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武是对立的,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几乎从未仔细想过,自然也说不上会有什么认识和体会。哦,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究竟上过几节体育课呢?我倒是记得,做课间操的时候,我和不少小伙伴一样,动作歪歪扭扭的,离正规的要求差天远了。有一个男生做得蛮认真的,一招一式,力争到位。然而,我和阿强、阿贵、小军等人一起,暗暗笑他机械呆板固执迂腐自讨苦吃。唉,在混日子的人眼里,严谨认真倒是可笑的了。
那么,真正可笑的,究竟是哪一种人呢?上初中后的这节体育课,老师要求我们男生要做俯卧撑。这俯卧撑,说起动作来,也不算难。只是,当我试图要完成这样的动作时,却发现,满不是这么一回事。腿部的动作还算将就,只是,当我尽力要把身子撑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一双手并不听使唤,尽管已是涨红了脸,却没能将整个身体很好的撑起来。与此同时,其中的一条腿,真的是“拖后腿”了,居然会不听指挥,要往下落!偷眼看别的同学的时候,我的天呀,人家潇洒多了,一副易如反掌的样子。正尴尬之时,老师过来了。其他同学的眼光,也随之而来。老师蹲下身子,将一只手放在我的腹部与地面之间。意思很明显:你的身子,是不能碰到地面的,身子应该与地面平行!唉,如果地上有一道缝儿,我能够钻到地底下去,那该多好!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出丑,只能怪自己平时不认真锻炼了。其后,也有同学这样打趣我,晓刚,小鸟儿,碰到了吗?我苦苦一笑,摇了摇头:没有,没有啊!平心而论,由于身体不够协调,加上不会用力,才会如此难堪。哦,怪不得上面要说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说身高,其实也算蛮不错的,排队时,是在后面几个,也就是处在较高的那一档。大概也因为这一点,体育老师也曾点过我的名字,要求我作为篮球队的一员,参加晨练。我头皮大了:篮球,小学六年我都是极少沾边的,再说体育课上已经丢了一次脸,再去练篮球,恐怕只有玩不转的份儿。于是,我只是跟着班集体做早操,没到篮球队里凑数。过了一段时间,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没能成为篮球队队员,我是不后悔的。因为我想,我本来就不是那个料。另外,练篮球很辛苦的,我多半是吃不消的。冤枉了一副好身材?如果别人要这样想,也只能由他了。
初中的学生,真的就那么幼稚,单纯得像一张白纸?我看也不见得。对于女生,我了解不多,不便妄下结论。男生嘛,倒也略知一二。哦,季节到了,小草总会发芽的。记得有一天早上,班上有几个男生,大概是因为做操不认真吧,被留下来了。我们去领早餐的时候,就目睹了他们看着我们干瞪眼的样子。他们在想什么呢?“老师,怎么还不放我们走?”叫屈的声音。老师板着脸:“谁叫你们不认真做操?”沉默了一会儿,这几个男生又嚷起来了:“再不让我们走,他们就吃饱了?”老师冷冷的扫了他们一眼,脸上挂起了严霜:“吃饱了什么?”回答是,几声咕哝;听不清楚。“好,再做一遍,再做不好的话,就不用吃了!”这几个家伙无法,只好按老师的要求,手脚并用起来。在宿舍里吃草餐的时候,其中一位同学谈起了他们当时的咕哝声。接着,就笑了起来。原来,当时他们说的是,吃饱你的奶奶。我们也随之笑起来了。当然,宿舍里没有告密者,他们也不曾因为此事而受到惩处。二班有一位男生,给人以某种荷马的感觉。一天下午,当一位女生从我们身边走过,走向二三十米开外的女生宿舍时,这位“荷马”轻声告诉我们,那远去的女生,有一个外号叫阿根。这外号颇为奇特,几个旁观者忙问其故。他压低声音,小声解释起来。听完之后,一旁的几个人都忍不住笑了。唉,青春也是有两面的,就像太阳里也会有斑点一样。十二三岁、十三四岁的少年,那内心的萌动,只有他本人才最清楚。哦,怪不得人世间会有那么多的外衣和面具。某个地方,长出好些头发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那外号的来由。据说,这本是一个秘密,如果不说出来的话。只是,那女生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一位很要好的女同学,这位女同学忍不住,将此话传给了另一位好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了。这故事大概是真的吧,要不然,怎么连男生都知道了呢?