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700000028

第28章 自掘坟墓(2)

杨广对于始毕可汗的这种态度,自然非常不爽,便打算送个宗室女和始毕可汗的弟弟咄吉设联姻,并打算立咄吉设为南面可汗,好让他与始毕可汗对着干。可惜事与愿违,咄吉设不但不接受册封,还主动向哥哥始毕可汗告发了杨广的阴谋。

始毕可汗非常生气,准备脱离隋朝,成为独立的突厥可汗,再也不向大隋称臣。不过这件事情很重大,再考虑到大隋以往几十年里在突厥心中的影响,始毕可汗虽然有想法,但还是拿不准,一时之间也就没有公开宣布。

但就在其后,杨广又派裴矩骗一个叫史蜀胡悉的人来到大隋境内,然后把史蜀胡悉杀死了。史蜀胡悉是始毕可汗手下的宠信大臣,杨广认为正是他经常给始毕可汗出谋划策,所以才想诛杀他。杀完了史蜀胡悉,杨广还派使者向始毕可汗说,史蜀胡悉背叛始毕可汗背叛突厥,所以才替始毕可汗清理门户。

始毕可汗当然不会相信这种烂借口,他对杨广的怨恨是越发强烈了,不过依然没有立即翻脸,为了获得打败大隋获得胜利的更大把握,他一直在等待更好时机。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他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天赐良机。

这年夏天刚过,在太原郡汾阳宫避暑了三个多月的杨广,不知道哪门子兴致,没有率军返回东都洛阳或者京都大兴,而是决定去北部边境巡游。或许是杨广去年三战高丽,“赢得”了战争而感到得意洋洋,想在不听话、已经不来朝贡的始毕可汗面前耀武扬威,进行一番威慑吧。

可惜威慑没有威慑到,杨广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始毕可汗正愁如何很有把握地打败大隋呢,现在听到杨广竟然要到北部边境来弄什么巡游,带的兵马又不是很多,这岂不是送上门的买卖么?

始毕可汗派出大量的探子进行一番探查,八月初八这天,率领几十万突厥骑兵南下。

此时的杨广前脚刚到雁门(今山西代县),便看到了这样的奇怪标语:金山(今阿尔泰山,突厥的都城)欢迎你。

这里明明是雁门啊,怎么到了金山呢?正当杨广诧异时,阿史那咄吉出现了,并且说了这样一句话:“杨兄,别来无恙乎?”

杨广赶紧下令撤退。但故事演变到这里,通常是来不及的。阿史那咄吉早已把他们的退路给切断了。杨广只能退守雁门郡,阿史那咄吉没有给杨广任何喘息的机会,带领他的十万精兵进行了“屠龙”之旅。雁门郡共管辖四十一座城池,阿史那咄吉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拿下了其中的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门郡和淳县两座孤城了。杨广被困在孤零零的雁门郡,尽管还有数万守军,数十万百姓,但城里缺粮又缺水,不出数日便会饿得尸骨露于野。不尽快突围出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可是要想突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突厥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想要突围只怕是插翅难飞啊。

突又不能突,守又不能守,莫非雁门便是自己的穷途末路。想到这里,杨广悲从心来,抱着年仅七岁的幼子杨杲,放声大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凡是听到了杨广哭声的人都知道,他伤有多深。果然,杨广这一哭,哭得梨花带雨,哭得山崩地裂。就在他哭得死去活来之际,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只一句话,便让杨广止住了哭声,破涕为笑。这个人便是内侍使郎萧瑀。

“如果哭能淹死突厥兵,能解雁门之围,那么我们留在您身边还有什么用呢?”萧瑀道。

“请先生赐良策啊。”杨广闻言停止了哭声,用惊喜的眼神望着他。

萧瑀沉吟良久,直接教会了杨广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析如下:昔日汉高祖解白登之围使出的策略是曲径通幽,利用糖衣炮弹攻克匈奴可汗的妻子阏氏,利用阏氏的枕边风成功解围。现在我们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以金帛财物去求救跟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让她帮我们解围啊。

第二个关键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解析如下:将士们现在之所以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抵御敌人,那是因为他们担心解了雁门之围后,又要去征讨高丽,落得个赔了高丽又折兵的下场。请陛下发出停止征讨高丽的诏书,召天下兵马前来救驾,并许以重赏勤王将士的重诺,这样雁门之围便自解了。

此时杨广哪里还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马上来了个两步走。

第一步:求救。派人向义成公主去求救。

第二步:承诺。一是停止征伐高丽,二是重赏勤王将士。

双管齐下,效果果然看得见,前来救驾的各路兵马争先恐后,络绎不绝。再加上义成公主柔硬兼施的枕边风,先是说得罪了大隋的后果是吃不了兜着走,再说大隋兵马已奔袭大汗的后方老巢去了,赶紧退兵吧。

始毕可汗眼看形势不妙,又被义成公主一蛊惑,终于很不心甘地退兵。至此,雁门之围告一段落。

(3)时来运转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杨广神奇地从雁门的鬼门关走了一趟后,回到京城直呼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然后,说完这句话后,他该干吗干吗,把自己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但没有打赏守城的军民和自告奋勇前来救驾的将士们,而且马上下诏,准备再度向高丽进军。

