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0300000052

第52章 邢夫人:志大才疏的尴尬人

1)邢夫人之人物解读

邢夫人,贾赦之续弦,贾琏、迎春的后妈,贾府里都称她为大太太(因为贾赦是贾政的哥哥,贾政的正妻王夫人反而是二太太,或者称太太)。

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

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出身贫贱,又没有生养儿女,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

作为后母和婆婆,贾琏对她还算尊重,迎春是个百事不放在心上的懦小姐,可邢夫人偏偏对迎春是恨其不争,迎春也不待见她。最不待见她的是自己的儿媳妇王熙凤,王熙凤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完全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这使她极为不满。

书中说她是个“尴尬人”。确实,邢夫人在贾府是足够尴尬,她的丈夫贾赦本是荣国府长子,却当不了家,她作为贾赦的填房,既不讨贾母欢心,也不得丫鬟嬷嬷们下人的民心,娘家全无根基还要靠她接济,她这样的地位却偏偏要争强好胜,一直与王夫人王熙凤这对姑侄明争暗斗。她唯一的筹码就是仗着自己是荣国府长子的填房,为了维持这个筹码她不仅任由自己的老色鬼丈夫胡作非为,甚至还主动为老公要纳鸳鸯为妾的事牵线搭桥,毫无原则和廉耻了。

邢夫人一直憋着口气,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地要给王夫人王熙凤制造难堪。直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春囊时,她觉得终于找到了把柄,马上指使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送到王夫人那里,并让心腹亲自抄检大观园。谁知道千算万算,抄家抄来抄去,不但彻底和王夫人王熙凤撕破脸,得罪了迎春、探春、惜春、黛玉一***主子们,最后抄家的结果是抄到了自己心腹王善保家的外甥女司棋的头上,邢夫人也觉得没趣,只好称病闭门不出。除了鸳鸯那事外,邢夫人这个尴尬人又做了件尴尬事。绣春囊事件,是邢夫人个人的尴尬事,但却拉开了整个贾府悲剧的序幕。

-

2)邢夫人之影射解读

果单看前80回,还不好对邢夫人的影射做一解读,如果结合吴本后28回,那影射就很明显了。

在吴本后28回,贾母和王夫人都在第八十三回去世之后,邢夫人就正式坐大,王熙凤受到冷落。很快王熙凤此前的事情先被赵姨娘抖出,接着来旺被迫招供,秋桐趁机告发,邢夫人便联手贾琏,对王熙凤往死里整。贾政不赞成整得太狠,贾琏也是恼羞成怒将阿凤休了,唯有邢夫人始终对王熙凤不依不饶,全然不顾当时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一致对外、抵御流寇戎羌,而不是内部恶斗。在前面解读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时,我们已经说到了这点。

后28回这样的情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崇祯元年,满朝文官对魏忠贤落井下石的情景。崇祯原本是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守陵,但廷臣们哪里放心,生怕有点九千岁咸鱼翻身,当然要以绝后患,在廷臣的不断上本催促下,坚定了崇祯杀魏忠贤的决心。魏忠贤被逼上吊自杀之后,并没有被放过,崇祯帝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一时大快人心,崇祯也赢得了圣明之君的美誉。

能够不动声色的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更重要的是铲除了阉党,牵连文武大臣、内廷宦官太多,一时间造成朝中无人,而趁势壮大掌权的东林党人,除了斗嘴、玩党争,似乎没干过正事。周延儒和温体仁势力明争暗斗,将崇祯朝弄得乌烟瘴气,两人可谓都是崇祯嘴里的“误国之臣”。面对蜂拥而至的李自成农民军(流寇),屡屡侵犯的满清铁骑(戎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会打嘴仗;内廷的太监们也没有一个人能替崇祯分忧。要知道这时的崇祯也不过二十几岁,满朝文武、内廷太监(全国的精英)都无计可施,都眼巴巴地看着被他们吹捧起来的圣明之君、二十多岁的帅哥皇帝朱由检,你让朱由检怎么办?或许他想起了他哥哥临终交代他的:“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或许他在想:如果魏忠贤还在,面对今天的局面,或许有他的法子。

