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种田的农民们又开始在庄稼地里忙碌,靠山屯也热闹起来,天气回暖,山上多了小动物的身影,野菜也开始展露头脚,闲置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也纷纷往山上跑。
,枯萎的树叶慢慢发出枝丫,各种鸟类也出来叽叽喳喳的叫着,印证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话。
李家也如往年一样,开了春就下地劳作,家里的劳动力早出晚归各有各的事儿。
李小米兄妹一直处于放养状态,三人就像是一群羊里面的任意几只,放羊的人随他们长。而这个放羊的人就是白氏。
白氏管着一家老小,她自己的儿子都还没长大成人,如何有过多的时间管李小米他们,照顾他们最多的,除了白氏就是李青青。
李青青见天气暖和就背着二宝出去挖野菜,挖些嫩嫩的野菜也是一盘儿好菜。
坐在院子里的李小米,释放出精神力,出了李家大门,李家对面是一道沟,里边张着几颗歪脖子树,右边是一片空地,种了几颗梧桐树,靠墙堆放着几个草垛。
李家左边靠着的邻居也是李姓族人,着一代住了七八户人家,都是姓李的,过了着几户人家,就是一条土路,有三四米宽,土路两旁都是一条条的小胡同。靠山屯的李姓人家都居住在这一代。
土路的尽头旁张着一颗大隗树,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围住,大隗树上已经有绿色的枝丫冒出,到了夏天定满树愧花,飘香袭人!
村子里鸡飞狗跳好不热闹,大隗树下是一个聚集地,上了年岁的老人,都爱坐在树下唠嗑,这都是村子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任哪个小辈儿从这过都得打声招呼。
过了大隗树,就是小河沟了。村子里的女人们都爱在这儿洗衣服,三个女人一台戏,一群女人跟几百只鸭子没什么区别,东家长西家短,各家的事儿,没她们不说的,这就是八卦聚集地。
李小米也没兴趣听他们聊八卦,就操控这精神力往耕地那边去,地里的人都在翻地,见没什么有趣儿的事儿,就收回了精神力,她的精神力只能覆盖方圆三四里地,再远就不行,她虽出去的少,但是这一片的人大多看了个脸熟。
李小米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自己使精神力时间有点长,一阵风吹过顿时打了个哆嗦。
“哭哭哭,就知道哭,有哭里功夫不知道多吃点,你看看人家”董氏一边哄着哭闹不停的女儿,一边朝李小米走去。
李小米一个眼神都没给董氏,董氏对大房的孩子不喜,从被李小米攻击过一回后,她怕那个死了的王氏回来吓唬她,也有所收敛,但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在外边跟人埋怨李小米吃的多,大房一个人干活四张嘴吃,吃的都是他们二房的。
董氏走到李小米跟前说道“小米,你别欺负妹妹。我给你做饭去,听着没”董氏见李小米盯着树看,理都不理自己,就把她提溜起来,抱着她拍了拍她的小屁股。
李小米最不喜欢让人抱,刚开始被人抱的时候她浑身都是僵硬的,在末世时,每天都活在随时可能被杀掉的环境里,戒备心简直刻在李小米的骨头上。
李小米不愿被董氏抱着,挣扎着又躺回去了,董氏见她不愿意自己抱,冷哼一声道“谁乐意抱你似的,不识好人心”不解气似的用手戳着李小米的脑门。
“啪”李小米一巴掌拍她脸上了,董氏被打的一愣,扬手就要打回去,眼珠子一转,随即往地上一坐,抹起眼泪来,哭着说道“娘啊,你快出来看看,看看你大孙女给我打的,呜呜”。李小米收回冷冷盯这她的目光,冷哼一声,心说“欠收拾”。
坐在屋里的白氏听见叫声,趴在窗户上喊道“老二媳妇,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瞎嗷嗷啥”。
董氏一听不乐意了,站起身往屋里走嘴里喊道“她有多大劲儿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看看,你看看”。也不管哭闹的女儿,跟白氏歪缠去了。
李小米也不乐意听董氏胡搅蛮缠,看着身边的奶娃娃哭的五官都皱到一起去了,还在哭,就伸出手来,捂着她的眼睛。
哭声停顿一下,又响起,李小米来回重复捂眼睛的动作,奶娃娃哭声反倒越哭越响,李小米扭过头去不在理她,心道“这孩子,可真烦人”。
李小米曾经最不喜欢的就是孩子,她在孩子手里吃过亏,在末世,越是看着安全的越危险。
她现在还是不太喜欢孩子。尤其是不会走路的孩子,例如她自己,虽然有一岁了,但是别人家一岁的孩子都还在哭闹着吃奶,李小米自然也不敢太特殊,就一直跟着二宝来的,二宝会爬她就跟着一起,二宝会发出声音,她也学的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