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驾崩了,原东宫太子李治成了大唐王朝新的主宰。
长安宫殿里面,李治决定召开第一次由他主持的廷议。
大殿外面,宫中太监在门口处大声说道:“宣各大臣觐见。”
早已后在宫殿外面的大唐文武百官,顺着道路两边的白玉柱子一步步上了白玉台阶,鱼贯进入宫殿里面,分列文武两班立在宫殿里面。
大殿里面,天子龙椅和座后屏风金光闪闪,不一会,大唐天子李治出。
众位大臣瞧见,天子李治面如冠玉,头戴黄金乌纱,乌纱后面两片月牙闪动,圆襟金色滚龙袍里,真命天子器宇非凡。
李治在龙榻上端坐后,殿上百官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很受用,抬手道:“众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立之后,李治惋惜地说道:“先皇驾崩,他临走的时候拉着儿臣的手说道,朕一生征战多年,战果累累,唯独拿不下辽东,平定不了高句丽,深以为憾。”
武将队列,薛仁贵出班奏曰:“某跟随先皇,没有能够替先皇拿下高句丽,死不瞑目,恳请陛下恩准,末将愿意带兵十万,收复辽东,踏平高句丽。”
户部尚书说道:“国师袁天罡已经仙逝,国中暂时没有能人能够驾驭得了两仪神兽,如果这个时候冒然出兵朝鲜,胜负难料。”
兵部尚书说道:“陇右道来报,有吐谷浑侵犯青州、凉州,火急军情折子已经到来,恭请圣上裁夺。”
河北道行政长官奏道:“新罗第二封求救书信已经抵达,恭请圣上裁夺。”
李治闻罢,大惊,问道:“吐谷浑离我长安虽然千山万里,更兼沙漠阻隔,杳无人烟,但是它的战骑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我边境上烧杀抢掠,北边不得安宁,何人愿替朕分忧?”
薛仁贵说道:“末将愿意去青海走一遭。”
兵部尚书问道:“薛将军去了青海,新罗之应又当如何?”
刘仁轨出班奏曰:“薛将军率军前往青海无疑,如果圣上信任,就将辽东、高句丽之事交给末将去办理。”
李治大喜,问道:“刘爱卿是个帅才,不知将用什么计策收复辽东,降服高句丽?”
刘仁轨对曰:“历次对高句丽的讨伐,不是我大唐军士不肯用力,无奈辽东之地早寒,又兼高句丽新筑堡垒长城,鸭绿江流域又多沼泽,我大唐虽有几十万之众,也难以攻破。”
“这些朕都知道,爱卿别卖关子,说重点。”李治说道。
“以末将愚见,我们利用新训练出来的十万水师,出登州、莱州,横跨渤海,由海上进攻高句丽,如果成功登陆朝鲜半岛,我大军将直插高句丽腹部。”刘仁轨说道。
李治说道:“好主意,攻其不备。”
户部尚书说道:“但是海上风雨莫测,波涛汹涌,转运粮草、器械很艰难。”
刘仁轨说道:“兵行诡谲,我们可以联合百济,大唐讨伐高句丽所需的粮草、器械先由百济供给。待战后取得胜利后,再加倍偿还百济。”
满朝文武都赞叹道:“妙计。”
大唐廷议结束后,薛仁贵带兵平定青海。
大唐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前往河南道,整顿兵马,联合百济,就要率领大唐水师讨伐高句丽。
显庆三年,即公元654年.唐高宗李治为替老子唐太宗李世民出气,受新罗邀请,深居内宫,遥控讨伐大唐对高句丽的战争。
大唐十万将士在兵部尚书的率领下向河南道地界集结。
在长安城下,刘仁轨捧着兵符,率领少数随从准备前往河南道。刘仁轨走在官道上的时候,被迎面而来的一辆车马拦下。
刘仁轨见前面驾车的奴仆他不认识,车驾也不甚华丽,就问道:“何处车驾,拦我做甚?”
