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4700000044

第44章 郑板桥 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清代著名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做过十二年知县。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在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竹林风雨的萧萧声,使他联想到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呻吟。为官期间,他不但在勤政爱民方面政绩卓著,在廉洁自律方面也堪称楷模。

郑板桥是兴化县有名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年近半百才当山东范县和潍县的知县,是个名副其实的“一贫如洗,两袖清风”的“穷官”。他从来不收礼,不受贿,不贪不占,不拿不要,把为老百姓办事当作本分,视为天经地义,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佳话,几百年来久传不衰,妇孺皆知。

郑板桥为官员最突出的济世爱民之举,恐怕还要算为赈灾而开官仓放粮之举。潍县虽然素称富庶甲邑,但就在郑板桥赴潍县任职的前一年,灾荒便揭开了序幕,第二年紧接着就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烈日炎炎,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举目荒凉。有一天郑板桥到城外视察灾情,看到面临绝境的百姓成群结队远离家乡,到关外逃荒的情景,热泪不禁夺眶而出,随即吟下一首《逃荒行》:“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然后深深地感叹道:“我郑板桥在本县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之际,竟然束手无策,真是愧对黎庶!此时不为百姓请命,更待何时!”于是他马上写了一封告急文书,向上司如实禀报灾情,请求批准开仓放粮,赈救饥民。然而一封紧接一封的告急文书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郑板桥只好亲赴省城当面求救。可是那些省城大官不是有意避而不见,就是敷衍搪塞。正在郑板桥心急万分之时,一天,他突然接到上司的请柬,请他在第二天上午准时赶到趵突泉,郑板桥以为有了希望,大喜。可等到他赶到趵突泉时,满腔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原来,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当时已饮誉全国,知府大人想借趵突泉饮宴之机,请郑板桥赋诗作画。郑板桥看到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名酒佳酿,宴会上轻歌曼舞,软语调笑,脑海里立即浮现灾民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的惨状。他略一思索,提笔写道:“原原本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识清泉。”意为这里的水流到海边就像卤水一样混浊了,谁还知道它是从清泉里流出来的呢?把在座的官员全讥讽成盐卤不分的贪官。诗成之后,众官吏面面相觑,知府大人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尔后,郑板桥因此事被加上诽谤上司的罪名而受到了处分。后来郑板桥在自己的《潍县竹枝词》后记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乾隆十二年告灾不许,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

郑板桥屡次告灾请赈不成,为了应付日益加重的灾情,他毅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而果断的措施。首先他力劝县中的富绅大户轮流开设粥厂,免费供给那些老弱病残的灾民。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减少流民,他亲自规划修城凿池等种种兴建和复旧的工程,由官府和富户集资,大兴工役,召集附近饥民赴工就食。他还责令积存大量粮食的大户按市价卖粮给饥民。并带头节衣缩食,捐出自己的官俸杂粮救饥,“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当时郑板桥对粮食采取了限价措施,一些富绅对限价售粮心虽不甘,而公然违抗县令之命又不敢,于是就想法刁难贫民,激起民愤,借机制造冲突,而后赴县署状告贫民种种“劣行”,妄图迫使郑板桥撤销其令。郑板桥洞悉其意,往往在审案之时,法不阿贵,力保贫民利益。一次,有个全县闻名的贪婪监生上堂状告贫民“抢粮”,郑板桥将其召入,瞋目而骂:“你这个贪得无厌的驮钱骡,还想唠叨什么呢?”命属吏们脱其帽以足踏之,而后驱赶出去。一时富豪全都畏其严法而心怀忌惮,只好依其命去做。在百姓最危急的时候,郑板桥决定开官仓放粮,由百姓开列借条,赴官仓领粮。按照清朝的法律,开仓放赈必须事先得到上级的批准后方可实行,否则,轻者下狱,重则杀头。当时的僚属规劝他等批文下来后再开仓,也有的僚属怕连累自己,千方百计阻止其放粮。郑板桥感叹道:“现在到了什么时候,何况上司也不会批准,你们不要再说了。”随后即开仓放粮,挽救了潍县万余人的生命。

