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轶对自己这条信手拈来的妙计有些得意,心里也不在那么烦闷,收拾了下东西,走出了办公室的大门。到了电梯口,从指示灯上看,电梯正停在一楼,杨轶按下了按钮,电梯开始上行,并没有什么异样。杨轶撇了撇嘴,自己也觉得有些可笑。
杨轶上了电梯,疲惫地靠在电梯壁上,这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去叫出租车,明天倒是看看周伟给不给报销。正想着,忽然电梯一震,瞬间停了下来。杨轶吓了一跳,目不转睛地看着指示灯,指示灯停在了三楼,不再继续跳动。
杨轶等了一小会儿,终于确定电梯是真的是不动了。经过短暂的惊慌,杨轶很快安定了下来,从腰间拿起了木牌。“‘反坐偶生。’看来今天是被反坐了?”杨轶这时已经有点相信木牌的效力,也似乎明白了那几行字的全部含义。
“我真的会诅咒?世界上真有超自然的能力?”杨轶的心情异常兴奋,被困电梯的那点小小的恐惧早已荡然无存,“这块木牌是老天赐给我,对车祸的补偿?还是那场车祸的目的就是要让我获得这块木牌?”杨轶心里胡乱想着,兴奋了好一阵子,才意识到自己还在电梯里。
杨轶按下了电梯的应急按钮,等了一会儿,但什么都没发生。“这报警的按钮是摆设?”杨轶心里暗自寻思着,又用力猛戳了几下按钮,可仍然什么都没发生。无奈之下,杨轶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一〇。
一一〇的速度果然不是吹的,没过几分钟,一辆摩托车就顶着警铃飞驰而至。警察叔叔从车上跳下来,快步走到大楼前。楼门锁着,门口的值班室亮着灯,但是里面却没人。警察叔叔有些发懵,好在值班的大叔及时回来了,原来,刚才他去巡楼了。
警察叔叔和值班大叔赶到三楼电梯口,竟然听到电梯里面的杨轶正在哼歌。三个人一起研究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去找电梯的维护单位。一直折腾到下半夜,杨轶总算从电梯里被安全救了出来,又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风波。
送走了警察叔叔和值班大叔,杨轶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凌晨三点,于是索性决定不回学校去了。杨轶在会议室里找到一块空地躺了下来,身下是薄薄的地毯,感觉稍微有些凉。杨轶从书架上拿了一堆杂志,垫到了下面,但又觉得太咯。忙乎了好一会儿,实在是太累了,也就懒得再折腾了。
杨轶起来关上灯,会议室是内间,没有窗子,四周一下一片漆黑。杨轶摸索着回到会议室中间,慢慢躺了下来,只觉得浑身都酸疼。一切安静了下来,静的连一丝声音都没有。杨轶摸着腰间的木牌,慢慢进入了梦乡。
自从电梯事件以后,杨轶又做了几次小小的试验,之后就完全相信了诅咒的效力,而且还熟练了使用的方法。诅咒其实并不像名字那样可怕,也不是那种杀人的咒语,所施的咒语只能是普通的惩戒,不会伤及性命。
杨轶还发现咒语只能同时对一个人下,一定要当面,对方还必须是人。一次在寝室吃泡面的时候,杨轶忽然想起了梁军,偷偷诅咒他拉肚子,但没有成功。杨轶也曾在课堂上想让全班同学都从椅子上摔下来,也没有成功。还有一次,寝室的蚊香用完了,杨轶让蚊子折腾了一夜,但不管他怎么诅咒,蚊子丝毫没有受到伤害。
从那天开始,梁军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杨轶时不时会下点小咒语,让梁军受点苦,然后自己躲在暗地里窃笑。不过,这些恶作剧的成功率并不高,可能是因为杨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没有那么多的怒气,而且使用的频率还有些高。
诅咒也有非常成功的时候,最让杨轶开心的一次,他成功地让梁军的身上长出了一堆疹子,医生说这不能吹风,越吹越痒。结果梁军只能一边满头大汗地工作,一边却主动要把空调的风调到最小。不过,这次下咒杨轶也是下了本的,万一要是反坐了,自己估计要被空调吹死。
过了几天开心的日子,杨轶的心里又开始不淡定起来,一个新的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为什么会得到那块木牌?杨轶断定一切都和那场车祸有关,他又依稀记起车祸后的那些怪梦,自己和众人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但后来的事情只有非常零星的片段,偶尔在脑中一闪而过,又如同幽灵般地飘走。
杨轶本来想和韩亮一起商量一下,但是,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来韩亮也未必说得出个所以然来,二来他觉得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既然我学会了诅咒的神技,那同车了另外七个乘客也许也都学会了什么神奇的技能。”杨轶盘算着,“如果能找到他们,说不定能把事情搞清。”
杨轶决定去寻找另外七位同车的乘客,看看是不是能发现更多的信息。“他们应该都在开发区附近,或者和开发区有关。”杨轶心里这样想,“可开发区里那么多人,到哪儿去找呢?”
