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晚得到银贝后,荆逸便是细心照护着它。荆父倒是很好奇银貝的来历,好在荆逸及时解释,说是在海边捡的,倒是没引起怀疑。看着儿子很是开心的,荆父亦是消了买卖的心思,便是留着给荆逸的玩具了。
就这样春去秋来,转眼便是四年年过去了。荆逸已经九岁了,村里相同年纪的孩子都开始准备去县里参加评试会了。荆父和村子里同一辈的渔民们商量着,便是决定趁着一起,筹点钱带孩子们一起去县里,看能不能有点其他出路。
荆逸所在的渔村,位于云州大燕国六郡之一的新郡,为新郡侯柳焮怀的辖管之地。柳侯有令,凡少年者,年近十岁者,便是要去当地县衙,参加评选。根据主事考核,判定是去崇文馆习文还是去尚武馆学武。说是判定,其实是筛选。在大燕国,甚至是在整个九州皆是以武为尊。江湖武者、王朝武师皆是受人尊敬的存在。修习武学,普通炼体武者能以一当百,飞檐走壁,甚至高深者,刀枪不入,延年益寿。而若是资质上乘,筑基成功,便是纳灵炼气,力憾山岳,百万军中来去自如。而传说中的得窥天道的武者,更是能掌化风火雷电,移山填海。至于武道之巅,超凡入圣的圣者,其能几何,鲜有人知。唯一有史记载的,便是远古人族圣帝姬轩辕,便是以圣道修为,划定九州,传人族薪火。
至于崇文馆,九州人族数以亿记,仅云州大燕便有十亿之众,而九州之中,人口多于大燕之地不在少数。武道艰苦,人族习武者虽众,但有所建树者不过寥寥,国家若想安宁,还需关注民生。若无制度政策治理,便最终以武犯禁,天下大乱。因此,各国皆耗费资源建立崇文馆,希望崇文之意能招揽文政、治世之才。事实上也颇有奇效。纵观九州历来战役,亦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不世之才,政绩斐然的将相王侯。
但即使如此,尚武之风依旧远胜文风。更有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虽说评判文武,一般大家亦是先去尚武馆参加选拔,最后剩下的人便是去崇文馆,或是回家自学家族手艺,谋取生计。
荆父和众人想的一样,便是约着一同去了鄄县尚武馆,一人二钱的评选费,再加上前后打点的车马费。荆父一行人足足花了半年的积蓄,方才置办好。等众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荆逸还是如往常一般和邻里的孩子嬉戏玩耍,荆父回来前,便是还在挑弄那只银貝。
待到吃过晚饭,荆父将荆逸叫了过来。
“小逸啊!明天爹就带你去鄄县见识,不过你要答应爹,先跟爹去个地方做点事,等事情做完后再带你去集市上玩。好不好”
“太好了!我能带着小银吗?”荆逸指了指窗户边的银貝。
“路上颠簸,等以后我们再带银貝去!你早点休息,爹已经安排好了,明早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去”
“恩!好吧!那娘要记得给银貝浇水啊!”欣喜的荆逸略带点遗憾的向荆母说道。
“放心啦!明天做好饭等你们爷俩回来!”说完荆母似乎是还有些不放心,对荆父交代几句,便是开始为荆逸收拾出门的东西了。
渔村离县里不算太远,荆父一般走个一两个时辰便是到了。只是明早多了几个孩子,几个人一合计,便是干脆在县里租了三辆马车,明早几家人一起过去。
奕日,荆逸一行人早早的便是从渔村出发了,大人们小心准备着,孩子们倒是显得极为平和。第一次坐马车去县里,老早的几个孩子便是闹开了。一路上左右遥望的,犹如郊游一般。嬉戏打闹,毫无紧张气氛。渔村人淳朴,倒是没了什么功利心,崇文尚武便是看天意如何了,若是不想在县里呆着,回渔村手把手教孩子这身祖传打渔的本事,也是没差。因此倒也没太多管教,只要是孩子高高兴兴即可。这样一路欢欢笑笑走来。不多时,便是到了鄄县。
荆逸是第一次上县里来。远远望去,鄄县两个大字高高刻在城墙上。马车走在直道上,两旁便是络绎不绝的商铺和小贩,仅是县门一角,便远不是渔村所得见的那般热闹。因为今日是县试评选,一早的县衙便是安排了人手布置交通,县里总共就是两条直道,安置倒也方便。评试地点设在直道尽头的武道院,按律制,今明两天皆是文院武馆的选试日,车辆交通两日内需限行管制。据往年惯例,文院门前第一日一般鲜有人来,只待第二日武试结果出来后,便是才有人陆续前去文院参试。当然,也不乏爱好文墨的人第一日便是去了文院。因此,尚武馆这边的武道院一直是每年的焦点。县里的乡绅和颇有钱财权势的人,自然也是集中在此,以此希望让家族能更进一步。另外就是县里的一般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爹娘们更是对此刻的孩子寄予厚望。
