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一共有三个馒头房——孔祥雷家的、“天天盼”馒头房,还有一个就是王景生家的了。我们家一直都是吃他家的馒头,只是近些天便不再吃了,改为吃超市里的了。原因很简单,王景生死了,馒头房不干了。
在我出生以来,会吃饭了以后,便一直吃的是王景生家的馒头。他在我眼中总是笑嘻嘻的,样子一直都是很老的那种。一眼看上去感觉他十分邋遢(lāta),可偏偏又是做这种活儿的。白白胖胖的白面馒头,与王景生那地瓜般的脸显得格格不入,对比是十分鲜明的。可村里人不管那张脸,只看他的馒头。我也十分喜欢吃他家的馒头,一顿饭便吃上一两个,到了前些年,有时候竟能吃下四个之多。
听爷爷说,王景生的馒头房早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就有了。那时候,全镇子的人都会把自己家的两三分出一部分来,送到王景生那里,换回来的便是一把把黄色的馒头票。王景生便把这些粮食收集起来,打成面粉。然后和他的老婆在那柳木案板上,把那一把把散着的面粉撮成了一个个馒头。上了笼就蒸。人们一大早便挤着抢着用馒头票换成馒头,我们镇上,不论大户还是小家,都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镇子上就王景生家的这一个馒头房,也没有什么竞争。到后来,祥雷、“天天盼”便出现了,可王景生的生意也未见的冷清。大概是人们吃的久了,觉得顺口了,再去吃别的觉得不习惯。再者说,这王景生家的馒头也不是不如那两家的,当然会有许多人吃了。
小时候,我经常去馒头房拿馒头。因为馒头房离我家不远,走着也就用二分钟。我每次去王景生的馒头房,王景生都是十分热情的,给我拿上两个糖包子。(三角形的那种,里面装的是红糖,有的地方也叫糖三角或者糖饺子)那是小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我也是这样,出来了馒头房便那起糖包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般情况我在走到家之前,那个糖包子也就只剩下个白面的角儿了。
这几年,便不同于以前了,我也很少去到王景生家的馒头房拿馒头了。一方面是学习上紧,另一方面则是吃别的东西来代替了。我听说他去世了也是前几天的事情,当时我也没多大震动,只是想了一下他的脸。可是最近开始注意到了,总觉得他不在了,心里有些堵的慌,但又说不上来什么。
唉——真想再吃一口王景生家的馒头,尤其是那红糖陷儿是糖包子。现在我手里拿着一个超市里买的馒头,我啃了一口,咽下,嘴里是满满的机器味儿。我脑海中又闪过了王景生那张熟悉的脸——一张和蔼的面孔。
“爷爷!我拿上两斤馒头。”
“好!孩儿来,我这就去给你装!”
我嘴里的馒头哽住了,脑海里分明是那一张熟悉是脸。
【好长时间没有写这种人物传记了,这次也是有感而发,不想把他忘了,所以写在这里。
我觉得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把我的这种人物传记整合一下,弄个“小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