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他也确实在治国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有灾必赈,辽东将领的工资待遇从不拖欠……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结果魏忠贤一死,让东林党人等上台了,大明朝的形势是急转直下。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的阉党斗了几十年,今儿总算如愿了。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给他们当家了才知道这个家其实不好当。在经济方面,SX大旱,大明无力赈灾,导致灾民起义蜂起。更可笑的是,朝廷不想着赈灾安抚民心,还在玩裁汰冗员、精简机构的表面文章。结果裁来裁去,一个官没裁下来,反而把驿站撤了,这一撤,撤出了个混世魔王李自成,作为驿卒的李自成下岗失业了,干起了举兵造反的买卖,最后引发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军队方面,以前魏忠贤在时,各级军队活得还比较滋润,尤其是辽东将士,毛文龙等在这一点上尤其感激九千岁魏公公。结果崇祯一上台,辽税越来越重,辽饷却越来越少,辽东将领待遇越来越差,其他地方的军队更别提了。很多地方的军队长期饿肚子,来对抗流寇,为大明流血卖命。军人也是人啊,哪受的了这窝囊气,结果纷纷内讧,调转矛头,军人也成流寇了。当时李自成攻打HN洛阳开封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军哗变,是李自成能攻入洛阳、活擒福王的重要原因。

另外,崇祯朝在安抚民心、安抚军心方面不但无能无力,还频频昏招迭出。袁崇焕因为毛文龙在魏忠贤时期领的辽饷太多,以这个借口杀了毛文龙。杀了之后又怕他的部下反叛,又拿更多的辽饷来安抚他们,结果以耿精明为首的一干人依然不吃这一套,投降满清去了,成了日后满清南下的重要主力。温体仁又因此鼓捣崇祯杀了袁崇焕。总之是一个错接一个错。假使魏忠贤在,袁崇焕岂敢擅杀毛文龙?毛文龙不死,皇太极岂能轻易灭了朝鲜?又岂敢轻易发动己巳之变?没有己巳之变,袁崇焕又岂会被杀?袁崇焕不死,祖大寿会投降满清?那他的外甥吴三桂会放满清入关?至于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只要有袁崇焕、孙承宗这些狠角色在,他们岂能翻得那样的惊天巨浪?可叹崇祯朝一错再错,最后亡国亡身,让华夏儿女承受三百年耻辱。真印证了前面说的那条批语:一步行来错,回首已百年;请观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

那些满朝的文官精英比不上魏忠贤,内廷的太监更是没法跟魏忠贤相比。崇祯重用的太监曹化淳又是个什么货色?亲自开门迎闯王入紫禁城。魏忠贤可干不出这事,他对朱家是骨子里的“忠”。天启帝落水,他想都不想以五十多岁的身子跳入水中,入水后才想起自己也不会游水。魏忠贤从来没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崇祯对他下狠手,他没有丝毫的反抗,或者想发动政变什么的。真想发动政变,他完全可以扶持一个儿皇帝继位,压根不让崇祯上台。

书中写邢夫人与王熙凤的明争暗斗,最后王夫人一死,邢夫人是大获全胜,王熙凤被驱逐回到金陵老家,最后上吊于狱中。邢夫人如愿获得了贾府的管理大权,可又能如何呢?她完全驾驭不了局面,下面的丫鬟婆子们,因为工钱被克扣,纷纷偷盗,甚至勾结流寇,整个贾府人心涣散,她却一味地滥发淫威,驱逐了王熙凤,间接逼走了赵姨娘贾环。面对流寇和戎羌,她不但一筹莫展,还在关键时候,闭门不出,理由竟然是“见到血头晕”,而将弱质女流林黛玉推在前面当家。这样的德性,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崇祯朝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廷臣们?

有人说邢夫人是寓意明朝的刑法,有一定道理,明朝刑罚太滥,动则祖宗家法不知权变,大敌当前,仍然拘泥于礼法,寒了不少人的心。特别是明末,被冤杀错杀的不少,打了败仗就被杀头,传首九边。相反满清则在大力邀买人心,虽不能得天下民心,但却极大地吸引了明朝将领。以至于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耿精明、耿精忠等纷纷投降。明末刑罚严苛,一方面与崇祯帝比较极端敏感的性格有关,同时也跟明末那些‘冠冕堂皇’的文官有关,比如与皇太极和谈,与李自成和谈,迁都南京等事情上,崇祯其实心里早想这么做了,但这些文官们,到那种危急关头,还空谈什么大国尊严、祖宗之法,错失和谈与迁都的大好时机,结果强敌真的杀进来后,他们一个个跑得全不见了,甚至奴颜婢膝地去投降了,崇祯帝敲钟上朝,结果只上来一个太监。

书中的邢夫人,志大才疏,拘泥家法,此前是争权争名,对王熙凤一百个不满,(在吴本后28回)最后贾母死了,王夫人死了,真让她当权的时候,她不是想着怎么振兴保护家业,反倒先打击报复、清算王熙凤。本以为她是个怎样大义凛然的人,结果流寇打进来,她竟然说怕见到血躲起来闭门不出,将烂摊子甩给娇弱的林黛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邢夫人更像影射志大才疏的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文官集团。

