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600000009

第9章 灾情就是命令(3)

车过榆中,路上行驶的货车多了起来,很多货车的两侧,都挂有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宣传条幅。在定西十八里铺收费站,大量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缓缓前行。几名运送面粉的司机称,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到灾区群众的手里,他们车上配有两名司机轮班开车,连夜赶往陇南。

凌晨两点,“一线报道组”到了天水。得知前方的路段因为地震已被损毁,他们只得留宿天水。

受余震影响,天水市街道两旁全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在梦中酣睡。路灯散发寂寞的光芒,风卷过空旷的街道,显出少有的凄凉。难以入睡的人们,默默地守在帐篷旁,抽着烟卷打发着令人烦躁的时光……

为了安全,当地政府已经要求各宾馆三楼以上的客房不准营业。住房由此变得紧张起来。几经周折,数十人终于住进一家看似完好的宾馆。

“质监部门已经做了初步的检查,你们放心吧。”服务员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一遍遍这样说道。

然而,“一线报道组”的记者们刚刚入睡,就感到了床的震动,一个个又惊恐地翻起身来。

15日早上7点,“一线报道组”从天水出发,直赴陇南。沿途,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越来越多。上午10点,到了徽县江洛镇收费站。当收费员看见车前挂有“新闻采访”字样的牌子时,立即免费放行:“你们到灾区采访也是帮助我们陇南人民抗震救灾,一路平安!”

短短一句话,让所有的记者感到温暖,怀着百倍的激情赶往灾区。

然而,在灾区采访的难度超出了想象,但对这些置生命于不顾的“无冕之王”来说,采访时的危险早已被他们置之脑后。让他们苦恼的是,采访写成的稿件不能及时传出。为了寻找一个插头,为了一张桌子,大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住进裂缝遍布的宾馆。宾馆服务员感叹,说是记者的胆子就是大。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天,在文县碧口采访的电视记者必须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返回武都传送信号,但是通道只有一条,各路记者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生怕因为时滞而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

因为帐篷送到了最需要的灾民手中,刚开始的几天,大多记者只能住进宾馆或者发完稿件之后在车里躺一下。男记者还可以将就,但却苦了灾区的女记者。周玉兰连着几个夜晚没有睡好,有一天,同事们不小心“捡了”一张床板,晚上,就在文县县委大院,周玉兰露天睡在了床铺上。第二天一大早,早起的同事们看到睡得正香的她,心中涌上别样的情感。也许,在她的心中,也有着不同一般的感觉。就在前一天,她接到孩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老师先在电话中指责她不负责任,没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当她一连声道歉时,老师才知道她在灾区。老师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抗震救灾。请你原谅,孩子的事情有我们,请你不要担心。”

电话那头,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电话这面,周玉兰的眼中溢出泪水……

这是一种力量和认同,这是一种信心和支撑!

至此,《兰州晨报》在灾区的记者已达14人之多,是这个报社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采访阵容。而甘肃广电史上也开创了绝无仅有的先例:16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进行采访。灾区的情况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给所有关心灾情的公众,同时将大家的关心又汇聚成力量反馈给灾区的人们……

各路人马纷纷赶往灾区的行动,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后来英国《泰晤士报》出现这样的评论:“8天之内,两场可怕的自然灾害侵袭两个相邻的国家。在缅甸,飓风导致10万人死伤,如今继续威胁另外数以千计的民众的性命。在中国,三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地震已经导致至少1.2万人死亡,不过仍然与外界隔绝的震中汶川的死亡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三到四倍。然而,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动员全国救援幸存者,预防疾病的爆发。没有比这更鲜明的对比了。在中国,尽管旧的保密习惯依然挥之不去,但新的开放和关注令人振奋。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飞往灾区,表达了全国的悲伤与同情,访问幸存者,并重申他的要求:要更快速地救援那些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在瓦砾底下的人们。”

英国《独立报》称:“面对国内大规模的紧急状况,中国和缅甸两国领导人的反应形成对比。在中国至少造成1.2万人死亡的地震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匆匆前往灾区,而且已经派遣军队到那里执行救灾任务。在缅甸,在导致10万人死亡或失踪的飓风发生整整十天后,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丹瑞(Than Shwe)躲起来了,甚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无法打通他的电话……”

