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800000049

第49章 慈禧新政(2)

兹据政务处大臣荣禄等面奏,变法一事,关系甚重,请申诫谕,示天下以朝廷立意坚定,志在必行,并饬政务处随时督催,务使中外同心合力,期于必成。用是特颁懿旨,严加责成。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国民计,舍此更无他策。尔诸臣受恩深重,务当将应行变通兴革诸事,力任其难,破除积习,以期补救时艰。昨据刘坤一、张之洞会奏,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各条,事多可行,即当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各省疆吏,亦应一律通筹,切实举行。大要不外言归于实,用得其人。予与皇帝宵旰焦劳,母子一心,力图兴复。大小臣工,其各实力奉行,以称予意。将此通谕知之。

慈禧太后意识到,西方世界物质文明有巨大优越性,同时,她还认识到教育的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进步的重要性。她认为,腐败无知的满人迟早要应付教育和交通条件的改变所带来的挑战。就此问题,她下发了一道谕旨,从中能够很清楚地看出,慈禧太后已经认识到满族统治者面临的困难和危机,认识到满族统治者享受的特权,包括收取供奉的权力以及很多其他大清朝的开国者通过浴血奋战得来的统治特权都已经不合时宜, 只有改革,才有可能扭转这样的局面。

大清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条例规定,禁止满汉通婚,以保持满人纯正血统。但是在南方,这条法律频繁遭到满族旗人的破坏。而在北方各省,此律仍旧盛行,保护满族的统治地位、维持门第之序。然而,慈禧太后逐渐意识到,如果中国想继续保持主权国家的地位,必须将汉族的力量和才智与满族融合,而不是仅仅依靠满族人单独的努力。1902年,慈禧一回到北京,为了宣示决心,就下发了这道著名的圣谕, 鼓励满汉通婚。谕旨内容如下:

我朝深仁厚泽,沦浃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

这道谕旨中,太后还指责了由来已久的缠足恶习,称其为一项有害健康,尤为不人道的风俗陋习,劝诫士绅联合起来抵制,但并不强制进行。然而,有一件事她依然坚持排汉,即后宫选秀。秀女“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如果汉族大家之女选入宫中,阴谋叛乱之事或会发生,慈禧太后绝不能让其皇亲国戚承担如此风险。祖宗努尔哈赤曾经定下规矩,每一位皇帝都要遵守,即“无满太监,无汉妃嫔”。

接下来,太后又下发了一道圣谕,直面痛斥皇亲国戚,称其昏庸无知,命令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留学,称凡是十五岁至二十五岁、身体健硕者均被选出,并送出国留洋学习,一切费用由清政府承担。

这些都是针对满人实行的政策,慈禧太后认为中国的教育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与袁世凯、张之洞商议许久后,太后认为,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定会成为中国新政改革之路上的一个绊脚石。深思熟虑后,她决定,一定要将整个考试系统彻底废除,连根拔起,否则即使学习、效仿西方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古老的八股取士科举制度,两百多年来备受争议,选择最理想的文章是其主要特点,也令那些空想、不切实际的官员痴迷。慈禧太后煞费苦心,下谕旨指出,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周王朝就已经有了庠序,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和当今外国那些大学没什么不同。她还证明,最近的八股取士考试制度始于公元1390年的明朝,算得上一项较近的发明创新。

1904年,慈禧太后接受了袁世凯建议,获得了张之洞支持,下发一道谕旨,规定要想入仕为官,须从新式学堂毕业,称其为唯一被认可的入仕途径。同时,那些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规模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成为了政府最不希望的革命党学士,对此,太后下令,称应采取果断行动,安排更多学生到欧美留学。

这道谕旨创立了一个新纪元,之后,几道重要谕旨紧随而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道要求在十年内彻底禁止鸦片贸易。这道旨令体现了公众共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令人钦佩的道德感和奋发图强。虽然这些谕旨改革成效广泛,但那些改革朝廷机关的谕旨却彻彻底底以失败告终。官场对新政发起被动性抵制,将那些原来遭人唾弃的旧制,挂个新名号,继续施行。这个时期唯一新建的部门是邮传部,洋人尊称这是中国真正的进步。然而,邮传部自建立开始,便成为了腐败行为的代名词,成为中国人谈论效率低下和奢侈浪费时常拿出来的笑话。

