泥堆山的几天里,耀星甚至中午不去吃饭,连轴干。有一次,我们下午去上班,他还没吃午饭。我去街上为他买了些糕点回来,看见糕点,他才感觉到确实饿了。

耀星全身心投入到堆制沙盘的劳作之中,真有点“解衣磐礴”的样子。大家看到了他的辛劳,但有些不了解的人对他能否搞出合乎要求的沙盘,仍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随着沙盘上山川村舍、公路河流的逐一显现,人们对耀星的能力越来越看好。那些怀疑观望的人开始围观赞扬。最初趾高气扬的三两位由于抄写版面文字被把关者否定而改做杂务,早已没有了狂言大话。他们搭讪着向李老师讨教做沙盘的技巧。

最后,耀星捏了些泥牛安在山坡河畔,姿态各异又栩栩如生。尤其是他用塑料泡沫随手剪出的一群绵羊,连我这个自以为最熟悉耀星能力的人也感到吃惊。

一时间,李耀星的沙盘不仅得到定西馆领导和同道的一致赞扬,甚至招来了几位其他地区搞沙盘的美工,向他学习剪泡沫羊的技术。方法会了,那种手上的造型能力和感觉却非一日之功。于是,他们便讨要些李老师剪好的回去急用。

那几天,我们几个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耀星的脸上除了他那一向就有的自信外,更多了一层喜悦和光彩。

參同伴的误会

酒泉地区带来在下面已经制作好的展版,其中有好几幅宣传画是高尔太画的。我们听到后,几个人跑过去看。那些画画得很精细,却带有很强的工艺性,这让我很失望。尔太老师怎么把画画成这样了呢?我嘴里叨叨着。

“怎么,你说这画不好吗?”同伴李自强听见了,便问我。

他非常赞赏和喜欢高尔太老师那几幅细致逼真的宣传画。听见我有异议,便要我说说为捨不好?我想了想说:“这几张画和高友林的那张画比,其不同打个比方就如在宣纸上画的国画和在柜上画的花卉山水,我不喜欢。”

“怎么?你讽刺我是画柜的!”李自强听了我的比喻,勃然大怒:“你比我画柜的时间还要早,还敢嘲笑我是画柜的匠人。”

这话从何说起,我只不过为了说明对那几幅带有装饰味画面的看法,打了个比方而巳,自强怎么就扯到他身上了呢?我也生气了。那时年轻气盛,两个人争了起来。成仁和一旁的其他人上来劝解,一场无谓的争吵才平息了。

关于高尔太用于政治性展览的那种画法,先生在二〇〇四年出版的自传体文集《寻找家园》中有如下的叙述:“画要经过多次审査,达到领导满意、群众点头,才算完成……内容已有公式,七拼八凑即可,仍然是体力劳动与艺术无关……过多了审稿的关,学会了投其所好;听多了各种指手画脚,学会了哗众取宠。有一幅‘社员之家’最受好评。画的是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桌上鱼、肉酥脆流油,男女老少个个满面红光笑口高张……摘自《出死》)文章虽然写一九五九年的事,但仍然让我们不难理解他一九七一年所画的那些宣传画了。

展览筹备工作结束后,我们准备回厂。工交系统的几个人进城后住在了东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院子里有许多单间平房,陶瓷厂驻兰采购组设在那里。

已记不得为啥事,李自强又跟我吵了一次。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和自强之间仍然有来往。见面时彼此之间比过去客气了许多,内心里总是有了隔阂。

后来,自强当了县地毯厂厂长。我调到县城工作后,有事还曾找过他。他十分热情,仍然对老朋友很帮忙。应该说,我们两人心里的芥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了。

新时期后,李自强调到省城,担任省地毯厂厂长,在地速设计上有过突出的成绩,曾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地毯和壁毯的设计。

一九九九年我在秋田会馆搞个展,他从报上看到消息赶来展厅。多年不见,他已退休,住在段家滩的工艺美术学校。

二〇〇一年我又在秋田搞了一次画展。他留给我的电话号码没有找见,未能邀请他甚觉遗憾。

后来,成仁告诉我,李自强在兰州市博物馆搞了书画展,他参加了开幕式。我想没有通知我,可能与我二〇〇一年没邀请他有关。所以,二〇〇四年我在省书画研究院搞画集首发时,从成仁处询问了他的电话,特别邀请了自强。那天早晨下着很大的雨,不少人没能出席,而自强却是最早冒雨赶到书画院的。朋友之间,往往由于误会而生隔阂。若能多给对方想想,误会便会逐渐消除。人生的友谊弥足珍贵,失去了是很遗憾的。

2006年4月20日

“五二三”创作

为了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县上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抽调一些业余作者集中搞创作。我被抽去画连环画。

先是定了三部:一部反映平堡、蒋滩农民自发修成黄河吊桥的事;一部表现西湾农民挖地道的;还有一部是描写畜牧业养羊先进集体的。

一共抽调了三名美术作者。张光伦画吊桥,李耀星画养羊先进,我画西湾人挖地道的事。

首先派我去西湾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连环画脚本由北滩公社秘书编写。两项工作同时进行。

西湾是北滩公社管辖的一个生产队,在靖远县北面最边远地区。当时认为是苏修、蒙修打进来的前沿地带。那里的地道挖得好,得到了定西军分区的嘉奖,队长吴占兆被评为先进人物。

路途很远,先到了北滩公社。书记叫万国杰,听人说他是万良才的儿子。我心里多少有了点亲和感。他与下去的人一一握手,鼓励大家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完成好各自的任务。

我是同县宣传队的人一起去北滩的。带队的叫苏沾,是宣传队队长,后来先后担任过文化馆长和文化局局长。搞音乐的李正荣以后上了师大,毕业后分到靖远师范当老师。我跟他同事过几年。另一位搞乐器的小吕,后来安排到蔬菜公司卖菜,我在城里经常碰到。其他的人现在已记不清了。

