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梁晓刚才渐渐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场景,都有重现的时候。
然而,当时他只是在想,小赵那欲言又止的眼神,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再过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了,她的意思是:你是少主人,领着我登堂入室,也是应该的吧?大过年的,我不好意思就这样“私闯”啊!拿定主意后,梁晓刚这样说道:“好,去看看吧。”说着,就在前面引路。
“哦,我真想去看一看梁婶是怎样做年糕的——”小赵说着,跟在了后面。
到了厨房里,小赵微笑着打着招呼:“梁婶啊,吃过饭了吗?正忙点什么呢?”
“吃过了,正忙着蒸年糕——”梁晓刚的母亲说着,往灶里添了一根大柴火。
“还没熟啊?还要多久?”小赵说着,望着桌面上尚未收拾好的菜肴。
梁晓刚的母亲站起身来,也望向了桌面:“还有半个小时吧?哦,小赵,你吃过了吗?”
“吃,吃过了。我做了一碗红烧肉,煎了一条鱼,炖了一锅骨头汤,”小赵的话语,一时简直有点滔滔不绝了,“阿波吃得可高兴了,那一条鱼,他一个人就吃了一大半——”
“吃得香,是好事。哦,小赵,我煮了好多菜,你拿一点回去,让阿波尝尝?”
“这?这——”小赵迟疑起来了。
梁晓刚的母亲微微一笑:“小孩子,就爱吃百家饭。小赵,你不嫌的话,随便带点回去——”
小赵咬了咬嘴唇,轻声说道:“那,那我回去拿碗?”
“不用回去了,就拿我的碗来装吧,什么时候吃完了,你再拿碗过来——”
在梁晓刚母亲的话语声中,小赵行动起来了,先是拿过一只大碗,盛了半碗米饭之后,就开始装菜了:扣肉、鱼肉、骨头、鸡肉、猪肉炒豌豆,不一会儿,那菜肴已堆成了小山。“再来一点白斩*****随着梁晓刚母亲的这一句话,小赵再往“小山”上添了一块鸡翅。
“我,我先回去了?”捧着这满满的一大碗,小赵这样说道。
“嗯,先拿回去吧,让阿波高兴一下。碗嘛,不用急的——”梁晓刚的母亲这样说着。
“那,我先代阿波说声感谢伯妈了——”小赵说着,拿着大碗往外走。
过了好这一阵子,确认小赵已经走出大门口了,听不到厨房里的声音之后,梁晓刚的母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孽,真是作孽啊!”
梁晓刚大惑不解:“这?这——”
母亲皱了皱眉头,解释道:“年三十了,连一餐饭都吃不上——”
“妈,你是说,小赵,今天,小赵没煮饭?”
“煮什么饭啊?!晓刚,你想想看,如果只是想尝一下隔壁邻舍的好菜,用得着先舀半碗饭吗?尝一点味道,也用不着装上满满一大碗啊——”
梁晓刚心头像是给钢针猛扎了一下:是啊,母亲的话语,的确很有道理,不由得你不信。只是,如果真是这样,小赵也算是创了一项“纪录”了,那就是,除夕之夜不见炊烟!这样的“纪录”背后,包含着多少的辛酸、苦涩、无奈啊!唉,阿豹啊阿豹,你以前总是不思悔改,可曾想到会有今天这一幕——
“小赵,也是够可怜的了。唉,看在隔壁邻舍的份上,有些话,我也不好点出来。阿豹,阿豹呢,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应该——”母亲说着,添柴火去了。
跟母亲闲聊了几句之后,梁晓刚决定到外面走一趟。
出了大门口,路过阿豹家门口的时候,发现那大门是紧闭着的。梁晓刚本想看个究竟的,念及为人最好不要让别人难堪,他就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走过去了。
一时也不想去找阿强他们,梁晓刚拖着步子,一步一挪的来到了小街西北侧的那片旷野之上。对他来说,这片颇为寂静的旷野,也算是老地方了。
夜幕,暗灰的大渔网似的,缓缓地从四面八方向中间收拢,一星一闪的香烟中,梁晓刚的漫天思绪,就飘荡在这一大片沉沉夜幕之中:没有迷蒙的牛毛般的雨丝,今天,只是一个阴天。这一片旷野,路边的那些小草,早已透出几分绿意来。尽管吹的是北风,却不是刺入肌骨的那一种,按理说,如此清爽的原野,也是蛮不错的了;可是,我的脊背上,为什么还会不时掠过阵阵寒意呢?哦,到七点钟了吧,那些或远或近的村子,不时会火光一闪,与此同时,就是鞭炮的一声钝响。是啊,再过几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而一些小朋友,早已等不及了,这时断时续的鞭炮声,就是他们的杰作,也可以算是春节的前奏了。人们常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什么的,的确,“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希望与憧憬中走向春天,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是,我的心头,为什么会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有些郁闷呢?看来,比较客观、合理的解释,就是,我的那一位邻居,太悲情了!大年夜,阿豹与小赵,天各一方,这该是怎样的酸楚和苦涩呢?此外,再穷的人家,大年夜也会是满桌美味的,而小赵,竟然连一餐米饭都不曾上桌!