到了这年秋后,仍无收成,灾民根本无力还粮,郑板桥不顾自身安危,决定把借条当众烧毁。毁据的那天,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县府门前万众欢腾,借据被纷纷投入火海之中,灾民们眼含热泪高呼“郑青天”。由于郑板桥采取了这些救灾拯民的措施,因而他在潍县任职期间,虽五年连续受灾,但却能使百姓度过饥年。

封建时代,官民之间有一道天然鸿沟,这是由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不平等造成的。郑板桥也是从民众中来,他从自己的社会经历中感悟到,“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民,而士为四民之末”。把劳动人民提高到社会首位,把读书做官之人放在末等,这已远远超越了儒家思想界限,从而摆正了自己做人、做官的位置,显示了他与其他封建官僚的不同。他到潍县后,处理政务之外,经常深入民间,广泛地走访结交了各阶层的民众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城乡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既掌握了民众的诉求,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升华了他的思想观点。他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拿。”地主兼并土地,盐商仗势欺压盘剥穷人,正是潍县当时穷富不均,造成种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使他对当一个好官,该做哪些好事,怎样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处理民间纠纷,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改善官民关系,借以抑强扶弱,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增强教化,改善世风民俗,做到了心中有数。他竭尽全力发挥一个七品县令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上无负于朝廷,下有惠于百姓,中无愧于良心。这中间所遇到的风险和阻力,他都在所不顾。

老百姓判断地方官吏是否清廉公正,与其审理案件直接有关。郑板桥的断案,在民间有不少传颂故事,而他留下的批案判牍6册所涉及的300余件案例,更是他勤政廉洁,秉公法断,从而“无留牍、无怨民”,“囹圄囚空者数次”的确切实证。在潍县任职七年期间,没留下积案,没有抱怨的民众,好几次监狱中一个罪犯也没有。只此一端,也足为县官之楷模,并可透视他治理潍县社会秩序、民风教化的成效。

这300多件诉讼公堂的案件,多是土地财产、婚姻嫁娶、继嗣承祧、寡妇改适、族亲反目、商贾纠葛等民事纠纷,涉狠斗凶、致伤人命的仅一例。古代以右为上为尊,左则下之。郑板桥在处理这些案件中,基本是“右窭子而左富商”。封建衙门一般都是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有理无钱的穷苦百姓无法讲理。郑板桥却偏偏对因讼到公堂的穷苦人,格外尊重客气并有意维护其利益;对富商大贾反而冷落不睬,不留情面,有意杀灭他们的气焰;若是为富不仁者,不但当堂羞辱,还要重罚,使公堂成了穷人说理而又扬眉吐气的地方。对不学无术、靠出钱捐纳成为“监生”的富家子弟上堂,他常据案大骂:“‘驮钱驴’,有何陈乞?”“惟不与有钱人作面计”,斥责后还表示不屑与这种有钱人当面谈事。

有一财主状告佃农欠租是霸产,他批道:“或有欠租事情,非霸产也,方得时两人各自新,何苦退地。”不但否定了霸产之罪名,还不准强行退地,只强调“两人各自新”,明显是为佃农着想。有的富户冒充穷人前来告状,事发后,他气愤地批道:“既据地二顷五十亩,尚谓之穷人乎?不准!”寡妇郎氏改嫁,族中有人捏造事由告到公堂。郑板桥查明真相后,据实据理愤然批曰:“郎氏因无嗣改嫁,又有家母主婚,便非苟合。明系不得分彩礼,借词渎控(污蔑控告)。既无干证,又无代书图记,不准。”

支持、维护穷苦人和弱势者(如孤寡妇女,小摊小贩等),替他们把心中的理由讲出来,不准有钱(如地主、富商)有地位(如族长、里正)者以势欺人、强词夺理,强占便宜,保证了执法的公正,维护了社会的公平,赢得了人民的赞誉,促进世风建设和谐有序,这也是郑板桥做官的亮点之一。

从遗留的许多判词中还可看出,不少纠纷案例,是经过了仔细调查了解,反复倾听双方申辩和有关证词,才作出判决的。如有人告张玉滋拐卖其母一案,他接诉后,一连提出了九个疑点,一一查证落实,去伪存真,才使案情真相大白。这当中反映出的是不偏听偏信,不主观武断,严谨精细的断案精神。

