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少徒,金刚铁骨,外慑内敛;青崖仙山,深潭飞瀑,鞭影霍霍,龙吟阵阵气难御!
书香笔墨,春秋大义,战国无边;纵横黑白,英雄于我,熟读于心,端华青青自矜持!
两年,匆匆而过,对于无日无夜的岁月本就是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人生百年,宗师过百,玄境半千,极道千年;两年说短不长,却是天英纵横与师尊相处最为温馨、漫长的岁月,饱含盈余,奠定了其一生修武悟道的基础。
两年间,老天人没有做那等揠苗助长的坏事,专挑那些精益高深的武学招式来教徒,一切如练笔写字一笔一划,都以夯实武学基础为主,除去江湖圣地、世家豪门流传江湖的武学,甚至三千左道、八百旁门有些讨巧招式技艺,老天人也会为徒弟演练。师傅甚有耐心,要徒弟广知天下武术招式,或许是希望徒弟将来江湖对敌,不会因一些奇招险式忙手忙脚、仓促应对,或许是希望徒弟学究各门各派,以期对敌时能见微知著、见招拆招。
天人不可窥、天人难于探!到了老天人的地步,天下武学信手拈来,任何千变万化的武学皆能化繁为简、窥尽其根源,他如何想,谁人说得清楚,大抵是期待徒弟能透过各门派武学精益,参悟出出属于自己鞭法杀招也不是不可能。
“欲达到大道至间的境界,必先经历大道至繁的过程!想要洗净尘埃出世,必先落地为凡入世。佛门以出世苦渡超凡,无欲无求几人成?”老天人与老夫子对望而坐,随意而谈,信手于空,化飞雾为白棋,落子无声,雾气还在棋子内浮动。
在老夫子细心琢磨棋盘杀意和那出世入世言论时,老天人接着说道:“这两年我们所做不过是——增其智,树其志,引其思,知青史,怀黎庶;博其学,广天地,浩江湖,铸基础,端微末,觉宙宇。最终到达什么境地,只能靠他自己去悟。”
老夫子提笔在棋盘点下,以代黑子,恭敬微笑说道:“天人授徒,岂是我这风烛残年的老头子能说道的。我只是喜欢小家伙笔下流露出的正气和古气,才想着把我这几百年练就的笔墨书画功夫传于他。”
“老头儿、老头儿,你与我比老怎么也差了好几个数百年吧。”老天人似乎是占了天大便宜,自发地笑了出来,接着说道:“‘授’字说得好,世人常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可天下的师傅有几人是真正教会徒弟捕鱼之术的。”
高楼万丈起平地,卧虎伏龙齐昆仑,千秋万代帝千古,尸山血海任风云。
还是少年心性的天英纵横,一直觉得以师尊之境界,早于超脱生死境地,是那与天同高的高手,必能与世长存、常伴其左右,无心感念师傅之良苦用心,然而天道无常,卦象百变,难于算尽,即使未卜先知之人也有跳不过的无妄之灾,待尘埃落定,一切皆已晚已。
抛淀浮华,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时分,与旁人说起这段岁月,天英纵横总是充满无限感激之意、缅怀之情。
感慨岁月匆匆,念时光荏苒!两年无论天下局势如何诡变,天人山上的三人都不关心。
鬼谷子仙风道骨,凡俗之事千百年来本就甚少过问,这两年收了等了千年之人为徒,更是一心教徒,偶得闲暇也是和老夫子对弈两局,山顶那局十色棋局却是许久未曾落下一字、、、、、、天英纵横自从上了天人山,无日无夜地苦练、读书,江湖、天下、乱国对他只是一纸书言,欲去深思终觉浅。儒门老夫子,没有诸子威严,倒像是一个为了自个家少爷劳于奔波的门房、管家,若说老天人对天下是超脱,那老夫子便是无心,自从数百年前那一败,老头子便再无心于道、无心于江湖,与他有关的似乎便只剩下那方比老砚台里的浓稠墨汁,数百年磨不开。
当年大秦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策略,诸子百家对天下之事虽然各执己见,但是都大秦“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策略却是一致反对,这引起秦王嬴政对诸子百家的赶尽杀绝,诸子百家虽然高手辈出,但是各自为战、互不团结,甚至相互掣肘。大秦当时已灭韩、赵、巍三国,携灭三国之威、百万虎狼之师,逐一分化蚕食诸子各门各派,生死存亡之际,鬼谷带诸子百家侥幸残余的力量逃离中原,躲避在这莽荒之地。
