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800000048

第48章 慈禧新政(1)

1900年庚子之变,京城陷入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加上离京逃亡,旅途劳顿,太后苦不堪言。慈禧太后恍悟,大清朝软弱之根源现在亟需改革补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章,我们摘引了慈禧太后颁发的悔过诏书,而早在此前,她就以特有的果敢,向世人宣告想要施行新政,摆脱过去种种陋习。在她眼中,这些陋习乃是国家腐败堕落的根源。尽管她从不承认,但接下来实行的政策本质上正是1898年光绪皇帝锐意改革时期的政策。与光绪皇帝不同,慈禧太后着重调和新旧势力间的权力、利益平衡,消除地方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抵触,为新政做万全准备。

1901年1月28日,慈禧太后在西安以皇帝名义颁发圣旨,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宣告改变旧制度,实行新政。荣禄参与、协助了此圣旨的起草。朝廷谕旨一贯冗长啰嗦,这道也不例外。圣旨彰显了慈禧太后的刚毅、睿智和精明。帝国上下士大夫文人看到这道谕旨,欢呼雀跃,即使是历来反对慈禧太后的广东和南方诸省,百姓也是一样的欣喜,拍手称快。

中国的报纸撰文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惹人注目的圣旨。它言辞雄辩,能够说服众人接受改革,同时又巧妙地指出了中国及其民众在世界上的地位,措辞用字极其巧妙,既平复了国内各党派之心,又提高了太后的声誉。

这道圣谕明确废除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政治体系的基石,即绝对专权制度,“少壮派”党人闻知,更是心潮澎湃。1900年庚子之变,慈禧太后吸取了教训,才会选择大清王朝历来传统、与皇亲国戚,与之前坚持的所有信念彻底决裂。

慈禧太后业已花甲高龄,却凭借着如此气魄,重新回到惨遭联军蹂躏的京城,担负起国家政治改革重任,实在令人敬佩。她身担国辱,痛自刻责,承诺会在将来施行更新、更好的政策。慈禧太后以此向世人展现了她的统治热情,对深陷危机的民族既忧患又同情。

然而,根据过往经验,民众及大部分洋人均怀疑她颁布谕旨、宣称改革是否出自真心。他们认为这道谕旨,与之前很多谕旨并无两样,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已。但自打回到京城,朝廷近侍、高官意识到,太后确实是诚心改革,她不断颁布新政策,强压在不情愿的皇族身上。也因此她赢得了大部分臣民的拥戴,特别是南方民众(1898年慈禧太后打压广东改革派,人们对她心存恶感)。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她逐渐令他们回心转意,赢回了他们的拥护和爱戴。自此之后,直到太后宾天,不管她的高级顾问大臣和主要官员是否信任改革,她的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表明了对改革大业的诚心和执着,这些通过她的言行举止表露无疑。

慈禧太后从义和团运动中得到了惨痛教训,并从中吸取经验,指导其新的实践。然而,自始至终,每想起义和团首领的英勇无畏,太后总是难以抑制对他们的赞美,称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满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勇敢无畏地驱逐蛮夷。但通过义和团惨烈的结局,她意识到大清真正强盛起来之前,任何反抗列强蛮夷的壮举都只可能以失败告终,朝廷只能选择镇压。

因此,太后果断向臣民宣布,进行改革,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她采取如此剧烈的改革举措,却没有引发严重争论或国家内战,除了她任何一位君主都无法做到这点。想想1898年光绪皇帝维新变法,就明白了。然而,慈禧太后处理国事巧妙,应对局势手段高超,谕旨论据充分,所言极具说服力,士大夫文人看后,不禁叹服。太后暗示,若是孔圣人遇到当前形势又会采取怎样的举措呢?通过如此微妙的暗示,即使是那些最顽固的孔教人士也都为之折服。

以下便为记录了慈禧太后态度及策略转变的谕旨,读来十分有趣,现将全文摘录如下:

谕内阁,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

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大抵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旰焦劳?。