村民身边的村支书

各路救援大军纷纷赶往灾区的同时,处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在自身也遭受伤害、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走进更需要他们的寻常百姓家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公仆的情怀。

面对特大灾害,文县口头坝乡党委在第一时间组织乡机关的32名党员干部奔赴15个行政村,以抢救群众生命为首要任务,充分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全力抢救和疏散受灾群众,及时排除险情,稳定群众情绪。5月12日晚7时许,全乡48名受伤群众全部被护送到了乡卫生院和临近的农村诊所接受治疗;4500名灾区群众顺利撤离险境,同时广泛开展了防震自救知识的宣传讲解,稳定群众情绪。5月14日,全面完成了20名死亡群众的善后处理工作。

面对交通堵塞,救灾物资无法运输的问题,口头坝乡领导不畏余震频繁、山塌石滚的危险,实地查看路段损毁情况,紧急调动装载机两台,发动指挥200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连续奋战3个昼夜,于5月16日修通了河口至磨坝27公里通乡公路。

5月12日地震袭来时,文县城关镇清水坪村共产党员、村委会主任陈尚贵和老伴正在院落里喂猪。突然间,地动山摇,自己的两间厢房瞬间垮塌下来,翻腾的气浪将老两口推倒在地。陈尚贵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他顾不上将老伴扶起就冲出家门,扯着嗓子满村喊:“快到村东头的打麦场上去!”随后,他同村支部书记张双文逐家逐户查访,把受伤的20多名村民背出村子,用三轮车送到县医院。在夜幕来临前,陈尚贵和一些村民又用从自家找来的塑料薄膜和木棍,搭起了10个能容纳全村400多口人的大帐篷,并带头把自家储存的白面和大米搬到打麦场,与村民过起了大集体的生活。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石坊乡元头村村支书邓延强的妻子被倒塌的房梁砸伤了腿,但他看到70多岁的村民张右伤势更重,便率先背起张右走了5公里多的山路到乡医院治疗。老人趴在邓延强的背上,感动得哭成了泪人。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尹家坝小学女教师姜红玉在灾难面前,实践了这一崇高的诺言。地震发生时,她正要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身后跟着几名学生。突然,教室摇晃起来,她一个急转身,将靠近自己的三名学生揽到怀里,屋檐上的砖瓦无情地砸到姜红玉身上,她的头部鲜血直流,但这三名学生安然无恙。学生们摇着昏倒在地的姜红玉,哭喊着:“老师妈妈!老师妈妈!你醒醒。”

梁上村党支部书记梁斌,看到自己村的几十户村民家的房子被地震震塌了,自己家的房子虽然也成了危房,但他还是在自家庭院里摆起了“宴席”,每天早晨熬70大碗稀饭,中午和晚上分别做70大碗米饭、炒70盘菜,请受灾的村民前来免费“赴宴”,想方设法让受灾的村民吃好……

天上,地下,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因为灾难,汇集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给人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热泪!

等待救援

瞬间而至的灾难,让灾区本来就很脆弱的基础设施显得不堪一击。灾难发生后,因为客观的影响,灾区许多地方出现等待救援的现象。

文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海宽清楚医院的家底,平时还能对付正常的救治,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带来的伤员,突然感觉什么都缺:麻醉机、骨科手术器械、骨科固定材料、抗生素、全麻药品、移动X光机、新鲜血液、无影灯。

同类推荐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本丛书为经典阅读类图书,将20世纪初至今大约百年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美文作家的代表作选编成书100册(第一辑25册)。该丛书由桂晓风组织编写,拟请王蒙作序,陈忠实、莫言等知名作家及国内多家畅销期刊主编推荐,每册约10万字,包含美文赏读、作家档案等内容。该书除有文化积累和历史传承价值,还兼具陶冶青少年读者性情、培养其品格、抚慰其心灵的特点,以其经典性、权威性、实用性可望成为经久不衰的“中国美文经典阅读范本”。
  • 向北向西:两位中国记者在“中俄友谊之旅”的行走故事