有些案件的审理,则注重发挥乡里及群众的作用,如“着该族长约地甲邻秉公确查覆夺”,“着自邀各房长支众以理谕处”,“应自邀集庄众拜议,不必多事”等判词,都表明郑板桥常依靠民间正义,合理解决民事纠纷,从而得到事半功倍、公认合理的效果,进而起到使族亲、乡邻间悉遵公理,减少摩擦,和睦相处的教化作用。郑板桥的判词中体现的严谨、公正、亲民、廉明精神,恰当灵活的断案艺术,应和他的诗、书、画作品一样,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郑板桥不仅勤政为民、刚正不阿、执法公正,而且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清朝的官员退位退职退休后是不安排住房的,郑板桥在潍县知县任上,家乡的弟弟就写信给他,要改建家中的老屋。这件事本属正常,但郑板桥却担心这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立即回信劝告其弟暂不改建。他在信中说:“因仕途中人蓄姬妾,置田产,更进而大兴土木,建筑高堂华厦,行道者见之,必窃窃私语曰:郑某一介寒士,侥幸成名,得为百里侯,谁谓狂士作官,要名不要钱,苟不搜割地皮,艳妾华厦自何而来?”他怕群众看到他家修理房屋会跟其他官员大兴土木联系在一起,以为修房的钱一定是贪污受贿而来。其实,群众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不知道郑板桥为人写字作画的酬劳收入每年有3000两之多,十年加起来已有3万两了。除买地花去1万两,他想将剩下的两万两改建一下故居的房屋,以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之用,这钱完全是他劳动所得,丝毫花不着纳税人的银子。但即使这样,他仍怕遭人误解,玷污自己的清名:“犹恐招摇耳目,惹启悠悠众口,以贪名污我。我纵不能只饮民间一杯水,不取民间一文钱,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则我岂敢!”

除改建房屋外,在置地上郑板桥也表现出高度自觉。当时,为了维持家用和退休后养老,一些官员常常置办一些田产,购置的数量官府并无严格限制。但郑板桥买地却坚决按通例办事,不多占一分一寸。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写道:“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跟许多人买地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不同,郑板桥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无地的穷人,认为多买了地就是占了别人的产业,就是莫大的罪过。他的这一信条,既不为别人的贪婪所动摇,也不因世道的盛衰而改变。

郑板桥为官,不光自己清清白白,还特别痛恨别的官员贪污腐败、搞不正之风。每遇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他便毫不客气地予以“回敬”,并引以为戒。有一次,一个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工作,在各地捞了不少好处。当他来到潍县时,虽知郑板桥为官清廉,但仍不肯罢休,千方百计地暗示,想从郑板桥那里捞点“外快”。郑板桥也心领神会,待钦差要离开潍县时,便派人给他送去一个大礼盒。钦差见大礼盒沉甸甸的,料定里面一定装了不少白银。待送礼人走后,他兴高采烈地打开礼盒一看,立即傻了眼!原来,礼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些潍县特产大萝卜!里面还附了郑板桥写的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钦差看了又气又恨,立即想报复郑板桥,但又苦于一时抓不到把柄,只得哑巴吃黄连,把一腔怒气憋在心里,灰溜溜地返回京都。