处理了教育问题,老佛爷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近很多进步人士奏疏中提及的另一个问题,即废除帝国司法体系中泛滥的严酷私刑。她意识到,要想西方列强同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就必须制定并实行与西方国家刑律相类似的新律。针对这个问题,她又下一谕,尽管这道谕旨表面上读来很是精彩,但它缺乏同时期颁发的那些谕旨中皆有的诚意,与禁止鸦片贸易和改革教育的谕旨有着天壤之别。其中的原则与她之前的想法和实践皆背道而驰。尽管这道圣谕条文清晰详细,但只要看看地方衙门审判时的野蛮行径,就清楚其收效甚微。谕旨中,太后说道,在新的刑律确立之前,斩首将是中国最严厉的处罚,而野蛮的处罚方式如凌迟、枭首将被废除,其它刑罚如烙印、鞭笞和相关残酷刑罚应该一概废止。慈禧太后称,这些野蛮、残酷的刑罚始于明朝,和许多汉族习俗一起被清朝沿用,实际上与自己的慈悲怀柔之心相背离。

太后见南方各省大众舆论越来越激烈,所以,第一步她派遣了以载泽为首的大清考察团,到国外考察现行各种制度及产生的效果,为中国的预备立宪做准备。考察团回来后,1905年秋天,慈禧太后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谕旨,确定无疑地声称自己欲实行宪政,但具体时间,还要看全国官员和百姓对这项变化的支持力量和反对力量的大小再做决定。其立论旨在拉拢汉族人心,堪称一篇文学佳作。其内容如下:

我朝自开国以来,列圣相承,谟烈昭垂,无不因时损益,著为宪典。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危,忧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是以前简派大臣,赴各国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皆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定,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豫备立宪基础。

对于某些人来说,旧制意味着锦衣玉食,每日大鱼大肉,就算发起根本、全面改革的人是慈禧太后,也会招致这些人强烈的反对和指责,这是情理之中。但是,北京缺乏敢于直言的报纸,因此这种抵抗和反对全部流于表面,他们应对这种改革的惯用伎俩就是固守陈规。若这次采取改革的不是手段高超、受到拥戴的慈禧太后,这些满人必将更加肆无忌惮,采取更为暴力的手段。但他们了解老佛爷,也害怕老佛爷。正是仰仗着慈禧太后的特别地位和权威,在中国建立机构,专门展开仿效日本的预备立宪一事才成为可能。有理由相信,即使是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满人并不把这些改革举措放在心上。

尽管慈禧太后已经许诺实行宪政,而南方舆论,特别是香港和上海报纸的自由撰稿人从未节制过自己的言论,依然肆无忌惮地指责、诟病慈禧太后的新政,称她对欧洲列强卑躬屈膝,有辱大清帝国的尊严。当时的他们欠缺慈禧太后的刚毅之智,也缺乏慈禧太后那种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他们完全不顾太后所处的艰难困境,仅仅是受到心中强烈的排满情绪煽动和刺激而肆无忌惮。同时,通商口岸的外国报纸因怀疑之前那场排外活动是由慈禧太后蓄意谋划,很自然地,对其政策就算不是充满敌意,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感。以上两例中,南方舆论和洋人报纸都不了解慈禧太后的刚毅气概和精神活力。批评她的人没有意识到,和芸芸众生一样,慈禧太后有好的一面,自然也就有坏的一面,拥有聪明才智,自然也会犯错,也会受到环境和周围形势影响,也会受到女性善变特性左右,但总的来说,慈禧依然是一位天生的帝王,一等一的政治家。

以下摘选自上海某报纸的一篇文章,反映了当时中国少年党(印度巴布也有类似少年党)的排满情绪和顽固盲目的爱国主义。一个评论家,以太后款待外国使馆团为主题,写道:

宴会之事,必为宾主相得者,若彼此互怀疑忌,则何事此虚礼乎?中国人若有献媚于外人者,人皆笑之,若夫居最尊之位,如皇太后者,亦委曲结欢于外国公使夫人,有时下等之商人,亦一律款待,可谓自轻之至矣。宫中特备洋餐,款接外宾,客去之时,固皆极口称谢,然一至次日,则各使又至外部,百端要挟矣。故欲免外人之强横,卑礼盛筵,丝毫无用,外人之视之,亦如庚子年送酒瓜之事等耳,徒为国体之羞。忆前俄待李鸿章极优,太后亦因以得财贿,今太后之心,岂犹有此希冀乎?

另外一位评论员所讲更接近真相,他怀疑慈禧太后并非真的喜欢西法,只是表面上厚待西方列强,对洋人以礼相待,但是否是早有预谋,准备在将来雪耻报复,不得而知。他说道:“这太不可信了,慈禧太后已经到了如此高龄,已经不可能再改变习惯,接受这些与她的教育和生性如此不同的西法。外国人应扪心自问,他们抢掠了她的宫廷,强迫她将自己最信任最青睐的心腹大臣交给了刽子手,慈禧太后还会真心对待他们吗?”