杨轶首先尝试着去公交车站守株待兔,每天午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杨轶匆匆吃了午饭,就赶到南黄线的起点站,躲在一片阴凉的树荫下守候着。当然,杨轶也想到了那个老司机,“既然那个司机没有受伤,肯定也不会知道什么,去找他反倒会泄露自己的秘密,还是不去惊动他的好。”杨轶这样想着。
几天下来,杨轶并没有看到想要找的人。“中午的可能性太小,但他们如果在开发区工作,晚上肯定会下班。”杨轶于是改变了主意,中午不再冒着烈日去守候,而是改为晚上下了班后再去。为此,杨轶放弃了舒适的班车,每天在车站等到七点,然后才乘上南黄线离开开发区。不过好在晚上七点的车上已经很空,可以有个座位来缓解一天的疲乏。
一个多星期下来,依然是一无所获,不过,杨轶并没有因为失败而退缩,反倒更加激发了探求的欲望。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杨轶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医院。“江城医院、黄桥医院、解放军一五七八医院……”杨轶一边翻着网上关于车祸的新闻,一边记录着几位乘客曾经住过的医院。
“对不起,我们不能提供病人资料的查询。”“不好意思,我们病人的信息是不能泄露给外人的。”“这是医院的规定,我也没办法,要是告诉了你,我会被处分的。”“你不要乱搞!医院忙死了,哪有空帮你查!”跑了一个周末,杨轶只收获了各式各样的拒绝。
“我让你……”杨轶几次心里动了几动,想对拒绝他的人下个咒,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毕竟医院做的没错,为患者保护隐私是他们的职责。
剩下的希望就是电视台了,杨轶有些忐忑地找到电视台。电视台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地方,门房管得很严,杨轶好说歹说都没能进去。正巧一个编辑大姐进门,一眼就认出了杨轶。
“诶,你不是上次车祸的那个杨轶吗?”
“嗯,嗯!”居然能被一个陌生人记得,杨轶真有些小感动。
编辑大姐把杨轶带进了电视台,还不停地问寒问暖,搞得杨轶有些不知所措。可当杨轶说出了来意,编辑大姐也犯了难。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毕竟新闻有时效性,过了那阵就没人感兴趣了。”编辑大姐解释着。
“那当时有没有记录下他们的信息,比如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什么的?”杨轶追问道。
“并没有!当时你们都晕迷着,而且这些隐私也不能报道,所以我们也就没特地去了解。本来是想在出院前去做后续,可当时不是又出了明星绯闻,没人对车祸感兴趣了,我们就没往下跟。”
杨轶谢过编辑大姐,走出了电视台。今天本来要上班,特地请了一天假,没想到还是一无所获,杨轶心里无限的失落,但忽然间,他又有了新的主意。“对呀,我怎么忘了那两个青工!开发区基本都是公司,只有几家工厂,那两个青工一定在其中的一家,而且还知道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杨轶回想起车祸后的怪梦里曾经听到那个帅气青工管大高个叫张航,他现在已经断定那不是什么怪梦,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杨轶暗自有些得意,随即又埋怨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