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900000013

第13章 收兵权与定祸乱(5)

补阙,是一个七品上的谏官,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也兼负着举荐人才的任务。像左右拾遗一样,补阙也分左右,但比拾遗略高一级。辛仲甫由朝官去“知”县城,品秩不变。在光州期间,赶上一次涝灾,有一条大河决堤,水漫州城,辛仲甫就集中了舟船数百艘,展开救援,当时州府的军用物资和百姓储备,都用这些船运载到高地,得到保存。一州人赖此而度过了荒年。

他还发现此地有水无树,人们行走在官道上、田野间,夏天都没有个凉快地方,于是就发动地方种树,很快,一些柳树就成长起来,州人很感谢他的德政,称这些柳树为“补阙柳”。

后来他移镇彭州(今属四川成都),成功地平定了一起预谋中的暴乱。当时有贼寇准备趁节日官民宴集期间作乱,当时已经是春天,辛仲甫看到城濠两岸的冬草甚高,觉得这个地方适合贼人隐蔽,就令人将濠草一烧而光。贼寇见这情况,以为阴谋泄露,就有人来主动自首,辛仲甫顺藤摸瓜,抓了首乱者百人正法。一场可能的暴乱平息了。

四川孟昶的后蜀平定后,需要有人治理西川。那地方需要有武官镇守,但老赵还是想找一个文官,但最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就问赵普有没有这样的人。赵普推荐了辛仲甫。

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院都虞候,马军、步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大多由藩镇安排自己的衙门将校担任,太祖知道这是个弊端,因为办公室都是他自己的人员,秉公处理军政事务的可能性太小,容易让藩帅在其间“上下其手”,于是,加进了一个官职司寇参军,进入马步军院,这个人选,往往以科举考试中的“九经及第”的进士充任。宋初著名文人柳开,就是第一个到宋州(今属河南商丘)出任司寇参军的文职官员。后来司寇参军又改名为司理参军。大宋流传着很多“马步院”的故实,其实应该叫“司理院”。

几年时间里,老赵完成了国家由军事管理向文官管理的转型,成功地实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

对此,老赵也很得意,他像个孩子似的对赵普说:“五代藩镇太残虐,老百姓受害不小。朕今天就用儒臣干过去藩镇们干的事!要派下一百多人去治理大藩!就算这一百多文人个个都贪、都脏,也赶不上武夫的十分之一呢!”

老赵对州郡地方,一方面派出知县,“渐削其权”,一方面则根据具体情况,如藩帅病逝、藩帅迁徙、藩帅升迁、藩帅遥领他职,慢慢使原来的武夫藩帅也退出州郡管理,而代之以文官。十几年间,终于造就了大宋帝国了不起的文官制度。在这个文官制度下,道州郡县,三百年间,先后出现了无数圣贤人物,为大宋赢来前所未有的圣贤气象。后来坊间流传、小说讲述、戏剧演出的很多“知县”“县令”“太守”故实,大多出自于大宋,源头在此。

这是圣贤制定制度,制度反过来造就圣贤的良性运作。在后来的日子里,赵匡胤逐步削夺节度使镇将之权的方式是,强化县一级的权力,虚化州一级的权力。按照赵普的意见,太祖在颁给中书门下的诏书中有一道命令,大意说:以后各县都要置县尉一员,其地位在县秘书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

以后凡是遇有盗贼斗讼之类地方事件,各州刺史要将这类事件转给县令及县尉处理。州郡不得越俎代庖,不得代替各县处理案件。

为了加强各县武装力量,还允许根据各县规模,各置不同数额的弓手。此外,还有一项制度规定:各节镇辖下支郡,皆直隶京师,这些支郡“得自奏事,不属诸藩”,可以自行向朝廷奏事,不再属于诸藩。这就等于将各州郡的二级管辖地权力收归朝廷,诸藩,由原来的“省部级”成为与“地市级”并行的行政单位。这样,五代以来的由节度使擅自处理县级事务的藩镇权力得到控制。从此以后,公事又回到县一级管理,而藩镇诸将所能主管的,不过是所在城内公事而已,其权力都达不到乡村--乡村一级皆由“权知”的县令管辖。史称“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