他们是到公社还是哪个大队,已经没了印象。只记得我们一起步行了半天,走了不少的路。男男女女话语不断,歌声连天。我虽与他们不熟,一起走着也不寂寞。

我只身到了西湾,那是个偏僻而贫穷的山村。但在队长吴占兆的带领下,革命热情髙,劳动干劲大,挖出了全定西地区的典范地道。还打出了地下水,安装了机井。

我住在吴占兆家里。他家没有房子,是一个土崖上挖进去的小院落,正面铣光的崖面上有几孔窑洞,虽然简陋,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心归何处

    心归何处

    又是个晴朗的早晨。心儿站在院子里给她的太阳花浇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年在种这种漂亮的花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宁静的、几乎人人家都种有太阳花的小镇上,只有经她种的太阳花能开到这么大朵又灿烂,她的花好象有种魔力,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些花儿前驻足片刻,仿佛就能看到它们展开的笑容。
  • 思想独舞

    思想独舞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新闻事件评论性杂文集。作者以普通老百姓关注的视点,对近两年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评述,呈现杂文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被读者称赞为“一本可做教材的杂文集”。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破界止戈

    破界止戈

    他被父封印万年后重新出世应劫,继父宏愿救一世之人。他豪言: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让止戈带你遨游一个精彩世界~
  • 绝世复制

    绝世复制

    本是八旬老顽童,却因为玩游戏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洪荒。本以为会平凡的度过一生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游戏中复制别人道法的能力也随之来到了这里。本欲做个小仙逍遥自在,却无奈惹下诸多强大死敌!是命运的抉择,还是天道的眷顾?不一样的洪荒世界,一切尽在《无限复制》
  • 画江湖之琳琅天下

    画江湖之琳琅天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群雄并起。天佑元年,九岁的李星云同家臣李焕流落至渝州,偶然结识大侠陆佑劫。李焕居位多年,识破陆大侠真实身份,起了让李星云拜师的想法。但时运不济,陆佑劫遭遇玄冥教的手下黑白无常追杀身受重伤,李焕也为救幼主献身。陆佑劫临死前将李星云与幼女陆林轩二人托孤于好友阳叔子,含恨而终。两个孩子跟随阳叔子回到剑庐,相依相伴,悄悄长大。据说黄巢叛军攻陷长安之前,官府中的神秘组织——‘不良人’,曾经执行过最后一次任务,然后便消失不见了。几乎与他们同时消失的,还有叛军搜遍长安也未曾找到的国库宝藏。自此以后,江湖上便传出一条谣言,在传说中的龙泉剑上,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李星云,这个身世神秘的少年,将在避世八年后,再次踏入江湖,掀起一场可撼天地的惊涛骇浪。
  • 逍遥魂修师

    逍遥魂修师

    Q: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你是什么?萧遥:大神。Q:当爱情来临呢?萧遥:爱情来临时,保持大神姿势的唯一办法就是……失忆。Q:不可以好聚好散吗?萧遥:好聚好散的不是爱情,是游戏。我说过了,在游戏中,我是大神。Q:……
  • 冰山小姐玩转异世

    冰山小姐玩转异世

    懒得写耶…苏苏第一次写,希望大家见谅。如有建议,进群197489457,群名是?●ω●?喵喵酱~敲门砖是我的笔名苏da宝,谢谢大家呦
  • 邻家小恶狼

    邻家小恶狼

    遇上小流氓该怎么办?这样的情景,女主欧阳米都曾想过,可是偏偏没有一样她能够用上的,只因为她和这个小流氓认识,而且还比较熟悉。 步入剩女行列已属悲哀,被小流氓缠上更是倒霉,可人家小流氓看上的不是她这个大龄女青年,而是找她追别的女生!这让欧阳米的老脸往哪儿搁?她欧阳米好歹也是个名人儿,工作单位里红红火火的一姐儿。小流氓跑来大吼“欧阳大米,你给我出来!老子有事找你商量!”,这不是坏她名声么?不行不行,就算剩女到底,也不能和一个比自己小七岁的小流氓谈恋爱呀……
  • 兴动九天

    兴动九天

    这是一个武的世界,从小身上封印着邪恶的凶兽,姜兴受尽了村人的冷落,只是拼命用各种恶作剧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好在还是有族长关心他,姜兴的性格才没有变得扭曲,他的性格才会变得坚毅。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看他如何踏足武道巅峰,兴动九天。
  • 快穿系统:攻略黑化主角手册

    快穿系统:攻略黑化主角手册

    忆初因家中所有人都被杀害而被系统选中,并成功毕业接受任务,却没想到黑化部门突然增多了许多任务,再加上进入黑化部门的人并不多导致黑化部缺人,忆初也被从女配部调到黑化部,黑化王爷√黑化病娇√黑化学长√黑化竹马√黑化青梅√……【1V1】欢迎阅读!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粉丝群号:欢迎加入?TrueLove墨?,群号码:477597183】
  • 此生入梦

    此生入梦

    这是一个很乱的世界,有御剑飞天的修真文明,也有身穿机甲的科技文明。它们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反正跟我没关系,因为我是npc。啦啦啦啦啦啦。我是NPC,我开着拖拉机。刷怪升级打装备,跟我没关系。我是NPC,我打架最流弊。因为我叫系统老大亲爱的粑比。(未成年人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 榆言

    榆言

    青春,听上去多么美好的词语,最好的时期,遇上最对的人,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他和她,都在一步步为着彼此改进,他说,十指相连就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她说,从未努力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竭尽全力。虽然赶不上岁月年轮,但赶上了似有若无的缘分,或许懂得珍惜,才会害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