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自丁戊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甚于红巾。迄今海外逋逃,尚以富有贵为等票,诱人谋逆。更藉保皇保种之妖言,为离间宫庭之计。殊不知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该逆等乘朕躬不豫,潜谋不轨。朕吁恳皇太后训政,乃拯朕于濒危,而锄奸于一旦,实则翦除乱逆,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概行除旧?酌中以御,择善而从,母子一心,臣民共见。

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兴,严祛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私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

注释:①“宵旰焦劳”直译的话为“日落之时用膳,和衣而眠。”形容勤于政事。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服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话、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积习。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自西幸太原,下诏求言,封章屡见。而今之言者,率有两途:一则袭报馆之文章,一则拘书生之成见,更相笑亦更相非,两囿于偏私不化;睹其利,未睹其害,一归于窒碍难行。新进讲富强,往往自迷本始;迂儒谈正学,又往往不达事情。尔中外臣工,当鉴斯二者,酌中发论,通变达权,务极精详,以备甄择。

惟是有治法,尤贵有治人。苟得其人,敝法无难于补救。苟失其人,徒法不能以自行。流俗之人,已有百短,遂不愿人有一长,以拘牵文义为认真,以奉行故事为合例,举宜兴宜革之事,皆坐废于无形之中。而旅进旅退之员,遂酿成此不治之病。欲去此弊,其本在于公尔忘私,其究归于实事求是。又改弦更张以后,所当简任贤能,上下交儆者也。朕与皇太后久蓄于中,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辙,空言塞责,省事偷安,宪典具存,朕不能宥,将此通谕知之。

太后再次以皇帝名义,责备维新派党人和他们1898年的改革之举,却又很自然地说明太后实行新政乃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慈禧太后绝不会低头认错,让周围人得了好处,抢了美名,因而保全了这个东方宫廷中自己的荣誉和威望。实际上,慈禧太后采取的改革措施和当年康有为党人采取的措施如出一辙。但保全面子是大事,她声称此次改革政策与维新派政策有本质不同,自己的政策更胜一筹。当年自己残酷镇压维新改革,此次宣布实行新政,凡可能平反戊戌变法之举的言论,都极力避免。因此,“愚民”必须认清,太后的改革政策与康有为及其同党实行的政策绝对截然不同,后者具有“革命性”,而前者非也。然而,太后推行改革甚至比当年维新派走得更远,它与维新派改革唯一真正不同在于,这一次,老佛爷是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而之前那一次,她是反对者。

回顾太后回銮京城后统治的六年,尽管我们并不确定她对洋人的态度是否有所改观,但毋庸置疑,她一直都在诚心诚意推行新政改革。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灭亡,京城被联军攻陷,这一切她刻骨难忘。她认识到国家不兴盛,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这并不是每个西方国家的政客都完全理解的。她意识到,仅仅墨守陈规,引经据典不能赶上更不可能超过西方物质文明的实力。如果中国想要继续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效仿日本,变法自强,整顿军队,引进西方武器设备,改进防御,壮大中国国力。

认识到问题所在,慈禧太后果断采取行动,这一点将她与满族亲贵区分开来,后者则往往陷于消极的宿命论和无助绝望之中,无法自拔。

一开始,慈禧太后面临的外部局势并不简单。首先,她必须处理由来已久的皇族特权问题,这些皇族虽然骄奢傲慢,但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除此之外,她还要小心、谨慎地操纵、控制各省乡绅文士,因为他们是中国集体智慧的中流砥柱。同时,与洋人打交道时,她必须小心谨慎,保全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因为这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尊严,更是其臣民仰赖之所在。太后的威严在1900年庚子之变中已动摇,此时她决不能以受惩戒的悔过者形象出现,而要以无辜的受害者形象示人。在这一过程中,太后要扮演的角色很多,且各有特点,每一个都不是好担当的。