“侵削藩镇”之妙

但老赵“侵削藩镇”之妙,还不止于此。更出色的是,诸州一级的权力,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制衡。老赵的方法是,为各州太守或藩帅设副官通判。通判管理州郡地方事务,“凡诸民之政皆统治之”,而且,可以直接与朝廷对话,不必请示州郡长官。史称通判“事得专达,与长官均礼”。这样的通判,大的州郡甚至可以有两个名额。通判,相当于军队中的监军,是由朝廷直接派出的监察性质的官员。这类官员由于名义上不是二把手,又不是长吏的属官,等于单线与朝廷联系,所以到了后来比当地太守长吏还威风。有一个杭州人,特爱吃螃蟹,在朝廷做官,他想补一个外郡,人问他,你要到哪个地方去啊?他回答:“别管是哪儿,只要那个地方有螃蟹,无通判,就行!”这话很长时间里成为人们挖苦通判的口实。乾德四年,甚至还发生了通判与长吏纷争的事。通判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我是监州啊,是朝廷让我到地方来看着你的!于是太守长吏的举动不得自专,多为通判所制衡。藩镇的权力是得到制衡了,但内部斗争,也造成了效率低下和无谓的消耗。显然很过分。老赵知道这个弊端后,特意下诏贬损通判一点权力,诏曰:“诸州通判无得怙权徇私,须与长吏联署文移,方许行下。”

意思是说,各州的通判不得仗恃朝廷给的权力而行私怨。以后有事行文,要和长吏一起联署签名,这样的文书才算有效。这样“联署”,等于通判与太守达到了权力平衡,基本解决了地方权力问题。

从此,通判与州官联署,成为大宋文官制度的一大特色。权力制衡做到这个份上,古今罕见。

在财务方向上,遏制藩镇的管理方式是:特设诸路转运使。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各藩镇屯重兵,地方租税所入,都被留下自用,交给中央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不过带有象征性而已。五代藩镇时期,有各种“场务”,这是属于盐铁酒等特殊消费品的专卖管理机构。一般以生产、专卖盐铁的机构为场,税务税收机构为务。这类场务,基本都被地方藩镇垄断。而且没有个准谱,各藩镇一般都会派自己的亲信管理场务,随意规定缴奉数额。这类无法测度的盘剥聚敛,是地方士庶最大痛苦之一。赵匡胤从地方过来,深知此类事弊端所在。他于是与赵普共同设计了“转运使”。

转运使一职唐代就有,但直到宋初,才固定下来为地方财务总管,负责征收财税,管理地方财政。凡一路之财,转运使掌之。节度、防御、团练、观察诸使及刺史,都没有权力干预。史称“于是财利尽归上矣”。不仅如此,宋初的转运使,还负责有“监察”任务,权力甚重。而转运使直接隶属中央,其负责监察的并非一州一郡,而是一路。路,在宋代是一个行政机构,天下只有十几路,最多时达二十六路。宋代施行的是路、府(州、郡)、县三级制。各路转运使的一把手称为“都转运使”,这是临时性的州府以上的行政长官。

从大宋整体组织架构观察,施行的是“五权分立”制度:皇帝掌全国军政决定权;中书省掌行政权;枢密院掌军事权;三司掌财政权;御史台和谏院掌监察权。

皇帝以外,其他四权分别向皇帝负责,而皇帝下达命令,属于行政方向的,则由中书省签署,不同意,可以驳回;属于军事方向的,则由枢密院签署,不同意,也可以驳回;三司也可以直接提出建议性意见;而御史台则监察百官,谏院则盯着皇上,百官有错,御史台弹劾不已,皇帝有错,谏院必须谏诤,不诤则属于失职,为天下笑。

官员的任期也渐渐有了规定,几年,就要轮换。军队,枢密院虽然有权谋划战事,但无权调度军队。而文官和将军外派称之为“差遣”,这是实权所在;平时虽有官位,但无职权。这就是“职务”和“职位”的分离。这种结构,各自的权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内部“叛乱”的风景,却得到了根本性遏制。总体来看,利大于弊。但积弊所在,也渐渐演成痼疾,这是后话。

《宋史纪事本末》引用了宋人吕中的一段话,来说大宋帝国的偃武修文,说得非常准确,吕中说:

