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5700000010

第10章 温体仁

上文书说道崇祯达成了自己的小目标,感到很开心;温体仁也达到了自己的小目标也很开心。但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崇祯还不认识这个露脸的温体仁究竟是个谁……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这不,退朝之后,崇祯边在后宫散步边问身旁的王承恩,今天那个出头的官员是谁。倒也亏得崇祯之前就给王承恩打过预防针,说自己大病之后精神不济很多事记不清,要王承恩多留意身边事,让这王承恩不疑有他,而且王承恩也是尽职,最近也是一直在做功课就是为了能在崇祯需要的时候有问必答。

王承恩听得崇祯发问,便立即躬身施礼答道:“陛下,据老臣所知,此人名曰温体仁,字长卿,浙江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及第,改任庶吉士,累任到礼部侍郎。至于为人风评如何,这个老臣就不知道了。”

崇祯听了点点头,说道:“哦,这样啊,也是辛苦你了。”说着便自顾自的琢磨起来了。温体仁,真是个问题人啊!在史书上饱受诟病的一个人,基本上在史书上对奸臣能用到的词汇都没有吝啬的用到了他的身上,而且也真的也名列《明史·奸臣列传》。曾经跟周延儒站在一条战线上,对抗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大获全胜并且捎带脚坑死了有点刚愎的袁崇焕。转过头来有各种收集周延儒的黑材料,暗箭中伤之,最终扳倒周延儒上位,虽然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但是这个翻脸也太快了……剩下的什么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之类的罪名,貌似几乎每一个首辅都没落下吧。但是,有几乎所有首辅都有的毛病,却也是任职时间较长的首辅比较没有作为的一个,这个就真的很尴尬了。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崇祯时期的特殊状况,面对一个千仓百孔的江山,农民军到处流窜,袭击地方,地方行政机构都未必完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想要在这样的政局中有自己的一番作为,那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信这个温体仁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可是名列奸臣列传怕也是得罪东林党人得罪的太狠了,所以说,得罪了枪杆子要你命,得罪了笔杆子污你名,舆论导向这种东西又岂是当代独创?另一方面给,好人有用么?从小学我们就知道海瑞是个好人,是个清官,可是对国家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正面业绩,所谓海瑞骂皇帝,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沽名钓誉的目的性更强一些。

前世虽然对做学问多不求甚解,那也只是针对记忆性的东西,对于逻辑方面的研究还是很痴迷的,所以我们这位崇祯的历史观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不过分的相信圣贤,因为圣贤多半是有水分的,这些水分是人们在遭受困境的时候,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却会反映到舆论甚至印刻在官方的历史当中,乃至于真实的历史都被扭曲掩盖;不过分相信道德,道德高尚的人自然是值得尊敬,可是只是尊敬就好了,可以拿来当楷模,就是不要放到政府里来做事,从职场的角度来讲,他用来获取相应职位的依据如果是这个职位完全不需要的,那么他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可能性极低,更何况还有故意做出来的假的道德文章;也不要过分的厌恶小人,尤其是历史上的小人,因为历史很多时候是一个有技术的女人,任人打扮,有话语权的人(笔杆子,和能控制笔杆子的枪杆子)自然声音更加响亮,有一些只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当然没有去翻案的闲心和意思)

温体仁和周延儒,在历史上虽然都是名声不佳,但是却有一点不容否认,就是此二人是崇祯朝中,担任首辅时间最长的两个人,所以必有过人之处,否则其他人为什么上不来,上来的又为什么坐不住呢?所以说,就算这两个人真如历史上所描写的那样恶劣,怕也是崇祯朝现有的官员中能拔出尖来的人物了,就算是矮子里面拔大个也得考虑用用这两个人。

何况从今天这个事情上来看,温体仁这个人,不但有积极的上进心(当然不好听的叫权利欲强),而且能上位者迅速达成默契,体察上意(难听的叫阿谀奉承),不至于让皇帝亲自跟朝臣们撕逼掐架,可以有效的成为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缓冲地带,起码就比现在的首辅周道登要强得多!

尤其是现在,要想推动多项改革和打打擦边球,朝堂上一定需要有人来配合自己,在朝堂上有个听话的人,简直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之前竟然给可以的忽视了!如此,还是真得多多感谢这个温体仁了。

想到这里,崇祯便决定还是要提拔任用温体仁,当然,现在让温体仁入阁为时尚早,不过不妨碍适当奖赏一下,画画大饼,好激励他继续充当今天这样的角色。

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打赏不好大张旗鼓,而且现在内帑预算吃紧,也实在舍不得赏出去太值钱的东西(当了家才知道柴米贵),本来皇帝赐幅字挺好,可是穿越过来的崇祯别说前世只写过硬笔书法,就是毛笔字能写得好也跟之前的字迹不一样啊,这种大马脚怎么能露出来!