1901年,慈禧太后在西安颁发了圣谕,帝国上下,文人学士皆拍手称快,称这道谕旨是上等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地方官员根据传统和经验认为:一方面这无非又是一个经典的宣言而已,因此并不在意,继续敷衍了事,按部就班;另一方面老佛爷只不过是在以此消遣,想要蒙蔽洋人耳目,即使自己敷衍拖延,太后也不会因此不悦。太后懿旨满是至真至诚的劝诫之语,然而许多地方官员读之,依然公开宣称慈禧太后仅仅是在做戏而已,他们如此想法,要么是出自私人成见,要么是出自个人私利。然而我们无法在这六年的官方或太后私人记载中发现丁点儿证据证明地方官员的想法。就在回京前,慈禧太后下发了谕旨,表明信念。谕旨内容如下:

自经播越,一载于兹,幸赖社稷之灵,还京有日,卧薪尝胆,无时可忘。推积弱所由来,叹振兴之不早。近者特设政务处,集思广益,博采群言,逐渐施行。择西法之善者,不难舍己从人,除中法之弊者,统归实事求是。数月以来,兴革各事,业已降旨饬行,惟其中或条目繁重,须待考求,或事属创举,须加参酌,回銮以后,尤宜分别缓急,锐意图成。

同类推荐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孟德尔——生物遗传学的先驱、奥地利生物学家,阐述其作为农民的儿子对科学的执着、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等。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热门推荐
  • 有生之年:我只爱你

    有生之年:我只爱你

    我承认,我是个任性的孩子。我承认,我想用我的世界来换取一张通往你的世界的入场卷。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一厢情愿而已;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
  • 十八年的记忆

    十八年的记忆

    时光流逝,在大学的校园,回忆靜靜(我)走过十八年的人生。
  • 战甲魔帝

    战甲魔帝

    2134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机甲战士如同飓风一般席卷全球,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世界的格局彻底改变。而作为古武世家的叶氏一族,因时代的变迁,逐渐走向了没落。就在这时,叶家最富盛名的天才少年毅然离家迈入了属于机甲的世界。当古武与机甲结合,昨日的辉煌即将再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逆复制

    逆复制

    强者为尊、弱者匍匐,这是世界不变的法则。实力等同于尊严,男子汉的眼里尊严无价,尊严一旦被玷污就必须要讨回,哪怕弄得遍体鳞伤,哪怕是与恶魔交易,我左修也要守护尊严!为吾之尊严而战!
  • 依旧绚烂的笑

    依旧绚烂的笑

    她依旧绚烂的笑,温暖身边所有的人!蓝色的蓝,大米的米,卡车的卡,布料的布,蓝米卡布!看文的时候你也会笑,依旧绚烂的笑o(∩_∩)o...
  • 修仙知道

    修仙知道

    无意中下载了一个网络问答APP,但苏青发现这个“知乎道”上面的用户都在提问什么法宝好用,元婴出窍的体验、金丹瓶颈怎么突破之类……简直就是一群角色扮演狂人。直到有一天,苏青忽然发现,这个“知乎道”上的用户居然都是真正的修仙者,这回,他彻底凌乱了。
  • 全职男神

    全职男神

    “听好了,这话我只说一遍。”楚明涉说着,人已走至左子倾面前,“这个女人从以前到现在,从头到脚都是我的。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分才华得她看重就妄想一些不可能的事,她从来不是个随便的女人,你刚才那些话,除了贬低自己看轻侮辱她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这番话一出,左子倾颇觉好笑。在不久前还口口声声指责她和众多男人牵扯不清的家伙居然义正言辞的说她不是个随便的女人?纪航看着站在她身边的那个男人,脸上逐渐浮起怒色。
  • 灯塔微光

    灯塔微光

    不是我不喜欢你,只是你不懂我。我不想说的你永远不明白。我所谓的死亡许是回归,而这大千世界却再无一个你。
  • 做人要方处世要圆

    做人要方处世要圆

    本书是一本成功励志的图书,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生活实例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坚持原则做人,灵活机变处世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技巧,帮助读者,以内“方”外“圆”,互补的道理指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