天下之所以四分五裂者,方镇之专地也;干戈之所以交争互战者,方镇之专兵也;民之所以苦于赋繁役重者,方镇之所以专利也;民之所以苦于刑苛法峻者,方镇之专杀也;朝廷命令不得行于天下者,方镇之继袭也。太祖与赵普长虑却顾,知天下之弊源在乎此,于是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运使,置通判,皆所以渐收其权。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天下之所以四分五裂,是因为藩镇专断霸占其地;天下之所以战争不息,是因为藩镇专断统领兵将;士庶之所以苦于赋役劳重,是因为藩镇专断享有税收;士庶之所以苦于刑罚严峻,是因为藩镇专断主导杀戮;朝廷命令之所以没有办法行之于天下,是因为藩镇专断安排世袭。太祖赵匡胤与赵普为了长治久安,经过长久考虑,知道天下的弊端在此,于是以文臣执掌州府,以朝官执掌郡县,又以京官监临地方财政,为之安排转运使、通判,都是为了渐渐地侵削藩镇军政财权。从此,朝廷以一纸命令下到郡县,就像身子使唤胳膊、胳膊使唤手指那么自由,没有什么难处,而天下大势,从此分久而合了。

元佚名《宋史全文》也引吕中的话评价太祖“侵削藩镇”事,说:

以酷吏主财,则取民必峻:以武夫主刑,则用法必严,此太祖所以命儒臣主财、士人典狱也,知所以培国脉而重民命欤!

用酷吏执掌财政,那么榨取士庶一定很严厉;用武夫执政刑罚,那么适用法条一定惨烈;这就是太祖为什么要任命儒臣来主管财政、任命士人来执掌刑狱--太祖真是很懂得“培国脉而重民命”啊!

“培国脉而重民命”,培植国家的命脉而重视庶民的生命,这是圣贤人物永恒的军政目标,也是大宋帝国太祖赵匡胤终生的天下目标。他一生的军政诉求在此、用意在此。

但需要重复的是,老赵对边防将军的“久任”之道。宋初边防任务极重,老赵一方面将各个藩镇的财政收归朝廷管理,一方面又给予边关将帅较大自主权,表现了政治家出色的灵活性。首先,他量才起用,边关守将各得其人,令其才有所用。其次,他对守将在京眷属抚之甚厚,令其个个心存感激,无后顾之忧。

边将每次来朝,太祖必召对,命坐,赐以饮食,颁赏之丰厚异于常人。再次,凡军中事,政策放宽,许从便宜。最后,在财务政策上,也尽量向边关倾斜,边镇方面的盐铁酒这类专卖,虽然由转运使管理,但所获之利润,朝廷不回收,一律赠予边将。边关贸易之类,免所过征税,所得利润也赠予边将,鼓励守帅将这笔收入用于边防,令其招募骁勇以为爪牙。

这方面,赵匡胤是有自觉意识的。边关税收归边关,朝廷收入就会减少,但他宁肯俭约度日,也不肯废掉这一政策。他曾经对近臣说:

“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边关镇守如能懂我的意思,我必优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多赠他们公钱及所属州郡的税利。以此要他们招募骁勇,以为爪牙。这是需要银子的。钱财丰盈,必能做成这一件大事!如此,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所惜也。”

这样一来,边臣大都富于财货,得以重金养募死士,使之为间谍。于是洞悉藩情。每当边敌入寇,必能先知其来,可以预为防备,设伏掩击,往往能够获胜。史称“自此累年无西北之虞”。如此,大宋得以腾出人力物力财力,尽力于东南。为日后取荆、湖、川、广、吴、楚之地,预先做好了政治军事和财政准备。

同类推荐
  • 绝代匪王

    绝代匪王

    一代豪门少爷因奸人所害,沦落到隐姓埋名的地步,受尽迫害之后终遇贵人。巧合之下,竟是成为了一伙劫富济贫的土匪中的一份子,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匪王,执掌乾坤,统领乱世。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少年萧十三杀人事件

    少年萧十三杀人事件

    少年萧十三无意间卷入一场谋杀案,从那一刻,他的命运终将改变……对于两江总督端方而言,他因自己的欲望失去心爱的儿子,对于萧十三而言,他历经生死磨难,终于找到背后的真相。重重悬疑之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让无数人陷入万劫不复,一场隐藏了300多年的秘密,就此揭开。感谢各位厚爱,取得一份满意的成绩,本书将暂停更新,如果有意可关注本人同名微博,相聚有时,后会无期。
  • 阆苑宋歌

