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牧是刘表,同时他还是镇南将军,成武侯等等一系列的光环导致子嗣相争就是很正常的,相比于袁绍手下三个儿子的争执来说,刘表稍微轻松一点,两个儿子相争,但是有时候真的是你死我活。
今天对于荆州来说是个盛大的日子,荆襄文会同时也是各地官员汇报述职的大会,必将举世皆知。然而刘琮却想着如何在荆襄诗会上落落兄长刘琦的面子,但是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的他又怎能用诗文来打压刘琦呢?
“诸位大人,今天父亲身体不适,由小子刘琦代为主持,望诸位大人海涵。”一少年公子面目俊秀,但是脸色略白,显然是因为惯于酒色而身体被掏空的迹象,但是作为长公子即使没有很大的权势也会有一些人依附在他的身旁,就因为立长以嫡这个观念,其中最为有能力、有权势的当属尹藉、别驾刘先、公子刘磐等人了,当然像蒯越这种投机之人是不能算在里面的,其次就剩下一些观望的人,如荆州马家、习家、庞家等人,但是作为荆襄盛举的诗会大家都还是给足了面子的,纷纷抱拳回礼,相继而坐。
然而刚一坐下,就有人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不过是借助长子的优势、父亲的威名才得以主持此等大会,不然怎们会轮到你来代替父亲主持?”
众人望去,乃是小公子刘琮,荆州人士素知镇南将军刘表宠爱小公子刘琮,再加上刘琮有着蔡家的支持,俨然在众人心中已是下一任荆州牧的人,于是各家族或是纷纷讨好,或是落井下石,亦或是冷眼旁观。
”小弟所言甚是,那不知小弟以为该当如何?“刘琦侃侃而谈,没有一丝的惊慌,看的刘琮惊了一讶,要是往常,刘琦必然不敢搭话的,难道说今日他有什么依仗不成。
”既是诗会,当以诗文为主,不知大哥可否作诗一首供我等拜读。“刘琮坏笑着说道。
话音一落,尹藉、刘先等人纷纷怒目而视,为刘琮的咄咄相逼感到愤怒,尹藉更是直接开口:”如今天下盗贼四起,荆州虽然承平日久,但是孙文台窃据荆南四郡,难道说公子想以诗文打败孙坚,还是想以诗文振兴汉室?“尹藉的话引起了很多实干派的共鸣,如马良、裴潜、司马芝等人,而且直入心脏,一语直击要害,眼看着刘琮憋红了脸没办法了,刘琦却发话了。
”既然三弟想要赋诗,不知三弟可否即兴赋诗一首,以供我等瞻仰。“同样的从容不迫,淡定如一。
”自然是可以的,“虽然对于这个长兄是非常的不礼貌,但是对于其他人他还是得小心翼翼,”琮不才,今日献丑,请诸位大人指点。“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一首诗喟然而下,惊起了滔天巨浪,”三公子竟有如此才华和济世安民之心,“”了不起了不起“众人连连赞叹,刘琮更是骄傲的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兄长认为此诗如何?“一副你还不服吗的样子。
”不知仲宣先生以为如何?“刘琦没有答话反而问向了阶下一年轻文士。然而王粲却是羞得满脸通红,头直直的低了下去,”在下无法得知其中三味。“只是弱弱的说了一句。
”先生不必过谦,先生之才华闻名荆襄,怎会不知?如若我所料不错,这首诗不就是先生七哀诗中的一首吗?“刘琦依旧面不改色,但是下面的人却说大吃一惊,”这首诗原来是王仲宣写的,我就说嘛刘琮不过一飞鹰走狗之人,怎会有如此才华?“下面顿时议论纷纷,对刘琮的不耻行为感到愤怒,而尹藉、刘先等人则是松了一口气。
”此首诗文却是三公子以酒换取的,但是敢问大公子,您又是如何得知呢?“听到王粲承认了,对刘琮的鄙视是更加的深厚,但是对他提出的问题也是颇感兴趣。
然而刘琦只是笑而不语,伸手向上指了指。众人皆惊难道是天命。令刘琦没想到的是今日的事却成了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自此以后,荆襄士民多归心于大公子,只因为那向上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