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后记
我的孩子终于落地了,雪杉可以一身轻松了。这个孩子大名叫“小说”,小名叫“我们的农场”。孩子出生在安徽宿州市,身上流淌的是江西九江的血液。
孩子生病了,让我牵肠挂肚,我往返在宿州与九江之间。为她的好高兴,为她的差池担忧。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讲究价值型、容量性、情节性、环境性、发展性。简单慨述为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用严格的小说章法来要求自己,这不是小说;可是我说,这是我的孩子,她就叫小说。有朋友说她凝聚了我雪杉的心血和才识,雪杉心里虽然高兴,却又不得不说,心血没有很多,小说的形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产物,是生活久了的积累之后渐渐清晰要生长的文字,就像春天里要发芽的树木一样。心血里真正有的是大家热烈而又热情关注的阳光;才识那就更不好说了。说到才识,还是要先说“小说”的章法,而说到章法雪杉就汗颜,雪杉的小说,不伦不类,乱七八糟,说散文,里面有散文;说诗歌,里面有诗歌,还有歌词和歌曲,还有一些像杂文,雪杉信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反正不是贪污腐败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就行。
写小说的过程真的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写这篇小说的两个月的时间里,雪杉重温了一些中学课程,有的重新读起,好像第一次恋爱的感觉。第一次尝试写这么长一点的小说,确实挺好玩,心中常常如鹿撞击一般频频跳过不停。有人说,读雪杉的小说有如读教科书一样的感觉,那就抬举了雪杉,因为雪杉不是老师,更不是“先生”。让雪杉自己有温故知新的感觉就是雪杉最好的感觉。
写小说真就可以天马行空,把各种社会现象通过各种不同的人物说出来,说出作者平日不能说的话,那才叫痛快,大汗淋漓淋漓至致云雨方休的感觉全都有了,真正弗洛依德的意淫感觉,不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己,得到的全部是快乐,真好。
孩子不是好孩子,让我担忧的孩子终究是我的孩子。我爱孩子,自己的,还可以包括别人的孩子,又何况是我自己的孩子。
《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假语村言,真事隐去”;又如曹雪芹大师自己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著者痴,谁解其中味?”对照曹雪芹大师的说法,雪杉写小说也要有一个说法,虽然雪杉不是老师,也不是先生,更不是大师,只能“说说”而已。雪杉怎么说?雪杉说:“写作之前如一个女人临盆一般躁动不安;写作完成之后,有如婴儿落地如卸重任一般的轻松与喜悦。”雪杉马上接着又说:“文字写作的时候,我可能还要想到,我要让人笑?让人快乐?让人高兴?让人思考?让人回味?你总要给别人一点感觉吧,让人有一种喜欢的美感才好。”这是雪杉写作之前的“假语村言,真事隐去”。
把自己的小说比作孩子,这个创意不知道是不是雪杉的,反正雪杉感觉这种比喻很好,很合适雪杉自己的心情。“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句话怎么说,应该都对了百分之五十吧?就是昧着良心说,雪杉的孩子不好,是因为不健康,也是事实吧,可雪杉还是爱自己的孩子。
写小说,是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更是喜欢自然和大家热闹的一个过程。
此以为雪杉的创作谈?可否?
2011、06、09