凡事不过三。前三次的惨痛教训按理说杨广应有切肤之痛才对,然而,他是个一根筋到底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既然高丽的头难剃,他偏要剃。

对此,户部尚书樊子盖对杨广进行了善意的劝说,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很简单,傻子都懂,督促杨广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言必信,行必果。

樊子盖的善意,杨广却当成了恶意,凶神恶煞地回了这样一句话:人而有信,不知其平也。意思也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讲信用,那么,高丽早就被他平定了,怎么还会这样烦恼呢。

樊子盖对此只有叹息的份了。

杨广的出尔反尔省去了不少钱财,却伤了军心,寒了天下人的心。三征高丽本来弄得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四征高丽军事战略部署的出台,彻底失去了民心。

现在,一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人,登场了。他的名字叫李渊。

就在杨广被围在雁门时,李渊听说了,第一反应是惊,第二反应是喜。惊就不用说了,喜又从何而来呢?他觉得这是他立功的好机会。于是马上派儿子李世民前去救驾。

就这样,隋唐之交的第一牛人,不,应该说是大唐帝国的第一牛人,不,应该说是中国2000年封建史的第一牛人,李世民,粉墨登场了。

这是李世民行军征战的处子秀,但他不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展现出来。他白天行军多带旌旗,把山头田野插得遍地开花,晚上安排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方位敲锣打鼓,目的只有一个:迷惑敌人,造成援军很多的假象。

最终,突厥军退去了,杨广脱险了。事实证明,杨广可以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但唯独对这次救驾有功的李渊另眼相看。

其实,杨广早就对李渊另相相看了。原因是他们两人不但是表兄弟,而且是儿时的伙伴。李渊从小就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才干,因此知根知底的杨广很忌惮。长大后,杨广对李渊的忌惮变成了憎恨。具体表现有二:

1.一句粗话引发的思考。

一次,杨广找李渊办事,恰好李渊生病了,推脱不能进宫。杨广便问自己的一个妃子也就是李渊的外甥女王氏:“你舅舅怎么跟我玩起躲猫猫来了?”

王氏只有解释的份了:“舅舅一病不起,不能前来。”

“这么严重啊。”杨广说着,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还有得救么?”

王氏吓得花容失色,哪敢再言,立即行动起来,把杨广言重的话通过特殊渠道,转达给了舅舅李渊。

李渊吓得面如土色,二话不说,从病床上跳起来,开始了非一般的行动:打开自己的“小金库”大肆挥霍,吃喝嫖赌无所不能,打架斗殴无所不干。

杨广见李渊如此胸无大志,对他的猜忌和提防之心才略有放松。

2.一句谶语引发的血案。

当时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谶语:李氏当王。

就是这四个字,害苦了李渊。杨广听到这句话后,心中憋了一口气,一定要杀尽朝中姓李的重臣,以绝后患。结果,朝中大臣李浑、李敏等相继倒在杨广的屠刀下,唯独李渊躲过一劫,原因是,当杨广把刀架到李渊脖子上时,李渊正在“春风楼”搂着风尘女子饮酒作乐。看到这种情况,心肠一向很硬的杨广突然变软了,不忍心再对李渊下手了。结果,李渊侥幸逃脱一劫。但饶是如此,李渊摸爬滚打了多年,仍然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

然而,雁门关这一亮剑后,杨广对李渊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觉得李渊是一个忠臣,于是提升他为太原留守,目的是让他防御突厥的“打草谷”,充当枪手和炮灰。

接到调令后的李渊却喜不自禁,那是拨云见日的喜悦,那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后的释然。他和杨广的想法不一样,他认为太原虽然时常要面对突厥的骚扰,但太原是军事重地,拥有天时(粮草丰盛)、地利(城墙坚固)、人和(兵马充足)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一旦去了太原,就可以彻底摆脱杨广的桎梏,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王。

果然,李渊到了太原后,对突厥采取了“柔”的战术,运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战略,采取“迷魂阵”、“苦肉计”、“美人计”等战法,很快震住了不安分的突厥,双方陷入了长期的“冷战”。

稳住突厥后,李渊开始了励精图治、招贤纳士的奋起之旅,很快吸引了四方贤能之士前来投奔。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有晋阳令刘文静和晋阳宫监裴寂,关于两位牛人的情况后面会详细介绍,这里先按下不表。

在刘文静和裴寂的帮助下,晋阳一带的才俊之士纷纷前来投奔。很快,李渊就拥有了很好的人脉资源。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李渊会甘心一直“潜伏”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之所以隐而不发,不是因为前怕狼后怕虎,更不是因为胸无大志,而是在待天时。说到天时,先来看看当时天下的形势吧。

同类推荐
  •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虽写官场,但没有以往官场的剑拔弩张,没有双方那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把官场当职场,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把做人、做事、做官有机结合在一起。小说深刻地告诉人们:在当今的官场中,不考背景、不靠钱财、不靠美色一样可以当官,可以荣升。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和智慧。智者为官,这就是《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
  • 人世间