当然,这也在提醒我们,有些事情,即便是两个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也有靠不住的时候。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吧?或许,自从上初中后,也就意味着童年的结束,青少年时期的到来。我们的班主任柳老师,自开学的第一天起,就把我们当小青年看待了。由于缺少师资,本是教数学的柳老师,也教我们唱歌(哦,原来还是音乐老师!)。哦,她所教给我们的,就有那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那些二十岁以上的人,才叫“年轻的朋友”!现在,班主任可把我们也算上了。或许,这也自有道理,我们的那一半政治课本,正规的书名叫叫《青少年修养》!哦,不管你愿不愿意,敢不敢于去面对,能不能够去正视,那青春之火,已经悄然点燃,且有燎原之势了?或许,这还真是这样的吧,要不然,这一路上,我所想的,跟小学时候相比,会大有不同呢?哦,比如说,我的心里,也会掠过隔壁班那个女生的倩影;我只想着,如果能够遇见她——“呼——”的一声响,迎面而来的一阵大风,将这位少年的思绪吹散了,尽管不一定就吹到了九霄云外。
不用说,这位十二三岁的少年,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梁晓刚。
随着这阵大风而来的,是飘落地面的几片叶子。这几片叶子,也没能停多久,片刻之间,又蝴蝶般飞到马路对面去了。冷风中的马路,来往的车辆并不多,再加上即便是落叶也不能多在上面停留,因此,在梁晓刚看来,眼前的马路,除了宽阔,就是空旷:哦,一路上边走边想,现在,快到十字路口了。也就是说,快到街上了。到了十字路口后,向左拐,再走上六七分钟,就是新华书店了,也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隔壁班的那位女生,我住在新华书店对面。换句话说,她家与这个书店,只隔着一条马路。距离,自然不算远,只是,如果她不出来,我依然不能够遇见她!人,真是奇怪啊!这一路上,我不时想起要遇见她;其实,就算遇见她,又怎样呢?最多,也就是打个招呼吧;或许,只是对视几眼。和女生交谈,并不是我所擅长的啊。又或许,见不见,其实都是一样的,反正,我都是要到书店里,看上一阵子书。人们所说的朋友,一般指人,自己的同类;其实,书也是人的好朋友(至少对我而言),尽管它不会说话。一个学期快过去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都看了点什么书呢?学校离街上较远,说到看书的条件,甚至比不上我在家乡的时候。学校西北侧,有一个叫地质队的单位,我们可以到那儿租点连环画来看。几分钟的路程,倒也省事;只是,那儿的书,少了一点。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射雕英雄传》了。那天夜里,在宿舍卧谈会上,一位来自县城的同学,给我们讲了一点“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丘处机道长给义士的后代分别取名叫“郭靖”“杨康”,江南七怪酒楼上大战丘道长,江南七怪为寻找郭靖远赴大漠,等等。听得我心如潮水,奔腾不已;尤其是,这郭靖、杨康的名字,显然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这《满江红》,我可是小学时候就背熟了的!我的天啊,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吸引人的故事?或许,另一些同学,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来听,心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波澜。不过,我并不是这样,我只想着,如果能够找到这本书,来一番一睹为快,那该多好!更何况,给我们讲故事的那位同学,限于时间,也只能讲几个片段,而不是“全豹”!“窥一斑而知全豹”?说说而已,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于是,当星期天到来的时候,我决定到街上去,去找找那本《射雕英雄传》。
不错,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回家的次数比较多,几乎是每星期必回。不过,有一次,我和阿杰遇到了那么一件事情。此后,我回家的次数,就相应地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