当时儒门势大,七十二圣贤楼声名远播,又依附齐国,自然有诸多贤者、学士不愿逃离中原,于是乎,儒门分做两派,少数贤者、大儒带领门下弟子、亲眷随同诸子百家跑来这蛮荒之地落地生根,另一派留守齐鲁之地,留守的自称忠义一派,逃跑的一派被视作“念生”一门,说是念生,其实是贪生怕死的释义,本是同根同源两派,但随着朝代更迭,早已各不相同,志不同道不合,从形式上看,齐鲁儒门不断修缮其道义,庸附帝王君道,发展壮大成了如今的东圣院;鬼谷儒门终究只是鬼谷的分支别院,差了太多,一直被压了好几头;从道而言,鬼谷儒门秉承是超凡之念,东圣院入俗之理。两派皆以正统自居,千百年来异地异梦、操戈相向,如此才有了韩非子几百年的那一败。
韩非子本名韩世杰,在当时而言,韩非子本是近世罕见的天才,当时的文坛、江湖皆在盛传“世杰、世杰,应是崛起之时!”,当时一心教他的几个儒门长老听见江湖这样传,总会会心而笑。
这点上鬼谷子看得极为透彻,盛名美誉之下成长起来的韩世杰最终败于横空出世的姜崖子,本就打击颇大,对于年少成名的天才,太过顺风顺水未必好,一败而心志衰,再加上门中长老闻信郁郁而终,屋漏又遭连夜雨的韩非子,最终心气竭。
一个千年的老人、一个半千的老人聚到一块教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以两人的境界倒也没闹到争风吃醋的地步,偶尔两个倚老卖老的老头儿,还会合起来演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逼迫、引诱爱徒成长。
别人来教自己的宝贵徒弟,鬼谷子可能会怕教不好自己的好徒弟,对于眼前这个老夫子,鬼谷子不仅放心,还乐于于此,自己可以稍省些心志、少些辛劳。
福祸相依,失于东隅收之桑榆。老夫子其后自囚鬼谷,以赎其罪,半世淡荣辱,百年悟书道,那一手笔墨丹青,老天人自愧不如。
鬼谷天人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一在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在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在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在出世,修身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千年不朽;五在武学,功参造化,浑然天成,鬼神莫测,纵横双剑,举世无敌;六在授徒,阴阳两徒,东皇太一,纵横双剑,诗仙太仙,合纵连横,韩非苏秦,国霸邦安(定国安邦/伏尸百万),庞建孙膑。如此之溜的老天人,唯独书法上最是不能拿出手,所以老天人的“自愧不如”还是有失水分的。
诗仙剑那么心高气傲的人,都在诗仙楼中收藏了几副老夫子的佳作,与历代名家遗作珍于一处。
韩非子老头子,自从代替诗仙剑接下这跑腿的活,除了平日折返天人山和鬼谷,送些吃食、衣物、书籍,也做上了天英纵横的半个师傅,固步自封鬼谷数百年,按说其心早已死亡、其志早已泯然,然而在与第九徒接触数月之后,老夫子又好像心萌新意、燃旧志,在教授第九徒时,感觉比鬼谷子这个名正言顺的师傅还上心。两年下来,看着第九徒不断成长,老夫子那死寂如冰的脸上,多了许多生气和笑容,大有返老还童的气象。
人有希望了就有了生气,生气生精气,精气尚在即使病入膏肓之人也能比寻常多活出些时日,如今的老夫子精气饱满,书香笔墨气透顶而出,绝不是他自认为的风烛残年。
鬼谷子落下收官一字,棋盘神光飞散,皆汇聚入了老夫子体!说道:“诗仙战事缠身,鬼谷事务自明日起你放手去打理。身体发肤我已以这南龙龙脉气帮你回本还原,心里那道坎还需你自己去踏过,你只需知道那姜崖子绝不是什么横空出世的青年俊杰,此人背后有大算计、大恐怖,当年你未死已是万幸!”