我,我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我看也不尽然,毕竟,都是好几年的老街坊、老邻居了。一个人有点恻隐之心,总是可以理解的吧?阿豹一直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总以为玩点小偷,没什么的,其实,人心不足蛇吞象,于是,有那么一天,因为涉案金额较大,结果他就到农场里去了。说“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不算冤枉他;只是,他到农场去了,小赵又该怎么办呢?也曾听人说过,小赵打桌球(台球)的功夫蛮不错的,也弄到了一点钱。只是,桌球上的事情,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人家也没那么傻,如果确信水平不够,就会要求你让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敢不敢继续呢?让分之后,那输赢,就难说了。因此,想通过打桌球弄生活费,只是偶尔为之,是不能指望太多的。那么,这好几个月以来,小赵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应该是什么呢?据她自己说,是给人家做点零工。这,的确是一条路;只是,那些风言风语,又从何而来呢?大概,是这样吧,为了生活,为了那几个铜板,考虑再三后,能出卖的,就只好全出卖了。这小街上,觊觎她的美貌的人,自是不乏其人。或许,这也不能全怪小赵,首先要怪的,倒是那些有钱就猖狂的人,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到一切。甚至,也不能苛责小赵,她也不过二十多岁,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阿豹不在身边,她就一直能够像个修女?生活啊生活,一个钱字,让多少人低下了头?前几天夜晚,她独自出行,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此外,今天夜里,她如此穷困潦倒,至少也说明,这几个月,她确实是不容易啊!
几年前,刚来到这小街上的时候,她也算青春靓丽的了,阿豹也曾以此讽刺过阿鬼姐,如今又怎样呢?阿豹啊,远在农场的你,如果你得知目前小赵的这一切,又作何感想呢?当初,街坊邻居都归劝你,希望你做点小生意,你是怎样回应的呢?怕辛苦,怕风吹雨打,怕赚不了大钱,结果又怎样呢?这小街,做小生意的人多的是,别的不说,谁家的大年夜不是鸡鸭鱼肉一大桌?路,是人走出来的,落破潦倒,的确怪不了别人。走正路,那饭碗,才端得稳、端得久。生活,的确有艰难的一面,只是,如果不走正路,那道坎,终究是迈不过去的。现在,都这个样子了,还能在说些什么呢?后悔,又到哪里去找后悔药呢?以前我心思还没这么复杂,初次看到“百感交集”这个词语的时候,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这样的夜晚,一想起阿豹与小赵的境遇,确实是要“百感交集”了。如果一直住在龙潭边,对阿豹小赵的了解,没那么深,或许不止于此。只是,人生,其实是没有“如果”的。有时我甚至这样想,如果撇开那些是非对错,我能够有这样的邻居,有这样一段别人多半体会不到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阿豹和小赵以后的故事,现在还是说不清楚的,只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他们的故事,倒也说得上“独一无二”了。再怎么会编故事,这样的情节,多半也是编不出的。遗憾的是,他们的故事背后,有着太多的一言难尽。老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诚然是不错的。唉,如果阿豹及早弃旧图新,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这样的夜晚,我想了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评述鲁迅小说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这一句话,如果把这句话用在阿豹和小赵身上,那又如何呢?似乎,也不尽贴切。如果真的是不尽贴切,那么,又该怎样说起他们呢?
或许,阿豹和小赵,也曾尝试过一番某些新生活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