郑板桥为官则关心民疾,抚民救灾,抑富济贫;持家则安于清贫,不事聚财;做人则不仰高门鼻息,不为斗米折腰。他的廉洁自律虽然受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嫉恨、排斥、打击,受到高官贵胄、富绅巨贾之嫉恨,使他最终丢官,但他却深得民心,得到众多百姓的爱戴和颂扬。当他六十一岁那年从潍县知县任上被免职返乡时,无数乡民夹道送行,号哭挽留,不少人送出上百里远。郑板桥也深受感动,挥笔画竹题诗,赠给潍县的父老乡亲:“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这是郑板桥对潍县人民的离任交代,也是他光明磊落、清廉淡泊的人生态度的最好诠释。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从“一官归去来”,到“三绝诗书画”,人们可以看出,政治抱负与艺术创造,虽然所需要的素质和评价标准不同,而要将其集于一身,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官,有的时候需要洞明人事,而且还须具备运筹帷幄的本领,而对艺术创作则需要一副与世无争“难得糊涂”的“在野”心态,能以民间的活力,作为一块浇灌自己心灵的圣地。郑板桥正因为有“一官归去来”的经历,最后才有“三绝诗书画”的收获,成为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同类推荐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正是一些贤哲箴言促使无数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些贤哲箴言足可被人们视为珍宝,其除了语言锤炼精彩、简洁上口、极具传唱性之外,还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极富哲理,更重要的是,这些语句是古今中外名家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磨难中悟出的智慧和真谛。本书从浩瀚的人类知识的宝库中精心遴选,把那些可以激励一代人健康成长,发人深省、令人焕发活力甚至可能促进人们成就不凡业绩的箴言精髓编辑加工成册,以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人生充满热情与困惑的青少年朋友们品读。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做好事、做好人,以及如何处理好做事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获得成功人生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好了人,做事才不误入歧途,才能为做事赢得良好的人际支持。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的必要技能,不做事,做人就没有内涵,我们生活资料的获得、能力与价值的体现等都要通过做事来实现。本书详尽阐述了关于做事与做人的重要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艺术,把“能做事”与“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凭借人格魅力为事业创造左右逢源的环境,从而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本书的特色在于分析对方的心理需求、行为意识,从“心”去掌握优势,使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比别人更敏锐、更正确地说服对方。
热门推荐
  • 随唐入境

    随唐入境

    讲诉了一位17岁高中生王炀由于创伤后穿越回到唐朝刻苦修习武功的故事................
  • EXO孤

    EXO孤

    黑道,一个一时入道,终生不复返的地方,炼就了杀手,炼就了道王,炼就了奇才,还成就了爱情?一场惊心动魄的爱,一路是鲜血铺成的大道,只有不停向前走。。。走到尽头,你我都变了,结局也千变万化。你我终究隔了距离,我,一张染了墨的纸,而你一张没有墨色的白纸。。
  • 至尊神斗士

    至尊神斗士

    圣武大陆,乱世将至,五大势力派出天选者行走世间,青龙一族龙神降世,看谁能带领群雄平定大乱,一统圣武!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狂人尸兄

    狂人尸兄

    罪恶都市,硝烟四起,与人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玩得是心机,耍的是阴谋,每个人都是智者与野心家,每个人都是嗜血的杀手;与兽斗,危机四伏处处惊心,玩得是心跳,耍的是刺激,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冒险者与探险家,每个人都是心理强大的猎人;当争斗消失,硝烟散尽,留下的只是一片凄凉与孤寂!
  • 别闹了:我只爱你

    别闹了:我只爱你

    他是丑小鸭,典型的矮穷矬,但是却恋上了本班班花。像所有的男孩追恋人一样,无非就是鲜花巧克力浪漫求爱,他都做到了,还格外细心。也像小说中的总裁求爱罗曼史一样,由最初的不看好,到被柔情蜜意打动。正当所有人都祝福他们时,她说,“你只不过是我为了让他吃醋的工具而已。”他只是傻笑,一年后,他们再次在大学相遇。剧情反转,现在他是A大的风云学长,依旧对她猛打紧追。当她沦陷时,他只是说:“你只是我为了让她吃醋的工具而已。”说完,转身,拥着美女而去……
  • 画倾天下

    画倾天下

    玄空大陆,叶黎心,其家族百年来最有天赋之人,一朝经脉被毁,从天才沦为废材。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对她赶尽杀绝,而她在这九死一生的局中,要怎样才求得那一线生机?只能前进,没有退路。身陷沼泽的她,又会有怎样的奇迹?是崛起还是陨落,且看她如何一步步化险为夷……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妖媚小妖俏师傅

    妖媚小妖俏师傅

    ……师傅!您……师傅我想陪伴在您的身边,不想离开您
  • 夜皇灵后

    夜皇灵后

    :她,生前是冷血杀手,邪魅妖娆,杀人无数,却不幸死于同伴之手;醒来,却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高人,拜师学武血毒,但从此不再相信爱情,直到遇见他。他,皇家九皇子,不受帝宠,冷血残暴,无意中被她相救,也被她吸引,几番周折,终娶她为妻,他那温柔只对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