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见黄正轩悲泪横流,情词恳切,便问黄正轩:“花烛之夜,新娘出题之事,是否有他人知道?”黄正轩哭泣地说:“夫人死前两日,几位同学曾到府上,我请他们帮助作对,以求早日完婚。”“是否作出下联?”“没有。”
纪晓岚恍然大悟,令黄正轩退下,传讯陈雪娇的贴身丫鬟。审完丫鬟,纪晓岚吩咐丫鬟回去对任何人不要说过堂情形。并命刘太守放还黄正轩,速将陈雪娇埋葬,只说是黄府里死了一名陪嫁丫鬟,并严令知道此事的人不准泄露消息。
夜晚,纪晓岚叫仆人搬来椅子,放在院中树下,坐在椅子上仰望明月,低声吟道:“移椅——依桐——同望月……”天色已晚,他差人去取灯,自己在阁下踱步等灯取书,脑子里又想起那副对联,忽然停下脚步,自言自语说:“对对!只能是这个对句!”纪晓岚心中豁然开朗,并暗暗为陈雪娇之死感到惋惜,更迫切想弄清此案真相。
几日后,督学大人纪晓岚把参加科试的人召来,先训教一番,然后要出一副联,能对上者可以破格参加乡试。督学大人出的就是:“移椅依桐同望月”。生员一个个愁眉苦脸地交了白卷,只有晋江县的吴绍智写出了下联:“等灯登阁各攻书”。然后纪晓岚哈哈大笑,赶忙差人报告刘太守:罪魁祸首已经查明,就是晋江县秀才吴绍智。
吴绍智情知事泄,只好供认不讳:那天他和几个同学去看望黄正轩,得知新娘出题难住新郎,不能圆房,当时谁也没有对出下联。吴绍智回到家中,越想越有趣,但一直也没有对出下联,夜晚叫书童打着灯笼到楼上书斋里读书,在攀登楼梯时突然想出下联。随后换上新郎装束,逾墙进入黄府,躲在花丛中,等到夜深人静,见丫鬟已经睡下,便来到新娘窗前模仿黄正轩声音叫门,趁夜黑与陈雪娇做了一夜夫妻。
待陈雪娇听了丫鬟说夫君黄正轩不肯圆房的话,方知受骗失身,羞恨难当,便悬梁自尽了。
3.屈原与端午节习俗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面前毁谤屈原。楚王逐渐疏远屈原,也不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有关楚人爱戴屈原的故事也流传很广。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驾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通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初五,也就是后来的端午节,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屈原曾经写了很多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
4.项羽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的楚汉战争进入尾声,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gāi)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吃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水泄不通。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便陪伴他喝酒解闷。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愣住了,失神似的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天蒙蒙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西楚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路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只有二十八个骑兵跟随。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他们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二十八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项羽带着二十六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二十六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受伤的项羽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
原文 杜阮(ruǎn)蓝闵(mǐn),席季麻强。贾路娄(1óu)危,江童颜郭。
注释
杜:帝尧后裔原封于唐,建唐国(今山西翼城西),西周时被成王灭,成为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地。原居住于此的帝尧后代被迁居至杜邑(今陕西西安东南),建杜国,春秋初年被秦宁公所灭,后代子孙遂以杜为姓。
阮:商代时有诸侯小国阮国,旧地在今陕西岐山东北至渭河之间,后被周武王灭掉,子孙于是以国名为姓。
蓝:楚国公子塞亹(wěi)受封于蓝,人称蓝尹,后代遂以蓝为姓。又春秋时秦王族一支被封于蓝邑(故地据说即今陕西蓝田一带),后代便以蓝为姓。
闵:春秋时鲁国庆父作乱,先是杀死了庄公之子般,立庄公另子开即位。接着他又杀了国君开,打算代之为君,引发众怒,逃亡后自杀。鲁国亡君开谥号为闵,即鲁闵公,后代子孙遂以闵为姓。
席: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的先人因为世代掌管典籍,所以便以籍做了姓氏。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势力益强,项羽名籍字羽,当时籍氏为避项羽名讳,遂改籍姓为语音相近的席姓。
季:春秋时鲁桓公的小儿子名友,按伯、仲、叔、季排行称作季友。季友在平定庆父之乱时立了大功,以后几代均在鲁国掌权,后代以此为荣,遂以季为姓。
麻:春秋时楚国有位大夫食邑于麻,齐国也有一位大夫叫麻婴,他们两位的后代据说都以麻为姓。
强: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公孙彊(jiānɡ),“彊”与“强”通,故其后代遂以强为姓。