    人世间

    主人公王阿海,自幼失去父母,在贫困中长大。他刻苦好学,习文习武,不但知书达理,还练就一身武功和枪法。他当过保镖,砍过柴,抬过轿。他为人忠厚,急公好义,既深受穷哥们的爱戴,也博得正直乡绅的赏识。他暗中资助共产党游击队,却得罪了土匪、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诬为"汉奸",但无证据,后以"共产党"的罪名,惨遭杀害。
  • 红死魔的面具

    红死魔的面具

    这篇短篇小说以红死病大规模爆发的某国为背景,贯穿作品的整个基调是阴森恐怖,神秘诡异的,最终将故事推向那预定的可伯的结局,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舒适的的恐怖和激动”。亲王本该可以采取行动,本该能做出正确的举动,同红死魔抗争,帮助他的人民,但王爷和他的侍臣们抛弃了他领土的臣民,封死了铁门,没有人能从外面进来,统治者对人民的不管不问,从而注定要灭亡。亲王的傲慢与他对其不幸地陷入团境的国民的忽视与淡漠结合在一起,尽管他拥有的财富可以帮助需要的人,但他把自己的财富用于保护自己和堕落的纵欲,他举办的假面舞会实际上把自己变成了笼中的因兽,无法逃脱。
  • 多湾

    多湾

    引发文坛热议的七零后实力派作家重量级精品力作。小说塑造一个光华延照几代人的奇女子,描述近一个世纪的家国生命图景。河水多湾,命运无常;荒唐岁月,绝处寻生。我们都是在迷宫中寻找出口的人!语言磅礴华美,出神入化,厚重而精彩,引人入胜,令人唏嘘。
  • 黑谷

    黑谷

    孙方友编著的《黑谷》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所选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如《血色辐射》、《白家酒馆》、《吉昌大药店》、《复仇》、《古墓侠影》、《北曲》、《黑谷》等,可读性极强,情节令人拍案叫绝,如同醍醐灌顶,写陈州老店,写匪写妓写军阀,既抒古朴情怀、又解人性深结,那匪、妓抗日的惨烈,古镇悠长的风情,无不令人抚额咏叹,沉思良久。一起来翻阅《黑谷》吧!
热门推荐
  • 小二上酒

    小二上酒

    夜国长安,不见东宁。少年白发,帝业如画!
  • 逗比小冤家

    逗比小冤家

    此作品对三观有严格要求的童孩们,具有1000点伤害,慎入~~~~~~“床前明月光,撒了一碗汤,举头拿毛巾,低头擦裤裆。”白衣胜雪,潇洒不羁,一位年轻公子对日高吟,白色纸扇在胸前轻轻拍打。“好,好。”身后忽至一妙龄女子,声若黄莺出谷,清脆俏皮:“这位公子,你真是太~~有才了!”“呵呵……小姐谬赞了……”白衣公子缓缓转身,原本得意的脸上一秒钟转成菜色:“刘沐诗!怎么是你!”
  •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王俊凯,这个遥远的名字,她却依旧固执的把这三个字印在心里,那个温柔的少年,那个眼睛可以融化一切的少年,那个给她坚强的少年此刻居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感受着心脏的跳动,那么清晰那么清晰(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良商家暴发记

    无良商家暴发记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意破产的宁万柯在绝望中提出了这个疑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一天,债主上门了,他到底又该何去何从?
  • 征途之霸绝天下

    征途之霸绝天下

    他,一介城市小平名,再一次意外中获得了上古至尊三神兵,从此,他魔剑在手,霸绝天下,征战异界,却不想遇到超强超古强者恶魔天使……
  • 狼之吻1

    狼之吻1

    ----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之吻1》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 老老大

    老老大

    见运;修运;控运;人争一口气,仙争一口运。
  • 囧女穿越之疯狂的翔

    囧女穿越之疯狂的翔

    什么?!她不就做了个马桶嘛!!这么特么就穿越了!?某女一脸想不通的表情,坐在马桶上,突然,天降一坨翔,金光一闪,貌似穿越鸟~好吧!穿越也就算了,这特么的,大名叫霓贞玫(你真霉)!小名居然,居然,就叫做。。。翠花。。某女继续无节操的想着你真霉就你真霉,她一样也能惑乱江山!看我的吧!!美男我来啦~哈哈哈~因翔而穿,为翔而战!耶!
  • 夺天古路

    夺天古路

    追溯人类起源,演绎远古神话。看似浩瀚无垠的宇宙,却有着一颗维持其运转的心脏,若谁拥有了它就可操控整个宇宙!但亿万年前的大暴乱之后,宇宙之心神秘消失,不见其踪。尚君原本是繁华都市中的一名有为青年,却在一次探险中闯入一座上古洞穴,穿越陌生星域,来到了人、妖、灵共存的世界,为了莫名的三千年之约,努力修行,从此踏上了一条夺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