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生命支持是在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建立后2—8分钟内应用药物治疗,使自主心跳和自主呼吸恢复。
在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的同时,依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跳骤停的类型,选择药物治疗很重要。
(1)心搏停止
(1)肾上腺素: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并能使细小室颤变为粗大室颤有利于电击除颤。肾上腺素每次0.01毫克/千克静脉推注或每次0.1毫克/千克气管内滴入,5分钟后可重复应用。若无效,剂量可逐渐加倍。亦可先用肾上腺素静脉推注1次(0.02—0.03毫克/千克),待心脏恢复跳动后,改用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滴入,剂量为20μg/(千克·分钟)。
鉴于气管内、静脉和心内注射强心药其显效时间无显著差异,故目前多主张用静脉给药,提倡气管内用药,尽量少做心内注射以减少其副作用。
(2)5%碳酸氢钠:对心脏停搏病儿主要通过吸氧和提高组织灌注来纠正酸中毒。开始可应用气管内插管和人工通气来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并给予肾上腺素,此后若心跳仍未恢复或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但不能与肾上腺素同时应用,以防肾上腺素失效。
复苏时,一般先给5%碳酸氢钠5毫升/千克,稀释成等渗液快速滴入;若检测血气,则需5%NaHCO3(毫升)=BE×千克×0.5,可给计算结果的1/2—2/3,再视病情与血气,血生化结果酌情补充。
(2)心搏徐缓多为心跳停搏前的先兆,可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为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1)阿托品:增加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加速房室传导,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每次0.03—0.1毫克/千克静脉滴注,溶液浓度为0.5—1毫克/毫升。
(2)肾上腺素:用法同阿托品。
(3)室性心动过速应及时治疗,预防其发展为室颤。常选用利多卡因,它能抑制心室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延长心室的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的阈值,使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初次剂量为1毫克/千克,于1—2分钟内静脉推注完,如1次无效,可每隔5分钟重复1次,直到心动过速停止或在20分钟内总量达5毫克/千克为止;亦可根据病情继续以每分钟20—50μg/千克静滴,注意药物血浆浓度过高会抑制心肌功能并引起中枢神经症状。
(4)除颤复苏过程中室颤婴幼儿少见,儿童有时可见到。在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因心脏按压足以除颤或用利多卡因等药物除颤。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行电击除颤。首次除颤可用2J/千克,如无效可依次增到4J/千克及6J/千克。如1次电击未能成功,可观察1—2分钟,未恢复窦性心率者,可逐渐加大功率,重复电击,每次时间0.2秒。通常不超过2—3次,2次电击除颤间隔时间为30—60秒。除颤前应继续供氧并加用利多卡因,以提高室颤阈值,防止复发。
溴苄胺:对顽固性室颤经利多卡因、电除颤无效的病例多有效,剂量每次3—5毫克/千克,静注,10分钟注完,4—6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第四节)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通过消化道、皮肤及呼吸道吸收后抑制胆碱酯酶的活力,造成大量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及节前纤维、兴奋运动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烟碱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症状,其致死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麻痹。中医对该病尚无统一的辨证论治方法。
其临床表现如下:
1.呕吐物或呼出气有特殊蒜臭味。
2.必要时抽取胃内容物,呼吸道分泌物做有机磷化合物的鉴定。
具备病史即可高度怀疑,注意观察;如出现临床表现即可临床诊断;通过胆碱酯酶测定进行确诊和临床分度。
3.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相当于正常的50%—70%为轻度中毒,30%—50%为中度中毒,30%以下为重度中毒。
4.大汗、流涎、支气管痉挛及分泌物增加、呼吸困难、瞳孔缩小及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纤维颤动、血压上升、头痛、头晕、兴奋、躁动、谵语、严重时语言障碍、昏迷及呼吸肌麻痹等。
西医疗法
1.一般治疗
排除毒物并防止毒物继续侵入。
(1)立即将患儿移离中毒现场;对皮肤吸收中毒者立即脱去衣服,皮肤、毛发等接触农药部位用清水、肥皂水或3%碳酸氢钠反复彻底冲洗(敌百虫中毒忌用);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且不应受时间限制,然后再以硫酸镁导泻,忌用油类泻药。
(2)敌百虫或农药种类不清者,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洗胃,忌用2%—4%碳酸氢钠等碱性液。
(3)一六##五、一##五九、三九一一,乐果及马拉硫磷等可用2%—4%碳酸氢钠洗胃,忌用高锰酸钾洗胃。
(4)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及热量平衡。
(5)抢救呼吸衰竭,抢救脑水肿,肺水肿,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6)惊厥用苯巴比妥,血压升高可用降压药。