想来想去,还是送套餐具好了,成本低寓意好,等于告诉温体仁,跟朕混,有饭吃,相信这种会揣测上意的人不难理解。

想到就去做,崇祯马上吩咐王承恩差人去办理此事。崇祯感觉正事处理的差不多了,想到今天早上匆匆离了温柔乡,感觉十分不舍,于是带着小太监们便直奔坤宁宫去了。

同类推荐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人公将军

    人公将军

    当黄巾起义轰轰烈烈的启程,又平平淡淡结束之后可曾有人记得那张梁?当这个后世历史学家的灵魂来到张梁身上,历史会变成怎样?但见人公将军横刀立马,领导黄巾,闯出一片天“人公,匈奴造反!”管亥“杀!”“人公,曹操来袭!”张燕“杀!”“人公,夫人来了!”丫鬟“呃,这个还是免了”“我不会让支持我的兄弟们失望,也不会让埋没的人才石沉大海,三国!我张梁在此向你挑战”
  • 龙起翻腾

    龙起翻腾

    江湖,朝廷,正道,邪道,魔道,一个都不能少。
  • 天生汉末

    天生汉末

    一个商人非正常穿越到汉末,从艰难生存一步步逼上独权之路。“非我所愿,是我所为。”新人,不是全职,平时工作任务重,更新慢,请见谅。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热门推荐
  • 碎花地毯

    碎花地毯

    与红柯不同,王松专注于人间和俗世,他的头脑进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故事的本质是人的行动和选择,因此在有故事的地方才会有人的自由,哪怕是悲剧性的或荒谬的自由。王松的小说中一个恒常的因素就是人如何与他的环境相对抗、如何在不可能中梦想和行动。本书的内容包括寂寞的汤丹、礼拜六的快行列车、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安子的拳头、新时期的头疼碎花地毯、延续、腾空的屋子、玉株、故园里的现代女人、迷离、国家干部陈同、你能走多远、落伍与坚守(代后记)详细内容。
  • 侠岚之残雨

    侠岚之残雨

    自述侠岚外篇。在一样的世界里,演绎着不一样的经历。辗迟,千钧,辰月。他们这些侠岚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呢?而零,又将有着什么样的阴谋呢?一起来到残雨世界探知吧!【作者不想废了这部书,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欢迎加群:481252095
  • 元素铁匠

    元素铁匠

    扛着元素枪炮闯大陆!炮打狂龙,枪点穹鹰!额,不好意思……我是个铁匠!
  • 不灭仙帝传

    不灭仙帝传

    他来自诸神遗迹。自废墟走出。他,一梦万古。再度醒来家破人亡。他,举世皆敌。踏仙路斩诸神,力破苍穹。他就是唐漠,一个应该死去的人。一个从地狱爬出的不灭仙帝。
  • 界魂大陆

    界魂大陆

    数万年人类与魂兽争斗,成了现在的界魂大陆。莫初本想简单度日,却奈何命运将其卷入一个接一个的旋涡中,无法自拔。莫初只能一步步的成长,来面对一切。武者以魂养其身,魂者以魂长其神。武者修行:入魂、融魂、建魂、灵者、灵师、入体、体境、体源、源王、地尊、天皇、界主。没有谁是天生的强者。
  • 飞袖刀

    飞袖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没有最厉害的刀,只有最快的刀。刀是飞出来的,从袖子里飞出来的,但不是飞刀,而是一把两尺长,一寸多宽的细刀。飞袖刀,天下公认最快一种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与君度良宵

    与君度良宵

    她是荒眠雪山半神半妖的九尾,他是九重天上供人敬仰的帝君。她被逼进了九重天的学府,他成了她的学堂先生。“什么?”她一脸坏笑,“听到这个名字突然好想吃夜宵。”被踱步而来的他逮个正着。为什么她觉得帝君一直盯着她看?不过是小小调侃了一下帝君名字,帝君您大人有大量,可别计较。
  • 妖兽幻世录

    妖兽幻世录

    刚在一轮灾难中幸存下来,等待世界重建时,又体验了新一轮奇遇。世界异变,魔法横行,人类不再站在世界顶点,而几乎所有人都忘却了以往的荣耀,甘心寄人篱下。此情此景,我该何去何从?科技与魔法正面交锋,可叹我没有神之右手……
  • 大历疑案录

    大历疑案录

    本作品讲述的是唐朝唐代宗大历年间一位县令为官期间的各种奇案,里面有众多破解与留有悬疑始终无法破解的离奇案件。作品属于悬疑类型,人物以及部分地名纯属虚构,与历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