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有人提出过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他认为,以公元前五百年为中心------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他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则提出“哲学的突破”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就是时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后了层次之高乃是从未有过的,人类精神的文化基础由此而得以奠定。对于中国来说,所谓“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以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帕森思所谓“哲学的突破”,他们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时至今日,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仍具价值,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重要启迪。
“士”本处于西周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春秋、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大改组,将之从沉重的宗法制枷锁中解脱出来,在社会身份上获得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专门文化知识并以脑力劳动为特点的社会阶层。士阶层中,群英荟萃。其间,有思想家孔丘、老聃、庄周、墨翟、孟轲、邹衍、荀况……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表明这时的中国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他们的智慧之光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又有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商鞅,军事家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外交家苏秦、张仪、蔺相如,教育家少正卯、孔丘、邓析,史学家左丘明,文学家庄周、屈原、宋玉,论辩家惠施、公孙龙,还有医学家扁鹊,农学家许行,水利学家李冰、郑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他们多方面的成就辉耀千古。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议、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文教师长而活跃于天地翻覆的历史舞台上的士,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表现出自己强烈的独立性。
没有政治制约,没有所谓的民族大义、国家情怀的制约,一切都在未知中,尚没有根深蒂固的固定思维存在,这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到现在,中国永远也不再会出现这种局面,思之向往,思之痛不能持。
本书记述历史,不是研究学问的,所以无法对诸子百家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归纳与剖析,不过谈到春秋战国,又怎么能视这些真正的历史精华而不见,所以,还是简单的提两句,不过,一家之言,不求认同。
我们现在一提诸子百家,首先提到的就是儒道两家。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影响力更在道家之上,曾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当时“儒墨法”是显学,其余略逊,尤其是道家,在当时不怎么畅销的。从传人上其实就可以略见一二。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论语》大多人都能背诵,核心是“仁”,与其说孔子推崇“仁”不如说孔子的核心是“礼”,他一生都在为周礼进行复古,孔子的儒家,是对过去的复辟,是阶级出现,第一个跳出来维护阶级,维护等级的思想,他的话语中,所提的德行,仁义,处处存在着阶级印记,在乱世,这种思想处处碰壁,但是到了大一统的国家,尤其是需要控制局势,恢复秩序的时候,这种思想就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一旦天下太平,儒家立刻扶摇而上,成为显学,甚至是国学。孔子学说中的精华是那些对国人精神品质的养成,谦谦君子性格的塑造的思想,“仁”是精华,一个字,解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礼”则是将这个“仁”的具体化,如今我们讲求秩序,有序,不正是“礼”么?孔子生存在那个社会,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他抹掉那些阶级印记,可以果断的说一句,从古至今,什么思想能真正的超脱了阶级?但是孔子更大的贡献在教育方面,他曾笔耕不辍,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的先河,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
道家思想的代表是老子,老子才是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超越了阶级与国家,甚至超越了个人与世界,他的思想归于世界本质,是探讨人的根本与世界的真想的学问,所以叫做哲学。
孔子西游学礼的时候曾经拜访过老子,他本人十分的崇拜老子,老子对他也是谆谆嘱咐。这两位伟人只见过这么一次面。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讲求”礼让、兼爱、非攻“,我只喜欢其中的“素丝”论,说白了,就是,社会是个大染缸,我们人,就是那块洁白无瑕的丝绢,我们进入了社会,就会被染成各种颜色,这种学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很有深度,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比较有深度,别简单的认为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什么“蓬生麻中不扶则直,黄沙在涅与之俱黑”,不一样的,可以这样来思考,单独的一个人,从众的一群人,比较,你与众人不一样,就是你的不对,慢慢的,你会成为一群人。再通俗点讲,就是,明明有人就是不想结婚,但是周围的人都结婚了,父母亲友都会质疑你,为什么不结婚呢?是不是人太差,还是有毛病?总之你不正常,整个有联系的团体或者整个社会,会有一股无形无色,却有种泰山压顶的压力,让你沉浸在社会中,变成一个颜色。
想做唯一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一个人对抗多数人,永远是那个单独的人承受悲剧,因为人只能在社会中生存,而社会是多数人的存在。
法家应该说是最先进和务实的思想,毕竟,法制如今全世界都是。
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变法,都是利用法家的思想。
利用法家思想变法,利用法制来管理国家,是人类进步的一大表现,文明进步的表现。
孔子的地位已经成圣,能以一个士子身份做到这个位子不容易。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是殷商的后裔。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过了不多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后来对他好了,所以他终于返回了鲁国。孔子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困苦,而且仕途不得志,所以晚年的他开始教徒授课,转向做学问。
孔子的时代,周王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殊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还能讲出来,只是夏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的文献了。殷商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讲出来,只是殷商的后宋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了。如果杞、宋两国有足够的文献,我就能证明这些制度了。”孔子考察了殷代继承夏代对礼仪制度所作的增减之后说:“将来即使经过一百,那增减的也是可以预知的,因为一种是重视文采,另一种是重视朴实。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参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础上制定的,多么丰富多采呀,我主张用周代的礼仪”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
孔子曾对鲁国的乐官太师说:“音乐是可以通晓的。刚开始演奏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继续下去是节奏和谐,声音清晰,连续不断,这样直到整首乐曲演奏完成。”孔子又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来的曲调。”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取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而开头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睢》这一乐章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将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孔子也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锡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还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用《诗》、《书》、《礼》、《乐》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学的弟子大约在三千人,中能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十二人。至于像颜浊邹那样的人,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方面:学问、言行、忠恕、信义。为弟子订四条禁律: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应当特别谨慎处理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到利,如果谈到,就与命运、仁德联系起来。他教育弟子的时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他出一个道理,弟子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似的道理,他就不再重复讲述了。
子贡说:“老师在文献方面的成绩很显著,我们是知道的。老师讲论有关天道与人的命运的深微见解我们就不知道了。”颜渊感慨地长叹一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得它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达巷这个地方的人对我说:“伟大啊孔子,他博学多才却不专一名家。”孔子听了这话之后说:“我要专于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看还是专于驾车吧。”子牢说:“老师曾说:‘我没有被世所用,所以才学会了这许多的技艺’。”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
孔子说:“不成啊,不成啊!君子最提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用什么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呢?”于是就根据鲁国的史书作了《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皮括鲁国十二个国君。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殷商的旧为借鉴,推而上承夏、商、周在法统,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所以吴、楚的国自称为王的,在《春秋》中仍贬称为子爵;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实际上是召周襄王入会的,而《春秋》中却避讳说“周天子巡狩来到到河陽”。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一原则,来褒贬当时的各种事件,后有的国君加以称推广开来,使《春秋》的义法在天下通行。
孔子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与别人商的时候,他从不独自决断。到了写《春秋》时就不同了,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些长于文字的弟子,一句话也不能给他增删。弟子们学习《春秋》,孔子说:“后人了解我将因为《春秋》,后人怪罪我也将因为《春秋》。”
子路死在卫国时。孔子生病了,子贡请求看望他。孔子正拄着拐杖在口修闲散步,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孔子于是就叹息,随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他边唱边流下了眼泪。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奉我的主张。夏人死了停棺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过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以上只是简单的在史记中摘抄的片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去世前的精神状态。
那种深深的对时局的愤怒与无奈,对怀才不遇的郁郁与不平,至今读起来仍旧让人怅然所失,泫然心酸。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
孔子生了鲤,字伯鱼。伯鱼享年五十岁,死在孔子之前。
伯鱼生了伋,字子思,子思贤能,有大家之风,作《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