像荆逸这般欢笑嬉戏来参选的孩子,着实不多。不过此时倒也没人对此多做关注,毕竟自己孩子的成与否才是关键。荆父几人将孩子安置在一边,留下几个人看着孩子,顺便叮嘱了几声荆逸不要乱跑。便是拿着孩子的号码牌。去领参选评试的文书。不多时,便是挤着回来了。《大燕柳府鄄县尚武堂评选县告》有十几页,细细浏览,自此方才了解如何参选。
在九州之中,武者习武,讲究先筑基再炼气,接着感悟天地,得窥大道。人族百亿之众,皆有武学潜力,不过所得成就却是天壤之别。若是根骨适合,筑基炼元,或许有机会达到肉身十重,届时刀枪不入,内息护体。在大燕国的大部分武者皆是处于此境界。若是悟性极佳,心性坚韧,加上一点灵性,便是有机会气机交感,化内息为天地灵气。达到此境界,方是踏入武道。在大燕国内,到此境界的武者,皆被王朝或各方势力拉拢,为其中坚力量。而若是感悟天地元力,得窥天道的武者。更是连王朝尚不敢轻易得罪。放眼大燕数十亿人口,亦不过一手之数。而尚武堂的选试,则是在这一天里。通过对参试者的三元(精、气、神)进行测试。从而初步判定参试者的大概的修习潜力。根据大燕律令,若是潜力不足以让人修习到肉身三重者,便是判定为不适合修习。王朝民众数十亿,若是人人皆为了习武而耗费光阴,那不过十年,便是饿殍遍野的亡国。因此,此举是为了让那些无法在武学上有所成就的人能够早日抉择,在王朝建设其他方面有所建树。
根据县试统计,此次参选共四百八十人,设十小院,每院四十八人。评试分三类,体质测试、气机测试、意识测试。并分甲乙丙丁四品,每项至少为丙者,方可入尚武堂。评选官皆是由大燕陛下亲自任免的评试官,评试官其本身皆是王朝武师,修为高深,而且经验丰富。各参试者皆由他们进行判定。
另外,“县告”上面还有一些关于入试前的一些准备、禁忌,荆逸将文告看了几遍,觉得没什么遗漏的地方,便是找荆父拿回自己的参试牌,循着地图,准备去参试了。在一边的二牛看着荆逸似是要出发了,便是急忙凑了过来。
“二娃,你要干嘛去?”渔村孩子名字皆是不太讲究的,老人家讲名贱好养活。荆逸的名字显然有些格格不入,荆父只说当初荆逸出生时,恰有个先生路过村里,便是取了这个名字,平常也这样叫着。但荆逸和二牛,狗蛋等几个孩子玩在一起的时候,便是有些不太惯。而想到荆逸在几个孩子间,年纪第二,便是直接叫了二娃。不过荆易还是喜欢小逸这个称呼。因为哥哥和爹娘都是这样叫的。
“二牛,我进去啦!你在哪个别院,快些进去。出来了我还要和爹去东边的市集列!”
“二娃。你帮我看看。我和阿爸都看不明白写的什么?和村长教的都不是一样的!就这甲乙丙丁我还认识,其他的全是像鬼画符?哎~”
原来,渔村的孩子平日没处习字,作为村长便是担起了这个责任。不过毕竟是随便教教,孩子又是顽皮心性,都没学的多少。不过荆逸因为哥哥的教导,倒是对这个极为上心,也算学的不错。
“我看看”荆逸看了看二牛手上的参选牌。丁院,和荆逸的一样。“二牛,咱们在一个别院。一起去吧!”
二牛倒是很干脆,一听和荆逸一起,立马和远处还在找人询问的老爹告声别,便是拉着荆逸一起跑了。荆父最后叮嘱了两人几句,便是催着荆逸快去快回了。远远一直目送着荆逸和二牛进了别院,荆父将马车干道一旁,便是和二牛爹闲聊了起来。
与此同时,周边的人也渐渐的少些了,差不多要进去的孩子都进去了。只留下守在外面的父母们。别院周围的酒馆客栈早已经被有钱的富豪们包了下来。不过就算还有空房间,倒也没多少人舍得住。狠心的客栈老板不知已经将价格抬到多少去了。还不如就在院外将就几刻。这样想着,便是不少外村人,找些阴凉的地方歇息着,偶尔碰见个熟人,刚好还能在一起聊聊,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另一方面,二牛和荆逸进了别院,怀揣着好奇开始了这场评选。(本章完)
敬请关注第三章评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