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54

第54章 北宋孟氏两次被废、两度垂帘命途舛(3)

赵构登基两个月后,派孟氏的弟弟孟忠厚负责迎奉孟氏来应天府,员外郎杨迈负责沿途粮草、船只等事宜。同年8月2日,孟氏离开了生活五十年的汴京,前往应天府。

因为赵构拥兵八万,人们都以为他要以武力夺回宋朝政权。实际上,他并不是真正想抗金的主儿。没错,当年他是拥兵八万,但是金兵裹胁着赵佶、赵恒北去,赵构并没有主持真正意义上的抗击。或许他觉得宋朝的兵力不足以抗击金兵,或许他希望不抵抗换取金兵的休战,或许他觉得战事有危险……总之,在他登基之后,每遇到金兵来犯,他总是采取拖家带口,一路逃窜的“策略”,根本没有组织起来什么像样的抵抗。这使得宋朝的百姓饱受了战乱之苦。作为一国之君,这不仅是耻辱的,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

看看赵构逃跑的路线,就知道这位皇帝多么不容易了。建炎元年(1227年)秋,金兵来犯,赵构从应天府跑到扬州。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又跑到镇江,于十二月初再跑到杭州。撤了帘的孟氏也只得一路随行。

赵构的政治抱负一直摇摆不定,在任用宰相问题上也是朝定夕改,先是用张邦昌当皇帝,后用黄潜善、汪伯彦当宰相,后来又换成朱胜非。高宗甚至启用被公认为“糊涂蛋”、最平庸无能的王渊,任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枢密院的头头。

赵构不能任用贤才,而且是非不分、赏罚不明,终于酿成了大祸,丢了皇帝位。

(4)再度垂帘被逼无奈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军队首领苗傅、刘正彦等人,见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大将都领兵在外,杭州城内兵少将寡,就与将官王世修、张逵等人密谋,策动军事政变。

三月九日是神宗赵顼的忌日。苗傅等人在城北桥下设了伏兵,将糊涂蛋王渊杀死,然后率兵来到行宫门外。杭州知府立即将城门关闭,决定死守。

赵构率众官员登上城楼,他问苗傅等人为什么搞政变。

苗傅等人回答:“陛下信任无能之辈,将士有功不奖不赏,黄潜善、汪伯彦误国却不流放,我等为大宋效劳,得不到赏赐晋升不说,反倒要受迫害。今天,我们已经杀了王渊,还请陛下下令将康履斩首,不然我们不撤兵。”

赵构说:“可以,我满足你们的要求,把这些人流放到海南岛,请你们回兵营吧。”

苗傅道:“不杀康履,决不回营。”

胆小如鼠的赵构不得不将康履交出来。康履立即被苗傅等人杀死。赵构还当着兵变头目的面,提升苗傅、刘正彦等人为御营都统制。不过,这样还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

苗傅、刘正彦等人一看赵构软弱可欺,拿出了他们的政治要求:逼赵构禅位。这时宰相朱胜非来到城门下规劝苗傅等人。

苗傅等人托朱胜非说:“让陛下退位!一切问题都迎认而解。”

赵构说:“我可以退位,但是必须由孟太后下诏才行。”并立即派人去请孟氏前来。

实际上,这是赵构的缓兵之际,他希望用时间来消磨苗傅等人的锐气,同时盼望孟太后到来以后,能用女人的智慧规劝这些叛乱者。

苗傅、刘正彦等人见孟太后到来,立即说道:“现在朝廷不明是非,希望太后做主。”

孟太后说:“前朝的变法引来国力衰退,这不是当今陛下的责任。当朝皇帝圣明,虽然曾被一些奸臣蒙蔽,但现在黄潜善、汪伯彦已经正法,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苗傅、刘正彦等人说:“我们已经决议请您来主持垂帘朝政,奉皇子当朝。”

孟太后非常生气地说:“你们这是不顾大局,现在外敌进犯,我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皇子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怎么能够统治天下呢?如果金人知道宋朝如此,他们更会欺负我们的。”

实际上,苗傅、刘正彦等人已经铁了心肠要逼宫。他们坚持由太后垂帘听政,并且威胁说,如果不答应他们将自杀,同时表示,将士们看到他们自杀,一定认为是朝廷逼迫,兵变将不可避免。

孟太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她知道赵构心情沉痛,便对朱胜非说:“宰相有什么主意?为何一言不发?”

