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酒文化。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酿酒术的国家。中国是农业大国,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粮食种植的方法,而由粮食酿造而成的酒可以说凝聚了粮食的精华,又具备粮食所没有的浓香气味与口感,深受人们喜爱。那么酿酒的方法是由谁发现的呢?传说是古时一个名叫杜康的人发现了用粮食酿酒的方法,并且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仍然是粮食酿酒的原理。
传说杜康是周朝人,他的祖父叫杜伯,是周宣王的御史大夫。有一回,宣王坐车来到市上,听到街头有群小儿拍手念歌,唱道“月亮将升,太阳将落,周朝就要亡国。”宣王大怒,命令随从把小孩抓起来审问,何人胆敢教如此反歌,小儿说是三天前一行路人教的,说常念此歌,可消灾避难。
第二天,宣王上朝时,怒冲冲将此事讲于大臣,并问太史伯阳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伯阳父善解阴阳八卦,专靠装神弄鬼在朝中得宠。只见他旋动罗盘,皱眉推敲了一阵说:“月为阴,日为阳。阴气上升,阳气没落,当是妖人乱政,请大王早防。”正在这时,宫中太监上朝奏道:“启禀大王,今日酉时宫中八十岁的老宫娥无孕临盆,生下一个女婴,落地能言宫中之事,还喊当朝天子您的威名呢!”周宣王一听,甚觉奇怪,心想说不定从这名古怪的女婴处可以得到乱党的端倪,便从御座上站起来。这时伯阳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口诵《周易》,旋动罗盘,口中念念有词了一会儿,上前几步跪在宣王面前说:“启禀大王,恕臣直言,大王千万不要去。”“为什么?”宣王问。伯阳父接着说:“今为酉日,这女又生于酉时,酉日酉时,忧日忧死。女人为阴,这正是要乱周国的妖女,快快斩杀,以保社稷平安。”宣王闻言信以为真,就派杜伯前去将女婴杀掉。
杜伯是三朝老臣,为人非常厚道,有一副菩萨心肠,他一听伯阳父如此胡说八道妄图冤杀无辜来转移视线,非常气愤,满朝文武也是怨声沸沸。杜伯绝不会听信伯阳父一派胡言乱语,去伤害那不懂事的孩子,他得想办法来阻止这件事情。杜伯想了想,突然计上心头,他先差手下人去暗地周旋,把女孩送出宫去,然后才带上大队人马赶往后宫,虚晃一枪,就回殿交差了。可是杜伯的行为很快就走漏了风声,这事让宣王知道了。宣王气得眉毛倒竖,钢牙紧咬,一蹦三尺高道:“好你个杜伯,阳奉阴违,竟敢戏弄寡人,我要把你满门抄斩,五马分尸。”遂传令太宗伯召虎去捉拿杜伯。伯召虎与杜伯一生南征北战,怎忍心使杜伯一家无辜受害?他也赶紧差人给杜伯家通风报信,让杜伯一家四散逃命,然后才赶到杜伯家只拿了杜伯,一把大火把杜府化为灰烬,上朝复命去了。
那年杜康才七岁,正在家中后花园玩耍,忽见家中火光冲天,不知如何是好。他的叔父杜隰接到消息,赶紧回家背起不知所措的杜康逃出了后花园。他们出门一直向东南逃难,一路晓行夜宿,当来到人烟稀少的伏牛山时已是六月天了。
这年天气格外热,日头火毒,把土地荒山晒得龟裂张嘴,把树木野草晒得萎萎蔫蔫。这一天,他们正顶着日头爬上凤凰岭,热得汗珠儿直往地上掉,渴得嗓子冒火。正在这时,前面出现一片大桑林,林边有一股泉水咕嘟咕嘟往外冒。他们急忙跑到泉水边去喝水。谁知一跑进桑树林,这里竟像又换了一个天地:青山绿水,草木繁茂。汗水一丁点儿也没有了。杜康说:“叔父呀,落难人四处都是家,这么好的去处咱们也难找,我看咱们就在这里住下吧!”于是他们就找了个山洞住了下来。这里物产丰富,饮山间泉水,吃着各种美味的水果和鱼鸟,避开各种社会纷争,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有滋有味。
谁知没过多久,一天,杜隰正要带着杜康上山打猎,从岭下走来一个人,他叫胡大,是这凤凰岭一带有名的泼皮。他见杜隰年轻力壮有一身好气力,杜康虽年少,但眉清目秀,聪明机灵,就小眼一眨巴想出了个歪主意。胡大说:“你们是何方人士,怎么住在我家的山林宝泉上?怪不得这些天我家尽出倒霉事儿,原来是你们侵了我祖上的洪福荫德,毁了俺家的财气。”杜隰急忙上前赔礼道:“官人息怒,我们是河西人士,不知这里规矩,请您海涵。”那胡大一听杜隰说是外地人,知道好欺负,越发横起来,说:“并不是我有意欺侮你,俺这里规矩,凡侵他人祖荫,要沦为人奴,你随我下山去吧!”