(7)给予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支持及保持机体组织正常代谢功能。
(8)严重病人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极严重病人可考虑换血疗法,血液透析等治疗。
(9)注意保护肝脏、肾脏功能,以利毒物排出。
(10)重症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以治疗和预防感染。
2.药物治疗
基本原则是早用,足量、反复使用。常用药(1)胆碱酯酶复能药如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2)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等。
(1)轻度中毒
阿托品每次0.02—0.03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或静注。解磷定每次15毫克/千克,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二药均每2—4小时重复一次,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2)中度中毒
阿托品每次0.03—0.05毫克/千克静脉注射,每30—60分钟重复一次;解磷定或氯磷定每次15—30毫克/千克,每2—4小时重复予首剂的半量。二药用至症状好转后逐渐减少药量及延长给药间隔,直至症状全部消失且无复发。
(3)重度中毒
阿托品每次0.05—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病情特别重者可酌情使用更大剂量,10—20分钟可重复给予首剂的半量;同时用解磷定或氯磷定每次30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可重复给予首剂量的半量,症状改善后减少用药剂量及延长用药间隔时间,直至症状消失且无复发。
阿托品化表现是瞳孔扩大,面色潮红,肺部罗音消失,呼吸道分泌物消失,口唇发干。解磷定、氯磷定不可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并随时测定胆碱酯酶活性作为停药依据。胆碱酯酶活力正常,症状全部消失并停药观察24—48小时无复发者,可考虑出院。
(第五节)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机体在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和/或其他分解产物作用下,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致使有效循环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在原发病基础上病儿烦躁和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及尿量减少。本病属中医“厥征”、“闭征”及“脱征”范畴。
小儿感染性休克,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故应密切观察,尤其是婴幼儿休克症状常被原发病掩盖,若有原发感染病灶,病儿神萎或烦躁,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率快,皮肤有花纹等微循环障碍表现,虽然血压正常,亦应高度怀疑本病及予以密切观察,及早改善微循环按休克处理。当血压低于年龄×2+8kPa(60mmHg),或脉压小于2.67kPa(20mmHg)即可确诊休克。
中医验方
1.丹参注射液6—16毫升,川芎嗪注射液30毫克,每日加10%葡萄糖内静脉滴注,血压过低者慎用。
2.生脉散注射液10—20毫升加10%葡萄糖10—2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5—10次。
3.参附青注射液每次5—10毫升加1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5—10次。
西医疗法
1.控制感染
选用2种强有力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首次可用冲击量,量要足,尽力避免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抗生素,特别是休克时间久,肾功能障碍者。但应注意到大量抗生素杀死革兰阴性菌后大量的内毒素释放入血这一倾向。
2.扩容
有条件的要监测CVP,使其维持在1.2—1.4kPa,应掌握早、快、足量三个原则。
(1)快速扩容阶段
轻型休克以1/2张2∶3∶1液(0.9%盐水2份,5%葡萄糖3份,1.4%碳酸氢1份),以8—10毫升/(千克·h),速度快速滴注为宜,直到休克纠正,然后以1/5—1/3张液滴注,维持一段时间稳定病情。
重型休克(1)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毫升/千克于1小时内静注完;(2)2∶1液(2份0.9%盐水,1份1.4%碳酸氢钠)15—20毫升/千克(总量不超过300毫升)在0.5—1小时内静注完;一般(1)、(2)用一种;重度休克在保证心肺功能的前提下(1)、(2)可同时应用。
(2)继续扩容阶段
轻型休克者续输1/2张液,重型休克用2/3张液(4∶3∶2液,0.9%盐水4份,5%葡萄糖3份,1.4%碳酸氢钠2份),按30—50毫升/千克计算,于快速扩容后6—8小时静注完。
若CVP<1.0kPa可再重复一次快速扩容,但液体必须为1/2—2/3张液为宜,此阶段注意纠正酸中毒,一定要将二氧化碳结合力提高到接近正常水平。
当(1)收缩压>12kPa,脉压>4kPa;(2)脉搏充实有力,较前减慢;(3)尿量增加>15毫升/h;(4)患儿安静入睡或神志较清,四肢温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在1秒钟内。
(3)维持输液阶段
一般按50—80毫升/(千克/日)或1000—1200毫升/(m2/日),采用1/5张液维持输液,有尿后按0.1—0.2克/千克补充氯化钾;休克纠正后应予能量合剂、高渗葡萄糖、输全血或血浆等,以支持治疗。
3.纠正酸中毒
酸中毒是使休克恶性循环的关键。首选5%碳酸氢钠,用量毫升=—BE×千克×0.5,先用1/2—2/3量,然后据血气分析决定用量;亦可按每次5%碳酸氢钠5毫升/千克可提高CO2CP10个容积计算。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用1.4%碳酸氢钠10—15毫升/千克,在1小时内静注,亦可用5%碳酸氢钠5—8毫升/千克加入2∶1液中同时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