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53

第53章 北宋孟氏两次被废、两度垂帘命途舛(2)

孟氏被废黜后,在瑶华宫里修道。所谓“宫”,不过就是有几间破屋的一个小院而已,孟氏在这里生活得相当凄惨。史书记载,她的不幸遭遇甚至波及到过去在瑶华宫附近叫卖的小商贩们。皇上派来的禁卫军不允许他们在附近高声叫卖,很多人因此被处罚甚至丢了性命。

实际上,向太后垂帘听政后,一直希望找到好的时机,将孟氏接回宫里。连她也史料不及的是,机会来得这么快。

有个太学生叫何大正,他也是个找机会的主儿,眼见向太后掌权,就上疏为孟氏鸣不平。向太后垂帘之初,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是不听刘氏的意见,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众口一词觉得孟氏冤屈,于是向太后从善如流,决定选择吉日将孟氏接回皇宫。

在先皇帝赵煦驾崩后的四个月后,被废黜了四年后(即1100)的前皇后孟氏终于又回到了皇宫,恢复皇后位号,由于刘氏为元符皇后,所以孟氏被晋封为元佑皇后。位在刘氏之上。孟氏和刘氏这对欢喜冤家又聚到了一起,她们有着许多相同的命运,都曾经为赵煦生过孩子,可都没有保住;她们都当过皇后,可是都没有当得顺心,而且时间不长。现在,她们都是皇后,但她们失去了在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夫君,实际上她们是比较典型的封建社会妇女冤屈的代表。

形势变了,孟氏又回来了,而且位在刘氏之上,刘氏失去了赵煦这个靠山,自己又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因此她不得不选择顺从。

向太后垂帘听政之时,同高太后一样,采取保守的治国之策,不过她的影响有限,毕竟垂帘听政才半年时间。

公元1101年正月,向太后在慈宁殿去世。虽然赵佶对向太后的亲戚非常关照,尤其是对她的两个弟弟给以高官厚禄,但是这并不等于尊重或者延续向太后的执政理念。

赵佶亲政后,将年号改为“崇宁”,立即又开始了改革的步伐,于是朝中的派争、党争又开始激烈起来。

大奸臣蔡京当上了宰相,在打击反对派之外,也把矛头对准了孟氏。昌州判官冯懈甚至上疏表示,应当再次废黜孟氏。刘氏也不甘寂寞,旁敲侧击主张废黜孟氏。

皇上赵佶对孟氏发生动摇,但还没有马上做出决定。直到1102年,元祐党人事件发生后,赵佶在众人的催促下,终于决定再次废黜孟氏的“元佑皇后”封号,把她赶回已经闲置了两年多的瑶华宫。他还是学赵煦的那一套,让孟氏修道,并且封名号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孟氏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生活在瑶华宫。自然,所有当初参与复立孟氏的官员都受到牵连,有的被降职使用,有的被贬到边远省份。

如果说,刘氏对孟氏有着刻骨仇恨的话,那么赵佶再次废黜了孟氏,并且打击了邹浩等不少官员之后,算是给刘氏出了气,刘氏似乎应当满足了。

可是,恰恰相反,刘氏的天性决定了她不可能选择本分、不可能选择沉默。虽然赵佶不是刘氏生的,他们也没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刘氏不断给赵佶出主意。

起初,赵佶觉得刘氏不断出主意是为自己好,为这个政权好,一度非常感动,并且于晋封刘元符皇后为皇太后。虽然表面上看,这只是名义上的微小区别,实际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应当说,像“元符皇后”这类的封号,只是皇位继承人对先皇帝皇后的一种尊敬罢了,本身并没有感情的成分在里面。而皇太后不同,皇太后一般或是皇帝的生母,或是皇帝公开承认的养母。所以说,赵佶之于刘氏,至少是有恩于后者的。

可是,刘氏仍然不知足!可能是觉得赵佶对她非常看重吧,于是开始干预朝政,经常指手画脚,尤其是经常把大臣叫到自己的寝宫面授机宜,并且还养了面首!

赵佶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决定给刘氏脸色看看。他命人“看望”刘氏,转达了赵佶的严厉态度,提醒刘氏不要干预朝政。如果继续如此,将受到严厉制裁。

这一下,刘氏惊得不轻,她知道,自己无儿无女,如果一旦赵佶生气起来,自己可能生命不保。于是,她只得忍受寂寞。

实际上,赵佶当初是想把刘氏废黜掉的。但是在近臣的建议下没有这样做,因为此前他已经将孟氏废黜了,现在又要废黜刘氏,显得心胸过于狭隘,不利于统治。

刘氏保住了封号,但是已经感到了威胁。赵佶不断更换刘氏身边的宦官,换来的宦官越来越欺负刘氏,到了1113年,刘氏终于不能忍受折磨,选择了自缢身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这边刘氏被逼死了,那边孟氏还在瑶华宫吃苦。