同类推荐
  • 独狙特种兵

    独狙特种兵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但为何突然人间蒸发...穿越到抗战时期,一代兵王洛寒手持独狙闯天下...群灭,团灭,各种灭......天哪,他是魔鬼....不,他不是人..敌人一声声惊恐的咆哮....且看兵王洛寒如何在战场驰骋,如何再次回归都市......本人新手,如写得不好,请不要喷,谢谢!!!
  • 说书人倒反隋唐

    说书人倒反隋唐

    少年说书人,在现代坚守着早已没落的评书,拜师“净街王”,长袍马褂,醒木纸扇,讲古批今,不意间南柯一梦,倒反隋唐,掌中九转盘龙亮银枪,胯下千里银河一点红,英雄义气,美人柔情
  • 世界上下五千年7

    世界上下五千年7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犹太科学家传奇

    犹太科学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大明海盗王

    大明海盗王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道,倭寇横行,海盗猖獗,佛朗机夷虎视眈眈,欲要叩开大明海防,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中。航海迷王朝来到明朝,成了一名海盗.建立舰队,重启郑和开创的航海伟业,纵横在大海之上,创造不朽的传奇:平定倭寇、收复台湾、灭小日本、征服印度阿三、进军新大陆、征战欧洲……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三姐妹

    TFBOYS之三姐妹

    大家都知道tfboys是明星,但是大家知道吗?他们也有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有自己喜欢的人,今天小编我就告诉大家。
  • 易烊千玺之允诺一世

    易烊千玺之允诺一世

    是因为我开始赢得太漂亮了,所以最后会输的一塌糊涂吗?【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真人】
  • 唐僧回忆录

    唐僧回忆录

    我叫唐僧,在几个月前,我被一个长相粗鄙的人带走,紧接着接二连三的怪事开始接踵而至……我以为自己聪慧无双,却不料被沦为了斗争的机器,我被一个爱上我的国王关进了动物的世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一只屎壳螂产生交际……
  • 龙凰唤星空之殒

    龙凰唤星空之殒

    出生在贵族的少爷,竟是被家主捡回来的,从小受尽别人的冷嘲热讽,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卷入了一场奇幻的旷世大战,为了人类,他该何去何从?他的身世又是什么?敬请期待。
  • 那些受伤的青春

    那些受伤的青春

    少年总爱以少年的心去述说少年的故事,然而我,却因为一位自称为浪子的朋友的情感述讲而让我突发奇想,竟欲将少年的故事述讲到二十年后。寒假四十多天的闲暇,让我拿起了笔来,于清静中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想有个家》。故事虽然稚幼,但其所言所语,无不是真情之流露,深爱之畅发。真情易就诗篇,所以《我想有个家》是一部“诗的叙说”(一朋友语)。鉴于它与我以往风格的迥异,故在此我仅与我的另一部长篇略作一番比较。如果说我的前一部长篇《方圆》是以爱情为线索而记述一段历史生活的话,那么这一部《我想有个家》则是以爱情为线索而记述一段情感的演义。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消失的少年

    消失的少年

    那年,那个寒假,有个叫白雪的男生,真的像雪花一样飘落了她的世界,刹那间,她觉得身边的空气仿佛都变干净了,那时,他那抹晶莹如玻璃的笑容,静静地绽放在她眼前,悄悄地惊艳着整个世界。
  • 五年后已为他妻

    五年后已为他妻

    “你确定他是我女儿?”冷南希看了看坐在地上把脚上的袜子放在嘴里吸允的可爱小奶娃。“你觉得呢?”上官总裁冷冷的看着对面面无表情的女人。“哦!”冷南希淡漠的哦了声,“你是我老公?”几分钟后冷南希挑挑眉随意的问道。“你觉得呢?”上官总裁依旧冷着脸回答道。“哦!”冷南希也懒得说什么了,既然人家不想说,干嘛又得浪费表情的问。此时,旁边的一堆人石化、、、、、瞧这一家这什么跟什么嘛
  • 没事就溜达

    没事就溜达

    看了本书,有些读者可能有种当头一棒,心中愤然想骂作者的冲动,有些读者或者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东西,想跟作者交流辩解一些东西,无论你是哪一种,作者希望你都将这本书静静的看完,这本书作者献给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朋友们
  •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回国入学,本想平静度过高三,殊不知这一年内却发生了太多令人诧异之事。刚来学校不久,便相识了校园几大男神,并与之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碰撞,在生日来临前的十一天,每天都能收到来自神秘少年的蓝色妖姬,明明是双生子,但她与哥哥生日却不一样。生日当天,一场巨大的阴谋和真相浮出水面,神秘少年再度出现,带来了蓝色妖姬和桔梗花,在两种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令人揪心的秘密?她与哥哥究竟是不是双生子?得知真相之后,旧爱与新爱如何抉择,而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