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三家分晋后,魏国无论从国土还是人口战力上看,都是三晋中最弱小的,更不用说与其他诸侯国比,正是有鉴于此,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魏武侯即位后仅仅一年,朝中元老李悝就不幸去世。李悝是法家的先行者之一,魏武侯只能按照父亲、按照李悝制定的国策、国法执掌魏国朝政。文侯之世,魏国人才济济,为诸侯所侧目。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又有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吴起、乐羊制其兵;各司其职,文武相济,魏国大治,开疆拓土,盛极一时。魏武侯承继基业,老臣犹在,但控御无道,致使人才流失。他任田文为相,吴起以功高与田文相争,他不能妥善安置吴起,失之于前,后又任公叔痤为相,还听信公叔痤谗言,怀疑吴起,吴起惧诛逃往楚国,再失之于后。至于礼贤下士,招引人才,则更无从谈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时“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好在父亲给自己留下极为强大的家底。在经历短暂的休整后,魏武侯终于可以一展宏图,征战天下。前393年,魏国两线作战,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并在酸枣筑城,扼制郑国。名将吴起大败秦军于注城(今河南临汝县西)。
前391年,魏武侯号召韩国、赵国,即位以来第一次结成三晋同盟,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三晋攻占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今河南雎县),并顺势对残余楚军进行清剿,向楚国腹地挺进。楚国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三晋拒不退兵。楚悼王无奈,一面派人带着财物、珍宝赴秦,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与三晋谋和。秦惠公收下贿赂,并派兵攻打三晋之中最弱的韩国,攻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六座城池。三晋迫于秦国的背后偷袭,放松了对楚国的紧逼。另一面楚悼王派使臣入齐国,希望齐国能够插手中原战事,协助楚国共谋三晋,减轻自己的正面压力。魏国当时几乎与秦、楚、齐、郑等天下诸侯为敌,而且处于有利地位,可见当时魏国一超独强,天下无敌。
前389年,秦国进攻秦军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镇--阴晋(今山西华阴东),秦军在阴晋城外排兵布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魏武侯亲自到前线犒劳将士,魏军上下士气高昂。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包括战车500乘、骑兵3000反击秦军。魏军作战勇猛,更兼有吴起为将,魏武卒方阵锐不可当,个个以一当十,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史称“阴晋之战“。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
紧接着吴起再次大败秦军仓促间集结的残余部队于武下(今陕西华县东),并向秦国腹地推进。这时魏武侯中离间之计,疑吴起,导致吴起投楚。这一年,秦惠公死去,年仅两岁的公子昌继位,是为秦出公,其母亲小主夫人当政,秦国进一步沦落,元气耗尽,被魏国打得稀里哗啦,自此战国进入卑秦阶段。晋国当时晋文公称霸,尚不能有效的控制秦国,而此时单独的以魏国将秦国打垮,割地求和,可见战国初期魏之强大。
魏武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欲见嚣张跋扈,公开施压周天子。田和欲取代姜氏成为诸侯,通过魏武侯向周安王讨封,魏武侯对周天子施压,周天子不得不册封于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田和就是田齐太公。前383年赵敬侯涉足中原,攻打魏国的附属国--卫国。卫慎公不能抵挡,急忙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出兵大败赵军于兔台(今河南清丰西南)。这是自晋阳之战后魏氏与赵氏的首次火拚,标志着三晋联盟的瓦解。
武侯在位时达到军事上的鼎盛,到魏惠王在位时,前期仍旧保持全盛。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自此魏国一超独强地位失去,魏国、齐国均分天下霸权。
经历了魏武侯长达十几年的征战,魏国人面对着四面受敌的窘境,只认为这很棘手,并没有察觉到危机的来临。魏武侯相信魏国完全有能力巩固自己的霸业,完全可以凭一国之力长期称霸于中原,然而到魏武侯死时,魏国霸权仍然在受到周边大国的强烈挑战。齐、楚、秦、赵等都在潜移默化的渗透着魏氏的霸权。由于魏武侯(乃至其子魏惠王)在位时间发动的战争虽多,却未能取得太大的实质性战略进展,反而结仇于诸侯,终于在魏惠王时代,魏国在各个大国的夹击中,国力枯竭,彻底走向了衰落,从此一蹶不振,这个和魏惠王的骄傲自大,生活腐化,不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卫鞅就是其中最为可惜的一个天下奇才。魏惠王曾经与齐王进行谈论,齐王以人才为重,而魏惠王却以珍宝为重,那么,天下局势的走向,其实已经决定了。齐王重贤任能,渐渐夺得了霸权,而魏国,一直在衰落。田齐立国时,“设大夫之号”,建立谡下学宫,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将军,改革政治,发展军事,齐国遂强大。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从此一直到战国中晚期,一直保持着强盛的地位。而秦国在一代贤君秦孝公的带领下,发出求贤令,任用商鞅推行变法,一跃而成为中期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收回了当年吴起侵占的河西之地,接着反而吞并了魏国原有的河东之地,秦国进入攻势,而魏国只能采取守势。短短三十年,秦魏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消一长,日东月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典故就是来源于此。
