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遣唐使定慧和大唐将领郭务悰一道,横渡东海,经过百济,夸过黄海,在大唐山东登陆,来到中土。
郭务悰在回中土的路上,有意带着定慧经过那些有大唐水师驻地的州、县,就是要定慧和尚看一看,大唐的军事部署。
定慧跟着郭务悰来到中土长安后,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都接见了他。
在中土长安宫殿里面,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都对定慧承诺,大唐不再与倭国为敌。
定慧在长安享受了几天国宾待遇又得到了大唐皇帝陛下和皇后的承诺后,就返回倭国了。
在奈良宫殿里面,定慧说道:“老衲在来的路途上看见无数的大唐水师正在调兵遣将。”
添刺天皇问道:“难道大唐水师有意南征?”
“不,”定慧说道:“郭务悰没有撒谎,大唐水师虽然在黄海上面动作频繁,但都不是冲着倭国来的。”
添刺天皇说道:“百济已经被攻取,他们这么频繁的军事调动,意欲何为?”
定慧说道:“高句丽。”
添刺天皇说道:“请神容易送神难,我还担心大唐要来取我九州岛,原来大唐意在朝鲜半岛,西卡西……”
“不错,”定慧说道:“大唐虽然愿意和我倭国讲和,可是大唐如果进攻高句丽,我们就是喜忧参半。”
“所得呀是勒,”添刺天皇说道:“喜的是大唐不趁机东来攻击我们,悲的是兔死狐悲。眼看着大唐在朝鲜半岛上面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却束手无策,八格牙路。”
“是啊,”定慧也说道:“高句丽是我们的盟友,如果高句丽也获得百济一样的命运,我们倭国就只能困守在岛屿之上了。”
“可恶,”添刺天皇说道:“就算知道大唐进攻高句丽损害的是我们的利益,可是也只能视而不见,简直我对我大倭国的无视,奇耻大辱,必须加快我们的改革步伐。”
定慧回到倭国朝见添刺天皇后,远在倭国东海操练水师的鹿元俊臣接到天皇旨意:大唐与倭国解除对抗。
倭国将士一屁股坐在甲板上,说道:“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倭国渔夫说道:“终于可以放心出海打渔了。”
倭国百姓说道:“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回到书塾继续背《论语》了。”
郭务悰在山东登州送走了定慧之后,乘船来到百济,与驻扎在百济的大唐将领共商国是。
在百济都城周留城里面,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右威将军孙仁师、新罗国王文武王金发敏、青龙神兽护法长老角木蛟、郎将郭务悰共同商议国是。
唐罗联军将领商议之后,形成奏章,急速送往长安。
很快长安的旨意到来。
朝廷一共来了四封圣旨,第一道圣旨上说道:在百济旧地上建立五大都督府。五大都督府分别是熊津都督府、泗泌城都督府、马韩都督府、牟韩都督府、周留城都督府。
五大都督府的长官分别是,熊津都督府长官孙仁师、泗泌城都督府长官刘仁轨、马韩都督府长官余忠、胜忠、牟韩都督府长官郭务悰、周留城都督府长官苏定方。
五大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从此百济旧地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全部纳入大唐版图。
朝廷第二道圣旨上面说道:拜郭务悰为散朝大夫,负责倭国全权事宜。
朝廷第三道圣旨上面说道:大唐全力讨伐高句丽。
朝廷第四道圣旨上面说道:准许老将刘仁轨回乡省亲。刘仁轨省亲之后,带兵出辽东,在鸭绿江一线牵制高句丽的北方力量。
苏定方等接到朝廷圣旨后,一边利用五大都督府对百济进行羁縻统治,一边整顿军务,从不同方向全力攻取高句丽。
一个月之后,由郭务悰节制五大都督府之权,留守百济。
苏定方率领大唐水师沿百济西部海域北上,孙仁师率领大唐陆军由百济边境线进攻高句丽。金发敏率领新罗军士从汉江流域进攻高句丽。
高句丽失去盟国百济和倭国,从此陷入孤立境地。
而唐朝却以百济旧地为战略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为后来高句丽的最终灭亡打下坚实基础。朝廷攻克百济转攻高句丽的第二战略意图得以实现。
刘仁轨回朝见过李治和武则天后,在家省亲。
讨伐高句丽的战事迫在眉睫,朝廷来了一道圣旨,圣旨上讲道:拜刘仁轨为北伐军大元帅,拜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率兵三万,进攻高句丽。