这时,金兵的侵入改变了宋朝的政治格局。徽宗赵佶在当政的后期,开始宠信奸臣,导致朝廷腐化堕落,国力衰退。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兵进攻宋朝,赵佶无心抗金,匆忙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赵佶自己,则以太上皇的名义继续寻欢作乐。为了保证安全,他还以修道为名躲了起来。金兵由于路途、兵力、武器等原因,一般是进攻一段时间便退兵,所以宋朝为此苟延残喘了几年。

公元1126年,孟氏居住的瑶华宫突然发生火灾,孟氏不得不迁居到延宁宫居住。不久,延宁宫又发生火灾。赵桓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是孟氏的晦气才引发了火灾。于是干脆不给孟氏安排住处了。昔日的皇后孟氏,只得徒步来到自己的弟弟孟忠厚家里居住。

公元1127年,钦宗赵恒突然良心发现,觉得似乎应当把孟氏接回宫里居住,再封个元佑皇后,免得让人家看了笑话,觉得他赵桓也是小肚鸡肠的人。

但是孟氏没有表态,实际上她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结果,此项议题还没有实施,金兵又来进攻,这一次竟然攻陷了宋朝首都汴京。赵桓只顾逃跑,还管什么孟氏了。这反倒保住了孟氏的性命。

(3)五十岁首次垂帘听政

公元1127年,金兵再一次来犯,这一次比任何时候来得都凶猛,他们攻陷了宋朝首都汴京后,将徽宗赵佶、钦宗赵恒,以及他们的后妃、子女、亲戚、大臣等全部活捉。在册立了主张投降的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之后,将赵佶、赵恒等数千余人武装押送到漠北。这些人在路上没有粮食吃,受尽了苦难,大部分人最后都死去了。

金兵撤退了,张邦昌这个皇帝因为手上没有军队,没有政治基础,因而感到统治得日益困难。实际上,张邦昌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他当皇帝自己都心虚,不敢更改年号,甚至不敢“称孤道寡”。

此时赵氏家族的另一人康王赵构还拥兵八万,他已经在河北出任兵马大元帅,因而对张邦昌的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俗话说:有枪便是草头王。许多想在新政权中谋取高官厚禄的人,此时看见赵构雄居河北,便没有了在大楚政权当官的奢望,所以张邦昌的政权危在旦夕。

《宋史》记载,张邦昌上任不久,尚书右丞相吕好问曾经对张邦昌说:“相公真的想当皇帝吗?当初立你时没有人敢反对,还不都是畏惧金兵?现在金兵走了,还有人真的拥护你吗?”

此刻的张邦昌才知道什么叫做骑虎难下了,他自语道:“我有什么办法?下都下不来,徽宗、钦宗都被金兵抓走了,谁来继承宋朝呢?”

“赵构可以。”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赵构拥兵八万不假,但是他是否对做皇帝感兴趣?他会对我怎么样?这些都是疑问。”

实际上,此时的张邦昌最关心的就是“会对我怎么样”了。

吕好问又说道:“康王肯定要拥立政权的,只是你要争取主动。现在的情势,可以先迎回元佑皇后,然后再请康王即位,这样赵家也不会亏待你的,不但能够保全性命,或许你还能继续当宰相呢。”

对于这种做法,张邦昌当即表示同意。吕好问等人立刻来到孟氏的暂住地,和孟氏商量对策。孟氏对吕好问的主意基本同意。

吕好问派人远赴河北与康王赵构联系。赵构也同意吕好问的主意,同意张邦昌退位,并且在孟氏垂帘听政的同时,继续任用张邦昌为宰相,同孟氏一道全权处理朝廷大事。

在一场紧张的幕后交易之后,张邦昌终于脱下了皇袍,把已经深居多年、废黜了的孟氏迎到延福宫里,尊为宋太后,遥尊康王赵构为皇帝。张邦昌继续担任宰相职务。孟氏登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命运坎坷的皇后,这已经是她经历的两立两废了。张邦昌作了三十二天皇帝,就在强大的压力下下台了。

孟氏垂帘听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尚书左丞相冯懈迎接康王赵构,为表达诚意,让冯懈随身携带“大宋受命之宝”的玉玺,和孟氏手书的请赵构即位的诏书。

赵构非常高兴,请使节带回了他感谢孟氏的手书。

康王赵构是徽宗赵佶的第九子,钦宗赵恒的弟弟。于公元1121年被封为康王;公元1126年春天,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赵构曾以亲王的身份被当作人质送入金军大营,但金人认为他不是皇族,遂将他释放。当年金兵再次入侵时。他又奉命出使求和,但是他并没有前往金军大营,经过一番做作的推托后,在老将宗泽的苦劝之下留在驻地,因此当金兵攻陷都城时,他得以幸免遇难。