这时,赵构的随从告诉孟太后,赵构已经决议禅位。他们向叛军提出“禅位四条件”:

第一,尊敬皇帝,应像钦宗对道君皇帝一样;

第二,禅位之后,朝廷一切大事由孟太后及嗣皇安排;

第三,答应禅位条件后,将士应当立即返回军营,不得干扰城垣,应守信用;

第四,严禁将士抢劫、杀人、放火。

苗傅、刘正彦等人见目的达到,便同意了“禅位四条件”。于是,赵构下禅位诏书,宣布完毕,这位无能的皇帝没有反思自己执政时的功过,反倒说了一句“天下太平了”的感慨。应当说,被逼禅位的赵构,被史学家称为典型的无能皇帝,他不思进取,无法控制朝廷,最后落得个咎由自取的下场。

当天晚上,赵构迁居显忠寺。

公元1129年3月5日,也就是兵变的第二天,已经年届五十二岁的孟氏,与赵构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同时升堂,再度垂帘听政。朝廷首先颁布了大赦令,使苗傅、刘正彦等人安稳下来。之后,下诏称太上皇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改显忠寺为“睿圣宫”。

实际上,镇守在外的大将军张浚、韩世忠、吕颐浩等人接到赦诏,已经开始怀疑朝廷有变,他们几位合计着是否要起兵勤王。孟氏和宰相朱胜非商量,觉得首先应当不再引起内乱,于是派人前去安抚。

苗傅等人成功地逼退赵构禅位后,又进一步想影响朝廷。苗傅提出要改变年号,而刘正彦则希望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实际上乱党内部开始发生矛盾。

孟氏和朱胜非商量,觉得这两件事情都不答应,可能会进一步引起乱党的火气,于是商议先改年号,而迁都则不考虑,理由可以用朝廷国库空虚无法实现来搪塞。他们又派人告诉赵构,赵构哪里还管这些,一脸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表情,于是孟氏下诏,改元“明受”。

苗傅等人也不是聋子、瞎子,他们一直观察着诸侯和军队首领的反映。听说韩世忠等人要在秀州准备起兵勤王,立刻慌了手脚,马上把韩世忠居住在杭州的妻儿抓起来当人质。战事一触即发。

孟氏立即让朱胜非出面找苗傅谈话。朱胜非对苗傅说:“太后觉得,你把韩世忠的家眷当人质,只会激怒韩世忠等大将,对谁都没有好处。你们应当放他们回家,用实际行动安抚在外的军队将军们,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苗傅一时没有了主意,只能表示同意。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一旦在外的将军们率兵勤王,自己和刘正彦的军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所以他才同电了。实际上,孟氏和朱胜非已经商量好了计谋。苗傅把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放出来后。孟氏和朱胜非立即把梁红玉找来,秘密晋封其为安国夫人,给了很多赏赐。

孟氏对梁红玉说道:“现在国家有难,你也知道、体验到了。朝廷需要韩世忠等在外的将军救驾,请你去找韩世忠,把情况告诉他,请他们快些回朝。”

这就是孟氏和宰相朱胜非的计谋,实际上是一步险棋。一旦苗傅、刘正彦等人狗急了跳墙,朝廷将遭到血洗屠杀。

天遂人愿!梁红玉坐着朝廷派出的马车,以探营为名一路狂奔,一天一夜便赶到韩世忠的驻地秀州。韩世忠等人弄清情况后,和诸位将军进行了周密的布置,于是汇聚了几路兵马,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向杭州奔来。

