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周初,周成王封康叔于卫(今河南淇县),世称卫康叔,其后裔子孙中有公孙碏(què)立有大功,被卫桓公封为大夫。公孙碏,字石,史称石碏,其后代遂以其字为姓。又自秦汉始,西域地区石姓少数民族不断融入中原。到唐时,以建都昭武(今甘肃临泽境内)的康国为首,石、安、曹等“昭武九姓”少数民族小国全部归附中原,从此石姓也成为了我国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
崔:春秋时齐国丁公之子季子让君位给其弟叔乙,自己食邑于崔(今山东邹平西),后代遂以崔为姓。又自唐代开始,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崔姓朝鲜人不断经中国东北南下进入中原,其中一部分融入汉族,留在东北的部分成为“满洲八旗”崔姓,或形成我国的朝鲜族崔姓。
吉:周宣王时大臣兮甲,字伯吉父,官职为尹,史称尹吉父。他率军大败猃狁(xiǎnyǔn,即匈奴),立有战功,后又负责征收南淮夷族贡赋,子孙以为荣,遂以其字中的吉字为姓。
钮:钮姓世系源出未见记载。晋代有钮滔,见于《晋书》,故推测晋代钮姓大概是此姓氏之祖。
龚:传说尧帝时“四凶”之一共工的后裔,开始时均姓共,后代有加水旁的演化成洪姓。共工儿子中有一个叫句龙,他接替父亲继任水土治理之官,句龙子孙后来为避仇祸,在共字上加上与水有关的龙字,遂有了龚姓。故龚姓与洪姓同为共工后裔。
故事链接
1.丁汝昌吞烟自尽
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中日海战爆发,清政府令北洋舰队阻击日军。
战争开始时,作为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接到上级命令,在威海卫召集舰队集中,把中国陆军成功地运到朝鲜,帮助朝鲜镇压内乱和抵抗日军。不料运输舰队在回归威海港口的返程上,遇到了在仁川等地的日本军舰。由于清舰是为了运兵到朝鲜,舰艇上未装舷侧速射炮,炮弹数量和质量远远比不上日军,而日军则是寻战而来,一字摆开,早有准备。战斗中,北洋水师损失了五艘军舰,严重失利,丧失了在黄海的主动权。丁汝昌也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
日本取得大胜,李鸿章慌了,命令丁汝昌死守威海卫,不要再出海与日军交战。这期间,有人向丁汝昌建议,当日军在荣成湾登陆时,如果用鱼雷艇袭击,一定能成功。丁汝昌采纳了这个意见,但询问执行任务的人员时,居然没有人敢承担,结果计划落空。光绪皇帝数日间,连发电报指责丁汝昌,质问为什么没有战果,要将丁汝昌革职,送交刑部治罪。丁汝昌的处境顿时变得艰难,有人说他是叛国贼,有人说他私通敌寇,有人说他让北洋舰队丧失了五艘战船,罪不可赦。在刘步蟾等将领的通电请愿、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光绪帝才下诏,等丁汝昌手头事务结束后,解送刑部。
一天,丁汝昌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是日军联合舰队的司令写的,他在信里花言巧语地说了一大堆吹捧丁汝昌的话,最后要丁汝昌率舰队投降日本。丁汝昌把信往地上一扔,斩钉截铁地说:“他们白日做梦!我丁汝昌决不背叛祖国!”为了表示他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他特意找家里的人叮嘱说:“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时刻准备着为国献身!”