杜隰是个老实人,怎会知道这其中有诈,就随着胡大下了山。从此之后,杜隰给胡大家干农活,杜康就给胡大家放羊。生在大官之家,娇生惯养的七岁小孩现在要被迫去放羊,杜康很不习惯,暗地不知落过多少泪,哭过多少场。每天天刚麻麻亮,杜康就赶着羊上了山。而胡大是个吝啬鬼,光想让人干活,舍不得让人吃饭,每天杜康上山放羊,他只发给杜康一个高粱米团做一天的干粮。
杜康每天把羊赶到桑树林,就把干粮放在一棵老桑树的树洞里,然后躺在树下歇息。每到这时候,他就想心事。他想,过去山珍海味吃不完,出门香车宝马相接相送。现在,高粱米团也不让吃饱,还挨打受气。他越想越生气,连那放在树洞中的高粱米团也不想吃了。就这样,天长日久,放在桑树洞中的高粱米团越来越多,杜康也因为不思饮食,身子骨越来越瘦。
杜康的叔父见杜康一天比一天消瘦,心里很难过,认为杜康是常吃高粱受不住得了病,找人打听,才知道用曲粉能治这病,就找了些曲粉让杜康吃。这一天,杜康又把羊赶上山,坐在老桑树下嚼曲粉,他想:“都是宣王那老东西不讲理儿,才逼得我们有家难归沦为奴隶,积在心里的是仇恨,吃这曲粉有何用?”一气之下,他顺手把一把曲粉也扔在桑树洞中,躺在地上就气呼呼地睡着了。
突然,天空响起轰轰隆隆的闷雷,把杜康从梦中惊醒。他睁开眼一看,黑压压的乌云已经遮住了半个天空,冷飕飕的狂风也从西天狂卷而来,眼看就要下雨了。杜康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拿起鞭子赶着牛羊就往山下跑。没跑出半里路,一阵炸雷几道电光,一场暴雨从天而降,一个劲往地上浇。杜康的身子本来就很虚弱,怎经得住这暴雨淋、狂风吹?他到家就病倒了,卧床不起。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杜康的病却越来越重,一会儿热汗淋漓,一会儿发抖,每天不知要热热冷冷多少次,杜康没有吃东西,在病痛的折磨下浑身上下只剩下一张皮包在骨头上。杜康知道自己的病没得治了,早晚要死在这地方。他想,我来这里后受尽磨难,本想成家立业光宗耀祖,怎料想世事坎坷,苍天不留杜家之后,竟让我这样窝窝囊囊地死去,现在只能趁我还有一口气,到桑树林去,在我最喜欢的那棵大桑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就在那里坐着等死,这样家里人来也能寻到我的遗骨。
主意拿定,杜康撑着虚弱的身子往老桑林走去。刚到桑林边,忽觉一阵芳香飘来,顿觉目清气顺,身上也有了劲儿。他一边想着这是什么味道这么香,一边两眼四处张望,顺着香气他来到之前扔高粱米团的那棵桑树前,原来这香味是从那桑树上飘来的。他三步并成两步来到桑树下,细细一瞅,只见从他扔高粱米团的桑树洞里有一种浓浓的香汁沿着树的裂缝往下流。杜康爬到桑树身上,用舌头去舔那香汁,“哎呀,好香甜啊!”他爬在树身上贪婪地吸吮起来,一会儿,他感到浑身轻松,一点病也没有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神仙搭救?他急忙跪在地上感谢神灵。突然,天空一黑,数不清的小鸟从四面八方飞过来落满桑树枝头,“啾,啾,啾,啾……”小鸟欢快地叫着。
“酋,酋,酋,酋……”杜康在细细品味着。“对,这水是上苍赐予的,是上苍告诉我就把这东西叫酋。”杜康站起来。这时他又想,不行啊,酋是百首之领,这东西怎能和百首之领同名呢,不犯忌吗?他灵机一动,“哎,这东西是水状的,干脆就在酋字的前面再加三点水不就成了。”杜康取得这个加了三点水的酋字名字到了后来还有变化,传说杜康死于酉日,人们说做酒人就此没有头儿了,为了纪念杜康,就去掉了酋字头上的两点,变成了现在的“酒”字。从此,酒就有了正儿八经的名字。
杜康砍根竹筒接了桑树洞中的酒蹦蹦跳跳回家去。人们见杜康摇摇晃晃抱病而去,都为杜康悲伤,不过半天工夫,他竟又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人们又感到惊奇,纷纷跑来问杜康是怎么回事。杜康告诉大家说,是酒救了俺的命,并拿出美酒让大家尝。那酒众人一尝,老年人耳聪目明青年人满面红光,姑娘们光彩照人。杜康揣摸,酒有这么多好处,我何不想法多造出一些让大家喝?于是,杜康就常在桑树洞里放上高粱米团酿酒喝。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胡大耳朵里,他也想尝尝酒是啥滋味,就找着杜康说:“杜康,听说你会做酒,很好喝,为啥不送来让我尝尝?”“好,好,好,我这就去给你拿。”杜康说着走进屋去抱了一竹筒酒递给胡大。胡大接过竹筒一闻,好香啊,他忙把酒筒送到嘴边,咕嘟咕嘟美滋滋地喝起来,一口气竟把一竹筒酒喝得精光,还逼着杜康再去取酒让他喝。杜康说:“做酒可不那么容易,三个月操心挂意才酿出这点酒,你一口气就喝光了,你要想常常有酒喝,就把那片桑林给我让我做酒。”
胡大想,那山林尽是树木野草,没有一寸土地,本来就不是我的,是我想让他们叔侄给我干活才诳他们。只要能让我喝酒,就把桑林给他们。因此道:“好,我把山林给你,但从此你要天天供我喝饱酒。”杜康有了这片桑林,就把林中的大桑树都挖出洞来做酒,从此杜康就以酿酒为业了。后来,这里渐渐形成一个村落,被后人称作“杜康村”。
因为杜康在老桑树下发明了酒,后来人们就把那棵老桑树叫酒树,至今,在杜康村还有一棵暴皮粗根、老态龙钟的大桑树,仿佛在跟后人讲述着香飘万里的酒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源远流长的中华酒文化却不折不扣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并正在香飘万里,飘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