公元1127年5月,康王赵构带兵占领了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并且决定在此即皇帝位。孟氏马上派人送去圭宝、乘舆、服御等登基服饰。在并不复杂的登基仪式上,赵构称帝,是为高宗,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他尊孟氏为隆佑太后。当天,孟氏在汴京撤帘。这一次垂帘听政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同类推荐
  • 带血的寒枪

    带血的寒枪

    傲视群雄一身胆,雪落冰释花满天。狂龙出海入云端,龙中之圣战五关。一身热血造传奇,统一中原好河山。天人助我破千城,下马受迎城满欢。
  • 铁血王朝

    铁血王朝

    民族大学学生和田,痴迷于转轮大法,崇拜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天下,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末代皇帝元顺帝,魂魄断续,一会是现代版成吉思汗,一会又成了懦弱的鲁班天子,啼笑皆非之下,万众期盼之下,竟然成就了一番大业,多瑙河畔、南洋诸岛、亚美利加、大海洋时代的梦想逐步实践。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海战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海战篇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日、德、意法西斯国家的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波及世界。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决战双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以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推进了战争的深渊,这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浩劫和灾难。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
  • 归夏之大汉西疆

    归夏之大汉西疆

    人类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真相,只保存在汲冢周书中一本叫《归夏》的古卷残篇中。西域,中原,战场,古墓,朝廷,江湖,所有险恶之地,都可能是古卷藏身之处。失去情感、失去名字、失去身世的杀手,为拯救自己于遗忘的轮回,孤身穿越一千七百年,回到魏晋乱世,意欲解开自己缠绕的命运。没想到,自己渐渐陷入洪荒时代最古远的阴谋。
热门推荐
  • 《留学生》2016年01月

    《留学生》2016年01月

    《留学生》杂志是由中央统战部主管、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半月刊)。杂志创刊于1920年,上月刊服务于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下月刊着眼于广大出国留学人群。杂志以高端的视野、独特的视角、生动的细节、精美的图片,综合反映广大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的观点、建言、生活及思考。
  • 绝世剑圣

    绝世剑圣

    一个绝世的剑圣,一个绝世的王者。在一个充满这符能的大陆,开拓出自身的一席之地。他没有依靠家族的势力,和自己一生的兄弟,打遍天下。
  • 倾世神医:重生最强女家主

    倾世神医:重生最强女家主

    朝阳镇巫马家,原本生性乖巧,成绩优异的16岁的长孙女巫马雪阳,中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年级排名就掉了89名,接受不了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巫马雪阳把自己关在房间一天一夜,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巫马血阳,联合国”异能行动组“首席特工,也是组织唯一的亚裔成员,在就任异能组组长前的最后一次非洲”特别行动“中意外死亡,再苏醒的那一刻,巫马血阳变成”巫马雪阳“!于是,开启了一代最强女家主的崛起之路!但是,顺风顺水的日子注定不能长久,老天最会“打击报复”,“坑”无处不在!说好的婚姻自由呢?!
  • 青春不重样

    青春不重样

    时光如水,慢慢流淌,永不溯回。我们都有过那样一段当时道是苦涩,却镌刻一生的青春岁月。或许不是白富美,也没有那么圣母玛丽苏,更没有遇到称霸一方的高富帅。但总有那么几个少男少女,在你的记忆里笑成了最耀眼的光亮。请记住,那是最好的我们。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废材逆袭:女配修仙传

    废材逆袭:女配修仙传

    修仙的人,就像两副对联。第一幅:上联:法宝灵宠气运无敌下联:机遇美男绝世美貌横批:我是女主第二幅:上联:身世容貌样样都好下联:胸大无脑空有美貌横批:我是女配前世的林陌以为她是第一幅,没想到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第二幅。重生归来,她决定放下一切,静心修炼。没想到却活成了超出前两种的第三种···
  • 微暖男神来敲门:101次心动

    微暖男神来敲门:101次心动

    (2019.1.1发新书《卿本良妃:高冷王爷要暖房》PS:老天保佑让我进步进步,我想上天!)“房子,车子,保姆,家电,离婚后我一样不要。”浴室前,男人只裹着一条白色浴巾,淡淡的看着手里的离婚协议书,半晌抬眸,对着她说道:“但是麻烦宋小姐看看我们当初协议的最后一条,离婚后,我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中最为值钱的那个,你应当首选将我带走而不是我的任何身外之物。”她听后垂眉,伸手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她的大名:“席先生,我只是觉得你少了一个追求我的过程,等你追到手,再结婚也不迟。”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混子的兄弟

    混子的兄弟

    一个还是花季的学生,却只身混入黑道。成为了黑道大佬。看他如何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为万人之上,零人之下!群550417411
  •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作者梅吉,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的是一场地震引发的爱恨纠葛。情缘也好,孽缘也罢,起于灾难的青春和爱情,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