丁汝昌明白,必须守住海边的炮台,这是跟海军形成前后呼应的一个底线。只要占据炮台,那么中国军队在陆地上也可以击沉日舰,并可以和北洋舰队成夹击之势。但丁汝昌深深知道,中国陆军不可靠。他们平时既未进行充分的操练,而且几乎二三个月也不发给士兵一次津贴,士兵不肯效力。丁汝昌担心如果日军攻来,全部炮台将被日军夺取,因此还不如现在由海军掌握为好。但双方交涉结果是陆军坚决不同意,还上报朝廷,说丁汝昌无理没收武器。光绪皇帝批评丁汝昌蛮横无理,并命令把武器返还。这一来一去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期间,日军仅用半天时间便把陆地炮台全部占领,只有鹿角嘴炮台被丁汝昌部下的一个士兵爆破炸毁。这个士兵五十多岁,他到丁汝昌面前说,请让我一个人去把它炸毁吧!丁汝昌非常激动,承诺说:“你死后用我自己的俸禄养育你的妻儿。”正当日军攻占炮台的瞬间,这位老年士兵手持线香,冲进火药库,和火药库一起粉身碎骨。其他炮台则全部被日军占领,结果形成了清军自己的的炮台从四面八方轰击北洋军舰的大不利局面。日军依次交替地从海上以海军猛烈攻击。同时,还又从夺来的炮台不断发起炮击,北洋舰队四面八方受敌,而且没有轮换人员。最后只能一边放炮,一边打瞌睡。士兵越来越少。有人报告丁汝昌说,舰队中有人想要造反,因为迟早难免一死,还不如造反夺取军舰逃走。丁汝昌听到后向大家说:“炮弹并不是挑人打,不会因为你是士兵就打你,我是提督就不打我,在战场上,我和你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只有奋起拒敌,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说完,他自己独身站在日本炮弹打来的地方,以此来激励士兵们。但是人员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都精疲力竭,北洋舰队的炮弹都是火力羸弱的次品,因为慈禧太后过六十寿辰,挪用了海军军费,所以根本没有钱购买足够精良的炮弹,有的弹壳里甚至还混有泥沙。丁汝昌早已身负重伤。他抬头望着茫茫的江水,看着大清的军舰一艘一艘被日本人炸沉,自己的兄弟部下浑身鲜血地一个一个地倒下,看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北洋舰队就要在自己手上全军覆没,他微微地牵动了一下嘴角,平静地对一个士兵说:“请给我拿鸦片和葡萄酒。”然后他和着葡萄酒,一口吞掉了所有的鸦片,从容就义。
2.包拯受教于嫂娘
包拯早年丧母,是嫂嫂将他养大,包拯称她为“嫂娘”。包拯考中进士要到外地去做知县,上任前一天中午,嫂嫂特地为他做了条红烧鲤鱼。包拯要嫂嫂和侄儿包勉同吃,嫂嫂没答应。他只好吃掉一面鱼肉,剩下的留给包勉吃。吃晚饭时,嫂嫂又将剩下的鱼给包拯吃,他就将鱼的另一面给吃了。
第二天,嫂嫂问包拯昨天吃的两条鱼哪条好吃些。“昨天那条鱼很好吃。”包拯说。嫂嫂一听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给你做了两条鱼,你怎么能说只吃了一条呢?”包拯见嫂嫂发火了,连声又说:“请嫂娘息怒,我记错了!嫂娘息怒,我记错了,昨天是吃了两条鱼。”嫂娘听了,知道包拯孝顺,不惹自己生气,但却严厉地对包拯说:“黑子,我昨天真的只给你做了一条鱼!我一说两条,你为啥不敢坚持呢?今后做官,如果只看大官的脸色就歪曲事实,不敢秉公执法,势必当的是昏官!”包拯听了嫂嫂一番话,方知昨天嫂嫂给自己吃鱼的良苦用心,忙撩衣跪倒,说道:“嫂娘教诲,黑子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后来,包拯为官果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原文 程嵇(jī,旧读xí)邢滑,裴(péi)陆荣翁。荀羊於(yū)惠,甄(zhēn)麴(qū)家封。
注释
程:颛顼之孙重黎任火正官,负责管理天下火事,其后裔封于程,遂有程氏。一说伏羲氏后裔在夏朝时建立了程国(故地在今河南洛阳东),商朝灭亡后被周武王迁到广平(今河北境内),再被周宣王迁回原程国故地,后代遂以程为姓。又春秋时晋国大夫荀罐的食邑在程(今河南洛阳东),后裔亦改姓为程。
嵇: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封自己庶子于会(kuài)稽,其后代遂以会稽为姓。西汉初会稽公族大姓被迁到谯郡嵇山(今安徽宿州西南),稽与嵇音同,子孙于是改会稽为嵇姓。
邢:周公旦第四子封于邢(今河北邢台),建邢国,春秋时被魏所灭,后代遂以邢为姓。又春秋时晋国大夫韩宣子家族有食邑于邢邑(今河南温县东)者,子孙于是以邢为姓。
滑:周代有姬姓小国滑国,故地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迁都于费(今河南偃师西南),又称费滑。春秋时滑国被秦所灭,旋即归属晋国,滑国公族后代便以滑为姓。
裴:伯益后裔秦非子旁支子孙中有封于乡者,遂以为姓。到第六世孙陵时封邑改迁别地,陵便将姓去掉下面的邑字换为同音的裴字,遂有裴姓。又春秋时晋平公封颛顼后裔于裴中(今陕西岐山北),人称裴君,后代遂有裴姓。
陆:齐宣王幼子名通,封于陆乡,子孙遂以陆为姓。又春秋时有陆浑国,故地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是少数民族所建的小国,后来按汉习改为陆姓。南北朝时北魏有步陆孤氏,为鲜卑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其改为汉姓陆氏。
荣:周文王大夫夷公受封于荣邑,世称荣夷公,后代遂以荣为姓。又周成王卿士封于荣,世称荣伯,后代以荣为姓。另传说黄帝时命荣将与乐官伶伦一起铸造了十二口编钟,用来演奏黄帝所作的乐曲《咸池》,因编钟音质优美乐律精准,深得黄帝喜爱,于是封荣将为荣国之君,子孙于是以荣为姓。
翁:周昭王庶子受封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东),子孙后代于是以封地为姓。又说夏朝第二代君主启当政时有贵族名翁难乙,其后人遂以他名字中的翁字为姓。另传说周昭王小儿子出生后左手掌纹似“公”字,右手掌纹似“羽”字,于是左、右相合起名称翁,其子孙遂以翁为姓。
荀:周文王有子封于郇(xún),建郇国,人称郇伯,其子孙后改郇为荀作为姓氏。