苗傅、刘正彦等人已经在朝廷的安抚下放松了警惕。没想到这个韩世忠能率人突然勤王,完全慌了手脚。

这时,宰相吕颐浩把苗傅、刘正彦等人请到都堂商议对策,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主张,上疏请赵构回朝执政,这样不但可以保全性命,同时也让韩世忠等大将失去进攻的理由。

苗傅、刘正彦等人见自己的士兵都不愿意再打仗了,于是被迫同意了吕颐浩代表孟氏和朱胜非提出的条件。

孟氏知道消息后,如释重负,感慨道:“哀家的心愿实现了!我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赵构和群臣,徽宗、钦宗(已经被金兵掠走)也会高兴的。”

公元1129年4月20日,就是苗傅、刘正彦等人发动的宫廷政变第二十六天的时候,孟氏宣布撤帘,还政于高宗赵构。赵构觉得自己无功受禄,谦让了好几次,在孟氏的坚持下,他才继续做皇帝。

此前,韩世忠等人的部队已经进入城区,孤立无援的苗傅、刘正彦等人仓皇出逃。

实事求是地说,孟氏在苗傅、刘正彦等人发起的这次军事政变中,的确有勇有谋。虽然惊心动魄,但在她的周密部署下,圆满地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就这一点,宋朝也不应该忘记这位皇太后。

而从历史的视角看,作为一位经历坎坷的女性,虽然不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孟氏以博大的胸怀,很好地处理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从而使不断受到金兵进犯,甚至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的宋朝,在皇权方面保住了命脉,得到延续。同时,她在维护南宋朝廷的法理、秩序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公元1129年到公元1131年,孟氏去世前的这段时间,命运坎坷的孟氏又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在南宋时期,金兵每年秋天都要进攻南宋,逼迫南宋朝廷每年都要逃亡,然后议和,进献大批财宝才算了事。

孟氏自己非常节俭,她对于吃穿从不讲究,只是同年轻的时候一样,喜欢每天喝一点儿酒。在礼节方面,孟氏也不过多地讲究。高宗赵构有事找她,她总是尽自己的所能为其出主意。

经历了多灾多难的生活后,赵构非常孝顺孟氏,赵构还非常关心孟氏的生活,在逃亡途中经常给孟氏买些滋补品,但孟氏总是舍不得吃。

绍兴元年(1131)春天,孟氏患上风疹,赵构从早到晚不离左右,并且多方寻医,但孟氏最终仍是撒手人寰。

孟氏就这样离开了人间,她一生的苦难让人难以忘记。

同类推荐
  • 春秋再轮回

    春秋再轮回

    一个被灭门的青年,轮回转世却没有忘记前世的记忆在同一个春秋时代出生,带着上一世的记忆,他学会了淡然,带着上一世的血海深仇,他学会了隐忍与坚持,在一步步揭开前世死亡的谜团的同时,他也在一步步迈入江湖的中心,最终的敌人却是他……
  • 山海无限镜花缘

    山海无限镜花缘

    这是一个凡人在山海镜花世界中经过命运的洗礼最终成为大唐帝国复兴的守护神的故事。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更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经历。当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颠覆了神话。他的故事便成了永恒——《山海无限镜花缘》的官方Q群已开:457029482,欢迎大家加入~~~
  • 匹夫匹夫

    匹夫匹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从康熙走向民国

    从康熙走向民国

    江山非画胜似画,往昔血泪绣满卷,待有龙冠黄袍日,是非功过由他评。文科状元穿越清初,以朱明嫡系后人自居,化名朱以洪举义反清,却是为了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民国。从康熙走向共和,绝非如同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般嬉戏,而是一步一溅血,裂冰而行。
热门推荐
  • 道巅峰