贾:西周时周康王把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人称贾伯。后来小国贾被晋所灭,贾伯后代遂以贾为姓。
路:相传高辛氏帝喾(kù)的第四个妻子常仪生下了挚,挚的儿子玄元在尧时被封在中路,传到夏时始建路国,子孙后代遂以国名“路”为姓。一说路是河水名,即路水,故道在今河北涿(zhuō)州一带,后来在路水畔居住的人便以河名“路”为姓。
娄:周武王灭商后封少康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建杞国。春秋时杞国被楚所灭,东楼公子孙又被迁至娄邑,后代遂以娄为姓。又颛顼后裔抉所建邾娄国于战国时被楚所灭,其国人或以邾为姓,或以娄为姓。
危:据说帝舜时,尧的不肖子丹朱荒淫狂傲,因不满尧禅位于舜,联合诸多部落作乱反舜。居住于今洞庭湖至鄱阳湖一带的三苗族因参与了丹朱与舜争夺帝位的叛乱,被舜迁往三危(今甘肃敦煌南),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
江:伯益后人嬴姓的一支被封于江(今河南正阳西南),建江国,春秋时被楚所灭,后代遂以江为姓。另一支封在江陵(今属湖北省),亦以江为姓。
童:据说颛顼之子中有名字为老童者,声音高亢洪亮,深得颛项喜爱,老童子孙后代遂以童为姓。又春秋时晋国大夫胥童后人以其名字中的童字为姓。
颜:颛顼帝后裔在周武王时建邾国,邾国传至邾武公,因其字伯颜,世人于是称武公为颜公,颜公后代遂有以颜为姓者。
郭:周文王封其二弟虢(ɡuó)仲于东虢,三弟虢叔于西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春秋时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也被称作城虢、小虢,西周灭亡后其支族仍留原地,后被秦所灭。周王室另有姬姓旁支建北虢,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和山西平陆一带,后被晋所灭。东虢、西虢、北虢三国相继被灭后,后代均以国名为姓,因虢与郭音同,故而都改姓郭。
故事链接
1.杜甫乱世传诗史
“安史之乱”后,唐军收复长安,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时,他在华州(今陕西华县)做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
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跟差役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作“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2.君子颜回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可吃了。
子贡就找机会突围,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约相当现在130斤~150斤)。颜回就去煮饭。
谁料子贡在井边远远看去,见到颜回在吃煮熟的饭,于是很不高兴就去问孔子:“对于仁人廉士,贫穷能够改变他们的品德吗?”
孔子回答:“品德改变了怎么能够称为仁呢?”
子贡再问:“就算是颜回也一样吗?”
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吃饭的事情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仁义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听你说了,我还是不怀疑颜回的品德,其中必然有原因。你就不要追究了,我来问他。”于是孔子召见颜回问道:“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煮饭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
颜回说:“刚才有些灰尘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用来祭祀了。”
孔子说:“好啊,如果是我也会吃掉沾上灰尘的饭的。”颜回出去后,孔子对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君子,并不是今日啊。”弟子们由此更加佩服颜回了。
3.郭隗(wěi)劝君揽英才
战国时,齐国攻入燕国,杀了燕王哙。哙的儿子职从韩国回到祖国,继任为燕昭王。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后登上王位,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拿出丰厚礼物来招揽人才,希望将来能凭借他们的力量报仇。
昭王去见大臣郭隗说:“齐国趁着我国混乱,乘人不备而进攻。我非常了解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仇。然而若能得到贤士一道治理国家,以洗刷先王的耻辱,是我的愿望。敢问先生,凭借一国之力报仇该怎么办?”
郭隗回答说:“成就帝业的人与老师相处,成就王业的人与朋友相处,成就霸业的人与臣子相处,亡国之君只能同仆役小人相处(这里是说越贤明的君王就越能招揽才高的贤人,不能尊重贤人,贤人都会离去)。屈己之意是以侍奉贤者,恭敬地接受教导,那么才能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来了。奔走在人前,休息在人后,自己最先向贤者求教,最后一个停止发问,那么才能超过自己十倍的人就来了。见面时别人有礼貌快步迎上来自己也就有礼貌地快步迎上去,那么和自己能力相仿的人就来了。倚着几案,拿着手杖,斜视用手示意别人去做事,那么服杂役的仆人就来了。如果君主对人狂暴凶狠,随意打骂践踏,那么只有刑徒和奴隶在他身边了。这就是自古实行正道求得人才的方法。大王果真能广泛选拔国内的贤者,亲自登门拜见,那么天下的贤者便会疾速聚集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拜访谁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