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一天上班,还是七点二十的闹钟,八点二十出门,坐B4到八字桥,下车,去公司。
八字桥那边有个ZJ大学,好像是浙大的一个校区,应该是老校区,没看到什么新楼。
八字桥那边还有个公众厕所,还是新型的公共厕所,杭州的公厕数量和质量都说的过去,前两天在海宁,那边的公厕也挺干净,比我生活过的几个城市包括家乡的县城都要好得多。
我到了公司之后就吧被分到了一个运营小组里,组长是本地人,看着岁数应该没我大。是个男生。组里还有两个女生。一排四个电脑,我们一人一台,我跟组长坐在两头,她们俩坐在中间。挨着组长的那个女生比挨着我的那个长的要好看一些。那两个女生的年龄估计更小。
这一天,没干什么事,就是熟悉了一下微博的具体运营方式,给了我一个账号,以后我就负责账号的维护了。这就是所谓的微博运营。其实发微博是次要的,因为大家这么多账号内容都是互相抄的,大同小异,连账户的昵称都大差不差,而且还可以定时发送,一天的十条微博,恨不得半个小时就全安排完了。
而且,微博发布有一定的要求和程式化的东西,必须遵守,到什么时间段发什么类型的微博,发起什么样的话题,这些都是有要求的,一张图片七八层水印也是正常的。
微博运营的重点在营,营收是目的。其实就是一个营销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营销,而不是在琢磨微博的内容或者形式,怎么样改进,怎么样吸引人。
具体的营销策略就是通过给微博站方付费,进行粉丝头条或者精准广告投放之类的。总之就是我们充值缴费,微博站方帮我们把信息推给微博用户,不管是不是我们的粉丝,都没关系。
所以,我们工作时间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广告投放之后等微博用户来互动,然后就可以直接私信,或者我们主动私信搭讪。我们微博的运营的提成就来自这些跟我们私信交流的人。
我们获得提成的前提是能够要到对方的微信号,有了对方的微信号之后,让我们公司的客服跟他们去聊,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目标就转移到下一个粉丝或者陌生人身上了。陌生人一般是看到了我们的推广,虽然不是我们的粉丝也参与了互动的用户,点赞也算。我们就认为他可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这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的营销方式,通过微博、微信来做生意。不说太远,大一的时候,我还没有微博账号,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我的今天,我竟然是靠发微博以及微博上的私信工作。时代变化快,九零后也有这种感觉。
因为我是第一天上班,还没有入职,没有录指纹,所以,我可以提前两个小时下班,所以我是晚上六点从公司里出来的,到八字桥坐B4,结果B4那趟车人太多,挤满了。我没上去,等了一会,坐了人不太多的B4中泰,路上总共用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