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在辽东湾新区的李庄台镇刘家村,好像是上边要搞什么宜居乡村建设。要给他们村里修路,这一修就出了问题。给我们打了电话,我们采完养生锅的事直接就过去了。
事先都是电话联系好的,我们到了村里,就有人领着我们看,给我们讲。站在路边围观的村民也知道有记者要来。村民的质疑,主要是路越越窄,原来是老路是四米宽,正在修的路,路面才三米六,我们到那之后现场拿尺子量的。路窄了之后就出现了对向来车错不开的问题。
其实原来的路面是四米,这边到那边全算上。现在的路是三米六,不过在三米六的两侧都铺上了砖,南边是普通的透水砖,北边是可以中间填土的植草砖。砖层高出地面大概有三公分。
大家担心的是路面窄了,农忙错不开车,必须得一个车骑到植草砖上,才能错来,太麻烦,而且路越修越窄说不过去。还有植草砖的问题,植草砖是之前就有的,是路边沟里的护坡,之前搞过一次绿化。这次是把沟填了,把原来坡上的植草砖拿过来又铺在路边了,村民们质疑是偷工减料。
我们在路边随机采访的时候,还有人反映说,这植草砖中间有窟窿,老人小孩躲车的时候,在上边走容易崴脚,绊倒。问题就是这么多,让我们去是曝光一下,给村里干部看看,让他们老实点。
既然是沈阳来的记者,我们不可能只把事情控制在村委会的范围内,村里的事,我们直接找上级,去镇里,让镇长跟村长沟通,因为很多村长是很难沟通的。现在想想,跟着张哥这半年,我还从来采访过一个村长,有事都是去镇里。镇里的人最起码是要脸的。
而且村里的这条路的监理方也是镇政府,他们那有施工图纸,路是不是窄了,工程是不是偷工减料了,一看图纸就知道了。我们倒是见到了镇长,但是人家没给图纸,说是负责图纸的那人,到BJ出差了,一时半会回不来。有事可以直接说,不一定要开看图纸。
我们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又来自党台,自然不能跟镇政府硬来。于是,在二楼大会议室,举行了一次会谈。这个会议室是长条形的,门开在会议室三分之一的地方,正对着楼道。
张哥带着一群村民背靠会议室门口坐了慢慢一排,张哥坐中间;镇长带着一群镇里和村里的干部,隔着会议桌,坐在我们的对面,也是坐了慢慢一排,他们是正对着门口。镇长在中间坐着。
在村里呜呜渣渣的村民,到会议室一坐,全软了,从头到尾,十来个村民,这有两个敢说话,其他人忍要么附和,要么低着头不说话。估计他们是第一次见到镇长,估计也是最后一次。
谈到最后,村民们内部出现了分歧,有的主张见好就收,镇长都发话了,肯定会加宽路面,这是大部分人的意见,这些人也是一直不敢说话的人。他们俩是希望镇里查一查村里的干部在修路上事上有没有经济问题。镇里说花了这么多钱,钱都去哪了。
最后的最后,镇长要市里去开会,走了。安排了镇国有资产公司经理跟我们一起到村里现场办公,介绍采访。其实那个国有资产公司经理,就是个农场经理,但是架不住地位高,据说他们是镇里的三套班子之一。同时也是镇里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他开了一辆路虎,跟着我们的车。到了村里,张哥不等了,已经耽误了挺长时间了,直接就开始采访了。问的几个问题,全都答上了,具体是否会落实就不知道了。
在回村的路上,孙哥就问张哥,是以前那个镇长吗,张哥说不是。孙哥又说,镇里开路虎车,肯定超标了,要不要拍一条,张哥说算了,之前那个镇长调走了。
这个面膛黝黑还一脸疙瘩、五短身材,挺着大肚子的经理,介绍了修路的情况,前后采了不到五分钟,我们就收拾家伙走了。让村民们和经理自己掰扯去吧。
二手植草砖的问题,他说是国有资产的重复利用;路窄的问题,他说看起来窄,其实不窄,路面还没修完,之后会铺上一层三公分的垫层,跟两边的铺的砖高度一致,然后植草砖这边还会加宽加固,白天可以做错车道,晚上可以做停车位。
我们采完上车走了,到了大路上,突然有车追了上来,给张哥打了电话,张哥下了车去了后边,我们在车里等着。一会儿张哥就回来了,说是镇上的人,要给他什么东西,他没要。孙哥说,他们的东西不能要。这帮人太阴,指不定在哪摆一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