与秦国商君变法的几乎同时期,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第一步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随后,他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鼓励百姓开垦农田,增产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加上本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申不害相韩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最终称道:“终申不害在韩一生,诸侯没有敢侵韩者”。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各方面都很弱小,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六国不敢小觑,人称“劲韩”!但是,韩国终究没有强盛到最后,申不害变法虽然有效,但是远远比不上商君变法。
申不害的法,更多的强调“术”,说白了就是权谋,驭人之术,耍小心眼,可以想想,国君通过权谋控制臣子,那臣子不会使用权谋应付君王么?结果导致的恶劣后果就是,整个韩国,朝堂上下,包括对外外交,都使用权谋之术,想凭借一点小聪明使得自己强大,不肯踏实的进行改革,发展,后期的将上党飞地丢给赵国,派郑国去秦国疲秦等,都是损人不利己的小手段,不过可笑的是,郑国疲秦没有成功,反而助秦更加强大,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能强大的根本原因,因为人家务实,而且法令能得以保护贯彻,可韩国呢,申不害一去,韩昭侯一死,法令荡然无存。
当时两国同时在变法,魏国的名将就给出了结果,当时魏惠王问:“秦、韩都在变法,谁会成功呢?”答道:“秦国在杀人,韩国也在杀人,秦国杀人是为了法制,韩国杀人是为了君权,秦国练新军,人家是在寂静的山谷偷偷的训练,韩国也练新军,却是公开的在国门前大张旗鼓的进行,生怕天下不知道,一高一下依然明了,结果不言而喻。”
可能也和国民性有一定的关系,当年秦国被强大的魏国追着打,打得国土面积萎缩到解放前,当时秦国人是什么反应,是秦孝公立耻辱石,发求贤令,立志雪耻,默默变法图强,而韩国被秦国压着打,他们的反应呢?整个朝堂、民间都叫嚷着:“天不佑韩,使韩生于虎狼之侧”,这是多磨强烈的反差呀?如此看,秦不强才不正常,韩不灭才没天理!
战国中期,进入了秦、齐争强的局面,一称西帝,一称东帝。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质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求士,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昭王也被后世敬重,尊为礼贤任能的典范。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余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燕国当时的确很强,但是还不能与鼎盛的齐国对抗,此次齐国的失败,是败在齐王背信弃义,破坏合众,公开侵犯他国,结果导致一干列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齐国,齐国很强,但是还没有秦那种强大,无法凭一己之力与天下对抗,所以险遭灭国,经此一役,齐国开始衰落,北方的赵国却突然崛起。
战国局势进入秦赵对抗的局面。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诸侯重修盟好。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王。时赵弱小,屡被其他诸侯侵犯凌辱,相王大会上,赵武灵王也经常受到其他国王的耻笑与嘲讽,武灵王心中郁郁,说道:“我不要这虚名,没有王的实力,据算称王了,有人服你么?”下定决心改革强国,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诸侯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前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赵惠文王继位后,继续深化改革,严于律己,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又封他为上卿。而宦者令缪贤有罪,想叛赵投燕,这本是杀头之罪,当缪贤知错悔改而“肉袒负斧质请罪“时,赵惠文王就赦免了他。如此赏罚严明,确实表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由此可见,战国后期赵国之所以能和秦国长期抗衡,不仅因为有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勇将和贤相,更是因为有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这样的明君。正是他们广召天下有才之士,从谏如流,赏罚严明,才使得本来弱小的赵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与强秦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赵国当是时,名臣武将济济一堂,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至前260年,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杀神白起尽数坑杀赵军俘虏于长平,赵国国力大衰。长平之战是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战后,六国均不再有单独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但是正是因为这一次坑杀俘虏,再次激发了六国合众抗秦的决心,只可惜,六国不齐心,最终还是失败。
从此,战国后期,秦一超独强,再也没有诸侯国能凭一己之力与秦对抗。
秦国继续发展壮大,山东六国与秦国比,有如郡县,到了那个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现时,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