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答绣阁
雪杉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完被人称为“小说”的《我们的农场》,害得像绣阁这样热心的读友也花了同等的时间来仔细阅读。在此深表谢忱。
雪杉我昨天刚刚写就了《享受写小说时的痛快感觉》一文,说“写小说,是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更是喜欢自然和大家热闹的一个过程。”然而绣阁在读雪杉的小说的时候,渐渐带有一项重要任务,前前后后把雪杉的这篇文字反反复复又看了几遍,写出比雪杉对于人物、故事、情节还清晰思路的评论文字来。雪杉一时间无语。当看到绣阁引用农场董事长熊帝带着孩子在前妻墓地一些话时,雪杉的眼睛又湿润了。谢谢绣阁在六十节的文字里找出让雪杉再次感动的文字来。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写照。生活中有的,小说也一定有。然而小说要比生活更集中的反映现实生活。小说写得如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想谁也不会来看的。多变而丰富的社会变化令许多小说家都不敢想象。何况雪杉不是写小说的人。这是雪杉写小说时的一种担忧:你的小说有没有人看?你的小说想说一些什么?你的小说要给予大家一些什么样的感受?
唐人王建安慰忐忑不安的我们说:“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雪杉做了六十天的这盘“羹汤”,绣阁这些“小姑”们天天来品尝,不好喝也说好喝,让雪杉感动:厨房你可以不下,羹汤你也可以不必动手,让雪杉来做,你只管说“好喝好喝”就行。在这里雪杉真诚感谢来喝雪杉制作的这盘“羹汤”,不论你说这盘“羹汤”味道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你能告诉雪杉这些,雪杉都要谢谢你。
小说和诗歌、散文、戏剧属于文学系列一种,严肃的归类到精神世界的范畴。我们的小说用主题思想来要求,就是以优美的文字感染人,用高尚的情操鼓励人。这些,应该是每一位喜欢写文字的人共同所望。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要求自己,那么也有一种从心里最想要表达的某些含义吧:含沙射影也好,指桑骂槐也罢,知识性、趣味性、说教性、展览性,只要不是污染性,侮辱性,谩骂性,攻击性就行。“你总要给别人一点感觉吧,让人有一种喜欢的美感才好吧”。
文字写作被前人赋予重要使命“文以载道”,优美的文学作品常常引领人们向往美好、真诚、善良、仁爱。责任重大,雪杉没有想这些。然而文学评论家们却要这样来要求所有的写作者们达到这种要求。评论家们就担负起引领读者朝着美好真诚善良仁爱的道路上行走的任务。如果说,写作者是在漫漫黑夜里行走的夜游人,文学评论家则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20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