    向北向西:两位中国记者在“中俄友谊之旅”的行走故事

    本书通过自己的文章让从未去过俄罗斯的中国人全面了解这个白桦林的国度,讲述行走俄罗斯喜怒哀乐与难忘记忆。
热门推荐
  • 俩把枪

    俩把枪

    俩把枪他是修行界行为准则的监督者也是法令法规的执行者,一身古式唐装的他来往于三界。触犯条例的三界大能们不单是畏惧一身正气的他,还有那别在后腰的俩把金枪。右侧神枪为金色妖枪就算修成金身一枪破开,左侧神枪为金身鬼枪就算修成真灵一枪破开。他是新一代三界神捕太阳之子炎一
  • 千万婚契:腹黑总裁的傲娇妻

    千万婚契:腹黑总裁的傲娇妻

    缠绵一夜失身腹黑总裁。醒来发现身侧的陌生男人,刚想逃跑就被扯住领子要求跟他结婚!为了父亲,为了穆氏集团,不过是陪睡而已,我怕谁!穆琼月毅然同意,成为了总裁夫人。婚后,这个男人却宠她容她,把他的耐心全部给了她。可穆琼月却不相信戒玄曜是真正爱她的,他们不过是一纸契约。“我爱你。”他的气息打在她的脸上。“我认为还不够深。”穆琼月憋红了小脸。“那我今天让你看看够不够深。”待她思绪清晰,已被腹黑总裁吃干抹净。迎着清晨的阳光,戒玄曜搂着她的腰:“昨晚体力耗尽,你得对我负责!”“你要我怎么负责。”穆琼月鲜少的露出了娇羞模样。“让我吃一辈子。”男人暧昧的说着,抵上她的香唇。说好的体力耗尽呢!都是骗人的!
  • 复仇三公主vs冷酷三少

    复仇三公主vs冷酷三少

    来自韩国英国法国的三位公主为了复仇建立了魔怨帮几年后展开复仇可是当一切就绪时他们回国但却遇到圣迪亚的三少他们似乎无法自拔的爱着对方。。。。。。。可是老天似乎捉弄她们似得在他们得到幸福之时又失去了他们的复仇心理越来越强他们最后能复仇并收获爱情吗?
  • 要斩

    要斩

    一少年,行于天地间,不知自何处,也不知往哪里。只知持一重剑斩断人间不顺事,不分对错,不问善恶,只看应不应心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盘天下

    盘天下

    人事经理夏弼工作被炒,归家途中却被一轻生女子砸进了下水道,不料却因此穿越古代,掌握神秘力量,开启了自己莫名其妙却又波澜壮阔的征伐天下的生涯。PS:神秘力量结合了帝国时代和要塞等多款经典游戏的设置,所以适合各种口味的大大。
  • 广大发愿颂

    广大发愿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逍遥录

    大明逍遥录

    抗日名将李如松之死究竟有何猫腻万历四十年的大明京城,究竟隐藏了多少黑手两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卷入明清鼎革的漩涡之中已经微微倾斜的天平上,在一旁加上两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会发生怎样的偏转谍明以伐清,以小而战大尔为大国,而我中华亦不小也!
  • 蛇王选妃,本宫来自现代

    蛇王选妃,本宫来自现代

    做梦遇见蛇,当然,这只是做梦而已——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做梦都会怀孕?她发誓,她一定要找到那条该死的色蛇,然后将它拆骨扒皮。可是怀孕三月,她竟然生下来一条,蛇妖宝宝……*“我爹爹很帅!”“我爹爹很有钱!”“我爹爹是贝勒!”……一大早,某女就听见了孩子们拼爹的声音,她抬眸看去自己的儿子,只见他大声的道,“我爹可以把你们的爹爹都变成渣!”*“我娘亲是皇上的嫡妹长乐公主!”“我娘亲是当朝的一品夫人!”“我娘亲是太后侄女儿!”……傍晚,某女又听见孩子们拼妈的声音,她低头笑着,摸了摸腰间的手枪,谁料,某宝钦羡的说道,“哇,太厉害了,让我娘亲去给你们娘亲做丫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