    道巅峰

    生死十余载,苍茫两泪痕。破道百余年,独留红尘泪;一人独上青天,揽下九天血月;划长空,行万里,登顶犹可为!踏剑破歌流星雨,逆仙九转轮回;纵万千铁马,百万雄师,吾亦杀尽三十三;道巅峰,夺吾红颜!
  • EXO之小幸运

    EXO之小幸运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嘞!第二本书希望有人可以来看看哦!
  • 我的青春有你,不后悔

    我的青春有你,不后悔

    从小相识,却不料被迫分开。他对她念念不忘,本以为很难再见面,却不料在酒吧里面相遇......
  • 天缺玉

    天缺玉

    风暴起,席卷四方。异界入侵,无一人能逃脱劫难。我的生命,竟然只是这绝世阴谋的一部分,你们要用我的性命,要用我的血来铸造着辉煌!那么你们就来吧,让我用你们的生命,你们血,来铸造我的辉煌!
  •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陶倾这辈子干过最傻的事儿就是强了个小肚鸡肠的bt!本以为他花心能助她顺利逃脱不平订婚,谁知这花心大少不是个好人!不他就不是人!他是个禽兽啊!“秦天!你个色狼!你个变态!你你你混蛋啊!”“你别过来再来我喊你强奸!”“刚刚隔壁王叔家母猪被强奸了陶倾你是不是人招!”“倾倾思密达~你看看伦家都被你打毁容了好委屈啊啊呜呜’陶倾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变态明明是你拿着我的手打得自己啊啊...陶倾誓死要把这个怪蜀黍培养成贴心小棉袄,安静美男子,温柔好丈夫......可是。。。。养成记...的结果秦天我错了!惹上这么个花心大少本以为花心才能让一夜情没影谁知遇上她他的花心就这么没了!
  • 一念主宰

    一念主宰

    少年楚痕觉醒十大血脉界限,一步登天。九殇圣瞳体,幻日圣殇体,吞噬神体,无尽乾坤神体,天殇噬衍神体,混沌噬逆神体,鸿蒙万象噬衍造化神体,玄黄圣殇神体,无虚诛天神体,造化噬道破荒天衍神体更是开启一念掌控主宰永恒支配噬衍轮回超脱体及诸多伴生体质。
  • 邺水凌云

    邺水凌云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诡怖星云,将他坠入另一片天空;阴差阳错,让他闯入朝堂;派系林立,迫他陷入党争;形势使然,推他号令一方。险象环生间,他机巧应对,步步惊心处,得贵人相助,风卷云涌时,他抓住机遇。入仕时,他不忘初心,封侯时,他将将弱冠,成王时,他权倾一方。初时,还是一个清平之世,诸番作乱,搅得天下纷争,四方不宁,邻敌环伺,且看他如何整理山河,于朝堂间,游刃有余,于权利间,左右逢源,于天下间,纵横捭阖……
  • 开往梅陇的地铁

    开往梅陇的地铁

    本书收录了韩昌盛的作品,包括《开往梅陇的地铁》、《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十六岁的盛宴》、《我的青春谁做主》等70部,主要以青春类、校园类小说为主。
  • 清纯校花玩转美男

    清纯校花玩转美男

    夏橙,一个大学校花,单纯的内心虏获众美男的心。不小心扯入各大家族,引起家族风暴。最中意的男生秦明轩和李浩。俩人为她不顾自身安危,数次献身于危难。
  • 主宰君王

    主宰君王

    主宰天地灵气,万物我为君王!武道的巅峰之所在,一直以来都一个谜一样的答案,直到林宋的出现,才被打破!在一次的意外中,林宋的血脉被激活,上古林家的强者血脉,不可一世的龙族血脉,这两个在世上少有的血脉同时的被林宋得到。什么天才,在哥的面前都是渣渣!什么高手,看哥以后超越你!做人不能太张扬,但是我可以,应为我有张扬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