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衣物布料方面,丝绸是一种经典的成衣材料,完美的质感使得它经久不衰,丝绸制成的衣物有着柔软爽滑的触感,又能透气吸汗,尤其适合贴身穿着,也因此广为人们喜爱。丝绸技术的发源地在中国,早在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从事养蚕、缫丝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了绚丽的丝织品。我们现在很多华美的服装都是由丝绸这种材料制成。西方对丝绸的青睐使得他们大量进口丝绸,并形成一条充满传奇的丝绸之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不仅仅是大量丝制的华丽服饰,还彰显了东方古老灿烂文明给世界带去的影响。如何从东方获得织造丝绸的技术成为许多西方商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控制丝绸织造技术,使其不流传西方,也是令人琢磨的问题。然而,在一次次东西方商贸中,桑、蚕最后还是逐步传到了西方。
民间传说养蚕是黄帝时代就开始兴起的,史书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皇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可见养蚕缫丝之术在中国由来已久。
传说那时的人们还生活在一片蛮荒之地,天天茹毛饮血,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嫘祖是西陵部落首领的女儿,嫁给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嫘祖在侍女们的簇拥之下,来到御花园中散步,抬头看见一位仙女从天而降,移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而行。突然,晒在庭院间的马皮飞来,裹着仙女腾空上树,化为头似马面,身材细长的“虫”,吐出闪亮的细丝,结成丰满的白色果实。
嫘祖感到好奇,这是什么?多么美丽的外形,还散发着一股馨香!嫘祖命令一个小侍女爬上树去,逐个采摘抛下。凑巧有一个抛在一位侍女为嫘祖捧着的盛满热水的杯里。没想到的是,从热水杯里捞出来的“果实”,居然变成一缕缕纤细的丝来,又细又长,光滑轻盈,源源不断的丝总是捞不完,把她们看得着迷了。嫘祖自然不同凡人,她觉得其中必有奥妙,就命侍女们把这些白色的“果实”都采下来,带回王宫,放在热水中抽出丝来,然后又用灵巧的双手织成丝绸织品。
当然这只是美丽的传说故事。真正有科考依据的最古老的丝绸还是1958年在湖州南郊出土的一批丝线、丝带和绢片,经鉴定,这些丝织物的历史有4700多年,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的产物,它们是世界丝绸中最古老的,比公元前2550多年的黄帝传说还要更早。而后,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和西亚,在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了东罗马。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曾经穿着华美的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正因为丝绸在古罗马的盛行,古罗马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意思就是丝之国。
古罗马人喜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另一个是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客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得以维持了很久的时间。但技术不可能永远保密,尤其在人们对丝织物有着巨大的需求时,市场会推动商人去进口产品,学习技术。
关于养蚕技术是如何传到西方去的,至今有着许多种说法和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与玄奘密切相关。玄奘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曾经将到印度取经过程以及在路上看到的情景记述了下来,写成了一本叫做《大唐西域记》的书,书中向人们描述了一段养蚕技术西传的故事,他记录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事情不好办了,这个瞿萨旦那国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采用求亲的办法,来麻痹东国国王的戒备之心。于是他派人带着重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这时,东国国王也在考虑向西边扩张势力,自然就答应了求婚一事。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让迎娶的使节告诉公主,我们这里可没有丝绸,如果公主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把桑蚕种带来,以便将来为她做衣服。于是,公主按照使节教的办法,秘密弄了一些桑蚕种,放在自己帽子里面。到了边关,所有车辆都被仔细地检查过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动。这样,东国的桑蚕就到了西域一带。唐玄奘取经路过还专门到这里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
蚕茧传入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和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相传桑蚕传入欧洲是通过非常秘密的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入欧洲的经过。当时,有几个印度僧人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东罗马的首都),这些僧人探听到罗马人不愿意从波斯购买丝绸后,就给当时东罗马的皇帝哲斯丁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曾经在丝国生活过多年,掌握了养蚕技术。皇帝听完后,对僧人许诺,一旦养蚕成功,将给予重赏。于是这些僧人从印度取来了蚕种,在东罗马境内养蚕。他们的养蚕技术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对于蚕茧的传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认为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是由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然而这个故事缺乏细节,难以取信于人。
丝绸贸易还曾直接引发战争。当时中国的丝绸经波斯商人转手销往罗马,其价格贵如黄金。于是罗马人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高价垄断经营的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绸,然后东运罗马。波斯人得到消息后,便用武力向埃塞俄比亚进行威胁,阻碍他们充当罗马人获取丝绸的中间人。罗马人无奈,只好请与波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忙调解。据亨利玉尔写的《古代中国见闻录》中记载,公元6世纪,突厥派出了一个由粟特人组成的使团到达波斯,打算与波斯进行一场谋求能够允许其商队在波斯境内自由通过的谈判。然而波斯为了独占中西丝绸贸易之利,不但不答应使团提出的要求,还将收购来的粟特商人贩运的丝绢统统烧毁,以表示波斯不同突厥人就此问题进行谈判的态度;在突厥派出第二个使团时,波斯人还制造了将其大部分使团成员毒害致死的悲剧,使双方矛盾迅速激化,导致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于公元571年征讨波斯,结果双方交战20年之久不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战”。
关于丝绸的故乡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浙江湖州。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丝线、丝带、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它的发现使湖州丝绸的历史前推4700年,成为世界丝绸最老的“寿星”。它的发现同时也推翻了黄帝元妃嫘祖发明养蚕的神话传说。现这些绢片已成为浙江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湖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等地名。
湖州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全国。湖州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湖州丝绸以其精美绝伦远销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以古鉴今,回顾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对于振兴中国的传统工业,弘扬祖国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元朝湖州籍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吴兴赋》中有“平陆则有桑麻如云,郁郁纷纷”句。明朝时,一位诗人,在咏湖诗中万“桑柔四郊绿”句,两者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春天湖州田野桑林遍地、绿叶叠翠的景观,点染出湖州蚕桑种植园经济特色和蚕乡的特异风光。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湖州丝绸就已商贸到十多个国家。唐朝时,湖州丝绸进入鼎盛,被列为朝廷贡品。唐朝丝绸之路的真正起点在湖州,如今湖州还保留着骆驼桥等地名,因西域的商人贩卖丝绸都是用骆驼来托运的,而附近的苏杭等地却不存在此类地名。宋元时期,桑树嫁接技术在浙江湖州已经十分流行,湖桑叶质肥美,成为最优良的桑树品种,而采用嫁接技术繁殖桑树,则能够保存桑树的优良性状,这种先进的育桑技术,也使湖州及周边一带的丝茧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公元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到湖州时,记载道:“这里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恃工商为活。”可见湖州丝绸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吴蚕指湖州蚕丝(湖州又名吴兴)。而苏州和成都当年则以苏锦和蜀锦闻名。在明朝,湖州周边一带,包括苏锡杭等地,乡民兼营纺织,产绵、绸、绢、丝,统称“湖绉”;到了清朝,山西晋商就以经营湖州丝绸发家,乔家大院里就有乔致庸当年到湖州购买丝绸的故事。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商人徐荣村寄送的12包产于湖州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金银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继而丝绸不断获得一系列国内外重大奖项。当时西洋贵族均以穿湖州丝绸为荣,英国女王身上就经常穿着湖州丝绸长裙,清朝皇帝的龙袍也均以湖州丝绸织造。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将东方文化的精华传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