但是,这位作者又很难相信慈禧会密谋发动第二次义和团运动,坦诚自己对此很困惑,说道:“慈禧太后当前政策,似乎是专务敛财,而不是重整并增强帝国国力,她的宗旨在于确保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够保证自己暮年过得安适。”

然而,太后对外界的指责批评毫不在意,认为自己坚持的信仰是明智的,继续为帝国的未来安危坚持,不脱离自己指定的政治路线。尽管慈禧太后生性好强,但面对国人的偏见和宫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抵抗,想要一日攻克,仍然不大可能。慈禧太后宾天时,很多坚守旧制的势力,例如太监和腐败官员依然没有受到牵连。然而,慈禧太后去世时,已经为大清王朝画出了大致的路线,只要坚持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大清朝这艘巨轮就能够安全驶过礁石浅滩,继续乘风破浪,驶向前方,驶向未来。

同类推荐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 “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热门推荐
  • 轮回风流

    轮回风流

    一次命中注定的意外,屌丝李雨成了远古天神之一的杨戬的手下的五毒之一的屠戮者,他的人生会遵从别人的的意愿吗?还是会反咬一口呢,邪邪的眼神,英俊的相貌,一颗花花的心他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九皇子妃

    九皇子妃

    她是前世的“绝情谋师”,助三皇子夺得天下后却被一杯毒酒给赐死。重生后,她无怨,只想要守护着家人,赌石大会,智出青楼,想要隐藏自己的她却逃不处宿命,再一次重复了前世的命运……而后,逃出生天的她被九皇子凤箫所救,那个笑容干净秀气的少年,说会一辈子陪着她她在前世错过了他,在这一世遇上了他可是,内心的仇恨不是一段干净的爱情可以熄灭得了的,她利用他,一步步地去完成自认为是自己使命所在的复仇,可最后,又失去了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是,没有你的人生,寂寞如雪。纵使我站在最高位,俯瞰这锦绣天下,却也只想与你携手,看一树春雪梅花,醉一场春秋大梦。
  • 一亿宠妻:总裁轻点宠

    一亿宠妻:总裁轻点宠

    她是千家最不受宠的大女儿,阴差阳错成了豪门亿万新娘。新婚之夜就惨遭虐待,她被贬的一文不值。这个男人于她而言,有着致命的危险,嫁给他就注定了,不会有幸福可言……但,事实上——“你不要脸,离我远点。”她有些惶恐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过来。”他薄唇轻启,命令的口吻带着一丝轻哄。她娇羞的退却。“我不!”“老婆乖,坐上来。”他身体力行来教女人实话实说。“唔……”她一肚子的委屈还没来得及说完,这个禽兽!
  • 放开舍得吗

    放开舍得吗

    不明来历的女孩,竟然是个保镖,这样的柔柔弱弱,怎么看也不是个杀手的样子,可是……出人意料的敏锐,超乎想象的身手,让人对她过目不忘,笑靥如花,可是身边那个男人却是个冰块的模样,眼神冷的要结冰了,他是她的老板,保护他是她的责任,男人在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奇妙的感情浮现,可是只能说是一种孽缘……他的镁儿回来了,她的存在居然是威胁。选择离开……可是为什么却都不放过她,为了生存,只有放下一切,可是结果呢?……风水轮转,放不开的人是谁?
  • 张家爷们

    张家爷们

    一辈子的时光很短,如果做不到安于现状甘于平庸,何不绚烂疯狂了这个人生!忍一时变本加厉退一步得寸进尺只有进过地狱的人,才能征服天堂!烟花虽寂寞,却永恒灿烂!PS:这是一个略爽中带着点骚气的故事,有点装逼,不喜勿入!
  • 相思种

    相思种

    墨染红尘,乱世求生夹缝中孤独求生,乱世里只影一人。不求功参造化,但求无悔此生。
  • 阴阳诡瞳

    阴阳诡瞳

    与鬼斗,破煞邪!通天术,揽群仙!毛家道术,出马野仙,蛊巫毒计,风水奇谈。
  • 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渣男吗?一生总会遇到那么几个,都只是过客罢了。可是天真的叶灵却把一个玩弄她的人当作挚爱,不值!在生死之际,叶灵竟记起了前世之事。绝世神功,随身空间,当这些出现在21世纪,她会是惊艳还是埋没?
  • 鲸背吟集

    鲸背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宠小妹:兄弟斗争

    独宠小妹:兄弟斗争

    她,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超级美少女,这时,她的父亲却娶了一个新老婆,随着新妈妈到来的还有她腹黑的兄弟们,相处一段时间后,她的兄弟们都渐渐爱上了她,怎么办?她到底该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