羊: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封于羊舌,遂称羊舌氏,后代去掉舌字改姓羊。又据《周礼》记载,古代有官名羊人,掌管宰羊祭祀方面的事情,其后代于是以羊为姓。
於:相传黄帝有大臣名则,他发明了用草和麻编织鞋子,结束了古人赤脚无鞋的历史。因为这一功绩被封在於邑,人称於则,子孙后代便以於为姓。
惠:周惠王的后代子孙以祖上谥号惠字为姓。又颛项后裔陆终第二子名惠连,惠连后人遂以惠为姓。
甄:古时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叫作甄,所以陶瓦工匠就被叫作甄工。据说舜曾做过甄工,后代子孙中遂有以甄为姓者。又说皋陶次子名仲甄,甄姓就是他的后代。
麴:麴(也作麯),即俗称的酵母,是酿酒、制酱用的发酵物,古代掌管酿造官员的后代遂以麴为姓。一说鞠(jū)氏后代在汉代为避难而迁徙,同时改鞠姓为麴姓。又中国姓氏中另有曲姓,据《风俗通》说是晋穆侯封小儿子成师于曲沃,后代遂姓曲沃,再去掉沃字改姓曲。另一说则认为曲是夏桀时的一个逆臣,他助桀为虐,被商汤杀死,曲姓就是他的后代。故麴、曲二姓并不同源同宗。
家:周考王有子名家父,是周朝的卿士,其后代遂以家为姓。一说家父就是《诗经·小雅·节南山》的作者,为周代大臣,因为他敢挺身而出揭露执政者尹氏的暴虐,希望周王任用贤士为民造福,所以后代非常尊敬他,遂以其名家字作姓。
封:炎帝裔孙名钜,据说他是黄帝的老师,夏朝时其后代被封在封父(今河南封丘),建立封父国,子孙遂以封或封父为姓。
故事链接
1.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他出生于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父亲都是大官。裴松之从小就喜欢学习,八岁的时候就熟读《论语》《毛诗》等经典。二十岁开始做官。在官场上他敢于直谏,实事求是,体现出一个史学家基本的人格品质。
裴松之学问渊博,精通史学。宋文帝诏令他为《三国志》作注。《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约六十年间的史事,共六十五卷。人们都称赞陈寿善于叙事,有良史之才,裴松之也认为这本书用字措辞把握得非常精准,记叙的事件也非常精妙而正确,并认为陈寿是近代以来一位优秀的史官。但这书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过于简略,时时有脱漏,读者阅读就不是很通畅流利。因此,宋文帝命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释。裴松之殚精竭虑,潜心三年,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三国志注》中,裴松之旁征博引,考溯源流,注释的内容竟有原来陈寿《三国志》原书的三倍之多,其中很多古代的文献,原书都在历史中消失了,但赖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得以保存下来,使我们能知道以前书籍的大概面貌。
《三国志注》作成后,裴松之刚刚五十八岁,宋文帝看了,高度赞扬他说:“裴松之凭借这个就可以永垂不朽了啊!”
2.陆游与美食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曰:“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喜爱烹饪的。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词中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被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片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名菜。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思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陆游长期在四川为官,对川菜兴味浓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黄,彭山的烧鳖,成都的蒸鸡,新都的蔬菜,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离蜀多年后还念念不忘。晚年曾在《蔬食戏作》中咏出“还吴此味那复有”的动情诗句。在《饭罢戏作》一诗中,他说:“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骨”就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味美至极。此外,诗中还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陆游在选用新鲜的优质烹饪原料时写道:“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的经验,吃起来也很新鲜。
陆游到了晚年,基本吃素,他认为这样吃既节俭,又可养生。他喜爱的素菜有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笋、枸杞叶、菰、豆腐、茄子、荠菜等。他还自亲种菜,而且几乎与荤菜绝缘。在评价薏米时,有诗句云:“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陆游还提倡乡土风味,如:“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又如:“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发何日,野味争如乡味醇。”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见,陆游是位遍赏美食兼通晓诗文的烹饪学者。
原文 芮(ruì)羿(yì)储靳(jìn),汲(jí)邴(bǐnɡ)糜(mí)松。井段富巫,乌焦巴弓。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