    阆苑宋歌

    本小说集穿越、历史、灵异、科幻、浪漫言情于一体。故事中的女主角作为现代人,穿越之后就堕入了金军入侵宋朝的战争年代,她与3位太子的感情纠葛又将如何发展?她是两世融合的结合体,又是相隔800年文化的矛盾体,在这个风云莫测的古代世界中她将何去何从?人生如此复杂,世事难料,世事难测,世事难懂,一切究竟是源于偶然,还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坦白地说,我不知道。那么,请问你知道吗?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无法对自己的命运重新选择一次。而我的小说却可以,让想象插上翅膀,将时光倒流,将命运重写。
  •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集合了“考古探密”、“人物逸事”、“古迹奇观”、“交流奇闻”、“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掌故与发现,勾勒出一幅真实多彩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一场生化危机的灾难,丧尸横行,人心诡异。白琳,三系异能者女子,被家人欺骗做实验品致死。一朝重生居然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这次不但要好好活着,还带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存储、种植、养动物样样皆可,且看白琳如何带着空间及异能在末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步一步变强登上那万人敬仰的宝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栖沉香

    凤栖沉香

    盛世繁华君酒饮,且行且歌且听卿吟。光华流转,转眼多年。你可还记得多年年前的梧桐叶,千叶花,沉香木,玉无暇,你说沉香沉香暗夜沉香,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芬芳。沉香确不只是一种木头,在这日日夜夜里,你的所爱成为我的光。我愿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陪你走过你愿前往的地方。八岁那年,落日余辉映在河岸青草上,你爬上山坡摘下千叶花,为我戴上;十岁那年,你匆匆离别让我心心念念再难忘。如今我的发际不再有千叶芬芳,我等你,等过暗夜,期待沉香。“凤溪哥哥,沉香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呢?”“等到小木木长发及腰,等到千叶花再开落十载,等到梧桐引来凤凰,等到凤溪哥哥···”“嗯?”“等到我娶你···”这五字随着梧桐花落埋藏在清风中。
  • 星际奇幻之与自己互换身份

    星际奇幻之与自己互换身份

    两个科学狂人与一个想改变现状的普通人。偶然机遇下他穿越时空,与另一个自己互换身份,屌丝秒变男神,结果却是,原来自己只是科学狂人手里的一个实验……
  • 路人男主的养成方式

    路人男主的养成方式

    我路过一个个二次元世界,为了能谈一次恋爱。但是世界等着我去拯救,恋爱还是先放一边吧。
  • 萌宝归来:娇妻难养

    萌宝归来:娇妻难养

    他是十年后的花心总裁她还是十年前的天真女孩他记得小时候有个女孩说过“如果长大后,你能找到我,那么,我就嫁给你(⌒▽⌒)如果找不到,那就,真的找不到了。”她记得小时候有个男孩说过,“等长大后我找到你,我一定会娶你。”谁也不会知道,他们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他们偶遇了,但却不认识彼此,但他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第一次,她被男友当礼物送给了上司,为了逃走,她进了隔间,却还是没有了第一次。最后,她事先走了,当他知道她是她的时候,她已经坐上了飞往国外的航班六年后,萌宝双双归来,“妈咪,那个叔叔和哥哥长的好像嘛”妈咪,爹爹来找你了,我们就先走啦,死道友不死贫道,妈咪加油喽!
  • 穿越之遇见你不后悔

    穿越之遇见你不后悔

    醒来。纳尼???穿越啦!?哇哈哈!古代衣服真漂亮呦!好想遇见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她会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吗?
  • 拐个皇帝回现代

    拐个皇帝回现代

    本书已经改编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1、皇帝走在21世纪的大街上,他的谋生第一招:体会小人物的卑微。平素九五之尊,现在贱如尘土,如何翻身?2、被皇帝大人虐了,临走时就顺便捞了皇帝大人一起回去。目的是看他到了21世纪怎么猖狂。武打替身、选秀、炒股、踢足球……从草根变身高富帅的小人物逆袭,正能量……
  • 气冲武道

    气冲武道

    修炼一途,冲武气,进武道。练武体,承武魂。一个抱着一览众生的少年,一步步的走向那巅峰。此一时彼一时,莫欺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