老夫子心神俱荡,白衣鼓风,须发倒竖,已无暇去感叹自己失意的人生,暗想:能被老天人称为大恐怖的存在缘于何?一时惊惧思绪都慢了几分,不过也没好奇多闻,当知与不知,因果两生死!
知其不会问,老天人极目北视,叹息道:“却不可再浑浑噩噩,不久的将来鬼谷有大危机,我千年准备未必能解,值此乱世,天地混沌,犬牙交错,现在多一分功绩,将来便多一丝奇迹。”
“敌狠我蛮,孰强孰弱,谁人可决,无需束手自惧。明日以后你无需再上山,天英不久自会下山找你。”老天人收回目光看着老夫子言道。
老夫子以为老天人迫为未来不安然的变数欲对徒弟用强,以逼纵横早日入宗师,着急出言道:“道生一,一衍阴阳,三生万物,十二一轮,三轮圆周,这七十二地煞阵中地周一关本就一大关,天人切不可逼他,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就悔之晚矣。”
“放心吧老头儿,你以为就你会爱徒弟,他可是我苦等千年的人,那种竭泽而渔事我会干?且不说你这两年在他饭食之中放了多少补气养元的天才地宝耗费了鬼谷多少珍藏,单说你晚上趁他睡着为他养气梳脉。补气养神,这样的苦炼也伤不着他的本源。若不是念其年幼,我早就该逼迫进后三十六地煞阵法了,农家那几个看守神药园长老恐怕还在和你置气吧。”
“我让他下山,是因水到渠成,功法已周成……..”
正说谈间,有龙吟响绝天山太宇,阵阵发聩!
有少年御鞭携白龙而来,满身污泥,老远就传来他的呼喊声:“师傅,醒了、、、、、、过了、、、、、、”
老夫子老远便叫到:“纵横慢点,慢点!”
泥人手提长鞭扑到了鬼谷子身上,师傅龙灵醒了,我闯过了地周阵法,最后才提到才提到那似乎极不重要的一条,我似乎入了宗师之境。
“周而圆满,自该入境。”老天人也不嫌徒满身污浊,很是享受的揉了揉他的长发,内心感叹:“大道五十,道衍四九,天遁其一,其一本道,道即汝身,生与道亲,进阶神速,忧兮愁兮!魁、煞、勇、杰、雄、威、英、、、、、、,天罡地煞阵法,由老天人亲手布置,各阵法威能,天人谙熟能详,即使太仙、诗仙当年饱受摧残折磨,也用时四年有余才破到这地周一关,武道一途,人人求精进,然而快未必好,作为师父已极力压制,没想到还是没能抑制。”
老夫子慈目善以立,天英纵横端衣擦脸,轻轻一拜:“夫子爷爷!”
夫子善目化凝视,这才发现学生与往日不同,满身污浊唯独黑发无染,书香儒气溢顶而出,小小年纪的,宗师小境却有大儒书圣气凝淤。
老夫子喜不自泣,亦是端官正袖对着心爱的学生倾身一拜,似有重托,寄予厚望。
老天人心宽无边,已是如此,忧愁何用,哈哈大笑道:“读书人,酸腐气重!”
今夜圆月初上,天人山上自有光华,天英纵横独自伏于书案已是睡着,困于地周阵法,半月有余,已是身疲精虚。是夜天人与夫子抱壶而饮,似都但求一醉。
本来还有两河战事之事,写了一部分,放到下一章吧。这章慢慢修改完善道4500字为妙。转换过度上不是很自然,有些地方衔接不恰当,前期后后写了十多次,每次思路都不一样,开篇都写了好几次,所以敏锐的读者随便就能发现这章的问题。每次落笔心境不一,难于融合。
此书晦涩,传世览之,有多少芸词佳诗、名言锦句为后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