老将刘仁轨和年轻将领薛仁贵经过短暂商议之后,刘仁轨决定率领自己驾轻就熟的大唐水师出河北道,渡过渤海,直取鸭绿江入海口,准备与沿海北上的苏定方会师鸭绿江海口。
薛仁贵则引兵到辽东,从陆地上进攻鸭绿江。
总章二年,刘仁轨动作稍快一点,他直接从水路直逼鸭绿江。
本就形如散沙一样的高句丽,同时承受五路军的打击,战事可想而知,许多守城军队简直是望风而降。
高句丽监国泉男健、高句丽国王宝藏王高藏见形势危急,急忙从扶余城撤出,留下朱雀神兽护法弟子和亡命天涯的原百济国王扶余风等高句丽将领一起在鸭绿江北的最后一座重镇--扶余城(吉林省四平市)坚守。
薛仁贵将扶余城四面围定,命令唐兵每天不断用抛石车向城堡里面投掷石头,砸得扶余城体无完肤。
扶余城里面,一班儿守城将领议论着。
从百济战败逃回国内的朱雀神兽护法长老鬼金羊说道:“瘟神薛仁贵又来了,陛下,这座以你高贵的姓氏命名的城堡,即将不保。”
扶余风说道:“承蒙监国泉男健如此看重,厚待了我这个亡国之君,我半生飘零,亡命天涯犹如家常便饭,丢了扶余城堡,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说出这番话来,差点让在座的留守将领跪了。
高句丽将军剑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荣纷纷奏报军情,他们说道:唐兵已经在鸭绿江上筑起土桥,往来人马不下五万,高句丽所筑旧长城,残破不堪抵御唐兵,扶余城邻近的四十多座城池全部望风而降,扶余城成为了一座孤城,我们已经成了当前的主要进攻目标,哎……
鬼金羊说道:“难道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吗?”
这个时候,扶余城守卫进来禀报,他说道:“唐兵用弓箭射进来一封书函。”
鬼金羊说道:“念。”
高句丽守卫拿着书函说道:“三日内不献城,城破之后,城中将士、百姓老幼化为齑粉。若降,官将不失爵禄,百姓安养。”
扶余风听罢,无可奈何地说道:“我的两位王子现在在百济已经做了马韩都督府长官,他们都没有失去爵禄,我们若是投降大唐,相信大唐绝不会失信于我等。”
鬼金羊觉得自己在白江口战役里面已经丢尽了脸面,现在不战而降,今后有何面目立足于天地间?便说道:“本道决意不降。”
剑牟岑怒道:“再战必亡。”
鬼金羊说道:“你等就在城中做缩头乌龟,明日本道便要出战薛仁贵。”
乞乞仲象说道:“你要自取其辱?休知会连累我等。”
鬼金羊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扶余城商议不欢而散。
异日,扶余城城墙上面,擂鼓三通之后,鬼金羊单枪匹马出战大唐。
大唐也是三通鼓罢,薛仁贵也是单枪匹马,他要一对一和鬼金羊对放。
扶余风等勉强来到城头上面为鬼金羊压阵。
两边军士不住呐喊。
扶余城空地上,薛仁贵和鬼金羊两马并列齐飞,两将相互厮杀,约五十回合之后,薛仁贵用方天画戟敲掉了鬼金羊头上的朱雀紫色奎,鬼金羊披头散发着赶紧施展轻功,弃马逃回扶余城堡。
剑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荣说道:“自取其辱。”
同在城墙上面观战的朱雀神兽护法弟子陵光柳等气闷于胸。
薛仁贵也不急于攻打扶余城,对扶余城围而不歼。
深夜,剑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荣三将在府衙商议。
其中一个说道:“我决意投降大唐。”
另外一个说道:“吾也有此意。”
另外一个说道:“我们不如绑了鬼金羊,要知道鬼金羊等神兽护法弟子国色天香,献给大唐将领,以作近身之礼,我们依旧享受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
其中一个说道:“望杀个鸡,说干就干。”
三将密议妥当后,去往军中调派人马,准备率兵将鬼金羊等擒获。
鬼金羊和朱雀神兽护法弟子一起在官衙里面喝着闷酒,这可是高句丽最好的酒,可惜美酒就要拱手让人了。
护法弟子陵光井说道:“我观扶余风、剑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荣等毫无斗志,且有投降大唐之意,我们不可不防。”
护法弟子陵光鬼也说道:“他三个窝囊将,加上一个客居亡国之君,阴阳怪气,真让人跪了,他四人当初不准长老出战,今日长老阵前失利后,他们又出言不逊。”
“我们走吧,”鬼金羊叹息地说道:“如果不出本道所料,那三个高句丽败类见我等有几分姿色,要将我等捉来献给唐兵。”
“他们好大的胆子?”护法弟子陵光柳说道。
“算了,国是今非昔比,”鬼金羊说道:“我走我们的阳关道,他过他的独木桥。”
事不宜迟,鬼金羊等神兽护法弟子趁着月黑风高逃离了扶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