车驾手没有回答刘仁轨的问题,倒是车驾里面传来一女子声音,那女子声音说道:“闻知刘将军即将前往海东,小女子有几句要紧的话欲对刘将军讲,烦请跟随车驾一同前往。”
刘仁轨不知道这辆车驾来自何处,也不知道车驾里面的女子是何须人也,不过,既然她知道朝廷廷议之事,想必大有来头。于是,刘仁轨让随从先行前往河南道,他自己骑马跟随车驾往长安城外走去。
车驾领着刘仁轨来到长安城外僻静处的时候,车驾停了下来。
刘仁轨问道:“姑娘领我到此僻静之处,想必要蔽人耳目,有什么要紧的话,现在可以说了。”
这里相对于熙熙攘攘的长安城来说,的确是谈隐秘话的好地方,只见道旁地上野草葱茏,野花点点,小道两旁树林茂密,书上鸟儿掠过。好一个清平世界。
挂在车驾前面的帘子被掀开,刘仁轨望去,是一个丫鬟打扮的年轻女子。不过这个丫鬟的打扮着实让刘仁轨吃惊不小。原来掀开帘子的丫鬟是宫女。
宫女掀开帘子后,从宫女后边转出来车驾的主人,刘仁轨望去,原来是武则天娘娘。
刘仁轨下马跪安在官道旁边,说道:“娘娘千岁。”
武则天说道:“你是大唐前部先锋、检校带方州刺史,赶快起来,不必拘礼。”
刘仁轨起身后,望了一眼武则天娘娘,只见武则天娘娘千娇百媚,又很威严,说道:“末将奉旨前往山东,不知道娘娘召见末将有何吩咐?”
武则天听到后,说道:“如今海东四国皆有神兽助战,你等凡夫俗子去,只怕没有性命回来。”
“末将受两朝皇恩,马革裹尸,在所不惜。”刘仁轨仰着脖颈说道。
“哀家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武则天说道:“如果刘将军能够带同两仪神兽前往的话,岂不是胜券在握?”
“多谢娘娘提醒,”刘仁轨说道:“所恨国师袁天罡刚刚仙逝,中土暂时找不到有这么法力高强的人来代替袁国师驾驭两仪四象。”
“今日我特意来会你,就是想助将军一臂之力,”武则天说道:“哀家告诉你,你到扬州大云寺去寻访,就全然明了。”
“多谢娘娘教授天机,娘娘再造之恩,末将没齿难忘。”刘仁轨叩拜道。
原来在白马寺出家为尼的武则天,为了逃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追捕,四处流浪,曾到扬州大云寺暂渡,所幸李世民驾崩,李治召回武则天,武则天不仅没有了性命之虞,还被当今圣上赐封为贵人,几番宫廷内斗,武媚娘板倒几位娘娘、贵人,成为三宫六院之主。
武则天的车驾返回长安了。
刘仁轨望着车驾后面的尘土,想道:我空有一腔热血,却不及一个女子心思缜密,如果单凭一腔热血远征高句丽,不但会身败名裂,连国家大事也会随我毁之一旦。武则天娘娘虽然对我有帮助,可是娘娘染指朝廷大事,恐非国家之福,哎……
刘仁轨望着武则天车驾走了一会神,快马一鞭也走得远了,他还要赶赴山东调兵遣将。
刘仁轨追上随从,对随从说道:“先不往山东,我要去一趟扬州大云寺。”
随从里面的武将说道:“大将军出征在即,去拜佛求凯旋,也未尝不可。”
哈哈哈,刘仁轨笑着说道:“你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原来早些时候,武则天落难的那阵子,她到大云寺暂渡,当时的大云寺主持对她说道:我寺虽然地处偏僻,香火不甚旺盛,但是有朝一日必定出得一位高僧。他将名扬四海。
武则天枯木逢春之后,返回宫中,受李治宠爱,赐封为贵人,后来又成了皇后娘娘,如今想到大唐凭借凡夫俗子之力无法战胜海东四国神兽,于是回忆起大云寺主持的一席话,她希望刘仁贵能够在大云寺有所收获。
刘仁轨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来到扬州大云寺庙烧香。
(鸡年再见,谢谢各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